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药行业是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预计“十三五”期间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老龄化及城镇化加速、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等因素都将提升中国医药消费需求。但与此同时,医疗控费的诉求、复杂的医疗医药生态系统以及国家对于商业合规的监督加强都给跨国药企带来了挑战。
那么,对于跨国药企来说,中国市场的增长空间是否已经达到饱和或趋零?作为全球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或许亦是最大的待开发市场,跨国药企能从中获取的发展空间是明显的。如果能顺应政策和市场的趋势,并结合自身特点重新思考和调整战略,仍将能抓住市场机会,培育出新的竞争力优势。
多重挑战
数据显示,2015年跨国药企在五大终端(包括城市等级医院、城市基层医疗、药店、县域等级医院、农村基层医疗)的销售总规模约为3120亿元,占据22.7%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7.1%,比2014年的增速回落5.3个百分点。
跨国药企销售增速放缓与国家以控费为核心的新医改密切相关。当前医改的政策重心转向成本控制,包括采用一系列政策来控制药品价格,降低医院对药品销售的依赖,并且对整个医疗行业实施更加严格的合规要求。
2015年下半年,招标“限价”压力加大,大多数跨国药企被迫大幅降價。与此同时,由于大多数省份招标价格参考全国最低中标价,企业不敢贸然采取低价策略。如果议价阶段价格过低,药企只能被迫弃标,来保全国其他省份的中标价。如在2015年,湖南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整体采购价格大幅下降,两轮报价之后,最高降幅达50%,拜耳、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因而选择弃标。
再加上政府于2015年启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这意味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理论上可以和原研药在同一类别中竞价,这将进一步拉低原研药的利润空间。
除了集中招标之外,政府还在组织一些价格较高药品的全国价格谈判。2016年5月,卫计委公布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替诺福韦酯和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埃克替尼、吉非替尼3种药品降价幅度分别达到67%、54%、55%。
但在落实过程中,以“降价换市场”并不容易,截至2016年12月23日,仅有23个省份将谈判药品纳入各类医保合规费用范围。由于中国医保管理体系的多头化,因此药价谈判与医保衔接困难。而对于跨国药企来说,之所以愿意大幅度降低利润,很大程度上正是出于对药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的期待,希望用销量来弥补价格差;但若降价后医保换量不达预期,则将对利润进行冲击。
此外,由于绝大部分国产药的价格显然远低于进口药,因此在控费背景下,不少地区都在推进用价格更低的国产仿制药替代进口原研药、仿制药,以降低医疗开支和医保费用。
上述举措很有可能会限制医院对高价原研药的使用量,促使医生转向性价比更好的国产仿制药。而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本土药企与跨国药企生产的产品之间的质量差距也将不断缩小。
战略转型
此轮医改是全方位的改革,对于跨国药企来说,如果延续原先的发展模式,未来增长放缓将不可避免。但是转型之路并不平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战略就变得非常关键。
进行本土化生产和研发是跨国药企在华转型的主要内容之一。迄今为止,已有诺和诺德、罗氏、辉瑞、强生、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十多家药企先后在华设立研发中心。
面对中国政府接连不断的降价政策,跨国药企可以通过本土化生产来降低成本。除了成本因素,本土化生产无疑还能提高市场响应速度,争取生产基地所在省份的招标政策优惠,有助于拓宽市场。另外,跨国药企亟需开展真正的本土化研发。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由于人种差异和发病谱差异,研发出针对中国市场的新药显得愈发重要。
更为关键的是,进行本土化研发可以有效加速新药审批。根据2016年2月公布的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措施,未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或转移到中国境内生产的创新药注册申请将优先获得审评审批。因此,跨国药企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研发不但能够加快新药在中国上市,更能延伸药品盈利周期。
