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学习型家庭理论的来源,两种主要的学习型家庭的概念,论述了学习型家庭的主要特征,指出了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学习型家庭; 创建;途径。
学习型家庭的概念,来源于麻省理工学院佛睿思特(Jay Forrester)教授及他的学生彼得·圣吉(Peter Senge)的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习型家庭是学习型组织的最基本单位,是健康家庭的标志,高质量家庭教育的体现。
怎样的家庭才是学习型家庭呢?现在学习型家庭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乐善耀在《学习型家庭》一书中把学习型家庭界定为:"以提高家庭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学习、自我改变、自我完善、共同成长的过程。"[1]台湾嘉义大学廖永静教授在《建构学习型家庭》一文中,将学习型家庭归纳两个基本条件:即"学习的家庭"和"家庭的学习"。"学习的家庭",主要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即硬件建设,包括用于学习的书桌、书架,乃至书房,一定数量的藏书、报刊,乃至电脑等。所谓"家庭的学习",指的是家庭成员共同的学习活动,包括家庭成员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从"适应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强调"相互学习","团体学习",建立双向互动式学习模式;在生活中学习等。[2]
一、学习型家庭的特征
学习,是学习型家庭的核心要素。具体来说,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应具有以下特征[3]
(一)是终身学习。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决不仅仅是家庭成员为了当前的利益而进行的阶段性、功利性的学习,学习内容也决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职业或专业,它是一种为了达到完善自我、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而进行的贯穿于家庭成员一生的终身学习,学习内容包括道德规范、文化科技、文学艺术、体育休闲、法律常识、环境保护、投资理财、家庭教育等一切现代学问。
(二)是全员学习。学习型家庭学习的主体不仅是孩子,而且包括家庭中所有的成人。因此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决不是以孩子的学习为中心,家长学习有关儿童教育的知识,帮助孩子完成学业,也不是为了影响孩子和自我消遣,每天随意地看几张报、读几页书。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应是无中心、多主体,每个家庭成员皆是学习者,学习是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家长,更要成为家庭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实践者。
(三)是全过程学习。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决不是要求家庭中每个人机械地将全部业余时间都用于读书。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应贯穿于家庭生活的整个过程,学习形式除了读书外,还包括家庭成员参与的看电视、做家务、言谈交流、管理金钱、参观郊游、走亲访友、参加社会活动公益活动等等。在书本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在大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都是学习型家庭的学习途径,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
(四)是团体学习。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决不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各自独立学习,学习型家庭是一个学习的团队,家庭成员共同制定学习发展计划,注重成员间的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家庭成员共同、民主的参与,共同生活经验愉快地分享与学习,充分开发群体智力,实现共同发展。
二、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途径
或许又有人会质疑,该如何拟定学习主题?该如何和家人共同学习呢?该如何进行资料或资源的收集?有那些可行的方法呢?其实,在学习内容上尽可能生活化,让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举凡家人共同关心的事物,都可透过家人有效的互动过程中,不拘泥于形式地共同学习与成长。[4]
(一)破除心理障碍并建立共同学习信念
白天上班忙碌,晚上下班后充分休息,是一般人的生活型态。而且,一般人总认为学习是靠个人在外努力学习,而忽略家庭成员彼此成就学习的可能。因此,要形成好的家庭成长的学习团体,首先要先从个人的学习心态调整做起。在个人心态方面,要愿意放下手边的工作,倾听家人发表学习感想;要愿意随时随地拥有一颗求知的心;要愿意与家人分享个人经验。在建立家人共同学习的信念方面,家庭在个人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默默地提供助力;每一个家人都要提供一己之力,在生活中的某一个层面或多或少地帮助其他家人的学习;要让家人觉得花时间与家人共处并一起学习是一件快乐而且有意义的事,学习能让家人心情年轻,学习能让家庭更健康。
