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气十足 英国老家具上拍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_s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治亚”一词的时间跨度通常是指从大约1700年至乔治三世之间。“乔治亚风格”,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由英国派生出来,秉承古典主义对称与和谐的原则,在英国殖民国家中整整流行了一个世纪,它是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风格之一,也是在美国的建筑风格中历时最为悠久的一种风格。它在英国早期以体现英国田园风格为主,17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设计已接近尾声,开始进入巴洛克时期,于是产生了两种极为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是乡间较为粗糙的橡木平刻家具被本土的胡桃木家具所取代;另一方面是皇宫和贵族受意大利与法国宫廷的影响。采取了繁复奢华的装饰风格。但,到了17世纪末,英国家具抛弃了这种流行趋势,转而专心致力于本土胡桃木家具的发展,外形上流露出质朴而淡雅的感觉。奢华之风转而向清新的田园风,沙发多以手工布面为主,线条优美、颜色秀丽;饰品布艺也秉承了这个特色,特征鲜明让人过目不忘。编号100胡桃木镶嵌刺绣沙发为全场估价最高的拍品,最后成交价为99,650英镑,制作时间大约为1720年左右,作者为詹姆斯·摩尔(James H00re)。长方形的沙发背、扶手、座位上布满了精美的刺绣,靠背中央刺绣一辆四轮马车,四周刺绣花与卷叶,沙发的座位上刺绣着猎人猎鹿的场景,座椅横挡镶嵌两大木质章形,章形上各刻有一匹咆哮的马,桌腿为方形的胡桃木。
  编号106为乔治亚三世时期的局部镀金扶手椅,成交价22,50。英镑,大约设计于1770年,作者为托马斯·齐彭特(Thomas Chlppendale)。齐彭特是乔治亚时期著名的家具设计师。他被英国人称为伟大的家具设计家。齐彭特家具也几乎成了最高家具工艺的代名词。齐氏的作品不仅在英国国内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影响力辐射到北欧、西班牙、意大利以及美国等各国及地区。从而奠定了英国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中的重要地位。齐彭特的成名主要与他的著作《绅士与家具制造者指南》有关,这本书出版后影响甚广,1754年出版的《绅士与家具制造者指南》书包含了160幅精细的雕版,描述了中国式、罗可可式与哥特式三种风格的家具:其中的中国式,主要表现在宝塔主题、精致的回纹等;哥特式表现为拱形窗、小尖塔等;同时期的很多手工艺人都以他的书为蓝本。为贵族、平民制作家具。
  齐彭特甚至推动了中国家具对欧洲的影响。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就不断地有艺术家出版与中国有关的建筑、家具装饰等方面的书籍,齐彭特是其中一个重要代表。从齐彭特所做的设计和中国家具设计图的对比中,可看到他对中国式的回纹、菱形纹、宝塔造型以及髹漆方式等都情有独钟。人们索性称他的家具设计为“齐彭特式的中国家具”。编号108为乔治亚二世晚期桃花心木书桌,成交价37,250英镑,时间为1755年左右。是齐彭特将哥特式与中国式结合的杰出代表作。
  编号50为摄政时期的一对镀金枝状大烛台,估价为50,000—80,000英镑,流拍,设计者为乔治三世的御用钟表与家具设计师本杰明·瓦里美(Benjamin Vulliamy),大约设计于19世纪早期。英国摄政风格主要指1811年至1820年间的艺术风格(这段时间由于乔治三世被认为不适于统治。由他的儿子威尔士王子摄政王执政,该风格以此命名)。它是新古典风格的晚期发展,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它体现的工艺品造型特点更加笨拙庞大,器物结构力求结实,装饰更加华丽,流行的母题有棕榈纹、埃及狮兽纹、埃及鹰兽纹、花束纹、橄榄纹饰及缠枝纹等,趣味越来越偏爱异国情调,这让来自土耳其、印度、埃及和中国的母题得以频繁使用;材料运用丰富,即使一个简单的抽屉可能也由多种材料制成;它们可能是黄铜镶嵌,象牙乌木混合的把手及红木的木材内层等等。这一时代被看作乔治王时代到维多利亚时代的过渡期。此大烛台,圆形的拖斯卡纳黑色大理石柱体上分别用三个狮子面具装饰着。柱体上部嵌着一束镀金花,花蕊被设计成蜿蜒向外伸展的橄榄枝。这种模仿法国古董样式的设计是本杰明的主要设计特点。也是英国摄政时期家具风格的主要特点。