另一方面,基层市场成为近几年来跨国药企的重点发力战场。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扶持和投入,县级和社区医院等基层市场机遇凸显。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5年县域等级医院药品市场规模达到2470亿元,县域等级医院药品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城市等级医院。从医改大环境来看,随着分级诊疗推进、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两保合一、基药制度逐渐瓦解,以及对大医院愈加严厉的控费政策,医药市场向基层市场下沉将成为必然。
值得注意的是,在县域医药市场,由于地域和人口的因素,市场投入与药品销售额之间的投入产出比小是必须面对的难题。而且,由于基层市场由国内药企深耕,药品结构以基药为主,跨国药企需要考虑调整战略来面对薄利多销的基层市场。
随着患者对疗效的关注日益提升,跨国药企除了聚焦药品创新之外,还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向整体健康解决方案转型。通过提供针对患者的整体解决方案,不仅能够使药企进行差异化竞争,并且可以凭借整体解决方案增强消费粘性,改变单纯以药品利润为增长点,构建新的商业模式。而新的模式一旦构建成功,不仅会为药企带来丰厚利润,更会为今后发展带来无穷机会。
在各种新的商业模式中,拥抱“互联网+”是许多跨国药企业已做出的积极尝试。互联网医疗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互联网+”将会为跨国药企带来许多优势,包括帮助医生之间的信息传播、改善营销力量覆盖面不足、通过医患沟通及疾病管理平台来增强患者黏性等。
其中,慢病管理成为了跨国药企与移动医疗企业合作的重要方向。例如,赛诺菲、阿斯利康、默沙东、拜耳等药企都不约而同地与移动医疗企业进行合作,提供远程医疗、诊后随访解决方案、数据分析等功能服务。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慢性病领域,需要对患者进行高黏度、高频率的长期监护和管理,因而跨国药企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企业的相关技术优势,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用药依从性。
此外,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也是逐渐显现的另一亮点。2012年,罗氏与瑞士再保险公司联合五家中国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在中国推广“防癌保险”。在这一项目中,罗氏可以通过保险降低患者购药费用从而扩大药品销售额,而保险公司可以获得由罗氏提供的癌症统计数据,以此计算治疗风险和成本来设计保险产品。虽然目前市场仍在探索具有明确商业价值的相关合作模式,但考虑到药企可以借此拓展销售甚至产业链,险企可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来管控产品风险,因此这一合作模式,特别是在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上将具有较大商业潜力。
那么,对于跨国药企来说,中国市场的增长空间是否已经达到饱和或趋零?作为全球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或许亦是最大的待开发市场,跨国药企能从中获取的发展空间是明显的。如果能顺应政策和市场的趋势,并结合自身特点重新思考和调整战略,仍将能抓住市场机会,培育出新的竞争力优势。
多重挑战
数据显示,2015年跨国药企在五大终端(包括城市等级医院、城市基层医疗、药店、县域等级医院、农村基层医疗)的销售总规模约为3120亿元,占据22.7%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7.1%,比2014年的增速回落5.3个百分点。
跨国药企销售增速放缓与国家以控费为核心的新医改密切相关。当前医改的政策重心转向成本控制,包括采用一系列政策来控制药品价格,降低医院对药品销售的依赖,并且对整个医疗行业实施更加严格的合规要求。
2015年下半年,招标“限价”压力加大,大多数跨国药企被迫大幅降價。与此同时,由于大多数省份招标价格参考全国最低中标价,企业不敢贸然采取低价策略。如果议价阶段价格过低,药企只能被迫弃标,来保全国其他省份的中标价。如在2015年,湖南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整体采购价格大幅下降,两轮报价之后,最高降幅达50%,拜耳、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因而选择弃标。
再加上政府于2015年启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这意味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理论上可以和原研药在同一类别中竞价,这将进一步拉低原研药的利润空间。
除了集中招标之外,政府还在组织一些价格较高药品的全国价格谈判。2016年5月,卫计委公布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替诺福韦酯和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埃克替尼、吉非替尼3种药品降价幅度分别达到67%、54%、55%。
但在落实过程中,以“降价换市场”并不容易,截至2016年12月23日,仅有23个省份将谈判药品纳入各类医保合规费用范围。由于中国医保管理体系的多头化,因此药价谈判与医保衔接困难。而对于跨国药企来说,之所以愿意大幅度降低利润,很大程度上正是出于对药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的期待,希望用销量来弥补价格差;但若降价后医保换量不达预期,则将对利润进行冲击。
