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标的幼儿园健康领域中如何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我们团队进行了一次以“软棒”为载体的健康领域同材异构活动,四位老师分别创新制作了用途各异的“软棒”,巧妙创设了不同的健康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健康活动中遭遇问题、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既实现健康领域核心价值“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其身心健康”,又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达到了健身与健脑合一的目的。活动中,教师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创新设计软棒,促发教师的创造能力
“软棒”是我们幼儿园老师在创编幼儿早操时自制的运动器材,它的可变性很强。发展孩子的创造思维,首先教师自身得具备创造能力,因此,本次活动要求大家以“软棒”为媒介,同材异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活动目标、游戏情境自主设计适合自己活动的软棒,对软棒的材质、样式不作任何限制。四位老师均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制作了不同材质、各具用途的软棒,很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丁芹老师大班健康活动《螃蟹挑战赛》的软棒是用的早操软棒原型,但是她在此基础上做了加工,在最后的环节中将许多软棒连在一起让孩子们进行合作运软棒的活动,将侧爬活动推向高潮。(图1)
章美玲老师中班健康活动《小羊过陷阱》中为了让孩子们练习跨跳,她设计了长长软软的软棒,两头粘上毛刺,孩子们可以将这根棒变成想像中的陷阱,长长的棒变成了圆圆的陷阱,用的棒越多变成的陷阱就越大,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神奇的变化,更喜欢由此带来的层层递进的跳陷阱的活动。不断的挑战,让他们越战越勇,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跨跳,引发了对助跑跨跳的兴趣。(图2)
郝霞老师的《熊二的心事》是一节大班心理健康活动,倾诉内心情绪,需要一个软软的自己喜爱的宠物。她自编了一个故事,然后将软棒运用到活动中,细细长长的、中间穿着一根软铅丝的软棒,可塑性非常强,加上小眼睛道具的提供,孩子们的软棒很快变成了他们喜爱的宠物,有可爱的娃娃,有小青蛙、小蛇,还有小鸡、小鸭等等,活动中这些宠物就成了他们倾诉心理话的载体,孩子们的心理有效地得到排解。(图3)
江晨老师小班健康活动《我们一起去捉熊》中的软棒则是用随手可得的浴巾变的,她将浴巾卷起来再系上一根麻绳,就变成长长的软棒一样的娃娃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带着软棒娃娃走草地、过小桥、过泥谭,展开了一段捉熊、逃避熊、和熊做好朋友的有趣故事,不知不觉中他们走、跑、平衡能力得到了锻炼。 (图4)
老师们制作的软棒都各具特色,都能很好地为自己的教育目标服务,制作过程中,她们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用心创设情境,引发孩子的锻炼兴趣
情境教育强调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寓学习内容于情境之中,以引起儿童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使其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幼儿的情感才会被激发,思维才会被唤醒,创造性才能显现。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情境中进行是最佳的。本次活动中,四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活动需要创设了不同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身心自由地创造、运动,思维活跃,锻炼到位。
丁芹老师为了培养孩子们的侧爬能力,创设了螃蟹爬的情境,孩子们在自主爬、听信号爬、载物爬、合作载物爬的过程中锻炼四肢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孩子们始终将自己自居为螃蟹,爬得很开心。
章美玲老师《小羊过陷阱》的活动目标是练习跨跳,她创设了小羊过陷阱的情境。“喜羊羊”为了战胜“灰太狼”,他们自觉练习跳陷阱的本领,在越变越大的陷阱面前没有一人胆怯,因为他们已经深处情境之中,他们俨然就是小羊了,他们需要练好本领去战胜灰太狼。
郝霞老师《熊二的心事》活动中创设了两个情境:一是故事情境,以自己改编的《熊二的心事》导入活动,带着孩子们走入熊二的生活,体验它不能说出心事的难受,从而激发如何才能让自己开心、让朋友开心的思考。二是活动中间的“心情话吧”,这是一个宽松的、自由的、隐秘的,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身处其中诉说心事的情境,在这里他们都能悄悄地对自己的宝贝(软棒自制的宠物)说出心中的不快,发泄不良情绪。
江晨老师《我们一起去捉熊》的情境:爸爸妈妈呵护小宝宝,通过自己去捉熊、带着宝宝去捉熊等情境,让孩子们身心置于其中,不知不觉地练习了各种走的技能,且难度层层递进。