(二)积极营造学习环境
一个非竞争性、非威胁性的环境,最适合学习,使成员可以接受高度的挑战。要发展学习型家庭,须培养催化这种学习的环境。保留并创造家庭时间:家庭时间是家人共同学习的基本要件,尽可能保留与珍视;以开放、接纳、温暖的心和家人共处:养成家人愿意倾听、分享心得的习惯,让孩子有机会当当父母的老师、父母有机会多听听孩子学习心得的分享;营造温馨家庭的学习情境:在多元开放温馨、开放情境中,家人共同学习的议题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提供学习所有相关资讯设备:包括书籍、电视、收音机、电脑、传真、电话等便捷资讯工具。
(三)家人相互学习与共同学习的技巧运用
家人间由于关系亲密,所以有时会产生意见的冲突或行为的摩擦。因此,技巧的运用就相对地重要起来。以下是几项技巧运用的建议:
多开放发表意见的空间,多倾听家人的意见;以欣赏的角度,发觉家人不同的见解;以民主开放的方式进行深度对话及多元讨论;养成经常与家人交换心得、分享经验的习惯;寻找共同关心的学习主题;家人共同拟学习主题,定期讨论;以不同的奖励方式(包括口头赞美及实质奖品)来鼓励家庭成员对共同学习活动的参与;利用脑力激荡法,找出最适宜、最圆满的处理方式;将资源带入家庭,促进家人共同关心、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例如:设计家庭学习档案夹、家庭公布栏等);以多元的方式,不拘形式地展开学习活动。
(四)寻找资源与运用资源
家人分工寻找资源,并且共同分享学习资源,不仅能帮助家人更快速解决生活周遭的疑难杂症,还能提升生活品质,并促使家庭更具向心力与凝聚力。
(五)不断检讨与反馈
随时提供家人新资讯、新观点、新方法与家庭学习活动的回馈。
创建学习型家庭,既是和谐社会的呼唤,又是家长的责任和孩子的需求。让我们的家长、让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社会一起来,把视野投向美好的未来,把责任落在自己的肩上,在造就好社会接班人的同时,也造就好家长的人生,形成家长与孩子互帮、互促、互动的家庭学习局面。
参考文献:
[1]乐善耀:学习型家庭[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4。
[2]纪玲妹:学习型家庭是创新素质的源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1),80。
[3] 乐善耀:学习型家庭[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57-58。
[4]冯常生:新时代的书香门第,迈向学习型家庭[J].科技咨询导报,2006,(09):221-222。
关键词:学习型家庭; 创建;途径。
学习型家庭的概念,来源于麻省理工学院佛睿思特(Jay Forrester)教授及他的学生彼得·圣吉(Peter Senge)的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习型家庭是学习型组织的最基本单位,是健康家庭的标志,高质量家庭教育的体现。
怎样的家庭才是学习型家庭呢?现在学习型家庭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乐善耀在《学习型家庭》一书中把学习型家庭界定为:"以提高家庭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学习、自我改变、自我完善、共同成长的过程。"[1]台湾嘉义大学廖永静教授在《建构学习型家庭》一文中,将学习型家庭归纳两个基本条件:即"学习的家庭"和"家庭的学习"。"学习的家庭",主要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即硬件建设,包括用于学习的书桌、书架,乃至书房,一定数量的藏书、报刊,乃至电脑等。所谓"家庭的学习",指的是家庭成员共同的学习活动,包括家庭成员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从"适应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强调"相互学习","团体学习",建立双向互动式学习模式;在生活中学习等。[2]
一、学习型家庭的特征
学习,是学习型家庭的核心要素。具体来说,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应具有以下特征[3]
(一)是终身学习。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决不仅仅是家庭成员为了当前的利益而进行的阶段性、功利性的学习,学习内容也决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职业或专业,它是一种为了达到完善自我、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而进行的贯穿于家庭成员一生的终身学习,学习内容包括道德规范、文化科技、文学艺术、体育休闲、法律常识、环境保护、投资理财、家庭教育等一切现代学问。
(二)是全员学习。学习型家庭学习的主体不仅是孩子,而且包括家庭中所有的成人。因此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决不是以孩子的学习为中心,家长学习有关儿童教育的知识,帮助孩子完成学业,也不是为了影响孩子和自我消遣,每天随意地看几张报、读几页书。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应是无中心、多主体,每个家庭成员皆是学习者,学习是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家长,更要成为家庭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实践者。
