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习作,要尊重以其独特视角来感受人生的体验。小学生的习作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心灵自由去理解和感悟,释放他们的生命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地写出具有生命力的作文来。
关键词:习作;释放活力;真情实感;个性化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8-0029-01
小学生的习作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心灵自由去理解和感悟,释放他们的生命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地写出具有生命力的作文来。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中释放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降低命题要求或取消命题
现在的习作一般是老师命题、自己成篇。即老师给个题目,学生构思成文,至于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有什么意义,是不是自己情感的迸发,一概不管,只是因为老师让写这样的作文而已。于是,小学阶段的习作范围狭窄而单调,不外乎是“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尊敬的一个人”、“校园一角”之类的,而且几乎年年如此,好象是科举考试作八股文,当然写不出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大套话,就是千篇一律的文章。那么如何才能展示出习作的生命活力呢?首先,在命题上放宽思维,给学生更宽广的视角,让学生能在大千世界里自由驰骋。我们可以不给学生命题,让学生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可以是赞美、揭露、诉苦、想象等,没有了题目的约束,也就没有了习作的边界,记叙文、散文、小说、童话都可。还可以给学生一些半命题,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意愿,补充完题目再落笔,例如;“曾经……”“我好想……”“……好美”,这样的命题既给了学生一些引导,又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情感。
二、从生活走进习作
作文素有心功、眼功、手功“三功”之说。所谓“三功”,就是到大千世界中去开阔眼界,吸取知识营养,获得切身感受。这样,才会收集到生活的写作素材,使作文做到“有米可炊”。闭门造车写出的文章一定枯燥,乏味,毫无情趣。因此,习作要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表达的对象。例如指导学生写景,我就利用活动课时间,带领他们参观校园,到郊区田野,到公园,边玩边说,引导他们说校园、公园、田野的景色,谈感触感受。在这个情趣盎然的氛围中,学生没有了畏难心理,谈得非常起劲。这样这篇习作就在“润物细无声”中水到渠成了。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生活,学写作文;用作文来反映生活,再现生活。习作的素材是生活,反映生活的文章,品起来才会有滋味,也才能感受到活
力。
三、让学生说出心里话
“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歌唱出来的。”这是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的一句话。“从心灵里歌唱出来”,就是说文章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装腔作势,故弄玄虚,写出的事情是具体的,真实的,是自己想要倾吐的。有些学生写文章,总爱把思想提的很高,每篇文章的结尾不是赞扬社会主义好,就是自己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不管文章的主题是否合适,情感是否达到统一,都一律提到政治的高度,文章读起来生硬无味,如同嚼蜡。这都是因为学生将习作看成了编织语言文字的游戏,没有把它当作情感的抒发,所以写出的文章也只是一些文字的简单堆砌和机械拼凑,无法感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需要用情来凝聚字句,贯穿首尾。因此,要让学生在习作中说出心里话。有一位学生父母离异,她在《我的家》一文中这样写到:“我一看到以前的相片,就会哭,一哭就没完没了。我周围的空气就好像凝固似的,憋得我无法喘气。我就好像一只被弄断翅膀的小鸟,无法在天空自由的飞翔。”二百来字的文章,却打动了每一个人,这是因为她抒发的是真情实感,说的是憋在心里的话,不失为一篇散发着生命活力的文章。
四、激发学生习作的最佳状态
习作是一种精神支配下的语言文字活动。这种活动是受情绪控制的。学生只有在最佳精神状态中获取材料进入习作,才会收到较好的习作效果。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喜闻乐见的事物,校内或社会上涌现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或是个人体察、集体访问,都可以使学生扩展知识、广博见闻。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最佳的精神状态,观察最细,体会最深。写出的文章才会感情充沛,生动感人。小学生阅历不广,求知心切,尤其是看见新鲜的事物时,总要认真的观察,细心的体验一番的。那些庞大的建筑物,坐在汽车上一瞬即过,还要回过头争取多看上几眼;对于街上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瞧了又瞧,看了又看,甚至于流连忘返。并且这种观察和体验是带着鲜明的动机性,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情绪。此时的学生处在最佳精神的状态之中。拿起笔来思如泉涌,新奇的构思,绝妙的佳句随情而发,才能写出流畅的文字,具有生命活力的文章。
五、鼓励学生个性化语言
文章是用语言写的,因此,一般来说人物的语言要符合身份。例如:小孩管妈妈要饺子吃会说:“妈妈,我要吃饺饺。”而七十岁的老爷爷却不能这样说。人在不同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不同,每个人与其他人的语言也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在习作当中,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写作文。王朔的黑色幽默不仅吸引了不少人,而且竟发展成了一种喜剧风格;琼瑶的文笔清秀隽美,浓郁缠绵,三十年来,久经不衰;杨红缨的儿童文学语言也很有特色。个性语言展示着独特的魅力,有一位学生写道:“爸爸常打妈妈,我可看不过去,我要是大点,准要和爸爸论理。”好像是在和人聊天、说话,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真实、自然、亲切,具有很浓的生活味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有时候,一落到文字上就没有了自我特点了,描写眼睛就是浓眉大眼或丹凤眼,描写嘴巴就是樱桃嘴,这样的语言既平淡又失去了孩子的童真。所以,要鼓励学生展现个性语言,或朴实无华,或俏皮诙谐,或华丽高雅,或稳重凝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才充溢着生命活力。
