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北溪先生(1913—2003),重庆合川人,曾任合川县政协副主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农工民主党主任委员,政协四川省委员、政协重庆市常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院长、四川省诗词学会顾问、四川省警察书画院顾问、四川省诗书画研究院顾问、四川巴蜀诗书画研究会顾问,重庆市书协、美协顾问,重庆市中华书画研究会理事长、重庆市武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及合川县美协、书协、武协顾问(主席)。
周老14岁开始拜师学画,18岁在渝开“画外天”画廊,21岁以“青年书画家”崭露头角,22岁在孤儿校任教,23岁任合川抗日宣传绘画组组长,义卖书画捐献抗日,抗战胜利后在合川师范校任教。他80高龄后,还多次在海内外举办画展,以及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1980年,周老与四川省部分画家一起在成都金牛宾馆受到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其画作还被小平同志赠予日本朋友。1996年,他应邀到中南海作画。周老集诗、书、画、武于一身,被画界赞誉为“蜀中美猴王”“巴蜀一杰”。
周老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执著于书画艺术的追求,在70年的艺术历程中,融诗书画为一体。其早年即以猴画闻名遐迩,有“蜀中周猴”之誉。周老的绘画艺术,能集众家之长,精思苦究,山水人物,昆虫花鸟,自出多法。他治学强调以“专而旁通多能,复以多能丰富一专”,故成就卓著。其诗早年有结集问世,晚年积稿近三千首。周老书法精湛,功底深厚,恣意纵横,势破前规,创“交藤体”积30余法。其平生习作精选达30余本。2013年是周老诞辰100周年,合川区政协及时收集整理资料,编撰了《周北溪书画集》并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该画集收录了周老1968年至2000年40年间所创作的诗书画作品共100件,囊括了山水、花鸟、人物、走兽、书法五大类别。周老的诗词歌赋造诣颇高,境界深远,写情寓意幽深,遣字造句严谨,具有大家之气概。周老以诗入画,诗画相映成趣,十分耐人寻味。其诗多为感悟、纪游、怀旧、咏物等。
周老作画习惯于深入生活,这不仅是他的一种习惯,更是他对待艺术创作的一种自觉要求。早在20世纪60年代,周老就深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做了大量的写生工作。长时间地深入生活,使周老笔墨概括能力及对大千世界的总体把握能力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在他的笔下,不管是巴山蜀水或祖国任何地方的壮丽河山、欣欣向荣的建设场景,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感人和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周老的绘画艺术既师造化,从生活中来,同时又植根于中华绘画传统的沃土。从传统的山水画到今天的水墨画,近现代的中国山水画已历经了很多变革。从认为“中国画已经穷途末路”到实验水墨,风格迥异的水墨探索虽可以说是传统水墨在现当代语境下的演绎和延伸,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对此,周老认为首先要找好对传统的定位。在他看来,传统是“革新派”,不是“保守派”,中国山水画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在进步,每个时期画家所面临的命题都是如何在继承传统中体现出时代的面貌。周老70年的绘画生涯,在国画艺术的探索上沉潜往复,通过对前人笔墨技巧的临摹、学习和掌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汇。周老的作品视野壮阔,大气恢弘。其笔痕雄强而有魄力,画中无论勾枝点叶,均以沉雄霸悍的笔法出之,点划似长枪大戟,森然相向,不作描头画脚的小家技巧,这是周老有别于一般画家之处。其画面墨色干净、淡雅、清丽,整体上给人以厚重深邃之感,大有“四两拨千斤”的意味,真正做到了“远观其势,近取其质”,也充分体现了他建立在多年对自然的感悟、对意象的理性追求基础上的“画外功夫”。董其昌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时他还讲要“胸中脱去尘浊”,然后达到“丘壑内营”的目的。在周老的笔下,大自然的开合气象,天地间的运行变幻,无不呈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意境和浪漫色彩,其苦心孤诣,外人难以尽知,但其创造的“山河之美”已印在了世人的脑海里。
