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助洗衣“遇上”咖啡甜品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在小区楼下的“喜咖”


  刘洁是“喜咖”自助洗衣咖啡店的创始人,她最初接触自助洗衣咖啡店是在国外旅行时。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的Caf é Laundromat,是一家集咖啡、书籍为一体的咖啡洗衣店。从旧电话、旧台灯到舒适的复古家具,再到色彩鲜艳的洗衣机,店内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无限延伸的生活趣味,即使没有衣服要拿去洗,Caf é Laundromat也是游览奥斯陆不可错过的打卡景点之一。
  回到南京后,她开始搜索全城的自助洗衣,没想到这种洗衣咖啡店在南京还是空白。这种方便、快捷的自助洗衣方式在国外早已普及,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城市因为晾晒不便等原因也深受欢迎。人们对于自助洗衣+烘干是有真需求的,“咖啡+自助洗衣”网红店的形式,可以成为年轻人的新选择。

  刘洁将店面位置定在南京河西地区兴隆大街丹枫小区,与坐落在商业区或者写字楼中的传统咖啡馆相比,这家店显得极接地气——不仅开在了一处小区的楼下,比邻的也是棋牌、鲜花、美甲、炸鸡、蛋糕之类极富生活气息的商铺。
  走进这家自助洗衣咖啡店,打眼看到的就是整齐架设的洗衣机和烘干机。虽然只有上下两层,但由于体积硕大,十余台设备嵌满了整堵墙,像极了美剧当中经常出现的洗衣房场景。每台洗衣设备上都有一个二维码,顾客扫码即可开始自助洗衣。费用也不贵,每桶在20元左右。“喜咖”店内的洗衣机容量可达到20千克,而烘干只需要半小时。这里的洗衣机不仅自带洗衣液,而且具备臭氧消毒功能;烘干机则可以进行高温消毒,因此顾客无需担心卫生问题。
  从洗衣区往里走,小小的店铺这才露出了其咖啡馆的本来面目——暖黄色的装潢、木质的家居、低矮的座椅、可爱的毛绒玩具、随意摆放在台阶上的软坐垫,无不营造出放松舒适的氛围。“洗衣加烘干,通常至少需要一个小时,这段时间正好可以来一杯咖啡或者一份甜品。”刘洁希望,来自己店里洗衣服,能成为居民朋友日常生活中一件很放松、很惬意的事,“把你的烦恼洗净,顺便喝杯咖啡,带走生活里的‘灰’。”

自带网红属性


  2019年12月底,这家店刚开始着手筹备没多久,就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洗衣设备是纯进口的,刘洁一共花了30多万元,很多部件由于疫情根本运不进来。于是,她先把咖啡店开了起来。

  2020年5月洗衣设备到货后,店里才开始装修和调试设备。有一天,两个女孩子风风火火地冲进店里喝咖啡,得知这是南京首家洗衣咖啡店后,她们对两层loft工业风设计的自助洗衣房非常感兴趣,拿着手机一顿猛拍。事后,其中一位网名叫“一只肉桂卷”的姑娘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自己拍的照片,这家“洗衣+咖啡”的小店才意外“走红”。
  23岁的小瑶就是因此发现“喜咖”的,为了打卡,她和闺蜜带着家中的窗帘和床笠从10公里外的另一个小区特意赶了过去,“最开始是被洗衣店的颜值所吸引,但让我最后成为忠实用户的却是它强大的洗烘功能”。
  像小瑶一样的客户不在少数,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经营,刘洁发现相比网红店的属性,客户们似乎更注重实用性。定期来店内清洗衣物的以90后单身男生和家庭主妇为主,他们感觉这种洗衣方式非常便捷,还节约了时间成本。
  周大志是住在小区的常客,他习惯先点上一杯拿铁,然后再将这一周的脏衣服塞进自助洗衣机。闻着洗衣凝珠混合咖啡豆的香气,他会懒洋洋地窝进沙发里刷起美剧,这是他最享受的下午茶时光。他很喜欢《破产姐妹》中三五好友在洗衣房社交的场景,他在澳洲留学时也经常会跟邻居在洗衣房中唠唠家常。回南京后,他便一直在寻找类似的洗衣房,直到遇到“喜咖”,恰好符合了他洗衣+社交的双重需求。

