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是小学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分组实验则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过程。结合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新理念,我们提出了“小组实验”的概念——它既包括传统分组实验思路,又包含最新学习方式。让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实验具有有效性,也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小组实验的有效与否,常常为实验结果成功与否所遮蔽,而只有从实验过程与结果两个角度进行观察与判断,才能发现小组实验有效性的真实含义。从教学经验的角度来看,分析这些影响小组实验效果的情形并进行针对性改变,是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思路。
小组实验的低效现象及原因分析
小组实验缘何低效?这是教师倍感苦恼的问题——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动手的过程也是认真的,但实验效果就是不尽如人意。笔者以为,只有这样的感觉或者说只基于这样的感觉,去寻找小组实验有效性的提升措施,可能本身就是低效的,原因在于这种感觉还比较粗放,还没有真正涉及到对实验效果的判断。
以“简单电路”中的一个实验为例,该实验要求学生“尝试用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实验过程中,常常是学生起初很高兴,但是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这种表面的兴趣马上就会消失,因此,相当多的小组最终并不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实验都是低效的。但这样的低效现象总结还是不够,笔者经过进一步梳理,观察出这样的几个教学现象:即使一次性成功的小组,也是具有高度的偶然性,因此他们高兴的背后并不意味着高效;对于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如灯泡旋转不紧导致接触不良、导线连接时插头接触不良甚至有的小组是连接橡胶等)时的表现,大多不能有系统的思路解决问题,往往是手足无措或胡乱猜测原因;不能从实验原理处思考灯泡发光的原因,并以此作为判断电路故障的思路。
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的让小灯泡发光的小组实验,包含的却是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科学知识建构过程,包含着学生遇到实验故障时,思路是否清晰的问题。只有这一过程与相关的问题得到了学生清晰的思考与解决,我们才能认为这样的实验是高效的。否则,哪怕是每个小组都是一下子让灯泡发光,也不能说是高效的。这就意味着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尽管课程标准只强调科学的“启蒙”,但这种启蒙并不是说忽视科学的本质,并不是说要忽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清晰思路。
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途径
帮学生理清实验的思路 实验需要清晰的思路;没有清晰思路的实验,只能是盲人骑瞎马。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果学生形成不好习惯,就会极大地对学生后面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形成负面影响。因此,在上面所举的让小灯泡发光的小组实验中,学生动手实验之前,笔者让学生花了10分钟时间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个人自主思考并构建想象表象——“如果现在让我在做实验,我应该每一步做些什么?”这一步不是真的“做”而是先“想”(即构思实验)。二是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简明扼要地说出自己的实验操作的步骤,而其他学生听后进行评价。这一要求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紧紧锁定在实验本身,从而使肤浅的兴趣在此环节中被淡化。这样,实验的有效性就有了基础。
帮学生形成合作的意识 合作的意识主要体现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合作不是合作“操作”,而是合作“思考”——尤其是遇到故障时的思考。在此实验中,笔者故意給部分小组设置了一些小障碍。比如说,准备的是中间断开但表面看不出的导线,然后,在实验中出现故障之时观察该小组同学的表现,一旦出现问题,立即进行观察,而学生的合作一旦不理想,教师即时介入进行指导——让不同的学生判断不同的可能,并说说自己的判断依据,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培养学生合作进而促进小组实验高效的极好途径。
帮学生建立整体的理解 实验需要整体的理解,需要学生在实验之后能够从头到尾地表述实验。这是小组实验高效的“临门一脚”。在让小灯泡发光的实验中,学生实验之后,笔者让学生描述两个内容:一是指向实验成功的描述;二是指向实验故障的描述。前者要求学生在表述的时候,准确地说出实验的目的与每一步操作的要点;后者要求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说自己遇到的故障及解决办法。让学生“说”出自己曾经“做”过的实验,就是将原本隶属于动作技能的实验过程用言语知识表达出来,这既是将实验过程进一步清晰化的过程,也是小组实验高效的保证。
小组实验的有效性
在探究提升小组实验有效性的过程中,笔者仔细地从实验设计、教师的实验指导与学生的实验过程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判断与比较,最终发现要想提升小组实验的有效性,关键还是决定于学生。
得出这一判断,并不是说要将小组实验有效性的责任推给学生,而是提醒教师只有将所有的努力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小组实验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如上面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有限指导下通过合作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是一种通俗的表达,也是一种面向学生的表达,学生是实验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有限”指导者——笔者通常只提供思路或者只点拨思路,而极少提供具体的问题解决办法,这还是将问题解决的重心放到了学生身上,因此即使学生遇到问题,也会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而这就是实验高效的最重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欣桐.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小学,2012(1):39-39.
