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定势又称心向,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预选的特殊准备状态。心理定势对人们的学习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它有时可以使认知活动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忽视条件和环境的差异,给学习造成障碍。
一.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定势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定势的表现通常有两种。一种学生平时学习非常认真努力,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好。只不过学习对他们来说丝毫没有乐趣可言,并且缺乏安全感,总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这类学生身上争强好胜的性格、力图保持优越的追求并不是自己刻意的,而是多年来传统的学校教育给他们养成的一种习惯,成为他们内心的一种自然需要。一旦意识到自己的优越地位可能不保,他们一直担心的事情就会得到证实——自己的学习能力确实不够好。这种自信心的动摇会使他们逐渐丧失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最关心的只是不可确定的学习结果,常常因为可能的学习失败而感到极度焦虑。
与此相对照的还有一种非常“不努力的”学生,他们也很紧张自己的学习成绩,但一进大学或从某个学期开始学习成绩变得不理想,学校、老师、同学都以为他们会就此得到警告,加倍努力去扭转败局,可是却失望的发现他们面对可以重新振作的机会无动于衷,保持原来的懒散作风,逃课、抄作业,甚至天天通宵玩游戏,找各种借口逃避学习,让周围的人倍感困惑。其实,这类学生也是形成了为高分学习的习惯,也是希望只要学习的成功而绝对不要失败的,但他们避免失败的策略有所不同,他们采取了“避免参与”的策略来避免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维持恶劣成绩下的自信心。
二.造成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成绩与能力高低的盲目对等
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习的意义是能力竞赛,学习成绩的高低代表能力水平的高低,至于学习是否努力勤奋、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探索乐趣都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甚至如果努力学习仍然没有优异的成绩,就会暗示着能力的不足,因此,努力可能威胁到学生的价值感。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学业受到挫折的同学面对卷土重来的机会也不肯努力,他们用不努力来解释自己的失败,从而避免得出自己能力差的结论。
(二)学习成果反馈的缺乏
大学里学习成绩的反馈不如小学、中学那样频繁和公开,一些同学看不到自己努力学习的成果,没有老师、家长时不时地肯定,没有周围同学羡慕的眼光和评价,没有在同伴中比较得来的优越感,他们就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三)沟通疏导方式的缺失
大学生往往异地求学,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人际关系与中学阶段迥异,过度思乡情绪会导致心理主动适应功能减退,他们会不自觉的将家乡的环境与现在的环境进行比较,拒绝接受新的生活、学习方式。特别是自立、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长时间都无法适应大学生活,由此导致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类学生往往不能自我疏导不良情绪,也无法有效与他人沟通思想,产生被排挤、受冷落的感觉,压抑与孤独的心理状态自然导致无法正常学习。
三.解决途径与方法
(一)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自我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人人都渴望对自己的了解,大学生更是如此,“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自身角度来讲,认识了自己,才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从他人,从社会角度来说、了解自己也是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条件之一。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发现上”,还必须在广泛深入地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认识自己,确立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自我。大学生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长、短、弱。有的人过于自卑,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做事总是畏首畏尾,失去了许多良机,一无所成;有些人则过于自信,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给自己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好高骛远,结果到处碰壁,灰心丧气。显然,正确认识自己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自我完善的必要条件。正确认识自己,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
1.通过和别人比较来认识自己。人们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总不免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某种比较,以别人的行为作为确定自己位置和形象的参照物。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是否满意,往往不是取决于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本身,而是看超过还是落后于周围其他人。如果能常常与历史上的圣贤、英雄、学者相比,与时代的先进、楷模相比,与周围先进的同学相比,并把榜样的思想化为自我意识指导自我行为,不仅有助于认识自己,也有助于提高自己,强化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2.通过互动交往从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中认识自己。他人或集体对一个人带有趋向性和经常性的评价,对其自我认识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般说来,别人尊重你愿意与你相处,说明你有一些令人喜爱的品质;如果别人厌恶你、嫌弃你,说明你身上有一些令人不快的缺点。正是通过别人这面镜子,大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看出自己对自己的意识(认识、评价、控制等),哪些符合公共规则,哪些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或不相一致的,并可认识分析其原因和问题所在。
3.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才能和禀赋全貌,洞察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就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的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指导性、实践性,课余活动的丰富多彩性为大学生的自我实践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发挥特长,暴露缺点,通过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总结,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水平,检验自己的预想是否准确,从而提高自己的判断力,确立信心。