  编号124为维多利亚早期长椅,成交价12,500英镑,19世纪中期出品。由荷兰桑斯(Holland and Sons)公司制作。荷兰桑斯公司是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的家具生产商,成立于19世纪初。他们主要为伦敦的许多俱乐部生产家具,如雅典娜神庙俱乐部、牛津与剑桥俱乐部、改革俱乐部等。这件早期维多利亚长椅采用曲线的方形椅脚,写实的花布面风格突出。18世纪的维多利亚风格是国际设计史上重要的一笔,在设计表现上更多的体现了皇室的艺术需求。其视觉设计上矫揉造作。装饰繁琐。常常混用各种复古母题。复古是整个维多利亚时期形成的风尚,哥特复兴样式在当时备受推崇——新兴的富商与资产阶级渴望与贵族有同等的生活,他们对风格的准确性没有概念,因此经常随机地使用几种风格的元素混搭:文艺复兴式、罗曼式、都铎式、伊丽莎白式或意大利风格……都被他们列入设计中来。但是,维多利亚时期对这些风格的重新演绎并非只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加入了更多的当时的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完善,是多种风格的融合。
  编号207为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估价10,000—15,000英镑,流拍,19世纪上半叶出品,可能由俄国人设计。木纹清晰的柜门上镶嵌着两个椭圆形的大理石,其上绘有穿着古典的人物,画面幽雅,体现了英国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征。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风格明显的拍品外。还有许多风格特征不日月显的拍品。如编号150象牙檀香书桌。成交价18,750英磅,19世纪下半叶,隶属孟买管辖区(Bojmbay Presidency)时期的作品。这件书桌通体镶嵌着几何形式的图案。三角墙上装饰着半圆形的叶尖,书桌上的书柜门雕刻着植物纹样。八个抽屉的把手均为象牙。孟买管辖区是过去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份,它成立于17世纪,起初作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据点,后发展到包括印度西部和中部的大部分。以及部分巴基斯坦和阿拉伯半岛地区。在其最鼎盛的时候。孟买管辖区包括今天印度的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的三分之二,和卡纳塔克邦西北部;还包括今天巴基斯坦的信德省以及也门亚丁的英国领地。孟买管辖区一部分直接由英国人统治,还有一部分由臣服英国总督的当地王公统治。编号147的印度红木桌,19世纪初20世纪晚期作品。成交价30,000英镑,扭曲的桌脚,放射形的装饰,都极具特色。
  
  
  
  
其他文献
尤伦斯夫妇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经过逾20年的心血积累,如今其作品收藏之丰富、意义之重要,足以在世界艺术界引起重视;这些收藏作品既是尤伦斯夫妇20多年持续介入艺术生活的见证,又是对身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不同阶段的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的汇集,展览足以为我们贡献独特的机会,洞观这些中国艺术家们在社会、文化与哲学方面所经历的种种思考和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及经验。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期刊
这件《清乾隆粉青釉描金镂空开光粉彩荷莲童子转心瓶》曾于1997年翰海秋季拍卖会以264万元落槌成交,时隔十年后,2008年5月又进入翰海2008春季拍卖会,成交价高达2133万元,十年之间以约为原价的十倍之数成交。由于乾隆时期的转心瓶均为乾隆初期督窑官唐英供奉皇帝观赏的独出心裁之作,存世十分稀少,市场对于绝对精品的追捧再一次得到印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
期刊
