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前,我只用了半小时,先写了一篇博客:《胡玫大型电影全版〈红楼梦〉将于明年正式开拍》,随后即被新浪博客转载,于是获得猛烈点击量9万多,另外还有好几家报纸,或者直接照抄我博客、或打电话给我进行采访,总之反响相当强烈。
眼看有便宜可占,我就接着趁热打铁,花了将近一下午时间,又挺费脑子再写一篇:《小说〈红楼梦〉真的很通俗易读吗?》,此篇博客仍然被新浪博客转载于首页,可这回却真是热脸贴了无数读者的冷屁股。我之后有意不更新博客,倒要看看这篇博客究竟能获得了多少人的注意和点击量。
真惨!3000点击才冒点头,就再没人搭理了;那之后还有媒体采访我吗?根本没人搭理我半句。
有句名言是很有说服力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小说《红楼梦》到底是不是很通俗易读呢?大家已经用冷屁股贴我热脸的寥寥不理不睬,给了我一个最直接的回答。
我家楼里有位邻居,真正工厂里的产业工人,但他的业余偏好,就是阅读《红楼梦》并且对它有相当的研究,还发表过几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我博客发了之后,他就来找我直接质问:“你怎么能说《红楼梦》这部经典,普通老百姓就不喜欢读和读不懂呢?我就是工人,我就很喜欢它并且也很有研究。”我当时对他说:“那你再找10个像你这么读《红楼梦》的大众出来,咱们坐一块聊聊这本书,好吧?虽然你是工人,但你对《红楼梦》已经成了专家。个例的你,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另外,我在搜狐那边博客发了同样的文字,立即有一位署实名的博主直接威胁说:“何东,以后你会对《小说〈红楼梦〉真的很通俗易读吗?》后悔的!”
我为什么要为一篇自己想好的文字后悔呢?因此估计那位博主,肯定是对《红楼梦》中焦大风格非常熟悉的一位“红迷”;但他所用的方式,却完全不近《红楼梦》里的温文尔雅小资文风,他直接就是以《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的文风来叫阵单挑的。
只要一在网络说到《红楼梦》的话题,立即就会引起种种呻吟与叫喊“经典不过超越”!
那就再仔细想一想,曾经让我从小就那么费力还不能一口气读下去的小说《红楼梦》,它怎么就能让网民这么热衷?这么凭吊?这么留恋?这么觉得不可超越了呢?难道真有无数读者,就像翻看连环画那样,真把小说《红楼梦》看得那么上瘾吗?就像我家邻居那样都成了《红楼梦》专家吗?我个人感觉,《红楼梦》能这样普及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可能实在是太小太小了。
《红楼梦》确实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可《红楼梦》如今为什么又这么热乎呢?突然我明白了,根本没有多少人真感觉小说《红楼梦》是如何如何了,都是因为之前有了一部1987版的《红楼梦》连续剧,所以,网上才会有那么多人哭喊“经典啊!”“不可超越啊!”
我们光荣的、敬爱的、伟大的曹雪芹先生,您在九泉之下睡醒了吗?如果没睡醒的话,您就接着洗洗再睡吧!否则,您要是知道自己那一部“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宝贝著作,就因为在1987年被电视剧肥皂了一把,所以才成了经典的话,我估计您立马就得炸尸回到人间,跟我们大家急红了眼不成。但曹老先生您还真是生不起这份气,什么“经典不可超越”,还真跟您的原著小说关系就不太大,而是跟那些花姑娘加帅小伙当初眉来眼去弄了一部1987版的肥皂剧有特别直接的关系。
无数网民认为不可超越的,就是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可这话要是问到当今的某些专家学者们,他们肯定更会跳着高跟您急红了眼不成!专家们怎么可能会认同一部肥皂剧是文学经典和不可超越了呢?专家学者,从来就是等电视剧播出之后,就站在旁边挑毛病、指出种种“硬伤”的——比如,曹雪芹到底长没长胡子?脑袋上有几根皱纹?
因此,不可超越的经典,到底是电视剧《红楼梦》,还是原著小说《红楼梦》?我想,如果真把网民和专家们叫到一起面对面互相PK,两边弄不好,都能动手打起来!
最后说一段真实笑话,以验证今天的人们,是如何阅读经典的——
《北京青年报》的诗人大仙,前两天在《北京青年周刊》他的专栏里这样写,某晚他正在家里观看血腥惨烈的电视剧《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突然手机响了好几次,最后他耐不住终于接了电话,却是一位年轻女娱记,温情款款地向他索要作家张爱玲的电话号码,当时大仙被吓了一跳,就感觉大刀正向自己的头上砍来!于是他就问那姑娘:你要张爱玲的电话干吗呀?年轻女娱记不甘心地说:现在《色戒》火成了这样,我看所有记者都在采访汤灿,因此我想,我为什么就不能直接采访一下《色戒》的原著作者呢?大仙更正道:是汤唯吧?对方赶紧说:是汤唯、是汤唯。大仙又问:你采访张爱玲的选题,向你们主编报了吗?小姑娘娱记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报了呀!
这就是当今对一部电影或一部原著小说的浮躁阅读心态,而且还是某位从事新闻文字工作的人的心态。
所以,我估计我最近关于《红楼梦》的几篇博客发了之后,很快也可能会接到电话或是短信来问:“何老师,您手上有曹雪芹的直接联系方式吗?”
