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语文课堂,教师循循善诱,学生踊跃发言,整个教学过程如同行云流水,让人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但是细细思量,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没能得到训练,学生质疑问难、思考探究的环节显得比较薄弱。语文课堂应该怎样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质?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增加思维的含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理清脉络,把握结构
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典故中,一把不起眼的小刀,竟然能把庞然大物肢解,谜底在于庖丁对牛的肌理了如指掌,所以游刃有余。阅读文本也应如此,如果不从整体出发,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本层次结构,那么,对于文本的解读无异于盲人摸象。那么,如何把握文本的脉络呢?其实,有些文章中的词句或段落概括性很强,里面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只要把握这些关键要点,就如同拈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依线串珠,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点而解全文。
(一)从题目入手
题目就像文章的眼睛,有时能贯穿全文,有时能披露全文重点,有时还能暗示文章的主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仔细推敲题目所蕴含的信息,并能感知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读完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开始思考,但响应者寥寥。于是教师换个角度提问:“谁能用文本中的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这问题刚出来,有的同学就脱口而出:“草船借箭。”因势利导,教师继续问:“还有谁能再说得清楚些吗?课文中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结果怎么样?”学生踊跃作答:“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因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还立下军令状。”“诸葛亮熟知天象,利用大雾天气,假装进攻曹军,又能猜透人心,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只会让曹军射箭防御。”“结果呢?”“结果是借箭成功,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依据以上回答,教师继续鼓励学生:“能连起来说一说吗?”如此一来,课文的主要内容被学生们轻松掌握了,有了对文本的初步感受,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这样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课题还有很多,我们只要引导学生紧扣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
(二)以理溯源
文章其实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往往通过一些特殊的语句进行衔接、展开和提升,由此形成清晰的脉络,这脉络就是文理。只要把握住这些特殊的句子,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就好比撥云见日。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文中,重点段落的开头:“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在这些句子中,游览颐和园的方位转移清晰明了,随着方位的变化,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丽景色也就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又如《秦兵马俑》中的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找到了这个过渡句,我们以理溯源,也就自然找到了文章主旨所在。
二、搭设跳板,与文本对话
学起于思,思源于问。质疑是思维的契机,有疑问才能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启发学生对课题、词句、插图、段落等进行质疑,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从多角度展开与文本对话。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白杨》一课时,文中出现这样一句话:“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课文运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赞扬了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劳动者。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进行质疑推导,学生交流后整理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为什么要以“白杨”为题目?题目是“白杨”,为什么要写父亲与孩子们的“谈话”?学生根据质疑的问题展开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学生探寻真相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审辩式思维萌芽、生长的过程。通过探索,学生就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由物引申到人,进而把作者的思路转化成学路,领悟作者是借白杨抒发对边疆建设者志向情操的赞颂。
阅读教学,如果只停留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那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也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层次性。教师必须抓住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以点带面,抽丝剥茧,自然而然就能拈出一瓣绿芽,带来整个春天。
萨特曾说“思维就是自由的梦”,的确如此。思维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感悟,一种铭记于心的体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语文阅读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与学习活动,搭建平台,引导学生以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深入品味语言,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让思维与能力并驾齐驱,让语文课堂魅力无限!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八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
一、理清脉络,把握结构
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典故中,一把不起眼的小刀,竟然能把庞然大物肢解,谜底在于庖丁对牛的肌理了如指掌,所以游刃有余。阅读文本也应如此,如果不从整体出发,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本层次结构,那么,对于文本的解读无异于盲人摸象。那么,如何把握文本的脉络呢?其实,有些文章中的词句或段落概括性很强,里面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只要把握这些关键要点,就如同拈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依线串珠,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点而解全文。
(一)从题目入手
题目就像文章的眼睛,有时能贯穿全文,有时能披露全文重点,有时还能暗示文章的主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仔细推敲题目所蕴含的信息,并能感知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读完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开始思考,但响应者寥寥。于是教师换个角度提问:“谁能用文本中的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这问题刚出来,有的同学就脱口而出:“草船借箭。”因势利导,教师继续问:“还有谁能再说得清楚些吗?课文中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结果怎么样?”学生踊跃作答:“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因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还立下军令状。”“诸葛亮熟知天象,利用大雾天气,假装进攻曹军,又能猜透人心,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只会让曹军射箭防御。”“结果呢?”“结果是借箭成功,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依据以上回答,教师继续鼓励学生:“能连起来说一说吗?”如此一来,课文的主要内容被学生们轻松掌握了,有了对文本的初步感受,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这样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课题还有很多,我们只要引导学生紧扣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
(二)以理溯源
文章其实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往往通过一些特殊的语句进行衔接、展开和提升,由此形成清晰的脉络,这脉络就是文理。只要把握住这些特殊的句子,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就好比撥云见日。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文中,重点段落的开头:“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在这些句子中,游览颐和园的方位转移清晰明了,随着方位的变化,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丽景色也就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又如《秦兵马俑》中的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找到了这个过渡句,我们以理溯源,也就自然找到了文章主旨所在。
二、搭设跳板,与文本对话
学起于思,思源于问。质疑是思维的契机,有疑问才能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启发学生对课题、词句、插图、段落等进行质疑,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从多角度展开与文本对话。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白杨》一课时,文中出现这样一句话:“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课文运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赞扬了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劳动者。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进行质疑推导,学生交流后整理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为什么要以“白杨”为题目?题目是“白杨”,为什么要写父亲与孩子们的“谈话”?学生根据质疑的问题展开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学生探寻真相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审辩式思维萌芽、生长的过程。通过探索,学生就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由物引申到人,进而把作者的思路转化成学路,领悟作者是借白杨抒发对边疆建设者志向情操的赞颂。
阅读教学,如果只停留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那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也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层次性。教师必须抓住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以点带面,抽丝剥茧,自然而然就能拈出一瓣绿芽,带来整个春天。
萨特曾说“思维就是自由的梦”,的确如此。思维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感悟,一种铭记于心的体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语文阅读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与学习活动,搭建平台,引导学生以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深入品味语言,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让思维与能力并驾齐驱,让语文课堂魅力无限!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八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