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85方案”、“98方案”到“05方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最早延续自“中国革命史”,从“以史论史”向“史论结合”、“以史明理”的角度转变,这在实践中影响到了教学设计方案细节的选择和使用,本文结合专科学生思政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如何选择史实材料作为课程中理论延伸的现实铺垫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概论 史实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称“概论”)课程内容本身就体现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基本思想和过程,无论是宏大的理论框架,还是具体的理论和制度延革,都体现出了理论以现实为依据、变革以理论为指导这样的基本思想,要把“概论”这门课讲活、讲通,就必须注意到这点,并把“历史变革”这个重要概念带入课堂。史实清楚,理论自然明了;史实混乱,甚至抛却史实进行单纯的理论灌输,只会带来枯燥、乏味的课堂效果。
根据“05方案”要求,本科思政课主要有四门,分别是“原理”、“概论”、“基础”、“纲要”,专科思政课主要有两门,分别是“概论”和“基础”①,在这种背景下,多数专科学校不开设“纲要”这门课程,使学生的近现代史知识不足,而中学时期的历史知识以及属于人文常识课程的历史课又不足以支撑“概论”教学所涉及到的理论体系和背景,正是基于这种前提考量,才提出史实材料在“概论”教学中选择与应用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设计中史实材料选择的必要性
按照“05方案”的基本要求,“概论”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在实际的课程设计中,应该着重突出“历史进程”这一关键点所在,我们有必要通过积累一系列历史背景材料,为理论的发展过程做出铺垫,体现课堂的生动性,并增强理论的现实说服力,把这门课程讲实、讲活②。
(一)史实材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变化发展的最直观反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就内涵来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如果仅仅从理论的角度来概括,显得单调而枯燥,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在這里,“解决中国问题”是基本的史实知识点所在,通过对基本历史发展进程的疏理,可以很清晰地明了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与特定的历史过程相统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孕育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催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则是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新时期理论需求的最直接体现,科学发展观更是直接地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特征,这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历史相结合的产物③。
把史实材料纳入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课堂讲授,可以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理论体系变化转变为生动的、活泼的历史过程,更直观地呈现理论的历史继承性。
(二)史实材料的运用能够有效地体现理论变革的延续性。
历史的发展是有延续性的,理论体系的构建也是一脉相承的,但如何把这种延续性表现出来,却有着不同的选择。具体到“概论”课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理论本身内容的阐释来表现这一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史实的铺垫来展现理论内容是如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④。
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时曾说过:“指出这些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在这里,“这些矛盾”就是最基本的史实材料。对于“矛盾”的理解是随着中国社会形势的发展而变化的。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种“矛盾”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思路下脱离了出来,转变为“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成果--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史实材料运用得当,可以为理论的解析添砖加瓦,若运用不当,则可能使本就抽象的理论体系更显杂乱无章。在阐释“概论”课程中理论体系的延续性方面,适当地融入史实材料并进行有效组合,将会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史实材料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强理论讲授的生动性。
理论化、抽象性是“两课”教学中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变枯燥为生动、变乏味为活泼也是“概论”课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概论”课程的理论体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沃土之中,从其产生伊始,就契合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翻天覆地变化的要求,在逐渐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彰显出其蓬勃的生命力。
从史实的角度讲授这一理论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把系统的、动态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非常清晰地了解中国的昨天,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来之不易,从而在内心深处领会到“概论”课程所涉理论体系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并从中得到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启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将史实与理论相结合,可以生动形象地说明这一系列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重大进步和历史意义,使我们能在课堂上构建一个生动的理论发展框架。
(四)史实材料的贯穿可以增强理论性课程的说服力。
理论的说服力来源于雄厚的历史根基,来源于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概论”课程的理论体系是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几个时期,横跨两个世纪,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领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宝库。 史实材料的引入,使这些理论体系更丰满、更具有说服力。在课堂教学中,把重点理论问题的讲授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课程设计中史实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原则。
历史是客观的,但我们对于史实材料的选择却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需要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中选择对课堂教学有益的、具有说服力的、能够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的材料进行运用。
一方面,史实材料的选择要有客观性,这种史实不是杜撰或者推断得来,而是以实实在在的、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在阐述历史变化的过程中,力求展现一个真实的社会和历史场景,为我们将要讲授的理论体系做一个坚实的铺垫。
另一方面,在具体选择哪些史实这个问题上,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我们需要注意到,“概论”课程并不要求对历史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而是要着重讲透、讲清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基本观点等,在某些情景下,正反两方面史实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
(二)坚持历史脉络清晰性的基本原则。
