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先导式教学在语文作文中的教学改革将突破点放在语文课堂上,根据作文课程的课堂进度与实际需求,灵活穿插作文常识教学、阅读教学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本文从“活动体验”、“表达交流”、“阅读升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先导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内涵、训练内容及方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作文学习是相对困难的。作文要求把“口头语”变为“书面语”,但低年级学生写话与说话的能力还不够。先导式作文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小段文字的组织能力,通过让学生参加一些写话和说话方面的训练活动,解决低年级作文向高年级作文转变过程中的衔接问题。作文先导式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内涵
作文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用文字的方式表述出来。在新课程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能够文从字顺、具体明确的表述,根据日常需要使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来写作”。要想更有效的作文教学,就要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切身感受。由此,“作文先导式”应运而生。
所谓“先导式”的教学,指的是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主,以学生自我兴趣的需求为起点,以作文或是说文为载体,构建出的新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先导式作文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同时加强识字、阅读的需求,提高自我表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情况展开动态教学,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兴趣盎然的学习作文。
二、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
(一)“表达交流型”模式
表达交流型教学的主要流程为:“开放情境—活动体验—表达需求—表达交流—写文—范文学习—再写文—拓展阅读—开放新情境”。这种类型的模式是通过不断创设递进的情景来完成的,以此来引导学生表达的不断完善。
表达交流型模式可以引申出两种变式:一是以层进情景创设来引导学生循环进行活动体验,在不断深入的情境里完善表达;二是将活动的循环放在写文之后,让学生完成口语向书面语的转换之后再进行二次情境体验,以达到整合教学内容的目的。
在表达交流模式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出的表达欲是真实的感情流露,而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强加在身上的。这种模式主要针对于低阶段的小学生,配合他们好动,求知欲强等特点,来完成教学内容。
(二)“阅读拓展型”模式
阅读拓展型教学的主要流程为:“开放情境—活动体验—阅读需求—阅读范文—拓展评价—回味重建”。这种模式是通过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提高表达能力来实现的,以此增加学生阅读量,达到提高文学水平的目的。
阅读拓展模式的主要对象是高年级的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已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需求量增加。这里的“阅读范文”可以是课外读物中的美文,也可以是学生中写得好的作文。范文的学习能够在特定情境下有效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在激发了兴趣的同时还能扩展视野,让阅读成为一个学习环节结束后又一个新环节的开始。
三、先导式教学的方法
(一)角色扮演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相信许多老师都不陌生,角色扮演法是情景教学中较为有趣的一种方法。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来扮演其中的人物,将学生带入进当时的情境。
实例:学习《赠汪伦》时,可以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课堂上找学生扮演“李白”、“汪伦”、“旁白”,也可加上船家及路人角色,让表演更加生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能更好的体验到送别的心情,更正确的理解这首诗。教学结束后,可以适时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送别”、“友情”这一话题的作文,相信学生有了课堂体验后,作文的感情能够更加丰富。
(二)换位思考法
在授课时,不一定非要是老师来教学,学生同样可以。在一些相对简单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安排一位同学在下节课上充当小老师的职位,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进行授课,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发问,说出自己对课程的疑问来考考这位小老师。这种方式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提高,作为要充当小老师的学生,必须知道许多别的同学不知道的知识,才能教会别人;而讲台下的学生为了难倒小老师也会熟读课文,主动思考问题。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行有效的预习。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如果我也是老师”之类的文章,相信学生能够轻松完成。
(三)课外活动法
课外活动最初的形式是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要求学生写一篇游记。但春秋游活动每年只会举办两次,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能力,组织一些近距离的户外活动,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小学生们热爱自然,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同时,通过课外教学,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极大提高,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加,写起文章来不会感到“无话可写”。
(四)作文评议法
只有互动交流才能让思想产生碰撞,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而言,有效的交流能激发出新的思考。在作文完成过程中开展师生间、同学间的评议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先就作文题目谈谈自己的想法,结合自身相关经历,让作文教学更加生动。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及时正确引导,适时指出学生想法的误区,同时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在文章完成后,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让其他学生指出这篇作文中的可取之处以及不足的地方,这种方法能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四、结语
作文先导式能够让学生解放天性,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交出“合格”的学生,而非“模式化”的学生。在先导式作文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思想不集中、贪玩的天性,以及户外教学的安全性,适时改善教学方式。同时,先导式教学的主要功能是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因此这种方式在低年级的小学生身上会更加适用。
参考文献
[1]孙瑞.解析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凌亚琴.小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析[J].广西教育,2012(41).
