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状况犹如人们的五个手指,总是参差不齐,其中一部分品德、学习成绩等都较差,这部分学生就是我们所称的后进生(双差生)。后进生的差,其实并非先天所致,而是手后天的各种因素影响而成。一些老师一提到后进生,就感头痛,特别是遇到“双差生”就更显无助。其实面对后进生,只要我们不盲目、不退缩,并坚定地树立起自信心,就能找到转化他们的途径或方法。下面是本人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转化后进生的一些做法,法无定时,仅供参考。
一、全面了解后进生的心理成因,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
接管一个班级,首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了解。了解他们是学习基础差,还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问题;了解他们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等等。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充分利用科学的教育法则,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全面关爱学生,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关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儿童。”教师的爱似暖流,它可以融化学生心中的冰结。记得我在担任三年级班主任的时候,有一个女生名叫毛凤(化名),该生原本是一个典型的“双差生”。那是1992年秋末一天的下午,毛凤与同院的伙伴一起玩耍,陡然横祸降临——一扇年久失修的木门突然倒下,将其右小腿扎亚成粉碎性骨折。得知此情后,我随即买了一些糖果,在下午放学后与班干一起前去医院探视、安慰她。在其治疗期间,我亲自或组织班干为她补习落下的课程。逐渐地,该生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论是品行还是学习成绩都慢慢地好起来,到了六年级小升初时,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区中学尖子班(当时还兴办尖子班)。其实,大多数后进生都是因为缺少爱而自暴自弃,作为教师,只有用良师益友般的行为和真诚去开启学生的心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关心和做人的尊严,才能使学生专注于学习并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师美好心灵的具体表现,只有真诚的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后进生转化的有力措施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相对来说较差。我们应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一是为将来建设伟大祖国,振兴中华做准备,二是为自己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美满幸福的家庭。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会有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也就是让学生产生内驱力。为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善于观察、捕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成功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并适时给予点拨、表扬、鼓励,消除其心理障碍,激发其心理动机,让其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后进生就能逐步树立信心,从而促进学习。
四、创建良好班集体,让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乐园中得到进步,这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
班集体是学生每天生活的主要环境,良好班集体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后进生个人性格的偏差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由于后天的诸多因素所导致。比如生活环境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可以创建良好的班风,让全体学生融入其中,从而使其后进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快乐;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学习互助组的方式帮助学困生,使其感受到学有人助,困有人帮;我们也还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后进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有针对性的设计班会主题,通过讨论和例证,让后进生从心底感知自身问题的偏差,从而得到矫正。通过上述这些集体性活动的不断开展,后进生们在班集体这个大熔炉里一定会受到感化,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要我们真正用心去爱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真心实意地把每一个学生当着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呵护、帮助他们成长,他们就一定会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全面了解后进生的心理成因,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
接管一个班级,首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了解。了解他们是学习基础差,还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问题;了解他们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等等。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充分利用科学的教育法则,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全面关爱学生,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关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儿童。”教师的爱似暖流,它可以融化学生心中的冰结。记得我在担任三年级班主任的时候,有一个女生名叫毛凤(化名),该生原本是一个典型的“双差生”。那是1992年秋末一天的下午,毛凤与同院的伙伴一起玩耍,陡然横祸降临——一扇年久失修的木门突然倒下,将其右小腿扎亚成粉碎性骨折。得知此情后,我随即买了一些糖果,在下午放学后与班干一起前去医院探视、安慰她。在其治疗期间,我亲自或组织班干为她补习落下的课程。逐渐地,该生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论是品行还是学习成绩都慢慢地好起来,到了六年级小升初时,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区中学尖子班(当时还兴办尖子班)。其实,大多数后进生都是因为缺少爱而自暴自弃,作为教师,只有用良师益友般的行为和真诚去开启学生的心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关心和做人的尊严,才能使学生专注于学习并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师美好心灵的具体表现,只有真诚的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后进生转化的有力措施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相对来说较差。我们应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一是为将来建设伟大祖国,振兴中华做准备,二是为自己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美满幸福的家庭。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会有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也就是让学生产生内驱力。为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善于观察、捕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成功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并适时给予点拨、表扬、鼓励,消除其心理障碍,激发其心理动机,让其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后进生就能逐步树立信心,从而促进学习。
四、创建良好班集体,让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乐园中得到进步,这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
班集体是学生每天生活的主要环境,良好班集体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后进生个人性格的偏差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由于后天的诸多因素所导致。比如生活环境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可以创建良好的班风,让全体学生融入其中,从而使其后进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快乐;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学习互助组的方式帮助学困生,使其感受到学有人助,困有人帮;我们也还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后进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有针对性的设计班会主题,通过讨论和例证,让后进生从心底感知自身问题的偏差,从而得到矫正。通过上述这些集体性活动的不断开展,后进生们在班集体这个大熔炉里一定会受到感化,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要我们真正用心去爱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真心实意地把每一个学生当着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呵护、帮助他们成长,他们就一定会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