浅谈师生的情感互动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转变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而课堂教学更是集中体现教与学的价值阵地,在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中更能清楚地看到教师尊重教育的风采,学生尊重学习的良好品质。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师生互动也可理解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合作型教学模式,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情感的变化,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 学习品质,使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建立起师生关系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和谐、民主氛围。
  一、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构建师生互动的基本前提
  1.教师的角色转换
  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节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学生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3.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既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群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他活动形式。
  二、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报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特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的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
  缺乏情感交流和支持是当前师生互动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这固然有外部客观环境,如长期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教师自身对积极情感支持作用的重视不够和不善于利用情感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整体忙于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曾有学生在贺卡中写道:“希望老师多笑,多与我们交流。”教师要正确表露我们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感情,以情染情,优化学生的心境。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尽力克制和调控,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那么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自信的情绪听进,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反之,教师把自身的的不快和怒火发泄在学生身上,势必给学生造成难以言状的心理压力,被动消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荡然无存。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受阻,怎么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三、构建积极的师生互动条件
  现在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忙于教学,比较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关注较少,这个情况应引起教师注意。
  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
  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如果漠视这些后进生,不仅会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还会引起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他们变得既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也不愿和别的同学交流。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后进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耕地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重视并善于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那么就能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就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未来我国农村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将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对影响我国农村体育教学的制约因素展开一系列地分析,提出新形势下农村体育的改革措施,更使得农村体育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体育教学;制约因素;改革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新的体育教学理念的贯彻实施,以及“阳光体育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一直是许多人所关注的焦点。2016年7月,武汉东湖学院启航实践队在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暑期支教实践活动。此次暑期支教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目的是深入留守儿童内心,探索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及行为影响。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思想、道德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影响极其重要,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问题。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不仅仅从
期刊
摘 要:矿工形象已经成为贾樟柯电影人物画廊中必不可少的人物形象,从“故乡三部曲”中的寥寥几个镜头,到《三峡好人》里的主人公,再到近期作品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出贾樟柯对矿工命运的态度变化,即从对中国底层群体的同情与悲悯到其命运走向的绝望,从富有质感的生命经验到充满隐喻象征的艺术呈现。本文将重点结合影片《三峡好人》、《天注定》和《山河故人》从现实态度和艺术观念两个方面做出阐述。  关键词:矿工形象;《三
期刊
摘 要:刘邦斩蛇被视为其承接天命的符瑞,这与当时的蛇意象有一定关系。前人对于刘邦所斩之蛇的本身并没有太多关注。通过与流传于汉初的晋文公遇蛇故事相对比,可以发现汉初蛇意象存在两面性。这种两面性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蛇意象,并随时间不断丰富其内涵。刘邦斩蛇故事既受着汉以前蛇意象的影响,也给蛇意象带来新的内容,对整个汉代乃至后世的蛇意象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刘邦斩蛇;汉初;蛇意象  意象是指客观的现实
期刊
摘 要:创新人才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智力支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系到高校自身、企业和国家市场竞争力,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重点介绍了现阶段各高校典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模式,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了反思,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反思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改革”依然是话题,由此得知人们对现阶
期刊
摘 要:“活动单导学”是指学生依据“活动单”自主学习,引发思考;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小组合作,思维碰撞,分享智慧;通过展示交流,暴露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在甄别、取舍、选择、判断的过程中体验、感悟,生成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引领,促进学生自我诊断、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班集体建设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班级这一学校最基层组织培养成班集体,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发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挑战与深刻变革。面对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倡导对话与理解、重视差异,主张师生平等交流,消除教育中的权威,倡导开放和创造的教育观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具有积极意义,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创新教育管理工作方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启
期刊
摘 要:2016年7月3日至17日,武汉东湖学院启航实践队赴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开展了以“心传递,爱无疆” 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的活动也入选了湖北省高校特色育人项目。实践队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十二名学生组成,在学院、共青团枣阳市委员会、杨垱镇人民政府等相关领导的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此次的实践活动。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2016年1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逐渐增多,例如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给小学生每天免费发送一个鸡蛋一盒奶,这些免费的营养餐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但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却没有办法得到丰富,通过一些媒体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课外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的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学生的课阅读中,家长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农村小学生家长的素质较低
期刊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品德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际,谈几点尝试与体会:  一、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品德课堂充满活力  儿童的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引起他们内心真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