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ck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死亡是信仰关注的一个主题,信仰出于对不朽的追求消解了对死亡的恐惧,信仰信徒更容易形成超脱的死亡观。各种信仰都通过临终法事对于自己的信徒进行临终关怀,通过相应信仰仪式解除其心理的痛苦或重负,使其以平和、超脱的心态迎接死亡。信仰的死亡观对于临终关怀是一种有力的心理支持。因此癌症患者因病痛皈依信仰的情况较常人为多。合理利用宗教对死亡的从容态度及来世观念有助于临终病人对死亡采取从容平和的心态,利于临终关怀的开展。
  关键词:信仰;临终关怀;生死
  信仰作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对人类文化、社会生活、社会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信仰超自然的神灵,强调有灵论、宿命论、唯心论,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医学的发展也曾在其束缚下长期停滞不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医学与信仰又有着多维的关联,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因此,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又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作为医疗环节中的临终关怀,是对无望救治的患者进行临终照护。临终过程中患者多经历肉体和精神双重痛苦,临终关怀目的是减少痛苦和提高生命质量,而非延长生存时问。
  一、不同信仰对死亡的认识
  人总是要死的,而人又总是恋生惧死的。无论曾经是显赫还是平庸,是软弱还是强大,是善良还是邪恶,当面对死亡之际,都无一不感到恐惧、痛苦、绝望和崩溃。然而,实际上,任何临终者与家属都无可避免地要经历这个阶段。如何智慧地、平和地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尽量减少各种的伤害,这对于临终者及其家属,都是一个严峻的课题。信仰文化中有许多超脱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因对耶稣和新约看法不同而产生分歧口,但对旧约看法基本一致,对死亡有相近的观点。都承认上帝造人,死是受到上帝召唤去接受审判,是一种赎罪的形式,通过赎罪才能踏入天国。
  伊斯兰教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且死后将经由真主审判。故穆斯林坚信死亡不过是回归真主怀抱,来世审判的过程,不仅能节哀顺变,甚至不允许丧葬仪式上嚎啕大哭或捶胸顿足的举动。
  基督教认为人由上帝所创,而人因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而身负原罪,在基督教义下,人的一生是赎罪的一生,其灵魂在死后经由审判进入天堂灵魂方能解脱。这种将生死看作是上帝的创造和赐予、通过行善摆脱原罪并进人天堂的态度,让信众对生死抱有豁达的精神,更加注重临终时的生命质量而不是长度。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及其生死观便根植于中国社会。儒家敬重生命,且避讳死亡。其核心是通过尊严的死亡成就思想的不朽,儒家追求的依然是生命。在儒家理念潜移默化下,“好生恶死”成为儒教临终关怀的真实写照。因此,儒教的宗教包容性为融合其他宗教理念、实现临终关怀文化的本土化乃至普及提供了可能。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信仰,崇尚自然,珍保生命、长生久视,在对待死亡问题上有独特的见解。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均统一于道,而生生死死亦然。坦然、平和、安祥、积极、满腔热情地接受死神的挑战,让生命的末路上充满笑声和阳光,无怨无憾,这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佛教的苦谛”是超脱“苦难”的智慧,是释迦牟尼的终极关怀。释迦牟尼认为,世间充满苦,人生就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世人所体会的幸福与欢乐,只是现象、偶然意义上的,是变动不居和虚幻的。死亡才是生命的必然归宿。
  由上可见,西方信仰认为人从死亡中解脱更多是借神灵的外力,而东方信仰更倾向依靠自力得以解脱。
  二、世界主要信仰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世界上的主要信仰有:儒教、道教、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在这七个主要宗教中,我们就以信徒相对较多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这三大宗教为例,说说信仰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佛教临终关怀的应用模式,建议吸收佛教临终关怀思想,将佛教仪式选择性纳入临终护理中,增强临终关怀文化的普及度及护理效果。根据佛教经典《佛说无常经》所描述,佛教临终关怀主要包括净身、正念、冥想及临终助念。一是净身即是为病人创造清净舒爽的内外环境。对身体状况不客观的临终者,面向西方而卧。二是正念,包括破执念和破法执,通过讲解佛法帮助临终者放下对尘世一切有形及无形的事物追求,并使其调整心境,内心无牵无挂。三是通过佛法教义的讲解,帮助临终者冥想,将痛苦看作是一种替家人的“受难”,从而将痛苦转化为幸福,使其心境平和。四是在临终者弥留之际,邀请宗教人士围绕临终者身旁诵经念佛,并在其清醒时讲解教义,减轻其执念与痛苦,是为临终助念。在家属关怀上,佛教临终关怀主要通过佛教生死观的普及,宽慰家属的丧亲之情;并为亡者追福、超度,以平复家属的痛楚。
  伊斯兰教临终关怀应用模式,由于伊斯兰教通过家庭和血缘布道,信徒较为虔诚,故建议沿用伊斯兰教传统临终关怀方式,并辅以科学的药物治疗。伊斯兰传统临终关怀主要包括明醒“伊玛尼”、“讨白”及“口唤”三个步骤。明醒“伊玛尼”是亲人或阿訇对临终者的布道,让临终者不断心念“作证词”,使其坚定宗教信念,减缓对痛楚与疾病的恐惧。“讨白”是穆斯林临终时必有的忏悔仪式,在阿訇的带领下让临终者反省自己、祈求安拉的宽恕,让临终者从容面对死亡。
  “口唤”则是让临终者与其亲朋好友进行话别的仪式,通过“口唤”可帮助患者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纠纷,解开心结。在沿用的同时,可考虑扩展三步骤的应用场景,在日常护理中通过宗教人士、家属潜移默化进行三步骤关怀方式,提高临终关怀质量。
  基督教临终关怀应用模式,基督教临终关怀通常是由神职人员或信徒引领家属进行的。建议对信奉基督教的临终者治疗的同时,为临终者祷告、唱诗、读经甚至举行宗教聚会,缓解临终者恐惧心理;当患者情绪或身体状况恶化时,选择性采用冥想技术,缓解临终者痛楚。实际上,由于中西方思想的出入,基督教理念的应用优先,在推广具有基督教色彩的临终关怀文化时,需同时辅以科学的心理辅导。