此外,由于绝大部分国产药的价格显然远低于进口药,因此在控费背景下,不少地区都在推进用价格更低的国产仿制药替代进口原研药、仿制药,以降低医疗开支和医保费用。
上述举措很有可能会限制医院对高价原研药的使用量,促使医生转向性价比更好的国产仿制药。而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本土药企与跨国药企生产的产品之间的质量差距也将不断缩小。
战略转型
此轮医改是全方位的改革,对于跨国药企来说,如果延续原先的发展模式,未来增长放缓将不可避免。但是转型之路并不平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战略就变得非常关键。
进行本土化生产和研发是跨国药企在华转型的主要内容之一。迄今为止,已有诺和诺德、罗氏、辉瑞、强生、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十多家药企先后在华设立研发中心。
面对中国政府接连不断的降价政策,跨国药企可以通过本土化生产来降低成本。除了成本因素,本土化生产无疑还能提高市场响应速度,争取生产基地所在省份的招标政策优惠,有助于拓宽市场。另外,跨国药企亟需开展真正的本土化研发。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由于人种差异和发病谱差异,研发出针对中国市场的新药显得愈发重要。
更为关键的是,进行本土化研发可以有效加速新药审批。根据2016年2月公布的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措施,未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或转移到中国境内生产的创新药注册申请将优先获得审评审批。因此,跨国药企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研发不但能够加快新药在中国上市,更能延伸药品盈利周期。
另一方面,基层市场成为近几年来跨国药企的重点发力战场。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扶持和投入,县级和社区医院等基层市场机遇凸显。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5年县域等级医院药品市场规模达到2470亿元,县域等级医院药品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城市等级医院。从医改大环境来看,随着分级诊疗推进、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两保合一、基药制度逐渐瓦解,以及对大医院愈加严厉的控费政策,医药市场向基层市场下沉将成为必然。
值得注意的是,在县域医药市场,由于地域和人口的因素,市场投入与药品销售额之间的投入产出比小是必须面对的难题。而且,由于基层市场由国内药企深耕,药品结构以基药为主,跨国药企需要考虑调整战略来面对薄利多销的基层市场。
随着患者对疗效的关注日益提升,跨国药企除了聚焦药品创新之外,还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向整体健康解决方案转型。通过提供针对患者的整体解决方案,不仅能够使药企进行差异化竞争,并且可以凭借整体解决方案增强消费粘性,改变单纯以药品利润为增长点,构建新的商业模式。而新的模式一旦构建成功,不仅会为药企带来丰厚利润,更会为今后发展带来无穷机会。
在各种新的商业模式中,拥抱“互联网+”是许多跨国药企业已做出的积极尝试。互联网医疗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互联网+”将会为跨国药企带来许多优势,包括帮助医生之间的信息传播、改善营销力量覆盖面不足、通过医患沟通及疾病管理平台来增强患者黏性等。
其中,慢病管理成为了跨国药企与移动医疗企业合作的重要方向。例如,赛诺菲、阿斯利康、默沙东、拜耳等药企都不约而同地与移动医疗企业进行合作,提供远程医疗、诊后随访解决方案、数据分析等功能服务。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慢性病领域,需要对患者进行高黏度、高频率的长期监护和管理,因而跨国药企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企业的相关技术优势,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用药依从性。
此外,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也是逐渐显现的另一亮点。2012年,罗氏与瑞士再保险公司联合五家中国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在中国推广“防癌保险”。在这一项目中,罗氏可以通过保险降低患者购药费用从而扩大药品销售额,而保险公司可以获得由罗氏提供的癌症统计数据,以此计算治疗风险和成本来设计保险产品。虽然目前市场仍在探索具有明确商业价值的相关合作模式,但考虑到药企可以借此拓展销售甚至产业链,险企可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来管控产品风险,因此这一合作模式,特别是在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上将具有较大商业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