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方高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koa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费不足、人力缺乏的现状下,如何开发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本土课程资源呢?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好这一工作。首先,我们认识到高中教育教学中运用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可能性和必要性;其次,我们将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落实于以下环节:通过文献研究法开发本土素材性课程资派开发本土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情境,做好课堂教学创新;注重开发红色本土课程资源,弘扬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挖掘情感共鸣,培养国家认同;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
  关键词:本土课程资源;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1-0103-03
  我们广西是西部欠发达待发展地区,桂西北是广西的欠发达待发展地区。我校作为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经费不足、人力缺乏的现状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经费不足、人力缺乏的现状开发桂西北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呢?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好这一工作。
  首先,我们认识到高中教育教学中运用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可能性和必要性。
  1可能性
  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具有天然的亲近性、教育性、丰富性等特点,我们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学生喜闻乐见,为教育教学利用少数民族本土課程资源提供了可能性。
  2必要性
  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家乡辉煌的过去,优秀的文化,古圣先贤等都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的生动教材。对于学生理解教科书知识,形成学科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可能的,同时也是必要性的。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将感性与理性生活、现实与可能生活相结合,重构课堂。注重认知体验,让学生感受生活与形式的统一。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利于实现德育目标,利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利于优化高中课堂,利于课程改革的需要,还利于处理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之间的矛盾,从而优化教学环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热爱家乡的新型人才。
  我校是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的农村中学,我们的教育资源、学生本身教育资源在各方面均无法与城市中学相比。但是我们的周边存在大量的少数民族本土资源,这也是城市学校与我们无法相比的。将这些资源开发利用,对于提升我们的教与学的进步都是必要的。
  其次,我们将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落实于以下环节:
  2.1通过文献研究法开发本土素材性课程资源
  文献法是一种非常方便、免费和安全的调查方法,较少受到外界的限制。只要找到必要的文献,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研究。即使出现了错误,还可通过再次研究进行弥补,因而其安全系数较高。
  文献研究不需要大量的研究人员、专用设备,能够以较少的人力、资金和时间获得比其他调查方法更多的信息,适应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经费不足、人力缺乏的现状。
  在课程设计中,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团、网络等都可以整理出我们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并把它开发为我们需要的本土课程资源。
  2.2开发本土课程资源,丰富教育教学活动情境,做好教育教学创新
  按照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这就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必需的创造和创新的机会。灵活运用本土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丰富教学活动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潜能,进而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宜州是中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深入推进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形成一批省级和国家级茧丝绸名牌产品,致力打造成中国最大的茧丝交易中心和西部地区新的茧丝交易大区。桑蚕经济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它。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版化学选修课5》第四章的《糖、蛋白质、油》和《生命中的基本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我们就用宜州发达的桑蚕业开展教学。在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企业管理”、“创新创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实践与探究”教学环节中,向学生介绍宜州桑蚕产业发展的现状,请学生以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为家乡桑蚕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支柱产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的情感,为家乡发展献光发热的赤子之心。
  我校谢卢波老师开发的《宜州的抗日战争》,徐文荣老师开发的《河池山水》、政治组开发的《河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历史、地理、文化,可以使抽象枯燥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使学科、班会课的教学富有趣味性和生命力,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还拓展了课程资源,这对于学生理解教科书知识,主体思维能力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3注重开发红色本土课程资源,弘扬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挖掘情感共鸣,培养国家认同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六大学生核心素养。其中社会参与这部分提到的国家认同的内容有: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宜州有很多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资料:浙江大学宜山纪念馆,宜州博物馆,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中国核司令程开甲、抗日空军英雄黄莺等。宜州少数民族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然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地方红色文化,重新审视民族文化,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弘扬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挖掘情感共鸣,培养国家认同。鉴于此,我们开发本土课程有意识地加重其文化含量和思想内蕴,体现其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体现浓郁的宜州民族红色文化色彩,大力宣扬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中国核司令程开甲、抗日空军英雄黄莺等人的壮举,激励我们的学生。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获取知识,在需要他人的帮助的同时,还要在特定的情境下将知识进行有意义的构建。因此,编写红色校本教材,作为学校学科、班会课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引导学生,把不属于自我理解、自我体验范围之内的情境和经验,在教师的解说、生生互动、自我理解中,经过重新建构,激发探究思考的热情,从深层次进到学生在主客体的交融中理解和体会。
  本校将红色文化渗透在教育教学之中。如浙江大学抗战时期西迁办学,曾经在宜州办学1年4个月。在教学中、在班会课上,用浙江大学的师生们在极其恶劣的物质环境中努力学习的事实,對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以激励学生,增强爱国爱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挖掘情感共鸣,培养政治认同。
  2.4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
  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课本所学的知识。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可以为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它的优点在于,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并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我校积极参与政府引导、组织的“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请刘三姐歌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谢庆良,到学校教学生唱山歌,让学生在山歌的传唱中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让我们的同学和民间艺术人士同台表演,唱彩调,学桂剧,表演渔鼓,在少数民族文化盛宴中享受艺术,继承传统。
  每年高一新生的入学教育,我们都组织学生参观宜州博物馆。宜州是广西历史上的八大城镇之一,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文化名城。宜州博物馆于2013年建成,综合利用实物、文字、图片、雕塑和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生动、立体地展示黄庭坚、徐霞客等人的足迹,石达开等依附于宜州的历史名人,浙江大学西迁宜州的庄严历史,壮族歌仙刘三姐,各种民俗,以及宜州率先倡导村民自治,诞生了中国第一届村民委员会的壮举。让师生继承和发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宜州历史文化。
  我校是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的旧址,浙江大学西迁广场、中国核司令程开甲亲笔撰写桥名的宜州三桥“求是桥”、宜州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四牌楼”就在学校附近。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各种参观学习活动,通过现场参观这些实物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铭记家乡文化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文化继承观。
  3结语
  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任重而道远,仅凭一校之力是不够的,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尽力取得政府的支持、兄弟学校的协作,为开发本地区少数民族本土课程资源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韩中之间在文化、教育、科学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能用韩语与汉语自由沟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特别在影视文化方面,由于对两国的交流发挥着
《地球的呼唤:21世纪气候变化手册》这本书介绍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地下水水位下降以及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这些都预示着我们失去了同地球的
美国主动挑起贸易大战,中国毫无惧色坚决反击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
写作一直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难点。即使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语法和词汇,他们仍然面临语言表达是否流利、地道,结构组织是否合理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英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一直以来隐喻都是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从亚里士多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传统的语言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将隐喻当成一种修辞手段,一种语言现象来研究。1980年,莱考夫与约
摘要:自恢复高考以后我国对教育事业格外的重视,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依据,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如何能够将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对此,本文将初中时期的数学科目设为研究的方向,并针对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与分析,阐述其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的策略,为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