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定向的作用: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还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因此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及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物理课题和有关的条件,本着导入环节的目的性、针对性、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要求,在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气氛中导入新课。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问题导入法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对新内容有关的知识,精心设计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自然地引入新课是常用的方法。问题导入法容易操作,但应注意所提问题应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应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来适当调整。而不能纯粹是“为问而问”。如:上例中,问学生如何投救援物资可制作好课件,让学生来操作练习投放救援物资。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以及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导入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学生对实验都很感兴趣,普遍怀有浓厚的好奇心。通过实验学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和作用,用精心筛选并设计的实验架桥铺路导入新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曲线运动”时,可用红色粉笔分别做竖直下抛和平抛的小实验,作为楔子导入新课。当学生们发现一个作直线运动而另一个作曲线运动时,就会提问:“粉笔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轨迹呢”?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曲线运动的讲解;在讲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有无关系时,可让学生用相同的两张纸做实验(一张揉成团)。当实验的结果与学生的前认知产生矛盾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
物理中的小实验,容易做,成功率高,且许多教学内容都有多个小实验可做,教师可以选用那些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极便于导入新课的小实验。
三、类比推理法
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中,有不少的概念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因此,针对这类物理概念的教学,其最佳方法就是用类比法进行引入教学。只有这样,可以使学生借类比事物为“桥”,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新概念。
四、联结导入法
物理知识大多数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新知识的建立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知识,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发生联结,有意义的研究才能实现。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已有旧知识的作用而引入新知识,这是物理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
五、激趣导入法
心理学家认为: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便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去探索新知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运动与变化的现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新课时应注意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去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并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注意采纳的方法。
例如,在引入光的干涉这一节时,首先介绍托马斯.扬在历史上第一次解决相干光源的问题,成功地做出光的干涉实验的史料,它能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而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又如,在电磁感应这课教学时,简要介绍法拉第其人及其在物理学上的杰出贡献等事迹,以激发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兴趣。除了利用物理史料激趣外,在新课引入前,如设计一些趣味实验,提出一些相关的奇妙的自然现象,设置悬念等,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课的引入,接受新知识。
六、 故事导入法
人类历史上一些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生动又易理解。通过生动有趣的物理学史小故事或物理学家的趣闻轶事来引入新课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导入新课的方法。物理学史料中有许多关于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故事,这些史料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态度和献身精神的生动教材。
七、实例导入法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是通过剖析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分析现象、抓住其本质而归纳得出的,因此,在对这类内容引入教学时,我们不妨也模仿这类知识的建立过程模式对其进行“重复式”的讲解,再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
例如,在引入冲量与动量教学时,以开动的汽车为例,说明汽车获得一定速度不仅同它受到的牵引力有关,而且还同力的作用时间有关,然后由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揭示出速度的变化跟力作用时间的本质联系,由此而引入了冲量与动量的概念。这样的引入,除了其物理意义比较明显、学生易于接受外,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两个概念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进一步明确冲量的效果是使物体获得动量。当然,除了上述几种新课教学导入方法外,还有亲身体验法、实物模型分析法、理想实验模型法、温故知新法等等,在此不再繁述。总之,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法,都必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尽可能做到形象直观,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课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新课的导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新课的导入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尽可能使学生较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而又巧妙地渗透了新的教学内容,且能较快的启迪学生的思维,那么就可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问题导入法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对新内容有关的知识,精心设计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自然地引入新课是常用的方法。问题导入法容易操作,但应注意所提问题应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应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来适当调整。而不能纯粹是“为问而问”。如:上例中,问学生如何投救援物资可制作好课件,让学生来操作练习投放救援物资。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以及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导入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学生对实验都很感兴趣,普遍怀有浓厚的好奇心。通过实验学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和作用,用精心筛选并设计的实验架桥铺路导入新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曲线运动”时,可用红色粉笔分别做竖直下抛和平抛的小实验,作为楔子导入新课。当学生们发现一个作直线运动而另一个作曲线运动时,就会提问:“粉笔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轨迹呢”?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曲线运动的讲解;在讲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有无关系时,可让学生用相同的两张纸做实验(一张揉成团)。当实验的结果与学生的前认知产生矛盾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
物理中的小实验,容易做,成功率高,且许多教学内容都有多个小实验可做,教师可以选用那些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极便于导入新课的小实验。
三、类比推理法
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中,有不少的概念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因此,针对这类物理概念的教学,其最佳方法就是用类比法进行引入教学。只有这样,可以使学生借类比事物为“桥”,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新概念。
四、联结导入法
物理知识大多数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新知识的建立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知识,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发生联结,有意义的研究才能实现。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已有旧知识的作用而引入新知识,这是物理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
五、激趣导入法
心理学家认为: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便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去探索新知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运动与变化的现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新课时应注意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去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并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注意采纳的方法。
例如,在引入光的干涉这一节时,首先介绍托马斯.扬在历史上第一次解决相干光源的问题,成功地做出光的干涉实验的史料,它能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而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又如,在电磁感应这课教学时,简要介绍法拉第其人及其在物理学上的杰出贡献等事迹,以激发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兴趣。除了利用物理史料激趣外,在新课引入前,如设计一些趣味实验,提出一些相关的奇妙的自然现象,设置悬念等,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课的引入,接受新知识。
六、 故事导入法
人类历史上一些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生动又易理解。通过生动有趣的物理学史小故事或物理学家的趣闻轶事来引入新课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导入新课的方法。物理学史料中有许多关于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故事,这些史料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态度和献身精神的生动教材。
七、实例导入法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是通过剖析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分析现象、抓住其本质而归纳得出的,因此,在对这类内容引入教学时,我们不妨也模仿这类知识的建立过程模式对其进行“重复式”的讲解,再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
例如,在引入冲量与动量教学时,以开动的汽车为例,说明汽车获得一定速度不仅同它受到的牵引力有关,而且还同力的作用时间有关,然后由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揭示出速度的变化跟力作用时间的本质联系,由此而引入了冲量与动量的概念。这样的引入,除了其物理意义比较明显、学生易于接受外,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两个概念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进一步明确冲量的效果是使物体获得动量。当然,除了上述几种新课教学导入方法外,还有亲身体验法、实物模型分析法、理想实验模型法、温故知新法等等,在此不再繁述。总之,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法,都必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尽可能做到形象直观,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课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新课的导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新课的导入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尽可能使学生较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而又巧妙地渗透了新的教学内容,且能较快的启迪学生的思维,那么就可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