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危害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260ygl2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习惯效应;心理定势;心向
  一、引言
  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会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吗?相信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就给出否定的答案。可是,在有些条件下,我们的知识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甚至会让我们走入思维误区,无法解决一个原本简单的问题。下面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次,爱迪生让他的助手——一位数学系的高材生测量一个鸭梨形的玻璃器皿的容积。他吩咐完了之后,就去做别的工作去了。过了很长的时间,这位助手也没有告诉他结果如何。爱迪生觉得很奇怪,过来一看,助手还在忙活:他按常规的方法,对这个器皿的长宽高等进行反复测量,还在纸上画了许多图,写满了高等数学中计算体积的各种公式。但由于这个玻璃器皿形状太奇怪,所以他折腾了半天,还是没有计算出它的容积来。爱迪生见此情形,笑着拿起那个玻璃器皿,把它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量杯中。他告诉助手:“看看它的刻度,那就是这个器皿的容积。”他的助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这是心理学中一种被称为“心理定势”的现象在作怪。由于这位助手受过严格的数学训练,所以接受任务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高等数学中各种高深的数学公式,却想不到用简单到小学生都会用的测量方法。
  心理定势(psychologically set)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缪勒(G.E.Muller)和舒曼(F.Schumann)在1899年概括重量错觉实验时提出,他们采用了“心向”(Einstellung)这个术语,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盲目的习惯效应”(the blinding effects of habit)(Luchins,1950)。心理定势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心理学家卢金斯(Luchins)等人在1942年对这种奇妙的心理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
  二、实验介绍
  1.实验目的
  考查先前学习的解决问题方法对后续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特别是能否用更简单的方法解决后续问题,以揭示心理定势的影响。
  2.实验过程
  为了考察先前学习方法对后续问题解决的影响,心理学家卢金斯进行了水罐实验。他给被试提出了一系列与装有不同水量的水罐有关的数学问题。要求被试用这些水罐作为量具,其任务是最后量取出一定量的水。例如,如果水罐A可盛18升水,水罐B可盛43升水,水罐C可盛10升水,那么该如何量取5升水呢?答案是在水罐B中盛43升水,从其中倒出一些水盛满水罐A,接着用水罐B中的水盛C两次,最后水罐B中盛的水就是5升,即B-A-2C规则(从水罐B中倒出足够的水盛满水罐A,然后再盛满水罐C两次;也即43-18-(2×10)=5)。经过一系列这样规则的问题,将被试不断训练,熟悉B-A-2C规则,他们开始认为解决问题都是同一个规则。以下实验任务1到8都遵循同样的规则,但是6到8题也可以根据更简单的规则A C或A-C实现(见表1)。
  表1 定势作用例题
  实验分两组,实验组需要完成1到8题,而控制组只需要完成6到8题。
  3.实验结果
  由于受到B-A-2C规则的影响,经过练习的被试(实验组)比没有经过练习的被试(控制组)在解决第6、7、8个任务时表现更差,具体结果见表2。因为他们只要用A C或A-C的规则就很容易解决问题,轻易就能量取出所要求的水量。不仅如此,由于受到先前定势的影响,当问题可以用两种规则(B-A-2C规则和A C或A-C规则)来解决时,被试仍是选用复杂的规则而不寻找简单的规则。例如,第6个用两种规则都可以做到,很多被试却并没有注意到。实验结果说明了心向的影响。先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不断强化后,容易导致被试盲目使用的倾向,甚至可能忽视更简单的方法。而且,那些学过规则的人们在解决例4问题时比那些没有学过的被试所用的时间更长,这体现了心向定势思维的不利之处。
  表2 定势对问题解决影响的实验结果
  三、实验应用
  两个实验都展示了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的阻碍。但心理定势也有其积极意义,体现在能够加快常规问题的解决。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大量不需要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实际问题。只要按照已有的解决方案按部就班进行就可以顺利解决。当个体对解决问题的方案已经熟练掌握,就会形成很强的心理定势,很快进入问题解决的过程,并且也能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经过大量训练、拥有大量知识的熟手就比没有经过训练的新手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个优势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虽然在解决常规问题时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需要创造性解决方案时,心理定势的危害就暴露无遗了。它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机械化,不具备灵活性,往往会使人走入思维的困境。
  打破心理定势的方法之一就是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思维路径、不同的思维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关系出发来思考问题,以求得解决问题的种种可能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并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这个测验通过测量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来衡量创造性高低。其中变通性(flexibility)指的是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就越强。创造力强的人其思维的变通性较强,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如何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这种优秀的思维品质呢?以数学为例,一题多解就是变通性的最好体现。有位学生说,他们的数学老师常常要求他们做完一道题后再体会一下,想想有没有别的解法,然后再综合比较一下孰优孰劣。但他认为这样做会浪费许多时间,一天也就做不了几道题目,所以没有采纳老师的建议。然而,由于他做完一道题后不注意重去思考,没有开拓新的思路,结果在考试碰到难题时很容易卡壳,所选用方法也常常不够简捷,以至数学考试成绩不太理想。
  事实证明,上述数学教师的要求是正确的。很多学生总认为对于一道题找到一种解法就够了,为什么还费功夫去找另一种?殊不知,对于一道题,如果训练运用多种解法,则会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技巧,使学生在碰到数学难题,当一种解法无法再继续前进时,能够灵活地转换另一种方法;遇到问题能够采用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根据吉尔福特创造性思维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具有了良好的“变通性”。因此,这位数学教师一题多解的要求其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由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心理定势在解决常规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很多情况下会阻碍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当注意分析问题的性质,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心理定势,提高常规问题的解决速度,另一方面要避免心理定势的危害,提高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成功机率。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