时尚和艺术到底是什么关系,伊夫·圣·罗兰在一次名为“与艺术对话”的演讲中说:“两者之间有一层半透明薄膜。这让它们看上去很近,其间却有叫人窒息的距离。”已故时装大师伊夫·圣罗兰及其商业伙伴兼同性恋爱人皮埃尔·邦杰历时五十年时间搜罗的艺术品2月底在巴黎拍卖,除了广为人知引起极度关注的圆明园兔首和鼠首外,其他珍藏无论数量质量都可堪称历来最受瞩目的私人收藏品。以圣罗兰和邦杰在巴黎的公寓客厅为例;其中一面墙
期刊
民间使用文字的任意和不严谨,往往蕴涵着文字创造和变革的契机,如部分异体字和部分俗字,后来转为官方所认可并使用的正体,或今天普遍使用的简化字,恰恰来源于民间使用文字的讹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现存最早的“邸报”为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的“进奏院状”。这份“进奏院状”1907年随一批唐朝经卷在敦煌发现,不久被斯坦因倒卖给英国不列颠图书馆。上世纪30年代向达教授参观该馆时发现此件(文字有残损),报告给国内,未引起有关部门留意。80年代初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先生委托新华社驻伦敦记者孙文芳同志实地抄录了原件,方教授根据抄件内容认真地进行一番考证,1982年正式公之于世,震惊了国内外新闻史
期刊
紫砂壶的原材料是宜兴特产的“泥中泥”,它是陶土夹层中的优质紫砂泥,其质地细腻柔韧,具有可塑性能好、干燥收缩率小等优点。经高温烧成陶后具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吸水率,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而且传热缓慢、不烫手的特殊功效。紫砂壶是不施釉的砂质陶器,普通有釉的陶瓷茶壶,表面光洁,但长期使用会使釉面磨损,失去光泽,而紫砂壶使用时间越长,器身色泽就越发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味也越醇郁芳蓉。    
期刊
(一)    王韬书赠水越耕南诗轴,纸本发笺,日本裱,尺寸44.5×27cm,小行草书自作赠马相伯、黄瘦竹诗,通幅近五百字。书法极精彩,多北魏墓志笔意——晚清崇碑抑帖,亦一时风气。款署:“水越君耕南先生,日本诗人也;居神户,与余从未见一面。屡惠书籍,通笔札,此杜陵之所谓神交者非耶特写蛮笺以报之。天南逐叟王韬。”钤印:“王韬惟”、“天南逐叟”。(“王韬惟”一印原石现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惟”盖为制印
期刊
18世纪的广彩外销瓷为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改进瓷器装饰画的内容和艺术,逐渐发展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瓷器品种,在当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海外市场,又作为优良的传统瓷器品种,延续至今。    广州外销瓷因其装饰色彩鲜艳繁丽,又称为广彩,是18—19世纪中国出口陶瓷的重要商品之一,为迎合西方人的审美需要,广彩瓷器接受西方顾客的来样加工,在彩绘饰画方面发展起一系列带有浓厚西洋风情的艺术品种,其中包括西洋人在华游玩
期刊
白玉蟾传世书迹极少,笔者所见主要有行书《仙庐峰六咏诗》卷(上海博物馆藏)、行草《足轩铭》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和草书《天朗气清诗》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是现存较早期的岭南书迹。    在宋以前,岭南以书法、绘画名世者寥若晨星。历史记载,在唐代,仅有以政绩著称的张九龄善书,绘画方面则主要有擅画山水的张询和善画龙的僧徽。直到宋代,产生了诗书画兼擅的大师白玉蟾,才使岭南美术开了新篇。  白玉蟾(119
期刊
英国伦敦时间2009年2月25日在伦敦老布朗普顿路85号(Brompton goad)举行一场金属版印刷手帕拍卖会,这些拍品全部来自克里斯佛·利洛克斯·博伊德(christopher Lennox-Boyd)的收藏。克里斯佛是一位贵族绅士,曾受教于依顿公学和牛津大学(Eton and oxford),他的名气主要来自他继承了爱尔兰健力士啤酒公司。这位聪明的贵族花了超过40年的时间收集18世纪英国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