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以写促读”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wxl3554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无论是在语文的课堂教学里,还是学生的实际应用中,阅读理解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实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学习却不尽人意。因而本文将探究一种阅读理解的新的教学方法:“以写促读”,主要包括“以写促读”提出的依据以及基本的教学策略。
  【摘 要】 初中语文;“以写促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始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有必要就如何借助“以写促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行探索。
  一、“以写促读”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语文教学的基本方面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读”,即阅读理解能力,是指学生接收文本信息后,对信息进行解读与理解的能力,它是学生语文素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它与学生其他三个方面的语文能力密切相关。而且,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它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对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其中,对其他学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阅读理解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的我们已经身处高速的信息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在更新,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接收,辨别和处理。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阅读理解的能力,他将会在社会的发展中处于弱势。我们要培养社会的建设人才,就不能让学生在这一重要环节落下。
  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中,情况却不尽人意。老师和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一模块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量的课上、课下时间的讲读和练习,厚厚的教学、练习资料,然而效果却没有很显著。学生不能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做题的错误率比较高,更谈不上将自己的亲身经验融合其中,去感受和体验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觉和情感体验。
  二、“以写促读”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1、语文学习中的对话理论
  阅读理解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是这样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理解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阅读是对话的过程。
  首先,这个对话的主体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学生本身,也包括文本作者,中间还有教师的参与。文本作者将自己的经历和思想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以自己的知识素养和生活经历对其进行第一次解读,然后把自己理解的文本内容讲解给学生。通常,学生以教师的指导为主要依据,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第二次解读。
  其次,对话的过程是双向的,积极的。尽管面对着同一篇文本,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当你在课堂上听到学生们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时,你会更为深刻的理解这一点。“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不同的教师和学生眼中同一篇文本有不同的意义。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是不一样的,更是因为阅读的过程是作者与读者双向交流的过程,是积极互动的过程,而非文本信息单向直接地向读者输入。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以作者的文字为原物,以自身的知识素养和生活经历为底片,唤起自己的经历和回忆,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新的图画。这时候,读者不仅在阅读文本,更是参与创作了文本,读者也是文本的主体。因而我们的阅读理解教学也应该是充满精神交流和思维碰撞的,我们应该让学生从单纯的读者变为作者,让学生拿起笔来去交流,去表达,让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对话交流过程。
  2、学习兴趣理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任何方面的学习来说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就意味着他的内部求知系统已经打开,这时候学生自己会积极主动地去找寻,吸收新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率,最富营养的学习。学生阅读的文本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情感感染力。教师如果可以很好的找到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契合点,要求学生从契合点出发,去改写、扩写、续写文本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将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通过各种写作练习,学生会更深入的理解文本内容,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幅度地提高。而且,一旦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某些困难,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去寻找其他知识文本,发散思维开阔视野,以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这样就产生的学习的带动效应。通过多次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会产生质的提升。
  三、初中语文“以写促读”的教学几点策略
  要想“以写促读”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就要掌握一个大前提:把学生当做阅读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亲身投入到阅读文本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教学。
  1、续写文本,拓宽阅读宽度
  在一篇文章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下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思想较深刻的文章。学生在对文章发表议论的过程中,会一遍遍地去理解品读原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加准确深入,而不只是似懂非懂,流于表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身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得以提升,会对以后更加深刻的文本学习打下基础,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2、改编文体,降低文本难度
  学生学习的本文类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诗歌,特别是古代诗歌,是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文体。因为与白话文相比,文言文理解起来更难,而且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内涵丰富,也非常注意意境的营造。教师在教学中也有所体会,自己认为写得很美的诗歌,却无法向学生准确而完整地传达出其中的美来。好像好诗是讲不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小说和散文相对来讲,就更好理解一些。戏剧的出现频率最低,教学大纲对其要求最低,学生对其接触的也最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着把难度较高的文本类型改编成难度较低的文本类型。比如把诗歌改写成散文。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会是我们一个很好的帮手。我们可以把诗歌当中美的意境用图像用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激发起他们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然后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描述诗歌内容。
  四、“写”与“读”的辩证关系
  虽然本文的出发点是为了论证“写”对“读”的积极作用,但任何事情的作用都是相互的,阅读理解的训练也会对写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积累广泛的阅读素材。类型多种多样:写景的,抒情的,叙事的;层次多种多样:好的字,好的句子,好的选材视角,好的写作手法等等。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理解中得以提升,人生阅历在阅读理解中得以间接丰富,情感兴趣在阅读理解中得以熏陶。总之,我们在教学生以“读”促“写”的过程中,也提高的学生“写”的水平。
  五、结语
  “以写促读”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多动手写作,在写作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实现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太梅.初中语文“以写促读”教学策略初探[J].教育导刊,2012(11)
  [2]高明.浅谈以写促读[J].科技信息,2009(5)
  [3]黄希圣,陈大珍.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浅探[J].教育导刊,2009(12)
其他文献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企业需要具备感知并快速准确的把握机会和威胁,并采取创新性行动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是通过将优秀文章当作课文进行语言学习。不管是现代教材还是传统教材都继承这种编制思路,叫作文选型教材。课后练习题主要是用于引导和提示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开展部分语言的读写训练,成为教材构成的重要一部分。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训练;反思走向  【中图分类号】G6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小学语文教材主要就是将
【摘 要】 先导式教学在语文作文中的教学改革将突破点放在语文课堂上,根据作文课程的课堂进度与实际需求,灵活穿插作文常识教学、阅读教学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本文从“活动体验”、“表达交流”、“阅读升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先导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内涵、训练内容及方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兴建了大量体育场馆.但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作为一项世界性难题,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大量的体育场馆在管理运营中同样存在问题.本文通过
与银行和保险公司接连签约,这家B2B汽配电商想在金融领域布局是为什么?7天内的两个签约,做垂直汽配电商B2B供应链服务的中驰车福,在金融领域进行了两个布局。11月25日.量子金
【关键词】 品赏“钻”“拱”“破”;写活春天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读了同绘春天的三篇文章,朱自清的《春》,王宜振《初春》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对同是描绘春天草木生长的三个动词“钻”“拱”“破”有较深刻的感悟,这三位大作家巧用一字,就写活了春天,真可谓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他们的练字功夫,不能不令人敬佩。  (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语文是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其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涵、较高的素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我国古代诗歌流传千年,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中国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数不胜数。诵读诗词,能使学生常常耳濡目染于先哲们光辉的思想之中,潜移默化学生的素质,能使学生克服人生的挫折。长期的古诗词诵读能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