[3]米满福.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03).
[4]王凌云.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中小学电教(下),2011(05).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作文学习是相对困难的。作文要求把“口头语”变为“书面语”,但低年级学生写话与说话的能力还不够。先导式作文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小段文字的组织能力,通过让学生参加一些写话和说话方面的训练活动,解决低年级作文向高年级作文转变过程中的衔接问题。作文先导式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内涵
作文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用文字的方式表述出来。在新课程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能够文从字顺、具体明确的表述,根据日常需要使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来写作”。要想更有效的作文教学,就要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切身感受。由此,“作文先导式”应运而生。
所谓“先导式”的教学,指的是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主,以学生自我兴趣的需求为起点,以作文或是说文为载体,构建出的新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先导式作文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同时加强识字、阅读的需求,提高自我表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情况展开动态教学,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兴趣盎然的学习作文。
二、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
(一)“表达交流型”模式
表达交流型教学的主要流程为:“开放情境—活动体验—表达需求—表达交流—写文—范文学习—再写文—拓展阅读—开放新情境”。这种类型的模式是通过不断创设递进的情景来完成的,以此来引导学生表达的不断完善。
表达交流型模式可以引申出两种变式:一是以层进情景创设来引导学生循环进行活动体验,在不断深入的情境里完善表达;二是将活动的循环放在写文之后,让学生完成口语向书面语的转换之后再进行二次情境体验,以达到整合教学内容的目的。
在表达交流模式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出的表达欲是真实的感情流露,而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强加在身上的。这种模式主要针对于低阶段的小学生,配合他们好动,求知欲强等特点,来完成教学内容。
(二)“阅读拓展型”模式
阅读拓展型教学的主要流程为:“开放情境—活动体验—阅读需求—阅读范文—拓展评价—回味重建”。这种模式是通过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提高表达能力来实现的,以此增加学生阅读量,达到提高文学水平的目的。
阅读拓展模式的主要对象是高年级的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已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需求量增加。这里的“阅读范文”可以是课外读物中的美文,也可以是学生中写得好的作文。范文的学习能够在特定情境下有效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在激发了兴趣的同时还能扩展视野,让阅读成为一个学习环节结束后又一个新环节的开始。
三、先导式教学的方法
(一)角色扮演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相信许多老师都不陌生,角色扮演法是情景教学中较为有趣的一种方法。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来扮演其中的人物,将学生带入进当时的情境。
实例:学习《赠汪伦》时,可以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课堂上找学生扮演“李白”、“汪伦”、“旁白”,也可加上船家及路人角色,让表演更加生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能更好的体验到送别的心情,更正确的理解这首诗。教学结束后,可以适时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送别”、“友情”这一话题的作文,相信学生有了课堂体验后,作文的感情能够更加丰富。
(二)换位思考法
在授课时,不一定非要是老师来教学,学生同样可以。在一些相对简单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安排一位同学在下节课上充当小老师的职位,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进行授课,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发问,说出自己对课程的疑问来考考这位小老师。这种方式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提高,作为要充当小老师的学生,必须知道许多别的同学不知道的知识,才能教会别人;而讲台下的学生为了难倒小老师也会熟读课文,主动思考问题。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行有效的预习。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如果我也是老师”之类的文章,相信学生能够轻松完成。
(三)课外活动法
课外活动最初的形式是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要求学生写一篇游记。但春秋游活动每年只会举办两次,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能力,组织一些近距离的户外活动,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小学生们热爱自然,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同时,通过课外教学,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极大提高,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加,写起文章来不会感到“无话可写”。
(四)作文评议法
只有互动交流才能让思想产生碰撞,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而言,有效的交流能激发出新的思考。在作文完成过程中开展师生间、同学间的评议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先就作文题目谈谈自己的想法,结合自身相关经历,让作文教学更加生动。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及时正确引导,适时指出学生想法的误区,同时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在文章完成后,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让其他学生指出这篇作文中的可取之处以及不足的地方,这种方法能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四、结语
作文先导式能够让学生解放天性,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交出“合格”的学生,而非“模式化”的学生。在先导式作文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思想不集中、贪玩的天性,以及户外教学的安全性,适时改善教学方式。同时,先导式教学的主要功能是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因此这种方式在低年级的小学生身上会更加适用。
参考文献
[1]孙瑞.解析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凌亚琴.小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析[J].广西教育,2012(41).
[3]米满福.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03).
[4]王凌云.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中小学电教(下),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