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智力开发的内容和途径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ih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智力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共识。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几乎每一节语文课,都涉及到对学生智力开发的训练,作为语文教师,要自觉地从发展学生智力的意义上看待每一节语文课。
  20世纪中叶开始,国外一些科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提出:智育就是智慧和智力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有聪明才智的人。这样,智育的侧重点就以传授现成知识为主转变到以开发智力、发展能力为主。在教育学理论中,一般都认为“智力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认识活动的各种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它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五种基本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但同时,智力的诸因素在学习中又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作用。一般而言,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记忆力是智力的仓库,想象力是智力的翅膀,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培养观察力
  
  观察力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现代科学证明,成人从外界接受信息有90%以上是视觉的作用,每只眼的视神经纤维达120万条之多,总数量大大超过听、嗅、味、触觉等。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都是以有卓越的观察力著称于世的。达尔文从小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动植物与矿物的观察和钻研劲头更大。经过长期的观察学习,他练出一种特殊的本领,别人容易忽略的,他却看得很清楚。他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所以,对中学生而言,观察是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观察力是智力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目的任务明确,观察才有自觉主动的要求。二要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要选择具有刺激性、新奇性、趣味性、变化性等特点的事物。通过长期观察实践,形成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即目的性、自觉性、持久性、精确性、概括性。三要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的方法主要有: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逻辑观察法等。
  
  二、培养记忆力
  
  记忆力是感知客观事物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有效记忆的根本方法是理解和复习。理解语文知识的本质特点是记忆的基础,复习语文知识与遗忘作斗争,是记忆的基本途径。由此派生出来的具体记忆方法有:
  1.综合记忆法
  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要求学生背诵一篇诗歌,用部分识记法平均需16分钟,20天后背诵要提醒7次;用整体识记法平均需8分钟,20天后背诵要提醒4次;用综合识记法平均只需6分钟,20天后背诵只提醒2次。
  2.尝试回忆法
  尝试回忆是指在学习中把再认和再现结合起来,在学过课文后,离开书本在头脑中回想一下,看看哪些记住了,哪些没记住。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记忆的成绩越好。
  3.多感官记忆法
  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让多种感官参与识记,可以使识记的材料在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听觉区、运动区、言语区建立起联系系统,留下深刻的痕迹,从而达到牢固的记忆。
  
  三、培养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言语的调解下,人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组合而产生新表象的心理能力。发展想象力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马克思给予想象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语文教材80%以上是文学作品,被誉为“培养想象力的学校”。
  
  四、培养思维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在智力结构中,思维是核心因素。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最重要的是必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课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因为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叶圣陶先生也指出:“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极关重要。”语文教学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分析就是把感知对象或表象分解开来一一加以考察;与此相反,综合则是把对象或表象联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分析和综合是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的。
  比较是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是分析和综合的条件。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抓住知识和事物的特点,才能对它们有精确的认识。
  抽象和概括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而实现的。抽象就是把感知对象的本质属性抽引出来,概括就是把感知对象的本质属性联结起来。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分析了课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等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词语说明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这就是抽象和概括。学生通过抽象概括,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概念。
  除了掌握思维的基本方法以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的思路,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我教《陈涉世家》一文时,讲到“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时,有学生质疑说:“我认为课文有错误,在‘陈胜吴广乃谋曰’之后用了冒号和引号,说明这话是两人同时说的,事实上这时候不可能异口同声。”对此质疑,我面向全班同学,引导大家“疑义相与析”,最后明确了“乃谋曰”后应该只用冒号而不用引号,因为这是当时两人商量以后的共同意见,并非两人同时说话,这是后人使用标点不当造成的。像这样以热忱欢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努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养成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立体式艺术,也是一门主体感极强、内涵极为丰富的学科。传统的语文观认为语文只是文字的组合,因而只须注解文字,体悟内涵即可。语文教师也只凭着一支粉笔、几幅图画就能驰骋于三尺讲台之上,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就这样产生于平凡的粉笔和寻常的课本中。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语文课的要求日渐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趋全面,我们不能再墨守成规。于是,多媒体教学成为时尚也是必然。它能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
期刊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识字“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即把“认写同步”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游戏互动,快乐
期刊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
期刊
【摘要】教与学通过老师利用合理的心理引导,能提高教学质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数学心理引导  创建更好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激趣学习,获得学习的源动力    “成
期刊
【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探究班主任应如何与学生通过谈话来沟通师生的情感关系,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提高班主任对班级的教学及管理水平。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 谈话 方式 方法    谈话不但是信息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容易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话沟通师生  之间的情感,达到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但我们知道,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比较复杂的,学生的个性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谈话时
期刊
文章写作应努力追求主题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主题,作者在一篇或一部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也叫主旨或中心。它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主题的深刻与否决定着一篇文章的成败。然而,深刻的主题还需巧妙的形式来表现。只有主题与形式完美结合,才是一篇精美的文章。所以,如何提炼主题,如何选择形式,对于考生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主题深刻独到,大胆表现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主题深刻的文章
期刊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也是不可忽视的,课后辅导也可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
期刊
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其自我认识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只能通过模仿、练习等途径获取知识和技能,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萎缩。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
期刊
新课标下传统应用题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的价值观,与当今时代的要求已不相适应,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也应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改变陈旧的思想理念。  我们在以往应用题教学中,教师指令性要求太多,学生自主性机会较少,很多要求仅仅是为了达到解题过程的完整与规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无多少实质性的价值。例如:习以为常的教学是:“读题审题—摘录条件问题—画线段图—列式解答”的程序进行,致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呢?通过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