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培养层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比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课程性质和培养层次的不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以石河子大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比较,并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设计 比较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媒介等的系统规划,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发挥专业优势的关键。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对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研究的能力,为相关学科专业,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和管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将理论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课程,该课程将向学生传授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实务操作技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人力资源管理》是石河子大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农林经济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等专业的选修课程,也是非管理专业的公选课程,每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都超过300人。经过近10年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尝试,目前已经形成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互动的良好局面。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比较
  虽然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不同培养层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差异还比较明显,各专业之间的沟通还有待加强。要认清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不同培养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分析。
  (一)教学目的的比较。
  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目的包括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为其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利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研究型人才开发奠定基础。而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以及具体的实务操作技巧,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和研究能力。MBA学员《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介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
  (二)教学任务的比较。
  在教学内容上,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为主线,对人力资源的获取、保留、发展、协调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主要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劳资关系等内容。而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前沿热点问题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主要根据以上模块进行专题教学。MBA学员《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介绍,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传授。
  (三)教学模式的比较。
  在教学模式上,本科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都是大班授课,目前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式,辅助部分参与式教学,如课堂讨论、案例讨论等,近年来不同专业本科教学设计中都开始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研究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由于选修课程人数较少,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的模式,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课堂讨论、实践教学等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前沿和热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MBA学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采用大量的案例讨论,学员写出分析报告,教师主要参与教学讨论,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四)教学方法的比较。
  在教学方法上,研究生比本科生教学采用的方法更加丰富、更加灵活,主要有专题研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和企业参观研讨;受本科教学大纲和教学条件(如缺乏专门的案例讨论室)等因素的制约,本科生教学中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其他教学方法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往往使用较少。以案例教学为例,研究生教学可以使用大案例教学,很好地拓展学生能力的训练范围,涉及知识面也比较宽,而由于本科生采用大班教学,课堂教学只能采用小案例,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只限定在某一模块,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
  (五)教学媒介的比较。
  在教学媒介上,研究生和本科生各具特色。本科生的教学媒介比较重视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件等,在信息化程度上比较高;而目前虽然研究生教学也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并没有把它作为必备的教学媒介,有时可能是纸质材料、企业实地调研或专家讲座,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件目前建设还比较缓慢,相对来讲,研究生的教学媒介信息化程度并不高。
  (六)考核方式的比较。
  在考核方式上,本科生的成绩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平时成绩或期中作业为辅,一般卷面成绩占60-70%,而平时成绩或期中作业分占30—40%,考核的目的侧重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察。研究生教学中一般不举行闭卷考试,以课程论文的形式结课,平时成绩和读书笔记为辅的考核形式,平时成绩和读书笔记约占总成绩的40—60%,课程论文约占40—60%。相对来讲,研究生考核更注重研究能力和知识阅读面的考察。
  三、对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各层次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各高校都在加大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在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突出层次,分类教学。
  本科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培养层次,这决定了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科层次以培养应用性人才和具有初步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研究生是以培养一定研究能力和较强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两者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别,决定了教学内容、理论性、学生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差别。例如,本科生只需要知道绩效考核有哪几种形式即可,但研究生教学中就需要知道这几种考核方式的优缺点,它们的设计原理是什么。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突出层次的差别。对于本科生,要在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和培养,同时适当兼顾培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对于研究生,要突出理论前沿和研究热点的研讨,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开展研究的能力,教学内容最好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或研讨。
  (二)区别专业要求,培养课程特色。
  我校有近10个专业选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既有管理类专业,又有非管理类专业。在课程性质上,《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是管理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非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是研究生管理类专业的限选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必修课程一般安排54课时(修改后的新大纲为48课时),3学分,学生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和掌握;选修课程安排36课时(修改后的新大纲32课时),2学分,是进一步学习、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只要学生基本掌握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即可;研究生的课程安排32课时(修改后的新大纲为24课时),2学分,重点研讨相关模块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因此,管理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既要照顾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又要体现一定的深度,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非管理类专业对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体现与后续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起到“启后”的铺垫作用;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要注重专题教学,培养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加强不同培养层次的教学交流融合,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虽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有许多差别,但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在研究生教学中也常常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本科生教学是研究生教学的基础,研究生教学是对本科生教学的深化和升华。因此,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教学设计上要加强交流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在本科生教学设计中可以吸收一些热点或前沿的问题讲解,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布置一定的阅读材料或书籍进行阅读;在研究生教学设计中可以参考本科生实验教学的相关经验,增加研究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同时,还可以在教学条件和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73-392.
  [2]陆秀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职业技术,2008,(1):17-18.
  [3]肖建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思想教育研究,2009,(6):51-53.
  
  项目来源:石河子大学“263”青年骨干教师项目(JM07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模式,指导学生有效运用已有知识基础和情感体验,通过自主学习探究等方式,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实现学习目标。在这一模式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扣教学重点与关键环节,在营造教学情境、问题思考探究与活动拓展巩固等方面,强化创新改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探究式教学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通过教学产生的行为而作的价值判断。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教学评价不再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成为教学的必要手段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教学行为的必要依据,成为学生不断反思和改进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的功能,使学生学习有动力,学习有方向,学习有方法,使教师教得有成效。总之,教师的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学
创新是适应形势发展,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方式和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推动国家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随着新课标要求在学校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创新能力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提升素养的重要条件之一。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
摘 要: 为提高水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了立体化水生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水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水生生物学 立体化教学模式 构建    1.立体化水生生物学教学模式构建的背景和意义  水生生物学(Hydrobiology)是研究水环境中生命现象一门科学,主要介绍各类水生植物
摘 要: 高效的课堂教学应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并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文章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为例,探讨了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者,使他们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应对挑战。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以有利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上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探讨课堂导入的方法,让导入成为一种充满魅
摘 要:201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真实反映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实践“过程与方法”,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方向;以学生为本,展示历史学科特色等特点,更接近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水平,更能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进步,更能实现新课改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 201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 重视考查基础 实践“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本    综观201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出台,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我以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为出发点,结合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切身体会,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提出几点思考和见解。  一、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首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
摘 要: 意象是诗歌创作和审美都不可回避的重要概念,它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解读诗歌的要旨,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古代诗歌里描写杜鹃意象的诗歌很多,它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符号,内蕴是丰富深刻的,积淀、丰富了千古文人的审美情趣。透过“杜鹃”意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们丰富、凝重的心灵世界。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杜鹃 意象 审美
摘 要: 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工作,著作很多,内容丰富,在其后的几百年里对各朝代与各时期的读书人皆有深远的影响,很多读书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本文在整体透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其关于读书态度、读书方法与读书体会等方面的见解,研究其对于我们当今教育教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朱熹 朱子教育思想与读书法 现实意义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个热爱教学工作,几乎把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