(三)是全过程学习。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决不是要求家庭中每个人机械地将全部业余时间都用于读书。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应贯穿于家庭生活的整个过程,学习形式除了读书外,还包括家庭成员参与的看电视、做家务、言谈交流、管理金钱、参观郊游、走亲访友、参加社会活动公益活动等等。在书本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在大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都是学习型家庭的学习途径,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
(四)是团体学习。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决不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各自独立学习,学习型家庭是一个学习的团队,家庭成员共同制定学习发展计划,注重成员间的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家庭成员共同、民主的参与,共同生活经验愉快地分享与学习,充分开发群体智力,实现共同发展。
二、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途径
或许又有人会质疑,该如何拟定学习主题?该如何和家人共同学习呢?该如何进行资料或资源的收集?有那些可行的方法呢?其实,在学习内容上尽可能生活化,让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举凡家人共同关心的事物,都可透过家人有效的互动过程中,不拘泥于形式地共同学习与成长。[4]
(一)破除心理障碍并建立共同学习信念
白天上班忙碌,晚上下班后充分休息,是一般人的生活型态。而且,一般人总认为学习是靠个人在外努力学习,而忽略家庭成员彼此成就学习的可能。因此,要形成好的家庭成长的学习团体,首先要先从个人的学习心态调整做起。在个人心态方面,要愿意放下手边的工作,倾听家人发表学习感想;要愿意随时随地拥有一颗求知的心;要愿意与家人分享个人经验。在建立家人共同学习的信念方面,家庭在个人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默默地提供助力;每一个家人都要提供一己之力,在生活中的某一个层面或多或少地帮助其他家人的学习;要让家人觉得花时间与家人共处并一起学习是一件快乐而且有意义的事,学习能让家人心情年轻,学习能让家庭更健康。
(二)积极营造学习环境
一个非竞争性、非威胁性的环境,最适合学习,使成员可以接受高度的挑战。要发展学习型家庭,须培养催化这种学习的环境。保留并创造家庭时间:家庭时间是家人共同学习的基本要件,尽可能保留与珍视;以开放、接纳、温暖的心和家人共处:养成家人愿意倾听、分享心得的习惯,让孩子有机会当当父母的老师、父母有机会多听听孩子学习心得的分享;营造温馨家庭的学习情境:在多元开放温馨、开放情境中,家人共同学习的议题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提供学习所有相关资讯设备:包括书籍、电视、收音机、电脑、传真、电话等便捷资讯工具。
(三)家人相互学习与共同学习的技巧运用
家人间由于关系亲密,所以有时会产生意见的冲突或行为的摩擦。因此,技巧的运用就相对地重要起来。以下是几项技巧运用的建议:
多开放发表意见的空间,多倾听家人的意见;以欣赏的角度,发觉家人不同的见解;以民主开放的方式进行深度对话及多元讨论;养成经常与家人交换心得、分享经验的习惯;寻找共同关心的学习主题;家人共同拟学习主题,定期讨论;以不同的奖励方式(包括口头赞美及实质奖品)来鼓励家庭成员对共同学习活动的参与;利用脑力激荡法,找出最适宜、最圆满的处理方式;将资源带入家庭,促进家人共同关心、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例如:设计家庭学习档案夹、家庭公布栏等);以多元的方式,不拘形式地展开学习活动。
(四)寻找资源与运用资源
家人分工寻找资源,并且共同分享学习资源,不仅能帮助家人更快速解决生活周遭的疑难杂症,还能提升生活品质,并促使家庭更具向心力与凝聚力。
(五)不断检讨与反馈
随时提供家人新资讯、新观点、新方法与家庭学习活动的回馈。
创建学习型家庭,既是和谐社会的呼唤,又是家长的责任和孩子的需求。让我们的家长、让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社会一起来,把视野投向美好的未来,把责任落在自己的肩上,在造就好社会接班人的同时,也造就好家长的人生,形成家长与孩子互帮、互促、互动的家庭学习局面。
参考文献:
[1]乐善耀:学习型家庭[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4。
[2]纪玲妹:学习型家庭是创新素质的源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1),80。
[3] 乐善耀:学习型家庭[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57-58。
[4]冯常生:新时代的书香门第,迈向学习型家庭[J].科技咨询导报,2006,(09):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