(二)采取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心理调适的目的是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危害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包括外界因素和个人内部因素。我们这里主要讲的是个人心理调适的主观因素。个体心理调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针对大学生因心理定势引起的学习障碍介绍几种调适方法。
1.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个体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主要是用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行为激励自己,调整不良的心理。要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已发生的事毕竟已经过去,再后悔也无济于事,学习上要相信自己有发展前途,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意志和奋斗精神,将来一定能达到目的。
2.词语暗示。词语暗示法可以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进行,也可以通过自言自语,甚至在无人处大声对自己呼吁的方法来进行,也可以写成文字,记在日记中,写到笔记本上,也可以美化在床头,一边能经常看到想到,鞭策自己去做。
3.行为补偿。它指在某一方面不成功时,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另一方面发挥所长,取得成功,“堤内损失堤外补”。
4.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可以为尚未患病但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者提供解脱痛苦,预防疾病的方法,还可以对健康而有疑难问题的同学进行帮助。咨询的对象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找辅导员或其他信任的人谈一谈,还可以到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或其他机构去咨询。
(三)发挥理想对人生巨大的动力作用
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现实社会的超前反映,它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又有巨大的反作用。据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动力来源于动机。动机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对崇高理想目标的追求,是自觉地、内在的动机。一种是对于现实的功利的追求,对于惩罚的恐惧和外力的迫使或引诱,这是外在的动机。一个人确定的目标越远大,越高尚、越坚定,他的内心里焕发出的内驱力就越强;反之,一个人选定的目标越短暂、越卑微,他在内心里焕发出来的驱动力就越弱。
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信念和人生价值观,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这样学习才有动力,才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个性,成为生活的强者。
参考文献:
[1]王欣. 跳出“学的无助感”的怪圈[J].同学少年,2005.(10).
[2]谈征宇.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及排解办法[J].交通职业教育,2004.(2).
[3]安秋玲,李召存.学生厌学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3).
[4]陈言贵.“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特征[J].校园心理,2005.(4).
刘铭,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讲师。
一.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定势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定势的表现通常有两种。一种学生平时学习非常认真努力,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好。只不过学习对他们来说丝毫没有乐趣可言,并且缺乏安全感,总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这类学生身上争强好胜的性格、力图保持优越的追求并不是自己刻意的,而是多年来传统的学校教育给他们养成的一种习惯,成为他们内心的一种自然需要。一旦意识到自己的优越地位可能不保,他们一直担心的事情就会得到证实——自己的学习能力确实不够好。这种自信心的动摇会使他们逐渐丧失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最关心的只是不可确定的学习结果,常常因为可能的学习失败而感到极度焦虑。
与此相对照的还有一种非常“不努力的”学生,他们也很紧张自己的学习成绩,但一进大学或从某个学期开始学习成绩变得不理想,学校、老师、同学都以为他们会就此得到警告,加倍努力去扭转败局,可是却失望的发现他们面对可以重新振作的机会无动于衷,保持原来的懒散作风,逃课、抄作业,甚至天天通宵玩游戏,找各种借口逃避学习,让周围的人倍感困惑。其实,这类学生也是形成了为高分学习的习惯,也是希望只要学习的成功而绝对不要失败的,但他们避免失败的策略有所不同,他们采取了“避免参与”的策略来避免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维持恶劣成绩下的自信心。
二.造成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成绩与能力高低的盲目对等
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习的意义是能力竞赛,学习成绩的高低代表能力水平的高低,至于学习是否努力勤奋、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探索乐趣都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甚至如果努力学习仍然没有优异的成绩,就会暗示着能力的不足,因此,努力可能威胁到学生的价值感。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学业受到挫折的同学面对卷土重来的机会也不肯努力,他们用不努力来解释自己的失败,从而避免得出自己能力差的结论。
(二)学习成果反馈的缺乏
大学里学习成绩的反馈不如小学、中学那样频繁和公开,一些同学看不到自己努力学习的成果,没有老师、家长时不时地肯定,没有周围同学羡慕的眼光和评价,没有在同伴中比较得来的优越感,他们就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三)沟通疏导方式的缺失
大学生往往异地求学,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人际关系与中学阶段迥异,过度思乡情绪会导致心理主动适应功能减退,他们会不自觉的将家乡的环境与现在的环境进行比较,拒绝接受新的生活、学习方式。特别是自立、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长时间都无法适应大学生活,由此导致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类学生往往不能自我疏导不良情绪,也无法有效与他人沟通思想,产生被排挤、受冷落的感觉,压抑与孤独的心理状态自然导致无法正常学习。
三.解决途径与方法
