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空中鸟瞰广袤的吐鲁番大地,巍巍雪山环绕盆地四周,中间横亘着闻名遐迩的火焰山,艾丁湖犹如银光闪烁的月亮宝石镶嵌玉盆地中央,在山与湖之间,矗立着一条条蜿蜒交错、星罗棋布的上堆,似一部交响乐的五线谱,这就是吐鲁番大地的音符——坎儿井,那清澈的生命之水,从古流到今,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火洲人民。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
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干旱区域,极端最高气温49.6℃,8级以上的大风每年在100天以上,但年均降水量2.9毫米,年均蒸发量却高达2844.9毫米,素有“火洲”和“风库”之称。
气候及其干燥的吐鲁番很久以前就曾出现过大片的绿洲,这里繁荣的奥秘之一就是在吐鲁番盆地分布着类似人体血脉的坎儿井群。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两部的喀拉乌成山有许多现代冰川,春季雪融化了,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夏季由于山高,拦截了高空水汽,常形成山区地带大雨或暴雨。这里山地地面植被稀少,大多为裸露基岩,雨水在地表很快形成径流,向吐鲁番盆地中心输送。进入戈壁砾石带后,由于砾石透水性强,一些河流50%的水流入地下,有的甚至全部渗入地下,在盆地北、两边缘形成一个巨大的潜水带。古代吐鲁番盆地的人利用丰富的地下水和地形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把渗入地下的雪水雨水不用任何动力引出地面,形成了常年不断的自流水,水质矿化度低。水在地下流动,蒸发损失少、水量稳定、不易被风沙埋没,非常适合人畜饮用,还可以灌溉农田。
驱车行进在吐鲁番盆地的戈壁滩上,那一座座、一排排的小土堆,错落有序地伸向绿洲深处,那下面就是驰名中外的吐鲁番坎儿井。新疆有坎儿井1700多条,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及哈密地区,总流量约为26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50多万亩土地。贯通吐鲁番地下血脉的坎儿井有史可查的有1100多条,现存725条,年径流量近3亿立方米,超过了火焰山水系的总径流量;总长度近5000公里,几乎接近黄河的长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之一。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吐鲁番的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粮食、哈密瓜等。中外不少学者把新疆的坎儿井喻为“地下长城”,与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吐鲁番的坎儿井主要由竖井、地下暗渠、地上明渠、涝坝(蓄水池)组成。它是一项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不需动力而将地下水引出地表的地下水利工程。竖井是为开挖暗渠、运送沙石及通风用的。从竖井、暗渠内运出的土,堆于竖井口四周,形成大小不等的土堆,防止雨水和洪水流入坎儿井内,保护了坎儿井的安全运行。竖井间距疏密不等,上游比下游间距长,一般间距30~50米,靠近明渠处为10~20米。竖井最深的可达90米以上,从上游至下游由深变浅。暗渠是主体,也就是地下河道,一般高1.7米,宽1.2米,长3~5公里,暗渠前部分为集水段,位于当地地下水位以下,起截引地下水的作用;后部分为输水段,在地下水位以上。由于坎儿井暗渠坡度小于地面坡度,可以把地下水自流引出地表。吐鲁番地区最长的暗渠达25公里,短的仅一二百米。明渠就是地面的导流渠,连接暗渠出水口(俗称龙口)至蓄水池的输水渠道,将水引入涝坝或直接浇灌田地。涝坝,又称蓄水池,是坎儿井途经明渠后,存储坎儿井水的池塘,用以调节生活、灌溉农田。涝坝面积不等,以600~1300平方米为多,水深在1.5~2米。涝坝的大小,决定于坎儿井水量的大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坎儿井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人文景观,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因为坎儿井的这一伟大的创造,在吐鲁番、哈密这些干旱酷热地区生活的各族人民,才得以繁衍生息,才滋养出绿洲文化,推动了世界四大文化的交汇融合。
坎儿井的起源
吐鲁番的坎儿井起源于何时何地?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学术界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但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起源于汉代的井渠;二是源于古代波斯(现伊朗);三是当地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来源于汉代中原的井渠说,代表人物是王国维:“今新疆南北路,通凿井取水。吐鲁番有卡儿者,乃穿井若干,与地下相通以行水。伯希和教授以为与波斯之地下水道相似,疑此法自波斯传来,余谓此中国旧法也。”依据是《史记·河渠书》。在西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上万人奉旨挖渠,目的是引洛河之水浇灌大荔县的土地。引水过商颜山时,其渠岸经常崩塌,后来有人想出办法,即打井,井于井相通,才解决了问题。王氏还引用了《大宛列传》中的资料:“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又云,宛城新的秦人知穿井。是穿井为秦人所教,西域本无此法,及汉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山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也就是说,坎儿井是汉代时期中原人发明使用的产物。