其他文献
〔摘要〕采用随机抽样方式,运用羞怯量表、社会技能量表和同伴提名方法对江西省南昌市某小学694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小学生羞怯感、社会技能和同伴接纳三个变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小学生羞怯水平和社会技能呈显著负相关;小学生羞怯水平与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小学生社会技能与同伴接纳显著正相关;同伴接纳在社会技能和羞怯水平中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
随着学校内外的情况不断复杂,目前很多学校里问题学生不断增多,教育压力也与日俱增。不少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投入大而效率低的窘境,他们每天忙于将学生“管住”“管死”,忙于处理违纪违法学生的问题。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固然需要,但毕竟是以补救的方式为前提的,学校更应该反思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并做出调整,做到“未亡羊,先补牢”。造成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缺少主体性教育的理念,在主动
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中,不难发现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精彩的朗读时,那声情并茂、有层次的朗读指导给课堂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的确,语文学习确实需要抑扬顿挫的朗读,语文课也少不了书声琅琅。但这样的阅读教学显然不是完美的,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就告诉我们,默读在教学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它是阅读的主要形式之
曾经,“80后”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特殊群体,同时还是一个特别的文化现象。曾经有人预言说,“80后”是“最没责任心、愚昧、自私、叛逆的一代”……然而,在2DC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无论是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过程中奋不顾身的勇敢捍卫。还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可歌可泣的真心付出,“80后”进发出的无私的牺牲精神与激昂澎湃的热情,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感动了社会,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信赖。  但是,不容忽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区域特色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三中学建校于1966年,是伴随胜利油田开发建设成长起来的一所学校,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2013年被授予“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早在2003年,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校率先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校本课程的重点开发,并将其视为学校特色加以强化,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摘要〕从社会实践活动落实生涯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忽视点”:(1)忽视对促使学生形成实践动机的主客观环境的营造,使实践能力发展缺乏内源性动力。(2)忽视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因素的关注,使生涯教育缺乏支持性教育环境。(3)忽视对学生基于实践情境的思考,使生涯教育与现实情境脱节,缺乏真实情境支撑。(4)忽视对学生社会体验前后自我评估的指导,使实践活动仅停留在体验表面。基于
电工专业课堂教学的改革    电工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课,如何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各所学校潜心研究的课题。我校在电工课堂教学改革上作了探讨性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首先,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要求每个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突
〔摘要〕尽管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国家层面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但是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在探索阶段,因此不少心理教师对如何备好一节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还存在一些困惑。本文拟从“注意力棋盘”活动课的备课经验出发,通过同一主题的一节课的二次备课经验梳理和课堂效果对比,并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心得体会,从而发现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备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即一方面缺乏科学严谨的理论分析,另一方面教学环
摘要: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与制度化管理相异的是人文化管理,两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班集体建设的理念已经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成为人文化管理的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把班集体建设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仍然是有待不断探索的课题。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这个课题的探究带来新的契机。  关键词:班级管理;情境;人际关系    班集体建设的心理基础是人都有生存、
〔关键词〕中学生;生涯教育;职业选择  北师大实验中学堪称国内中学生涯教育的领头羊。生涯教育不是高考科目,也不是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课程,但在这样一所中高考成绩都处于领先地位的示范性高中却备受重视。  北师大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实验中学)副校长杨老师仍然记得多年前给她重重一击的师生对话。正是那次心灵的撞击,开启了她的生涯教育之路。  2002年,杨老师担任高中化学老师,第一次模拟考试后,她在校园里偶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