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教学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ki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受主客体关系、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影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建设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尝试、探索,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充分得到发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 语文课堂教学 提问技巧 有效性 提高策略
  一、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技巧,指提问的技术和艺术,教师遵守提问设计的原则,从提问的语言、内容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在提问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受主客体关系、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影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建设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尝试、探索,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是贯穿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技能。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在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中,教師对课堂提问重视了,也体现出了一些教育观的转变,教学环节不同,提问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课堂上,任何一种提问方法都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灵丹妙方,都有它的长处和局限性。至于使用哪一种提问方法,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学生的不同特点、具体的形势和环境精心设计提问,并结合原则和内容要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人的“个性”不同,想象能力也有差别。同一个问题激发学生想象的内容肯定不一样。虽然有的学生想法很荒诞,但也许它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契机,所以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和源泉。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时代对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教学观念必须从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转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中心上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最有效方法。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我们教师不应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应从方法上加以指导。“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探求妙法,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语文综合能力因此水涨船高。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课堂提问的清晰性
  提问必须清晰明了,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以及期待何种回答。同时,教师在提问后还应该注意及时并中肯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语言、眼神、表情、身体动作等都是有效的反馈方式。
  (二)课堂提问应有学习价值
  问题必须具有学习价值,引发思考和探究,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读来回味无穷;而不是与所学内容毫不相干,不能引起思维共鸣,只是想填补课堂时间。
  (三)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提问必须考虑趣味性、挑战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教师的提问单一而平淡,没有任何悬念。整节课气氛沉闷而压抑,听课教师都觉得很累,学生更是如此。
  (四)课堂提问的适应性
  提问能引起思维共鸣,大多数同学跃跃欲试,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话匣子一下打开了。这样,有利于师生对话交流,有利于使课堂教学交际化。
  (五)课堂提问的切入点
  于无疑处设疑,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发挥提问的最大功效。好的提问能激活思维,因而也有各不相同的回答,涉及的知识面宽广,综合性强。
  (六)课堂提问的节奏感
  学须有疑,而“问”则须有度。“满堂问”是滥问,学生疲于奔命,则思维过于“张”。要留有适当的时间,隔时间太短,学生对问题缺乏充分的感知和足够的思考,就不能进行深入的思维活动,往往只能说出问题的表面现象。
  三、在提问方法上改革创新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人为本,无数成功者的历程表明,个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远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语文课也同其他课一样,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语文教材中作品有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有的作品向学生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多彩的自然现象,有的作品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的作品能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这为我们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在课堂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而教师的提问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是课堂调控,另一方面是投石激浪,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诚然不够,应该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真正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激疑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不管你采取哪种提问方法,怎样提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教材的需要和课堂生成的需要。切记,任何问题都不一定等于“启”但要有助于“启”,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被真正激活,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孟献华.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中小学教育,2005,7.
  [2]郑晓龙.“问”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2005,8.
  [3]周良顺,韩杰.课堂提问要“精、巧、活、深”.山东教育,2000,28.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导学”和“合作学习”两种教学理论有效融合为理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活动规范形式。本文拟从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基本流程、主要功能、实施策略等方面阐述模式建构的初步尝试。  关键词: 问题导向 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  一、概念界定  “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
酒泉丁家闸五号壁画墓距今已有1500多年,从墓的形制和规模来看,其主人无疑是河西五凉时期当地一个地位极高的人.墓穴中的壁画内容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大部分.在三重世界里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生态课堂是指在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师生从事各种教育学习活动,是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存在于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元互动的关系。生态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是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让学生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社会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互动,使师生不断开发潜能、创
摘 要: 遗传与优生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助产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以及提高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 遗传与优生学基础 综合素质 培养方法  遗传与优生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助产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
摘 要: 在中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更为空前,非传统教育学科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下显现出严重的脱节现象。担任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学工作的老师应该认清时代、肩负重任,不回避、不气馁、不消极、不怠慢,根据高中新生的音乐学识现状,多方位强化高中生音乐技能训练、多渠道实现高中生音乐学分量化,为高中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形成准意向性专业倾向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音乐学分
摘 要; 本文就是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中如何建立项目课程教学的框架体系,如何进行项目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设计,如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突出、综合实践能力强和能够适应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美术教学 项目课程教学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育师资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岗位对毕业生的素质、技能要求越来越
[目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肠功能紊乱疾病,是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
摘 要: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成才先须成人,思想品德是重要基础和主要因素。美术教师应该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重要角色作用,利用美术教学的丰富资源,结合教学特点,开展对学生的美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使学生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关键词: 美术课堂教学 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是教育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