  三、结语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临终关环作为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正在大力发展之中。因此,可借鉴宗教的死亡观及助念等可操作的仪式,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中国的临终关怀模式主要有: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家庭的或社会的临终关怀护理。临终关怀全过程由医护人员、志愿人员等共同参与完成,而在我看来临终关怀的开展需要多元学科的参与,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有学者建议把宗教界人士纳入到临终关怀的实施群体中去,与医学工作者合作,帮助提升患者、家属和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生命质量价值观和爱的奉献精神,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全球化”概念的兴起,它源自于科技的快速发展,致使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文化呈现出“趋同”的发展方向的同时,逐渐兴起了对多元文化的关注与对地域性文化发展的重视。  关键词:地域文化;设计方法  “本土文化”可以作为地域性文化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本土文化”不仅仅是指地域环境中的传统文化,虽然强调“本土”,但它不守旧,而真正的意义就是在创造出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设计。代表地域性的传统文化
期刊
Literature Review On Trust
期刊
摘要:我国法律无居住权的规定,但大量居住权纠纷案件的出现表明我国有居住权的立法需求。针对居住权在我国出现的问题,可以参照域外的居住权立法模式,结合我国婚姻法视角下的居住权发展现状,在我国婚姻法中制定居住权制度,最终将居住权在物权法中明确下来。  关键词:居住权;婚姻法视角  一、我国婚姻法视角下的居住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居住权起源于罗马法,最初是作为人役权的一种形式而出现的,后来在法国、德国等
期刊
摘要:拉卜楞寺自建立至今的三百多年间,对安多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寺院发挥的宗教功能占主导地位,宗教功能又通过宗教领袖的输送来实现,随着社会发展,这种输送模式发生变迁。在新时代下这种人才选定和培养成为寺院之间联系的桥梁,有必要对藏传佛教独有的宗教领袖传承方式活佛转世有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拉卜楞;主属寺;活佛转世认定;培养  素有“小西藏”或“第二西藏”之称的甘
期刊
摘要:新《刑事诉讼法》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刑事诉讼程序作了新规定,据此学术界认为我国确立了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对法庭采纳鉴定意见有重大意义。但立法的模糊,使得我国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应发挥的效力受到抑制。本文基于司法实务的简要分析,提出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试图对其构建提出建议。  关键词:专家辅助人;鉴定意见;设想  新《刑事诉讼法》中有三处出现“有专门知识的人”:一
期刊
摘要:经济增长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前进,城市建设步伐的急速增长,生态景观成为现代都市最可珍惜的财富。每一处景观,他是活力的,同时又是安静深沉的,两种似乎相反的特质相互补充,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风景因此也蕴含了无限的韵味,展示了生活的本质。  关键词:融合共生;生态景观;博物馆  一、前言  城市的景观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直接表现,其不仅体现出城市管理者的整体思想,展现出城市经济
期刊
摘要:民法是法治社会的一个基础环节,民法最主要的价值体现在理念追求上,民法的理念与民法的基本原则离不开,民法理念需要通过民法基本原则体现,民法的基本原则中则包括了理念。二者的本质都是正义的体现,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利而存在的。  关键词:民法;理念;基本原则  民法是公民社会保障公民私权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律。民法的理念是民法最主要的价值所在,民法是法治社会的一个基础环节,民法最主要的价值体现在理念追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正处于弱化职权主义而向当事人主义过渡的阶段,现行的任意代理制日益显露出诸多弊端,在此背景下,就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可以考虑借鉴德国的强制律师代理制度,强制由律师参与诉讼,以此种超个人主义的法律目的观来保障当事人实质性的程序参与,实现诉讼成本与效率的综合优化。  关键词:诉讼代理人;强制律师代理;程序参与  一、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民事诉讼关于诉讼代理人的规定一直适用任意代理制
期刊
关键词:藏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藏医药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疗效确切、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千百年来对青藏高原及周边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藏医药事业的发展,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在藏医药临床、教育、生产、研究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现阶段藏医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指导和反思。
期刊
自2015年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以来,各级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普遍增长,确实对解决“立案难”这一司法困境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一、立案登记制的价值与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立案难”。立案审查制下,法院对立案受理的控制过于严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