(一)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自我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人人都渴望对自己的了解,大学生更是如此,“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自身角度来讲,认识了自己,才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从他人,从社会角度来说、了解自己也是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条件之一。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发现上”,还必须在广泛深入地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认识自己,确立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自我。大学生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长、短、弱。有的人过于自卑,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做事总是畏首畏尾,失去了许多良机,一无所成;有些人则过于自信,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给自己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好高骛远,结果到处碰壁,灰心丧气。显然,正确认识自己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自我完善的必要条件。正确认识自己,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
1.通过和别人比较来认识自己。人们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总不免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某种比较,以别人的行为作为确定自己位置和形象的参照物。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是否满意,往往不是取决于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本身,而是看超过还是落后于周围其他人。如果能常常与历史上的圣贤、英雄、学者相比,与时代的先进、楷模相比,与周围先进的同学相比,并把榜样的思想化为自我意识指导自我行为,不仅有助于认识自己,也有助于提高自己,强化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2.通过互动交往从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中认识自己。他人或集体对一个人带有趋向性和经常性的评价,对其自我认识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般说来,别人尊重你愿意与你相处,说明你有一些令人喜爱的品质;如果别人厌恶你、嫌弃你,说明你身上有一些令人不快的缺点。正是通过别人这面镜子,大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看出自己对自己的意识(认识、评价、控制等),哪些符合公共规则,哪些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或不相一致的,并可认识分析其原因和问题所在。
3.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才能和禀赋全貌,洞察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就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的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指导性、实践性,课余活动的丰富多彩性为大学生的自我实践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发挥特长,暴露缺点,通过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总结,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水平,检验自己的预想是否准确,从而提高自己的判断力,确立信心。
(二)采取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心理调适的目的是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危害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包括外界因素和个人内部因素。我们这里主要讲的是个人心理调适的主观因素。个体心理调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针对大学生因心理定势引起的学习障碍介绍几种调适方法。
1.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个体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主要是用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行为激励自己,调整不良的心理。要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已发生的事毕竟已经过去,再后悔也无济于事,学习上要相信自己有发展前途,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意志和奋斗精神,将来一定能达到目的。
2.词语暗示。词语暗示法可以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进行,也可以通过自言自语,甚至在无人处大声对自己呼吁的方法来进行,也可以写成文字,记在日记中,写到笔记本上,也可以美化在床头,一边能经常看到想到,鞭策自己去做。
3.行为补偿。它指在某一方面不成功时,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另一方面发挥所长,取得成功,“堤内损失堤外补”。
4.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可以为尚未患病但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者提供解脱痛苦,预防疾病的方法,还可以对健康而有疑难问题的同学进行帮助。咨询的对象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找辅导员或其他信任的人谈一谈,还可以到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或其他机构去咨询。
(三)发挥理想对人生巨大的动力作用
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现实社会的超前反映,它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又有巨大的反作用。据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动力来源于动机。动机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对崇高理想目标的追求,是自觉地、内在的动机。一种是对于现实的功利的追求,对于惩罚的恐惧和外力的迫使或引诱,这是外在的动机。一个人确定的目标越远大,越高尚、越坚定,他的内心里焕发出的内驱力就越强;反之,一个人选定的目标越短暂、越卑微,他在内心里焕发出来的驱动力就越弱。
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信念和人生价值观,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这样学习才有动力,才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个性,成为生活的强者。
参考文献:
[1]王欣. 跳出“学的无助感”的怪圈[J].同学少年,2005.(10).
[2]谈征宇.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及排解办法[J].交通职业教育,2004.(2).
[3]安秋玲,李召存.学生厌学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3).
[4]陈言贵.“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特征[J].校园心理,2005.(4).
刘铭,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