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BILLGAT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遵循数学学科和学生思维的特点,加强思维训练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加强对小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加强直观教学,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学生对具体、形象、鲜明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对抽象的内容不易接受,学习中往往离不开直观感性材料,有时即使有直观材料也抓不住事物的本质,不能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全部牲都提示出来,甚至被一些表象所迷惑,造成错觉。在教学中发挥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的优势,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加强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首要问题。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在加强“双基”教学中,既要注意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运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又要注意采用科学探索的教学方法,深化基本概念,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构建认知结构。
  
  二、加强解题训练,培养小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反映小学生思维活动的另一个特点是:对问题的解答,往往不知从何着手,表现为看到哪里想到哪里,无一定的思维程序,突出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即在思维过程中往往不做任何逻辑推理而是利用想象和类比直接从前提跳到结论,主观随意地为问题作答案,这各思维上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是他们思维活动中的弱点。而帮助小学生克服这一弱点,训练和培养他们有步骤、有条理、渐进式的分析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具有解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即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的核心,又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抓好这一环节,就必须突破数学教学“以计算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把小学数学教学从训练计算技能为重点转移到以培养创造思维能力为重点这一轨道上来。而培养数学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掌握创造性思维方法,所谓思维方法就是想问题的方法。
  例如认数教学,可以让儿童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以及左右、上下,前后、内外、远近的有序观察实物的图形,进行有序思维的训练;在算理算法教学中,则培养学生思维的程序性,即知道从哪里想起(思维的起点),接着想什么,再想什么(思维的方向),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应训练学生按照先分解再凑10,再算10加几得多少的思维程序进行思考解答。
  
  三、加强变式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思维上的其它几个特点是: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干扰,表现出或善于模仿性思维,或善于顺向(正向)思维而不善于逆向(反向)思维,或缺乏创造性思维和辩证的能力等。从教学方式来说,学生的学习还是偏重于过去的传统的记忆式教学方式,即教师把问题计清,学生再现其思维过程,并用练习把教学的知识巩固下来,形成技能,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跟在老师的后头转,模仿加训练,独立思考的成分少,用机械记忆代替判断。这样既不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为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之所以对见过的问题会解决,稍有变化的问题就不知所措,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此,教学中,在教给学生思维方法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就显得更为必要。发散思维,方向明确,想象丰富,灵活性强,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又有利于扩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这一点上,
  首先,教学中应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感知,促进他们思维的流畅性。例如教学“23-8”,教师先让学生准备23根小棒(2捆加3根),教学时,提出一具问题:“从23根小棒里拿出8根,该怎样拿,还剩多少根?该怎样算?”此时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有的说“3+5=8,10-5=5,10+5=15”,有的说:“13-8=5,5+10=15”……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得出最佳方法,这样,使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与集中思维能力同时都获得发展。
  其次,加强变式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教学中如能加强变式训练,就能开阔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增强他们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多角度、多向性思维。如教学梯形概念应通过大小不同、位置各异、明显与明显的图形观察比较,形成各种梯形的表象,抽象出梯形的本质特征。
  再次,让学生问难质疑,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思维具有问题性的特点,即凡是积极思维必定是遵循“疑到问,从问到思”的规律。教学中变学生的静态式学习为动态式学习,不仅让学生动手动脑,而且多让学生问难质疑,动脑动口,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的重要途径。
  3、精心设计开放式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开放性习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进行思维,求得合理和正确的答案。这种练习能够避免学生形成的思维定势,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开放式的例题和习题特别是设计一些让学生画、剪、折、摆、制作与计算、手脑并用的题,并十分注意练习的反馈性,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决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必定是许多知识和许多种思维能力交织而成的。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现代人。
其他文献
教材是教师备课、教学的主要依据,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好教材却是一门学问。传统的做法是“教教材”,而现代课程论则主张“用教材教”。两年新教材的使用,使我感觉到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要“活”,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必须体现实用,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的基础上,着力体现本质上的转变。    一、让思品与生活课回归生活    众所周知,过去的
期刊
内容摘要:写作一直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题考察了学生基本的拼写. 词法.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也考察了学生逻辑思维.谋篇布局等的综合能力。高考英语作文占30分,有着不可忽视的比重,因此加强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对写作充满畏难情绪,习作质量较低。  关键词:英语写作 策略 高考 能力    写作一直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题考察了学生基本的拼
期刊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英语教学涉及到学习者的听、说、读、写,也牵动着学习者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及兴趣、动机、情感等众多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艺术审美等社会文化素质。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谈几点思考:    一、设计提问, 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 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
期刊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力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相互作用。正如奥苏贝尔所说:“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关系,绝非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因此,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麽在英语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是值得英语教师考虑的问题。就我个人多年的
期刊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渗透 教材    随着基础教育
期刊
内容摘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们在具体实践中也证明,只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无边。   关键词:生活 数学 体验 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期刊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初中数学课堂教改实践,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反思”四步教学为基本流程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原则中,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震撼人心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不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一、在对比教学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
期刊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在质疑驳问中培养创新思维     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质疑或让学生互相质疑,启发学生多思,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讲《愚公移山》后,我在肯定愚公移山精神时,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出“移山
期刊
现代社会所谓的“健康”,不禁指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再者,独身子女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形成畸形心理;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现象,都会使孩子形成不健康心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尽一切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    一、提高小学生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