以史明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选择脉络最清晰的史实,理顺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有益于我们展开理论知识学习和讨论,可以使我们在一个更大、更明确的框架下抓住问题的实质,并使学生融会贯通,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去。
(三)坚持持续性与重点性相统一的原则。
历史的发展变化总是具有持续性的,而理论体系的阐释总是带有一定重点性的。我们在把史实材料纳入到理论讲授的过程中时,要遵循注重史实的持续性与理论的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⑤。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理论体系为例,针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问题,我们经历了从认识不明确,到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又经历了“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計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到最终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与市场经济体制探索相关的是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这些政策的变动是具有历史持续性的,我们需要理出一个头绪,抓住了重点——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基本概念,复杂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变化自然清晰。
三、实践课程中史实知识的运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课程为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课本中“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框架讲述的是我国“三农”问题发展的基本过程及未来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参观附近的普宁市新坛村,通过实践方式来开展理论学习。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特别重视“三农”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的基本情况还有待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总要求,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坛村有5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2.7 平方公里,人口1万多人,固定资产逾亿元,曾获“全省先进村党总支部”、“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文明村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该村自十六大以来,豪情满怀地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出台了“热爱家乡,美化家园,回报梓里,造福后代”的家园十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持续投资1000多万元,实现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大方,优化了环境。从整体上来看,该村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党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选择新坛村作为实践课程的教学基地,把村庄层面16字十年规划与国家层面20字要求结合起来,把小范围内的村史脉络与宏观大背景下的国家历史变迁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教学效果更直观,把枯燥的理论课堂变成生动的社会课堂,融思想性、历史性、知识性于一体。
注释: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
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教学与研究,2007(2).
马彦武. 教好“毛泽东思想概论”课需要三个基本功底.中国高等教育,2004(2).
冉绵惠,黄金辉.浅谈《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的四个结合.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6).
[5]王艳. 把握史论结合的方法,搞好《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3).
关键词 概论 史实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称“概论”)课程内容本身就体现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基本思想和过程,无论是宏大的理论框架,还是具体的理论和制度延革,都体现出了理论以现实为依据、变革以理论为指导这样的基本思想,要把“概论”这门课讲活、讲通,就必须注意到这点,并把“历史变革”这个重要概念带入课堂。史实清楚,理论自然明了;史实混乱,甚至抛却史实进行单纯的理论灌输,只会带来枯燥、乏味的课堂效果。
根据“05方案”要求,本科思政课主要有四门,分别是“原理”、“概论”、“基础”、“纲要”,专科思政课主要有两门,分别是“概论”和“基础”①,在这种背景下,多数专科学校不开设“纲要”这门课程,使学生的近现代史知识不足,而中学时期的历史知识以及属于人文常识课程的历史课又不足以支撑“概论”教学所涉及到的理论体系和背景,正是基于这种前提考量,才提出史实材料在“概论”教学中选择与应用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设计中史实材料选择的必要性
按照“05方案”的基本要求,“概论”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在实际的课程设计中,应该着重突出“历史进程”这一关键点所在,我们有必要通过积累一系列历史背景材料,为理论的发展过程做出铺垫,体现课堂的生动性,并增强理论的现实说服力,把这门课程讲实、讲活②。
(一)史实材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变化发展的最直观反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就内涵来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如果仅仅从理论的角度来概括,显得单调而枯燥,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在這里,“解决中国问题”是基本的史实知识点所在,通过对基本历史发展进程的疏理,可以很清晰地明了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与特定的历史过程相统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孕育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催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则是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新时期理论需求的最直接体现,科学发展观更是直接地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特征,这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历史相结合的产物③。
把史实材料纳入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课堂讲授,可以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理论体系变化转变为生动的、活泼的历史过程,更直观地呈现理论的历史继承性。
(二)史实材料的运用能够有效地体现理论变革的延续性。
历史的发展是有延续性的,理论体系的构建也是一脉相承的,但如何把这种延续性表现出来,却有着不同的选择。具体到“概论”课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理论本身内容的阐释来表现这一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史实的铺垫来展现理论内容是如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④。
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时曾说过:“指出这些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在这里,“这些矛盾”就是最基本的史实材料。对于“矛盾”的理解是随着中国社会形势的发展而变化的。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种“矛盾”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思路下脱离了出来,转变为“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成果--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史实材料运用得当,可以为理论的解析添砖加瓦,若运用不当,则可能使本就抽象的理论体系更显杂乱无章。在阐释“概论”课程中理论体系的延续性方面,适当地融入史实材料并进行有效组合,将会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史实材料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强理论讲授的生动性。