周老的花鸟画题材多取松竹梅为主。其笔下的作品构图饱满、造型奇绝,笔力刚劲质朴,水墨酣畅淋漓,写意传神,道出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周老的人物画题材以神话、佛教、古代高士、现代人物为主,人物造型刻画准确,情感丰满,用笔简洁明快,线条流畅,设色淡雅,工、写兼具。周老的动物绘画题材主要以猴为主,借猴寄情,赋予其人格化,画坛因此对其有“美猴王”之誉。周老笔下的猴体现了深入传统而突破传统的艺术建构。其猴画艺术堪比宋代以画猴闻名于世而载入画史的一代大家易元吉。周老广泛地汲取前人的艺术经验,为画出形神兼备的猿猴,他潜心从工笔画猴入手,其笔下的猴之形体结构极尽准确,勾皴点染极尽细心,由此他胸中装下了千姿百态的猴的造型,为他画写意猴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机遇总是垂青于懂得矢志追求的人。一位哲人说过:朝着一定的目标走是志,中途不辍靠气,两者合起来便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俱取决于此。此时,他想得很远,要画出呼之欲出有艺术生命的猴画作品,当然也必须画活有特色的树、山、泉等衬景,方能显现出野趣和生命之妙。为此,他决计遵循古代先贤们“行万里路”,师法自然,多次游学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画险峰、古柏、苍松、老榆、雪山、飞瀑、流泉……
周老画猴注意研究前人猴画技艺,他发现:宋代易元吉、僧法常,元代颜辉,清代沈铨,现代高其峰、张大千等画家对此均有很深的造诣,但他们笔下猿猴种类却甚少,仅见黑猴、猕猴之类。于是,他注意拓宽此道,笔下出现了白猴、金丝猴。在技法的形式上,他直追宋代易元吉“勾线与点染相结合,工细而不板,写意而不粗疏”,融入丰富的自然生活造型,追求形体严谨,造型生动。其笔法或精细认真,或洒脱求神。工笔每穷数日之苦功方成一画;写意则大笔挥动,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他还充分发挥其山水、花卉的扎实基本功,在画面上辅以烟云、流泉、飞瀑、苍松、沃野之山水风光,让群猴活跃其间,或戏水于清冽溪水之畔,或悬挂于古柏藤蔓之间,或伫立长啸,或抓耳挠腮,或飞身腾空,或戴月丛林之上蜷缩静坐……千姿百态,众相万殊,灵性迭现,弥漫出一股清纯的山野情趣,让人观之叹绝,回味再三。
艺术说到底就是情感的宣泄。中国画论有“感物而动,情即生焉”之说。周老认为艺术是最具人性意识的一门学科。他说自己心仪猴画,作画中将自己的社会情感融入猴画世界,其构思、构图常考虑如何安排画中猴与猴的关系;即使画群猴图,也是将它们当作一个人类社会去建构:或将它们安置于山泉嬉戏,或戏雪松间,或攀援藤上,或腾空而起,或跃飞山涧,或母子相偎,或“夫妻”相亲……老少咸集,亲情浓浓,喜怒哀乐,曲尽人性之妙。周老笔下的猴世界从没有争斗撕咬场面,表现的是温馨真率的和谐美,让欣赏者情不自禁置身于画中,领略到人与自然相处的独特魅力。
书法作用于绘画,画借书力表现出笔墨情韵与理趣。抚今思昔,历代中国画大家中许多都是功底深厚、颇有造诣的书法家,远的不论,近当代就有吴昌硕、赵之谦、黄宾虹、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吴作人、关山月等公认的书画大家。周老对书法的学习下了很大功夫,以绘画美学思维实践书法,在注重书体法度中尽情有感而发,在宽展平和与凝练老辣之间追求意境,在平实之中生发奇绝和大拙若巧之意蕴,表现出一种舒缓典雅的情调,渐次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苍劲浑厚,潇洒豪放,秀逸清奇。他以书法之力、之形、之韵、之趣描绘猴,造型生动,笔墨意味浓厚,大笔写意,其每一形质俱注重书法用笔,讲究笔锋力量的控制,表现出运腕的“骨力气韵”:猴颅以墨团点画,提按藏锋;猴臂如盘屈铁,阔笔顿下转折如折钗股;猴躯按结构运用笔墨,以富有浓淡变化的撇、捺、点、垛构成,笔划宽厚,点线面讲究轻重、徐疾、虚实、浓淡、粗细相结合,基本上是一笔表现一个结构或形体,猴爪更是一笔一指;猴之面部则为楷书中锋细线刻画之,出笔迅捷,似无意而发,实笔随心动,紧扣形神,一气呵成。如此数十年,周老笔下猿猴数以万计,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有写实的、写意的、变形的、装饰的;有时墨与色相结合,有时以对象固有色为主,有时设色淡雅,有时色彩变化多端,然万变不离其宗,用笔画借书力,使猴的造型洗练,风姿绰约,体现出书画一体的气度与魅力。