[2]朱胜华.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09(12):70-71.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小学)
小组实验的低效现象及原因分析
小组实验缘何低效?这是教师倍感苦恼的问题——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动手的过程也是认真的,但实验效果就是不尽如人意。笔者以为,只有这样的感觉或者说只基于这样的感觉,去寻找小组实验有效性的提升措施,可能本身就是低效的,原因在于这种感觉还比较粗放,还没有真正涉及到对实验效果的判断。
以“简单电路”中的一个实验为例,该实验要求学生“尝试用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实验过程中,常常是学生起初很高兴,但是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这种表面的兴趣马上就会消失,因此,相当多的小组最终并不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实验都是低效的。但这样的低效现象总结还是不够,笔者经过进一步梳理,观察出这样的几个教学现象:即使一次性成功的小组,也是具有高度的偶然性,因此他们高兴的背后并不意味着高效;对于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如灯泡旋转不紧导致接触不良、导线连接时插头接触不良甚至有的小组是连接橡胶等)时的表现,大多不能有系统的思路解决问题,往往是手足无措或胡乱猜测原因;不能从实验原理处思考灯泡发光的原因,并以此作为判断电路故障的思路。
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的让小灯泡发光的小组实验,包含的却是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科学知识建构过程,包含着学生遇到实验故障时,思路是否清晰的问题。只有这一过程与相关的问题得到了学生清晰的思考与解决,我们才能认为这样的实验是高效的。否则,哪怕是每个小组都是一下子让灯泡发光,也不能说是高效的。这就意味着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尽管课程标准只强调科学的“启蒙”,但这种启蒙并不是说忽视科学的本质,并不是说要忽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清晰思路。
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途径
帮学生理清实验的思路 实验需要清晰的思路;没有清晰思路的实验,只能是盲人骑瞎马。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果学生形成不好习惯,就会极大地对学生后面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形成负面影响。因此,在上面所举的让小灯泡发光的小组实验中,学生动手实验之前,笔者让学生花了10分钟时间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个人自主思考并构建想象表象——“如果现在让我在做实验,我应该每一步做些什么?”这一步不是真的“做”而是先“想”(即构思实验)。二是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简明扼要地说出自己的实验操作的步骤,而其他学生听后进行评价。这一要求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紧紧锁定在实验本身,从而使肤浅的兴趣在此环节中被淡化。这样,实验的有效性就有了基础。
帮学生形成合作的意识 合作的意识主要体现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合作不是合作“操作”,而是合作“思考”——尤其是遇到故障时的思考。在此实验中,笔者故意給部分小组设置了一些小障碍。比如说,准备的是中间断开但表面看不出的导线,然后,在实验中出现故障之时观察该小组同学的表现,一旦出现问题,立即进行观察,而学生的合作一旦不理想,教师即时介入进行指导——让不同的学生判断不同的可能,并说说自己的判断依据,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培养学生合作进而促进小组实验高效的极好途径。
帮学生建立整体的理解 实验需要整体的理解,需要学生在实验之后能够从头到尾地表述实验。这是小组实验高效的“临门一脚”。在让小灯泡发光的实验中,学生实验之后,笔者让学生描述两个内容:一是指向实验成功的描述;二是指向实验故障的描述。前者要求学生在表述的时候,准确地说出实验的目的与每一步操作的要点;后者要求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说自己遇到的故障及解决办法。让学生“说”出自己曾经“做”过的实验,就是将原本隶属于动作技能的实验过程用言语知识表达出来,这既是将实验过程进一步清晰化的过程,也是小组实验高效的保证。
小组实验的有效性
在探究提升小组实验有效性的过程中,笔者仔细地从实验设计、教师的实验指导与学生的实验过程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判断与比较,最终发现要想提升小组实验的有效性,关键还是决定于学生。
得出这一判断,并不是说要将小组实验有效性的责任推给学生,而是提醒教师只有将所有的努力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小组实验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如上面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有限指导下通过合作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是一种通俗的表达,也是一种面向学生的表达,学生是实验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有限”指导者——笔者通常只提供思路或者只点拨思路,而极少提供具体的问题解决办法,这还是将问题解决的重心放到了学生身上,因此即使学生遇到问题,也会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而这就是实验高效的最重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欣桐.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小学,2012(1):39-39.
[2]朱胜华.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09(12):70-71.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