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彰显学生个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营造活跃式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主动放手,把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我在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先是让学生反复的诵读诗文,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动笔画出曲中所描写的景物,写出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情感。全班学生都热情高涨,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地进行想象和联想,所画出的画个性色彩十足,风格各有千秋,最后我用多媒体将学生所画的画投影出来,共同分享学生所画成果。这种活跃式的课堂氛围,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加深了对词文的理解,图画完了基本上能当堂背诵下这首小曲,轻松掌握了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在语文课上倡导教学民主,推崇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乐”,让自己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信的朋友,对学生不成熟的甚至是荒诞的想法,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了。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
  此外,我还在课堂上还彩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因此,我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想法标新立异,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智慧飞扬的天地,语文课堂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二、激发兴趣,为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做他有兴趣的事情时,总是心驰神往,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成功的几率也高。为此,我特别注重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五彩缤纷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巧妙的导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死海不死》一课,导入时,用课件出示有关死海风光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死海的神奇和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趣味的想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灵魂,是创新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飞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可以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可以使狭小单薄的书页空间扩大充盈。如:教《皇帝的新装》时,想皇帝游行后会怎么做;学《羚羊木雕》时,想最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想象,拓展其思维的空间,实现其认识的飞跃与突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多样的写
  运用想象指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仿写、编故事、续写、扩写等作文训练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如:我在讲《智取生辰纲》时,由于初中学生看过《水浒传》原著的很少,就是电视剧看全的也不多,对水浒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也是似懂非懂,为此,我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电视剧《智取生辰纲》这一集的视频,让学生对小说情节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回到课文进行理解,对课文有了深层次理解以后,我安排学生续写杨志丢了生辰纲以后可能发生的事。当时,每位学生写出的结局五花八门,各有千秋。这样,通过恰当使用多媒体及创意的写作,既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又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
期刊
【摘要】教与学通过老师利用合理的心理引导,能提高教学质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数学心理引导  创建更好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激趣学习,获得学习的源动力    “成
期刊
【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探究班主任应如何与学生通过谈话来沟通师生的情感关系,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提高班主任对班级的教学及管理水平。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 谈话 方式 方法    谈话不但是信息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容易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话沟通师生  之间的情感,达到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但我们知道,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比较复杂的,学生的个性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谈话时
期刊
文章写作应努力追求主题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主题,作者在一篇或一部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也叫主旨或中心。它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主题的深刻与否决定着一篇文章的成败。然而,深刻的主题还需巧妙的形式来表现。只有主题与形式完美结合,才是一篇精美的文章。所以,如何提炼主题,如何选择形式,对于考生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主题深刻独到,大胆表现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主题深刻的文章
期刊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也是不可忽视的,课后辅导也可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
期刊
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其自我认识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只能通过模仿、练习等途径获取知识和技能,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萎缩。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
期刊
新课标下传统应用题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的价值观,与当今时代的要求已不相适应,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也应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改变陈旧的思想理念。  我们在以往应用题教学中,教师指令性要求太多,学生自主性机会较少,很多要求仅仅是为了达到解题过程的完整与规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无多少实质性的价值。例如:习以为常的教学是:“读题审题—摘录条件问题—画线段图—列式解答”的程序进行,致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呢?通过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悟: 
期刊
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智力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共识。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几乎每一节语文课,都涉及到对学生智力开发的训练,作为语文教师,要自觉地从发展学生智力的意义上看待每一节语文课。  20世纪中叶开始,国外一些科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提出:智育就是智慧和智力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有聪明才智的人。这样,智育的侧重点就以传授现成知识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已成为每一个公民必备的文化素质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去感受和实践;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学数学真正变成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如何使学生由学数学到喜欢数学,由喜欢数学到自觉运用数学、探究数学,真正激发学生的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