理论化、抽象性是“两课”教学中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变枯燥为生动、变乏味为活泼也是“概论”课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概论”课程的理论体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沃土之中,从其产生伊始,就契合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翻天覆地变化的要求,在逐渐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彰显出其蓬勃的生命力。
从史实的角度讲授这一理论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把系统的、动态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非常清晰地了解中国的昨天,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来之不易,从而在内心深处领会到“概论”课程所涉理论体系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并从中得到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启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将史实与理论相结合,可以生动形象地说明这一系列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重大进步和历史意义,使我们能在课堂上构建一个生动的理论发展框架。
(四)史实材料的贯穿可以增强理论性课程的说服力。
理论的说服力来源于雄厚的历史根基,来源于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概论”课程的理论体系是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几个时期,横跨两个世纪,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领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宝库。 史实材料的引入,使这些理论体系更丰满、更具有说服力。在课堂教学中,把重点理论问题的讲授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课程设计中史实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原则。
历史是客观的,但我们对于史实材料的选择却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需要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中选择对课堂教学有益的、具有说服力的、能够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的材料进行运用。
一方面,史实材料的选择要有客观性,这种史实不是杜撰或者推断得来,而是以实实在在的、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在阐述历史变化的过程中,力求展现一个真实的社会和历史场景,为我们将要讲授的理论体系做一个坚实的铺垫。
另一方面,在具体选择哪些史实这个问题上,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我们需要注意到,“概论”课程并不要求对历史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而是要着重讲透、讲清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基本观点等,在某些情景下,正反两方面史实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
(二)坚持历史脉络清晰性的基本原则。
以史明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选择脉络最清晰的史实,理顺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有益于我们展开理论知识学习和讨论,可以使我们在一个更大、更明确的框架下抓住问题的实质,并使学生融会贯通,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去。
(三)坚持持续性与重点性相统一的原则。
历史的发展变化总是具有持续性的,而理论体系的阐释总是带有一定重点性的。我们在把史实材料纳入到理论讲授的过程中时,要遵循注重史实的持续性与理论的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⑤。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理论体系为例,针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问题,我们经历了从认识不明确,到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又经历了“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計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到最终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与市场经济体制探索相关的是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这些政策的变动是具有历史持续性的,我们需要理出一个头绪,抓住了重点——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基本概念,复杂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变化自然清晰。
三、实践课程中史实知识的运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课程为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课本中“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框架讲述的是我国“三农”问题发展的基本过程及未来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参观附近的普宁市新坛村,通过实践方式来开展理论学习。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特别重视“三农”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的基本情况还有待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总要求,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坛村有5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2.7 平方公里,人口1万多人,固定资产逾亿元,曾获“全省先进村党总支部”、“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文明村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该村自十六大以来,豪情满怀地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出台了“热爱家乡,美化家园,回报梓里,造福后代”的家园十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持续投资1000多万元,实现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大方,优化了环境。从整体上来看,该村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党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选择新坛村作为实践课程的教学基地,把村庄层面16字十年规划与国家层面20字要求结合起来,把小范围内的村史脉络与宏观大背景下的国家历史变迁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教学效果更直观,把枯燥的理论课堂变成生动的社会课堂,融思想性、历史性、知识性于一体。
注释: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
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教学与研究,2007(2).
马彦武. 教好“毛泽东思想概论”课需要三个基本功底.中国高等教育,2004(2).
冉绵惠,黄金辉.浅谈《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的四个结合.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6).
[5]王艳. 把握史论结合的方法,搞好《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