周老已经离开我们十余个年头了,其品德、才艺与学识,亦留存后世,融入中国传统与先进文化的洪流而载入史册。
作者:国家一级美术师;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周老14岁开始拜师学画,18岁在渝开“画外天”画廊,21岁以“青年书画家”崭露头角,22岁在孤儿校任教,23岁任合川抗日宣传绘画组组长,义卖书画捐献抗日,抗战胜利后在合川师范校任教。他80高龄后,还多次在海内外举办画展,以及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1980年,周老与四川省部分画家一起在成都金牛宾馆受到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其画作还被小平同志赠予日本朋友。1996年,他应邀到中南海作画。周老集诗、书、画、武于一身,被画界赞誉为“蜀中美猴王”“巴蜀一杰”。
周老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执著于书画艺术的追求,在70年的艺术历程中,融诗书画为一体。其早年即以猴画闻名遐迩,有“蜀中周猴”之誉。周老的绘画艺术,能集众家之长,精思苦究,山水人物,昆虫花鸟,自出多法。他治学强调以“专而旁通多能,复以多能丰富一专”,故成就卓著。其诗早年有结集问世,晚年积稿近三千首。周老书法精湛,功底深厚,恣意纵横,势破前规,创“交藤体”积30余法。其平生习作精选达30余本。2013年是周老诞辰100周年,合川区政协及时收集整理资料,编撰了《周北溪书画集》并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该画集收录了周老1968年至2000年40年间所创作的诗书画作品共100件,囊括了山水、花鸟、人物、走兽、书法五大类别。周老的诗词歌赋造诣颇高,境界深远,写情寓意幽深,遣字造句严谨,具有大家之气概。周老以诗入画,诗画相映成趣,十分耐人寻味。其诗多为感悟、纪游、怀旧、咏物等。
周老作画习惯于深入生活,这不仅是他的一种习惯,更是他对待艺术创作的一种自觉要求。早在20世纪60年代,周老就深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做了大量的写生工作。长时间地深入生活,使周老笔墨概括能力及对大千世界的总体把握能力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在他的笔下,不管是巴山蜀水或祖国任何地方的壮丽河山、欣欣向荣的建设场景,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感人和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周老的绘画艺术既师造化,从生活中来,同时又植根于中华绘画传统的沃土。从传统的山水画到今天的水墨画,近现代的中国山水画已历经了很多变革。从认为“中国画已经穷途末路”到实验水墨,风格迥异的水墨探索虽可以说是传统水墨在现当代语境下的演绎和延伸,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对此,周老认为首先要找好对传统的定位。在他看来,传统是“革新派”,不是“保守派”,中国山水画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在进步,每个时期画家所面临的命题都是如何在继承传统中体现出时代的面貌。周老70年的绘画生涯,在国画艺术的探索上沉潜往复,通过对前人笔墨技巧的临摹、学习和掌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汇。周老的作品视野壮阔,大气恢弘。其笔痕雄强而有魄力,画中无论勾枝点叶,均以沉雄霸悍的笔法出之,点划似长枪大戟,森然相向,不作描头画脚的小家技巧,这是周老有别于一般画家之处。其画面墨色干净、淡雅、清丽,整体上给人以厚重深邃之感,大有“四两拨千斤”的意味,真正做到了“远观其势,近取其质”,也充分体现了他建立在多年对自然的感悟、对意象的理性追求基础上的“画外功夫”。董其昌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时他还讲要“胸中脱去尘浊”,然后达到“丘壑内营”的目的。在周老的笔下,大自然的开合气象,天地间的运行变幻,无不呈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意境和浪漫色彩,其苦心孤诣,外人难以尽知,但其创造的“山河之美”已印在了世人的脑海里。