那时,我一定会把“曹雪芹家酒集团”(公司)的咨询电话直接告诉来问的人。
眼看有便宜可占,我就接着趁热打铁,花了将近一下午时间,又挺费脑子再写一篇:《小说〈红楼梦〉真的很通俗易读吗?》,此篇博客仍然被新浪博客转载于首页,可这回却真是热脸贴了无数读者的冷屁股。我之后有意不更新博客,倒要看看这篇博客究竟能获得了多少人的注意和点击量。
真惨!3000点击才冒点头,就再没人搭理了;那之后还有媒体采访我吗?根本没人搭理我半句。
有句名言是很有说服力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小说《红楼梦》到底是不是很通俗易读呢?大家已经用冷屁股贴我热脸的寥寥不理不睬,给了我一个最直接的回答。
我家楼里有位邻居,真正工厂里的产业工人,但他的业余偏好,就是阅读《红楼梦》并且对它有相当的研究,还发表过几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我博客发了之后,他就来找我直接质问:“你怎么能说《红楼梦》这部经典,普通老百姓就不喜欢读和读不懂呢?我就是工人,我就很喜欢它并且也很有研究。”我当时对他说:“那你再找10个像你这么读《红楼梦》的大众出来,咱们坐一块聊聊这本书,好吧?虽然你是工人,但你对《红楼梦》已经成了专家。个例的你,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另外,我在搜狐那边博客发了同样的文字,立即有一位署实名的博主直接威胁说:“何东,以后你会对《小说〈红楼梦〉真的很通俗易读吗?》后悔的!”
我为什么要为一篇自己想好的文字后悔呢?因此估计那位博主,肯定是对《红楼梦》中焦大风格非常熟悉的一位“红迷”;但他所用的方式,却完全不近《红楼梦》里的温文尔雅小资文风,他直接就是以《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的文风来叫阵单挑的。
只要一在网络说到《红楼梦》的话题,立即就会引起种种呻吟与叫喊“经典不过超越”!
那就再仔细想一想,曾经让我从小就那么费力还不能一口气读下去的小说《红楼梦》,它怎么就能让网民这么热衷?这么凭吊?这么留恋?这么觉得不可超越了呢?难道真有无数读者,就像翻看连环画那样,真把小说《红楼梦》看得那么上瘾吗?就像我家邻居那样都成了《红楼梦》专家吗?我个人感觉,《红楼梦》能这样普及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可能实在是太小太小了。
《红楼梦》确实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可《红楼梦》如今为什么又这么热乎呢?突然我明白了,根本没有多少人真感觉小说《红楼梦》是如何如何了,都是因为之前有了一部1987版的《红楼梦》连续剧,所以,网上才会有那么多人哭喊“经典啊!”“不可超越啊!”
我们光荣的、敬爱的、伟大的曹雪芹先生,您在九泉之下睡醒了吗?如果没睡醒的话,您就接着洗洗再睡吧!否则,您要是知道自己那一部“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宝贝著作,就因为在1987年被电视剧肥皂了一把,所以才成了经典的话,我估计您立马就得炸尸回到人间,跟我们大家急红了眼不成。但曹老先生您还真是生不起这份气,什么“经典不可超越”,还真跟您的原著小说关系就不太大,而是跟那些花姑娘加帅小伙当初眉来眼去弄了一部1987版的肥皂剧有特别直接的关系。
无数网民认为不可超越的,就是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可这话要是问到当今的某些专家学者们,他们肯定更会跳着高跟您急红了眼不成!专家们怎么可能会认同一部肥皂剧是文学经典和不可超越了呢?专家学者,从来就是等电视剧播出之后,就站在旁边挑毛病、指出种种“硬伤”的——比如,曹雪芹到底长没长胡子?脑袋上有几根皱纹?
因此,不可超越的经典,到底是电视剧《红楼梦》,还是原著小说《红楼梦》?我想,如果真把网民和专家们叫到一起面对面互相PK,两边弄不好,都能动手打起来!
最后说一段真实笑话,以验证今天的人们,是如何阅读经典的——
《北京青年报》的诗人大仙,前两天在《北京青年周刊》他的专栏里这样写,某晚他正在家里观看血腥惨烈的电视剧《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突然手机响了好几次,最后他耐不住终于接了电话,却是一位年轻女娱记,温情款款地向他索要作家张爱玲的电话号码,当时大仙被吓了一跳,就感觉大刀正向自己的头上砍来!于是他就问那姑娘:你要张爱玲的电话干吗呀?年轻女娱记不甘心地说:现在《色戒》火成了这样,我看所有记者都在采访汤灿,因此我想,我为什么就不能直接采访一下《色戒》的原著作者呢?大仙更正道:是汤唯吧?对方赶紧说:是汤唯、是汤唯。大仙又问:你采访张爱玲的选题,向你们主编报了吗?小姑娘娱记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报了呀!
这就是当今对一部电影或一部原著小说的浮躁阅读心态,而且还是某位从事新闻文字工作的人的心态。
所以,我估计我最近关于《红楼梦》的几篇博客发了之后,很快也可能会接到电话或是短信来问:“何老师,您手上有曹雪芹的直接联系方式吗?”
那时,我一定会把“曹雪芹家酒集团”(公司)的咨询电话直接告诉来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