坎儿井来源于波斯(现伊朗)说,依据是波斯是拥有坎儿井最多的国家,历史已有2000多年。坎儿井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而进入新疆的。因新疆地名中有个“波斯坎”,而后经过考察,“波斯坎”在新疆泽普县,恰逢地处叶尔羌河旁边,境内水资源丰富,水位又高,无须掏挖坎儿井取水。另有一说,是巴基斯坦、阿富汗、土耳其和前苏联都把坎儿井叫做“kariz”,故坎儿井是波斯流传过来的。但是,又有专家提出,在最早的波斯语中,坎儿井的叫法不是“kariz”,所以坎儿井是否由波斯流传而来的说法也属于论据不足。
坎儿井来源于新疆当地人民创造说,依据是吐鲁番盆地夏季高温炎热,年均降水量仅约20毫米,如果没有人工灌溉,完全不能耕种。修筑明渠引用天山之水,不仅工程巨大,而且接近3000毫米的蒸发量将使大部分引用水消失殆尽。只有修建暗渠才可以引来地下潜流。再者,新疆人早就有掏泉引水的经验。所以,坎儿井其实是掏泉演变而来的。根据是吐鲁番阿斯塔那第20号墓出土的文书《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白僧定贷麦契》:“显庆四年十二月廿一日,崇化乡人白僧定,于武城乡王才欢边举取小麦肆升(斛)将五年,马缒口分部口一亩,更六年胡麻井一亩”。据专家推测,当时用于灌溉的胡麻井就是现在的坎儿井。据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唐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774年)在吐鲁番地区曾设专门的水利机构“掏拓所”,其主管官吏谓“掏拓使”,可能为专门管理和掏挖坎儿井的机构。据此推断,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可能追溯到1200年以前的唐代甚至更早。
无论是起源于汉代中原说、伊朗外来说,还是当地人民创造说,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坎儿井在吐鲁番。
林则徐、左宗棠与坎儿井
史料证明,第一个确切而又详细记载吐鲁番坎儿井者为林则徐。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林则徐遣戍伊犁途中,在距吐鲁番约40公里处看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
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干旱区域,极端最高气温49.6℃,8级以上的大风每年在100天以上,但年均降水量2.9毫米,年均蒸发量却高达2844.9毫米,素有“火洲”和“风库”之称。
气候及其干燥的吐鲁番很久以前就曾出现过大片的绿洲,这里繁荣的奥秘之一就是在吐鲁番盆地分布着类似人体血脉的坎儿井群。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两部的喀拉乌成山有许多现代冰川,春季雪融化了,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夏季由于山高,拦截了高空水汽,常形成山区地带大雨或暴雨。这里山地地面植被稀少,大多为裸露基岩,雨水在地表很快形成径流,向吐鲁番盆地中心输送。进入戈壁砾石带后,由于砾石透水性强,一些河流50%的水流入地下,有的甚至全部渗入地下,在盆地北、两边缘形成一个巨大的潜水带。古代吐鲁番盆地的人利用丰富的地下水和地形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把渗入地下的雪水雨水不用任何动力引出地面,形成了常年不断的自流水,水质矿化度低。水在地下流动,蒸发损失少、水量稳定、不易被风沙埋没,非常适合人畜饮用,还可以灌溉农田。
驱车行进在吐鲁番盆地的戈壁滩上,那一座座、一排排的小土堆,错落有序地伸向绿洲深处,那下面就是驰名中外的吐鲁番坎儿井。新疆有坎儿井1700多条,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及哈密地区,总流量约为26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50多万亩土地。贯通吐鲁番地下血脉的坎儿井有史可查的有1100多条,现存725条,年径流量近3亿立方米,超过了火焰山水系的总径流量;总长度近5000公里,几乎接近黄河的长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之一。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吐鲁番的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粮食、哈密瓜等。中外不少学者把新疆的坎儿井喻为“地下长城”,与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吐鲁番的坎儿井主要由竖井、地下暗渠、地上明渠、涝坝(蓄水池)组成。