洗去烦恼,也能洗出感情


  生意做起来之后,刘洁的店里来了很多有趣的客人。其中,既有从韩国来中国旅游的一家三口,也有金发碧眼、相貌英俊的法国人。
  有一个年轻小伙子,每过半个月就会拉着一行李箱的衣服来店里洗。日子久了,店里的人也就和小伙子熟络了起来。刘洁这才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从来不在家自己洗衣服,楼下的这家店没开张之前,他的衣服每次都是寄回家给妈妈洗。
  而最让刘洁印象深刻的,是来自外地的一位大哥。“外地大哥”原本是来南京出差的,受疫情影响耽误了返程。这位大哥嫌酒店的洗衣服务太贵,于是将衣物定期拿到店里来洗。一來二去大家熟悉后,最后这位大哥临走的时候还特地过来跟店员们告别。
  目前,这种着眼于解决大件洗烘难题的商业模式,已经赢得了一批顾客的青睐。美容院的毛巾、活动的演出服、需要干洗的冬季衣物,以及家里的窗帘、被子、毛绒玩具等大件,纷纷“造访”这家小店,出差、旅游、租房、老年人等群体正在成为这里的常客。
  “特别是前阵子梅雨季,来这里自助洗烘是一种比较省事的选择。”刘洁说,如果是工作日,很多上班族晚上七八点还会来洗衣服,顺便在这里喝点咖啡休息一下,一直等到九十点钟才走。
  在刘洁看来,自助洗衣与咖啡的有机结合,其实解锁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店里有句标语,叫‘Wash your worries away.’”刘洁说,“希望在这里,顾客朋友们既能洗去烦恼,也能洗出感情。”
  为了方便较远的用户定期送洗衣物,刘洁还开通了“足不出户”洗衣服务,通过快递邮寄的方式完成清洗叠衣服务。“快递邮寄的方式非常受顾客欢迎,也打破了地理位置上的局限。”刘洁说。未来客源稳定后她还将推出24小时自助洗衣房的模式,注册成为固定会员后,只要通过扫码就可以在夜间解锁洗衣房的大门,进行全自助式洗衣,为加班的年轻人或者是民宿老板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刘洁了解到比利时根特市有一家叫Wasbar的自助洗衣店,其形态更是新颖。它融合了酒吧、洗衣房和理发店三种业态,结合比利时人爱喝酒的生活习惯,通过天马行空的创意,让客人在等待洗衣的过程中,可以喝杯小酒,或者剪个头发,将娱乐和实用性融为一体。最特别的是,每逢周日这里还有演出活动,增添了趣味性,真正地与消费者产生互动,也让Wasbar声名大噪,完成了从自助洗衣房到时髦去处的华丽转身。这也是刘洁开第二家“喜咖”店时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入行:有笑有泪  初冬的深夜,千里淮河蜿蜒而来,在一个小码头上轻轻转了个弯,风夹着小雪在河面上回旋,一个等船的小女孩偎在姐姐怀里,扯着哭腔说:“二姐!我快冻死了!”  60多年过去了,这一幕在邓虹的心中还鲜明如昨,那个快冻成冰棒的女孩正是她。  “我家住在怀远,三代都是裁缝。我从小性格开朗,爱唱爱跳。1957年我13岁,高小刚毕业,凤台推剧团来怀远招学员,我在同学的怂恿下去报考。两个主考老师问了一
期刊
流言:隨着热浪来袭,很多人尤其是男性朋友喜欢喝点冰啤酒来消暑。喝冰啤酒真的能够消暑吗?  真相:啤酒主要是由大麦芽糖化、发酵后酿制而成,而大麦芽本身并没有清热降暑的功效。反之,啤酒性属湿热,饮用过度可能会导致脾胃功能虚弱,诱发口臭、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喝冰啤能消暑”其实只是冰镇所带来的假象,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降暑的效果。  为了追求清凉的口感,很多人喜欢把啤酒冰镇到很低的温度,其实这不仅
期刊
小萌今年在准备职称考试,但她却总是为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时间而烦恼。  问她为什么下班后不能在家看书,她给的说法是:家里太吵了,电视声、父母的讲话声,这些对她来说,都是会干扰她静心学习的杂音。  那怎么辦呢?我向她提了个建议,可以考虑在下班后留在办公室里看书备考。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小萌很无奈地告诉我,她的学习进度并没有因为加班加点而看到成效。原因是,夜晚的办公室太安静了,为了待着不害怕,她只能把音乐打