周老的花鸟画题材多取松竹梅为主。其笔下的作品构图饱满、造型奇绝,笔力刚劲质朴,水墨酣畅淋漓,写意传神,道出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周老的人物画题材以神话、佛教、古代高士、现代人物为主,人物造型刻画准确,情感丰满,用笔简洁明快,线条流畅,设色淡雅,工、写兼具。周老的动物绘画题材主要以猴为主,借猴寄情,赋予其人格化,画坛因此对其有“美猴王”之誉。周老笔下的猴体现了深入传统而突破传统的艺术建构。其猴画艺术堪比宋代以画猴闻名于世而载入画史的一代大家易元吉。周老广泛地汲取前人的艺术经验,为画出形神兼备的猿猴,他潜心从工笔画猴入手,其笔下的猴之形体结构极尽准确,勾皴点染极尽细心,由此他胸中装下了千姿百态的猴的造型,为他画写意猴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机遇总是垂青于懂得矢志追求的人。一位哲人说过:朝着一定的目标走是志,中途不辍靠气,两者合起来便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俱取决于此。此时,他想得很远,要画出呼之欲出有艺术生命的猴画作品,当然也必须画活有特色的树、山、泉等衬景,方能显现出野趣和生命之妙。为此,他决计遵循古代先贤们“行万里路”,师法自然,多次游学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画险峰、古柏、苍松、老榆、雪山、飞瀑、流泉……
周老画猴注意研究前人猴画技艺,他发现:宋代易元吉、僧法常,元代颜辉,清代沈铨,现代高其峰、张大千等画家对此均有很深的造诣,但他们笔下猿猴种类却甚少,仅见黑猴、猕猴之类。于是,他注意拓宽此道,笔下出现了白猴、金丝猴。在技法的形式上,他直追宋代易元吉“勾线与点染相结合,工细而不板,写意而不粗疏”,融入丰富的自然生活造型,追求形体严谨,造型生动。其笔法或精细认真,或洒脱求神。工笔每穷数日之苦功方成一画;写意则大笔挥动,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他还充分发挥其山水、花卉的扎实基本功,在画面上辅以烟云、流泉、飞瀑、苍松、沃野之山水风光,让群猴活跃其间,或戏水于清冽溪水之畔,或悬挂于古柏藤蔓之间,或伫立长啸,或抓耳挠腮,或飞身腾空,或戴月丛林之上蜷缩静坐……千姿百态,众相万殊,灵性迭现,弥漫出一股清纯的山野情趣,让人观之叹绝,回味再三。
艺术说到底就是情感的宣泄。中国画论有“感物而动,情即生焉”之说。周老认为艺术是最具人性意识的一门学科。他说自己心仪猴画,作画中将自己的社会情感融入猴画世界,其构思、构图常考虑如何安排画中猴与猴的关系;即使画群猴图,也是将它们当作一个人类社会去建构:或将它们安置于山泉嬉戏,或戏雪松间,或攀援藤上,或腾空而起,或跃飞山涧,或母子相偎,或“夫妻”相亲……老少咸集,亲情浓浓,喜怒哀乐,曲尽人性之妙。周老笔下的猴世界从没有争斗撕咬场面,表现的是温馨真率的和谐美,让欣赏者情不自禁置身于画中,领略到人与自然相处的独特魅力。
书法作用于绘画,画借书力表现出笔墨情韵与理趣。抚今思昔,历代中国画大家中许多都是功底深厚、颇有造诣的书法家,远的不论,近当代就有吴昌硕、赵之谦、黄宾虹、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吴作人、关山月等公认的书画大家。周老对书法的学习下了很大功夫,以绘画美学思维实践书法,在注重书体法度中尽情有感而发,在宽展平和与凝练老辣之间追求意境,在平实之中生发奇绝和大拙若巧之意蕴,表现出一种舒缓典雅的情调,渐次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苍劲浑厚,潇洒豪放,秀逸清奇。他以书法之力、之形、之韵、之趣描绘猴,造型生动,笔墨意味浓厚,大笔写意,其每一形质俱注重书法用笔,讲究笔锋力量的控制,表现出运腕的“骨力气韵”:猴颅以墨团点画,提按藏锋;猴臂如盘屈铁,阔笔顿下转折如折钗股;猴躯按结构运用笔墨,以富有浓淡变化的撇、捺、点、垛构成,笔划宽厚,点线面讲究轻重、徐疾、虚实、浓淡、粗细相结合,基本上是一笔表现一个结构或形体,猴爪更是一笔一指;猴之面部则为楷书中锋细线刻画之,出笔迅捷,似无意而发,实笔随心动,紧扣形神,一气呵成。如此数十年,周老笔下猿猴数以万计,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有写实的、写意的、变形的、装饰的;有时墨与色相结合,有时以对象固有色为主,有时设色淡雅,有时色彩变化多端,然万变不离其宗,用笔画借书力,使猴的造型洗练,风姿绰约,体现出书画一体的气度与魅力。
周老已经离开我们十余个年头了,其品德、才艺与学识,亦留存后世,融入中国传统与先进文化的洪流而载入史册。
作者:国家一级美术师;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