它是一项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不需动力而将地下水引出地表的地下水利工程。竖井是为开挖暗渠、运送沙石及通风用的。从竖井、暗渠内运出的土,堆于竖井口四周,形成大小不等的土堆,防止雨水和洪水流入坎儿井内,保护了坎儿井的安全运行。竖井间距疏密不等,上游比下游间距长,一般间距30~50米,靠近明渠处为10~20米。竖井最深的可达90米以上,从上游至下游由深变浅。暗渠是主体,也就是地下河道,一般高1.7米,宽1.2米,长3~5公里,暗渠前部分为集水段,位于当地地下水位以下,起截引地下水的作用;后部分为输水段,在地下水位以上。由于坎儿井暗渠坡度小于地面坡度,可以把地下水自流引出地表。吐鲁番地区最长的暗渠达25公里,短的仅一二百米。明渠就是地面的导流渠,连接暗渠出水口(俗称龙口)至蓄水池的输水渠道,将水引入涝坝或直接浇灌田地。涝坝,又称蓄水池,是坎儿井途经明渠后,存储坎儿井水的池塘,用以调节生活、灌溉农田。涝坝面积不等,以600~1300平方米为多,水深在1.5~2米。涝坝的大小,决定于坎儿井水量的大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坎儿井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人文景观,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因为坎儿井的这一伟大的创造,在吐鲁番、哈密这些干旱酷热地区生活的各族人民,才得以繁衍生息,才滋养出绿洲文化,推动了世界四大文化的交汇融合。
坎儿井的起源
吐鲁番的坎儿井起源于何时何地?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学术界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但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起源于汉代的井渠;二是源于古代波斯(现伊朗);三是当地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来源于汉代中原的井渠说,代表人物是王国维:“今新疆南北路,通凿井取水。吐鲁番有卡儿者,乃穿井若干,与地下相通以行水。伯希和教授以为与波斯之地下水道相似,疑此法自波斯传来,余谓此中国旧法也。”依据是《史记·河渠书》。在西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上万人奉旨挖渠,目的是引洛河之水浇灌大荔县的土地。引水过商颜山时,其渠岸经常崩塌,后来有人想出办法,即打井,井于井相通,才解决了问题。王氏还引用了《大宛列传》中的资料:“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又云,宛城新的秦人知穿井。是穿井为秦人所教,西域本无此法,及汉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山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也就是说,坎儿井是汉代时期中原人发明使用的产物。
坎儿井来源于波斯(现伊朗)说,依据是波斯是拥有坎儿井最多的国家,历史已有2000多年。坎儿井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而进入新疆的。因新疆地名中有个“波斯坎”,而后经过考察,“波斯坎”在新疆泽普县,恰逢地处叶尔羌河旁边,境内水资源丰富,水位又高,无须掏挖坎儿井取水。另有一说,是巴基斯坦、阿富汗、土耳其和前苏联都把坎儿井叫做“kariz”,故坎儿井是波斯流传过来的。但是,又有专家提出,在最早的波斯语中,坎儿井的叫法不是“kariz”,所以坎儿井是否由波斯流传而来的说法也属于论据不足。
坎儿井来源于新疆当地人民创造说,依据是吐鲁番盆地夏季高温炎热,年均降水量仅约20毫米,如果没有人工灌溉,完全不能耕种。修筑明渠引用天山之水,不仅工程巨大,而且接近3000毫米的蒸发量将使大部分引用水消失殆尽。只有修建暗渠才可以引来地下潜流。再者,新疆人早就有掏泉引水的经验。所以,坎儿井其实是掏泉演变而来的。根据是吐鲁番阿斯塔那第20号墓出土的文书《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白僧定贷麦契》:“显庆四年十二月廿一日,崇化乡人白僧定,于武城乡王才欢边举取小麦肆升(斛)将五年,马缒口分部口一亩,更六年胡麻井一亩”。据专家推测,当时用于灌溉的胡麻井就是现在的坎儿井。据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唐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774年)在吐鲁番地区曾设专门的水利机构“掏拓所”,其主管官吏谓“掏拓使”,可能为专门管理和掏挖坎儿井的机构。据此推断,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可能追溯到1200年以前的唐代甚至更早。
无论是起源于汉代中原说、伊朗外来说,还是当地人民创造说,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坎儿井在吐鲁番。
林则徐、左宗棠与坎儿井
史料证明,第一个确切而又详细记载吐鲁番坎儿井者为林则徐。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林则徐遣戍伊犁途中,在距吐鲁番约40公里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