责任编辑:王开贵
关键词:习作;释放活力;真情实感;个性化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8-0029-01
小学生的习作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心灵自由去理解和感悟,释放他们的生命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地写出具有生命力的作文来。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中释放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降低命题要求或取消命题
现在的习作一般是老师命题、自己成篇。即老师给个题目,学生构思成文,至于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有什么意义,是不是自己情感的迸发,一概不管,只是因为老师让写这样的作文而已。于是,小学阶段的习作范围狭窄而单调,不外乎是“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尊敬的一个人”、“校园一角”之类的,而且几乎年年如此,好象是科举考试作八股文,当然写不出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大套话,就是千篇一律的文章。那么如何才能展示出习作的生命活力呢?首先,在命题上放宽思维,给学生更宽广的视角,让学生能在大千世界里自由驰骋。我们可以不给学生命题,让学生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可以是赞美、揭露、诉苦、想象等,没有了题目的约束,也就没有了习作的边界,记叙文、散文、小说、童话都可。还可以给学生一些半命题,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意愿,补充完题目再落笔,例如;“曾经……”“我好想……”“……好美”,这样的命题既给了学生一些引导,又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情感。
二、从生活走进习作
作文素有心功、眼功、手功“三功”之说。所谓“三功”,就是到大千世界中去开阔眼界,吸取知识营养,获得切身感受。这样,才会收集到生活的写作素材,使作文做到“有米可炊”。闭门造车写出的文章一定枯燥,乏味,毫无情趣。因此,习作要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表达的对象。例如指导学生写景,我就利用活动课时间,带领他们参观校园,到郊区田野,到公园,边玩边说,引导他们说校园、公园、田野的景色,谈感触感受。在这个情趣盎然的氛围中,学生没有了畏难心理,谈得非常起劲。这样这篇习作就在“润物细无声”中水到渠成了。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生活,学写作文;用作文来反映生活,再现生活。习作的素材是生活,反映生活的文章,品起来才会有滋味,也才能感受到活
力。
三、让学生说出心里话
“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歌唱出来的。”这是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的一句话。“从心灵里歌唱出来”,就是说文章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装腔作势,故弄玄虚,写出的事情是具体的,真实的,是自己想要倾吐的。有些学生写文章,总爱把思想提的很高,每篇文章的结尾不是赞扬社会主义好,就是自己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不管文章的主题是否合适,情感是否达到统一,都一律提到政治的高度,文章读起来生硬无味,如同嚼蜡。这都是因为学生将习作看成了编织语言文字的游戏,没有把它当作情感的抒发,所以写出的文章也只是一些文字的简单堆砌和机械拼凑,无法感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需要用情来凝聚字句,贯穿首尾。因此,要让学生在习作中说出心里话。有一位学生父母离异,她在《我的家》一文中这样写到:“我一看到以前的相片,就会哭,一哭就没完没了。我周围的空气就好像凝固似的,憋得我无法喘气。我就好像一只被弄断翅膀的小鸟,无法在天空自由的飞翔。”二百来字的文章,却打动了每一个人,这是因为她抒发的是真情实感,说的是憋在心里的话,不失为一篇散发着生命活力的文章。
四、激发学生习作的最佳状态
习作是一种精神支配下的语言文字活动。这种活动是受情绪控制的。学生只有在最佳精神状态中获取材料进入习作,才会收到较好的习作效果。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喜闻乐见的事物,校内或社会上涌现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或是个人体察、集体访问,都可以使学生扩展知识、广博见闻。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最佳的精神状态,观察最细,体会最深。写出的文章才会感情充沛,生动感人。小学生阅历不广,求知心切,尤其是看见新鲜的事物时,总要认真的观察,细心的体验一番的。那些庞大的建筑物,坐在汽车上一瞬即过,还要回过头争取多看上几眼;对于街上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瞧了又瞧,看了又看,甚至于流连忘返。并且这种观察和体验是带着鲜明的动机性,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情绪。此时的学生处在最佳精神的状态之中。拿起笔来思如泉涌,新奇的构思,绝妙的佳句随情而发,才能写出流畅的文字,具有生命活力的文章。
五、鼓励学生个性化语言
文章是用语言写的,因此,一般来说人物的语言要符合身份。例如:小孩管妈妈要饺子吃会说:“妈妈,我要吃饺饺。”而七十岁的老爷爷却不能这样说。人在不同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不同,每个人与其他人的语言也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在习作当中,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写作文。王朔的黑色幽默不仅吸引了不少人,而且竟发展成了一种喜剧风格;琼瑶的文笔清秀隽美,浓郁缠绵,三十年来,久经不衰;杨红缨的儿童文学语言也很有特色。个性语言展示着独特的魅力,有一位学生写道:“爸爸常打妈妈,我可看不过去,我要是大点,准要和爸爸论理。”好像是在和人聊天、说话,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真实、自然、亲切,具有很浓的生活味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有时候,一落到文字上就没有了自我特点了,描写眼睛就是浓眉大眼或丹凤眼,描写嘴巴就是樱桃嘴,这样的语言既平淡又失去了孩子的童真。所以,要鼓励学生展现个性语言,或朴实无华,或俏皮诙谐,或华丽高雅,或稳重凝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才充溢着生命活力。
责任编辑:王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