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上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探讨课堂导入的方法,让导入成为一种充满魅力的艺术,让每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自由快乐学习的天堂。
那么,如何设计好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从实际运用的角度介绍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
一、引子式导入
引子式的导入,指的是利用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借助短小故事等形式引入文章的导入方法。因为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很有可能还停留在前一堂课的内容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上,这样的导入可牵回他们的思绪,让学生对新课内容发生兴趣,进入文本。
如教学《陋室铭》时,我这样导入:“刘禹锡的这篇家喻户晓的‘名文’,其实是被人‘气’出来的。被谁气出来的?为什么事所气?”问题一出,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被调动起来。话说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到安徽和州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在县衙里应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被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显得很高兴,还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住宅也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得,满不在乎,再次派人把他安排在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是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剩下一间斗室。想想这位势力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于是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让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通过我的介绍,学生更产生了探知其内容的兴趣,并且对于文章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理解更加深刻:这句话不仅是自我品行的一种标榜和表白,而且是对和州知县这样一类“小人”的一种嘲讽和反抗,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深入了一层。
二、纠错式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依据情况,从标题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如运用板书,把作者的写作思路最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嚷道:“老师你把课题写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就反问:“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作者把题目复杂了是不是?”“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这个问题使学生纠正了错误,加深了对课文标题印象,随即也进行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遇到困难,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个一个地克服它,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导入之后,再过渡到文章内容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三、情境式导入
情境式导入,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渲染某种气氛,创造某种情境以激发学生情绪导入新课的方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我在教《羚羊木雕》一文时这样导入:“假如同学们要过一条河,身上背着七个袋子,可桥只能承载四个袋子的重量,这七个袋子里分别装着:财富、亲情、友情、爱情、名利、地位、荣誉。那么同学们将丢弃哪三个袋子呢?(学生自由发言)我们一起看看文中的‘她’丢弃的是什么?”这样既渲染了课堂的气氛,又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了最佳状态。又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中国当年国土沦丧,受外敌入侵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爱国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情感,然后说:“今天我们走进一个在外敌入侵祖国时的法国小男孩的心理。”从而走进新课。
四、谈话式导入。
谈话导入,就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与课文有关的内容与学生交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如在导入《孔乙己》这课时,我设计了师生间的对话。话题是: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人对“名”的重视,也表现在给人取名上。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名字的由来。学生有的说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对自己的祝福;有的说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对自己的一种期盼;还有的说自己的名字和出生的季节,节日,以及家里的情况有关。显然,学生的名字里面大都含有一定的寓意,即父母长辈对自己美好的祝福。继而谈到鲁迅这篇小说的题目——“孔乙己”名字的由来:关于“孔乙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孔乙己”。那么,“孔乙己”这个绰号又有何种寓意呢?我随后让学生看课文,学生找到原文后马上就能理解到:第一,他的名字和自己相比,是“别人”取的,不是父母所给,当然也没有父母对他的祝福和希望;第二,从课文中“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和“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起众人都哄笑起来”等句来看,别人给他取的这个“半懂不懂”的名字,实际上也寓意了众人对他的嘲笑。探究主人公名字,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立意的理解。
语文课导入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形式,教师要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要求下,在课程导入这一关键环节,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很快投入课文的意境中。
那么,如何设计好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从实际运用的角度介绍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
一、引子式导入
引子式的导入,指的是利用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借助短小故事等形式引入文章的导入方法。因为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很有可能还停留在前一堂课的内容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上,这样的导入可牵回他们的思绪,让学生对新课内容发生兴趣,进入文本。
如教学《陋室铭》时,我这样导入:“刘禹锡的这篇家喻户晓的‘名文’,其实是被人‘气’出来的。被谁气出来的?为什么事所气?”问题一出,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被调动起来。话说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到安徽和州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在县衙里应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被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显得很高兴,还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住宅也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得,满不在乎,再次派人把他安排在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是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剩下一间斗室。想想这位势力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于是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让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通过我的介绍,学生更产生了探知其内容的兴趣,并且对于文章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理解更加深刻:这句话不仅是自我品行的一种标榜和表白,而且是对和州知县这样一类“小人”的一种嘲讽和反抗,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深入了一层。
二、纠错式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依据情况,从标题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如运用板书,把作者的写作思路最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嚷道:“老师你把课题写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就反问:“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作者把题目复杂了是不是?”“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这个问题使学生纠正了错误,加深了对课文标题印象,随即也进行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遇到困难,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个一个地克服它,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导入之后,再过渡到文章内容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三、情境式导入
情境式导入,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渲染某种气氛,创造某种情境以激发学生情绪导入新课的方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我在教《羚羊木雕》一文时这样导入:“假如同学们要过一条河,身上背着七个袋子,可桥只能承载四个袋子的重量,这七个袋子里分别装着:财富、亲情、友情、爱情、名利、地位、荣誉。那么同学们将丢弃哪三个袋子呢?(学生自由发言)我们一起看看文中的‘她’丢弃的是什么?”这样既渲染了课堂的气氛,又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了最佳状态。又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中国当年国土沦丧,受外敌入侵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爱国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情感,然后说:“今天我们走进一个在外敌入侵祖国时的法国小男孩的心理。”从而走进新课。
四、谈话式导入。
谈话导入,就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与课文有关的内容与学生交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如在导入《孔乙己》这课时,我设计了师生间的对话。话题是: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人对“名”的重视,也表现在给人取名上。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名字的由来。学生有的说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对自己的祝福;有的说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对自己的一种期盼;还有的说自己的名字和出生的季节,节日,以及家里的情况有关。显然,学生的名字里面大都含有一定的寓意,即父母长辈对自己美好的祝福。继而谈到鲁迅这篇小说的题目——“孔乙己”名字的由来:关于“孔乙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孔乙己”。那么,“孔乙己”这个绰号又有何种寓意呢?我随后让学生看课文,学生找到原文后马上就能理解到:第一,他的名字和自己相比,是“别人”取的,不是父母所给,当然也没有父母对他的祝福和希望;第二,从课文中“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和“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起众人都哄笑起来”等句来看,别人给他取的这个“半懂不懂”的名字,实际上也寓意了众人对他的嘲笑。探究主人公名字,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立意的理解。
语文课导入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形式,教师要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要求下,在课程导入这一关键环节,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很快投入课文的意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