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与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重视手与脑的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物理教学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不少教师在主观或客观上浅意识并不十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能力。以下是笔者多年实践经验的一点浅识:
  
  一、注重实验教学启发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前提的一个综合学习过程,作为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刺激,去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实验过程中出现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物理实验对被动接受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者来说,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加上物理实验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新颖、意想不到的现象会吸引和诱导学生在进行认真观察、操作的同时,积极去“深省”和“回味”。但学生实验中有一大部分是测量性和验证性的实验,为了防止学生在实验中会懒于思考或不求甚解,满足于简单机械操作的倾向,需要教师在增强实验过程的启发方面动脑筋。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因素。任何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时,要提示注意:①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②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靠近些,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得出了“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实验教学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验过程要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独立引出实验步骤,独立选择实验器材,独立进行操作实验,独立设计记录表格,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以体现自身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实验方案,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是否可行,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修正,脑的活动不断纠正着手的失误,手的操作同时也不断修正脑的错误,手脑结合,相得益彰。因而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手脑的有机结合既是物理实验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适应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注重实验教学探索性,切实培养学生想象力
  
  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要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猜想,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牛顿正是根据苹果落地现象猜想到,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预测和猜想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再用实验去验证,这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课本中各种各样的电路图、滑轮组装配图、物态变化图像等,都是从画图、识图及图像与实物转化的角度,提高学生对物理规律掌握的程度的,换句话说,也就是靠想象来认识物理规律,然后靠作图来进行分析、判断的。如:“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在学习“导体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这一内容时,可启发学生联想“右手拿镰刀割麦子”的情形。根据“右手定则”,磁力线方向(麦子)、导体运动方向(镰刀)、导体中感生电流方向(四指)的关系就十分明确了。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想象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一些超乎他们自己经验的形象;由于想象的材料来源于实践并与感知、记忆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画图、识图、观察图表和模型等,帮助学生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产生清晰的印象,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大知识范围,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加强学习物理的能力。
  
  四、注重实验教学的实践性,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学习最根本的途径是学习者自己的活动,把这一原则应用于教学过程,就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万物,通过活
  动及其协调,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物理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应努力通过动手做的实践活动,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
  众所周知,演示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而这些演示实验习惯上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看,学生通常没有动手的机会。由此导致学生动手机会显著偏少,动手能力普遍不高。因此,我们有必要想方设法将尝示实验扩展到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把演示实验通过改进、改组和改造等方法转变成适合于学生自己的实验。
  另外,适当增加实验时间。将主要在课上实验的时间向课外延伸。由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形式上可灵活多样,并照顾到学生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中安排的小制作、小实验,让学生课下去做,然后同学间进行点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的气氛中积极自由动手、动脑。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小天平、量筒”、 “制作简单电动机”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课堂讲评小实验、小制作,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达到某种程度的互补。这佯,既促进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学习,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促进了一系列附带内容的学习。
  
  五、注重对教学实验的梳理,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各章节的实验内容,基本上无必然的联系。学生所掌握的有关实验方面的知识,往往既多又乱。因此,在总复习中,可以将原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次序打乱,重新归类为如下几部分:观察物理现象、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验证物理规律等。实验分组归类,是在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用实验的方法,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配合学生的学习的。打破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重新分组,目的是避免学生套用一 种方法和方式学习物理知识,使学生灵活地运用各种仪器、各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 在归类分组实验中,还可以及时补充对比性或综合性强的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总之,大量的事实表明,如果大力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必然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科情感,调节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新课标下传统应用题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的价值观,与当今时代的要求已不相适应,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也应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改变陈旧的思想理念。  我们在以往应用题教学中,教师指令性要求太多,学生自主性机会较少,很多要求仅仅是为了达到解题过程的完整与规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无多少实质性的价值。例如:习以为常的教学是:“读题审题—摘录条件问题—画线段图—列式解答”的程序进行,致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呢?通过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悟: 
期刊
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智力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共识。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几乎每一节语文课,都涉及到对学生智力开发的训练,作为语文教师,要自觉地从发展学生智力的意义上看待每一节语文课。  20世纪中叶开始,国外一些科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提出:智育就是智慧和智力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有聪明才智的人。这样,智育的侧重点就以传授现成知识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已成为每一个公民必备的文化素质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去感受和实践;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学数学真正变成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如何使学生由学数学到喜欢数学,由喜欢数学到自觉运用数学、探究数学,真正激发学生的数学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
期刊
七年级数学是一个整体。八年级的难点最多,相对而言,七年级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八年级,遇到困难(如: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后,就凸现出来,造成许多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从而害怕学数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七年级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下面,列举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1.对
期刊
怎样防止和转变基础教育阶段的后进生,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将是关系到我国21世纪综合国力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更是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下面,就谈谈初中一年级数学后进生的症结和对策。    一、数学后进生的主要症结    现阶段,实行义务教育,数学后进生占有较大比例,尤其是条件较差的农村初中情况尤为严重,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除了学生非智力因素外,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基础
期刊
化学学习要提高学习成效,不仅需要学生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运作。在认知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维持、调节以及补偿等重要作用,是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这是当代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期刊
【摘要】大多数老师认为农村初中班主任是很难担任的。其实,只要班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管理方法和观念,对学生以诚相待,能很好地和家长沟通,就一定能化“难”为“易”,就能很好的担任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农村中学班主任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一个班的核心,班主任的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学风,乃至教学质量等。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繁
期刊
据调查显示,学生一般都欠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多学生对学习难以形成愉快的体验。即使是学生看到数学的成功应用和获得较好成绩时,也难以真正喜欢数学。我们怎样能让学生从小就喜欢数学,不怕数学,亲近数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笔者的看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