期刊
初次接触跑步的人,总是跑不了多久就累得气喘吁吁。有一定跑步基础的跑者想要进一步提升跑步速度,也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呼吸不畅。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教授苏浩解释,没有经过系统跑步训练的人通常采用胸式呼吸,其呼吸深度较浅,虽然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氧气需求量,但跑步或剧烈运动时,人体的需氧量增加,胸式呼吸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就需要我们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弥补每次呼吸通气量的不足,因此很容易出现呼吸
期刊
本文主人公修复记忆的人  15年中,他们经手的照片大约有100万张——都是老照片,大部分就像刚从时间手里抢夺回来,带着清晰的受伤痕迹,比如或深或浅的斑点和裂纹。看不见的伤痕来自记忆,无论多么刻骨铭心,记忆都会随着时间一同变模糊。那些照片或许是一些人最后的托付了,是去世的父亲、远走的母亲,一段爱情或一个童年。  周标是一名照片修复师。简单地说,他的工作就是修复那些破损的老照片。每天,大约有300张这
期刊
胃病患者,十有九寒。进入秋季后,人们明显感觉胃口比以前好多了。从胃口差的夏日到胃口大开的秋天,人们如果忽视调养,就会使胃受到损害。因此,秋冬季里更需要养胃,适当运动更有助于胃的调理。有胃病,怎样运动最好  作为有效的辅助疗法,胃病患者可以参加的运动包括:练气功、打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  胃病患者在刚开始锻炼时,运动强度宜小。如采用速度缓慢、全身放松的步行,可每次步行20~30分钟,运动
期刊
“电梯加装遇阻案”,为何判决楼上胜诉  对于年迈体衰的老年人来说,行程路线中是否有电梯,往往决定着他们的出行选择。特别是那些身居高层老旧楼房的老人,每次出行都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虽然群众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满含期待,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  2020年11月,由于电梯加装遇阻,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绿园小区6幢楼楼上的7户业主一起把一楼两户业主告上了法庭。2021年7月2日,合肥市包河区人
期刊
老袁和他的作品《九尾狐》遇骨雕,传承“骨感美”  80后老袁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熟悉他的朋友都叫他老袁,反而不怎么提起他的真实姓名。  大学刚毕业的那阵子,老袁做的是老本行,为博物馆、戏剧舞台制作过上百件雕塑模型,生动地还原一个个故事场景。  接触骨雕是两年前,他在北京的一个非遗展上看到骨雕匠人正在创作。一根根牛骨在匠人的精心雕琢下,竟然能变成龙舟、笼虫、花卉等艺术品,让他感到很是惊奇。骨纹
期刊
本文主人公一个“哥们”样的父亲  贾伟形容父亲:“他既像我‘哥们’,也像个‘孩子’。”  贾伟的父亲从来没有盛气凌人的家长作风,他对孩子特别注重平等教育:父子俩下棋,争得面红耳赤时会互拍脑袋;父子俩一个饭桌上吃饭,会为一道都爱吃的菜争抢得互不相让;父子俩闹矛盾,父亲会诚恳地跟贾伟道歉……这种从小到大朋友式的相处模式,让贾伟跟父亲更像是“哥们”。  2004年10月,28岁的贾伟想从工作4年的“联想
期刊
本文主人公我要我的自由  蔡丽欣是一名来自广东陆丰的漂亮女孩,她的家乡靠近大海地广人稀,在她的印象里,人们出门都需要用自行车或摩托车代步。蔡丽欣小时候总喜欢爬上父亲的车,扶着车把手,让父亲带她出去玩。  初中毕业时,同学们自发组织到海边游泳,蔡丽欣便偷偷骑着家里的自行车前去。第一次独自驰骋在公路上,微风拂面,汗水随风飘散,比盛夏吃了冰镇西瓜还要爽快,仿佛把手张开,世界就在掌心。从此,她心中有了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