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种提法,是符合数学教育发展要求的,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非常必要。在教学时,我们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学习呢?
1.考虑学生已有知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到精心预设。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老师顺利进行教学的法宝,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因素,利用有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来进行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的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过于简单、结构良好、只有单一答案的学习任务并不适合于合作学习。教师要精心选择,依据学生对数学认知,把那些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等内容让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动手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学习指导与练习。
1.1在设计练习时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判断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题或选择题来找到正确答案。例如:“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质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想到了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判断上面那句话是错误的。
1.2要在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方面进行思维指导:如,1.每支钢笔5元,2支钢笔多少元?3支呢?学生很容易就列出算式:5 5;5 5 5。2.每支钢笔5元,老师要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买了这样的钢笔8支,用去多少元?显然,学生再列加法算式就比较麻烦了,这时,提问学生:这里要多少个5相加(8个),如果用这8个这样的5加起来,我们可以写出一个很长的连加算式,你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讨论,自己想办法。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了出来,抓住这样一个有利时机,教学新课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时,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迪,较好地理解了乘法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多启发引导,少灌输传递。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够由其他人代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他们应当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绝不只是模仿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但是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仍然跳不出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怪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经常只是简单地传递和灌输知识,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如“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一课教学,许多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出示例题,让学生计算,然后直接要求学生观察分母并进行分解质因数,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结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虽然学生在老师的强制灌输下,能够机械地模仿知识,但对知识并不能获得深刻的理解。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这课时:在学生完成化成小数的计算后,并不急于让学生观察分母,而是先让学生讨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跟分数的分子还是分母有关系呢?引发学生猜测和争论。有的学生就提出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来论证,如:(能)(不能)。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观察分母,最后让学生举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课堂上,这位教师敢于放手,善于启发,不越俎代庖,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争论、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学生敢于探索,敢于评判,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赋予学生尽可能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教师不要一味单调重复性讲解,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把课堂变成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老师的角色要改变,通过有效启发、引导、合作,让学生在民主、平等、信任、宽容的氛围中探索新知、点燃智慧、树立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3.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穿越时间空间的优势,丰富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教学相结合可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时,1.让学生回忆班级里在选举班干部的情景,让学生知道划“正”字统计的方法;2.制订了如下学习计划:播放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场景,启发思考:你用什么方法能概括出这个路口各种车辆经过的状况呢?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分工(卡车、轿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在播放的同时学生完成统计任务。3.集体交流,说说你从这项统计任务中知道了什么?4.让学生在网上收集各城市人均收入、各国森林面积等信息,整理数据,自己进行相应的统计,并阐明统计意图。学生在这一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尽情地汲取知识,而且深深地领悟了统计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和“价值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发现带来喜悦,在经过自己努力而发现的真理面前的惊异感,这是智力发展的动力。”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更强了,主体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1.考虑学生已有知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到精心预设。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老师顺利进行教学的法宝,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因素,利用有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来进行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的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过于简单、结构良好、只有单一答案的学习任务并不适合于合作学习。教师要精心选择,依据学生对数学认知,把那些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等内容让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动手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学习指导与练习。
1.1在设计练习时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判断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题或选择题来找到正确答案。例如:“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质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想到了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判断上面那句话是错误的。
1.2要在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方面进行思维指导:如,1.每支钢笔5元,2支钢笔多少元?3支呢?学生很容易就列出算式:5 5;5 5 5。2.每支钢笔5元,老师要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买了这样的钢笔8支,用去多少元?显然,学生再列加法算式就比较麻烦了,这时,提问学生:这里要多少个5相加(8个),如果用这8个这样的5加起来,我们可以写出一个很长的连加算式,你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讨论,自己想办法。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了出来,抓住这样一个有利时机,教学新课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时,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迪,较好地理解了乘法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多启发引导,少灌输传递。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够由其他人代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他们应当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绝不只是模仿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但是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仍然跳不出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怪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经常只是简单地传递和灌输知识,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如“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一课教学,许多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出示例题,让学生计算,然后直接要求学生观察分母并进行分解质因数,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结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虽然学生在老师的强制灌输下,能够机械地模仿知识,但对知识并不能获得深刻的理解。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这课时:在学生完成化成小数的计算后,并不急于让学生观察分母,而是先让学生讨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跟分数的分子还是分母有关系呢?引发学生猜测和争论。有的学生就提出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来论证,如:(能)(不能)。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观察分母,最后让学生举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课堂上,这位教师敢于放手,善于启发,不越俎代庖,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争论、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学生敢于探索,敢于评判,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赋予学生尽可能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教师不要一味单调重复性讲解,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把课堂变成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老师的角色要改变,通过有效启发、引导、合作,让学生在民主、平等、信任、宽容的氛围中探索新知、点燃智慧、树立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3.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穿越时间空间的优势,丰富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教学相结合可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时,1.让学生回忆班级里在选举班干部的情景,让学生知道划“正”字统计的方法;2.制订了如下学习计划:播放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场景,启发思考:你用什么方法能概括出这个路口各种车辆经过的状况呢?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分工(卡车、轿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在播放的同时学生完成统计任务。3.集体交流,说说你从这项统计任务中知道了什么?4.让学生在网上收集各城市人均收入、各国森林面积等信息,整理数据,自己进行相应的统计,并阐明统计意图。学生在这一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尽情地汲取知识,而且深深地领悟了统计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和“价值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发现带来喜悦,在经过自己努力而发现的真理面前的惊异感,这是智力发展的动力。”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更强了,主体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