巧妙扣点提问,激发孩子的创造思维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深刻说明了设疑与思考问题的紧密联系,只有“设疑”,儿童才能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其好奇心,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本次活动中,老师们为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都紧扣问题的关键点,创设“设疑式”情境,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处处设疑,时刻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处在积极活跃状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问题一个个得到解决。
丁芹老师《螃蟹挑战赛》活动中,她每一环节都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们遭遇问题,创新思维,尝试解决问题,比如:“怎样才能不碰到棉棒?”“怎样让棉棒不掉下来?”“怎样保持平衡?”等,这些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他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且在尝试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最后得出了颇具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章美玲老师《小羊过陷阱》活动中,通过“灰太狼又在设计陷阱想办法捉我们,怎么办”“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陷阱,我们怎么过?”“怎样用3根软棒帮助我们练习呢?”等等问题,让孩子们积极动脑,想出通过陷阱的最佳办法,同时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在问题的不断变化和陷阱的难度不断加大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江晨老师《我们一起去捉熊》,游戏开始的问题“你想带宝宝怎么玩?”,自然地引发了幼儿对于自己在家中曾经玩过的亲子游戏的回忆,已有经验激发了他们置身于“爸爸妈妈”的角色中:“我要带宝宝跳舞!”“我想带宝宝跑一炮!”“我会背宝宝去公园!”浴巾做成的“宝宝”虽然简单,却能够很方便地让幼儿创造性的想象得以实现,又起到运动前热身的作用。在“过泥潭”的时候,“怎么才能安全地走过泥潭?”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也是动作练习的重点。教师没有直接指出“怎样走”,而是让幼儿从自己的尝试中探索出经验,并进行分享和学习,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发现办法的乐趣,体会到创造性思考带来的成功感。这些都彰显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幼儿更加乐于参与创造性活动。
郝霞老师《熊二的心事》,活动之前有和孩子们一起用软棒制作自己心爱的物品的创造性活动;活动中在“为熊二想办法”的环节中有扩散思维的培养;最后环节拓展“还有哪些发泄情绪的方法”时也是一种拓展思维,可以说是一种辐射性思维,即以一个问题为中心,思维路线向四面八方扩散,形成辐射状,找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扩大优化选择的余地。
创新设计软棒,促发教师的创造能力
“软棒”是我们幼儿园老师在创编幼儿早操时自制的运动器材,它的可变性很强。发展孩子的创造思维,首先教师自身得具备创造能力,因此,本次活动要求大家以“软棒”为媒介,同材异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活动目标、游戏情境自主设计适合自己活动的软棒,对软棒的材质、样式不作任何限制。四位老师均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制作了不同材质、各具用途的软棒,很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丁芹老师大班健康活动《螃蟹挑战赛》的软棒是用的早操软棒原型,但是她在此基础上做了加工,在最后的环节中将许多软棒连在一起让孩子们进行合作运软棒的活动,将侧爬活动推向高潮。(图1)
章美玲老师中班健康活动《小羊过陷阱》中为了让孩子们练习跨跳,她设计了长长软软的软棒,两头粘上毛刺,孩子们可以将这根棒变成想像中的陷阱,长长的棒变成了圆圆的陷阱,用的棒越多变成的陷阱就越大,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神奇的变化,更喜欢由此带来的层层递进的跳陷阱的活动。不断的挑战,让他们越战越勇,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跨跳,引发了对助跑跨跳的兴趣。(图2)
郝霞老师的《熊二的心事》是一节大班心理健康活动,倾诉内心情绪,需要一个软软的自己喜爱的宠物。她自编了一个故事,然后将软棒运用到活动中,细细长长的、中间穿着一根软铅丝的软棒,可塑性非常强,加上小眼睛道具的提供,孩子们的软棒很快变成了他们喜爱的宠物,有可爱的娃娃,有小青蛙、小蛇,还有小鸡、小鸭等等,活动中这些宠物就成了他们倾诉心理话的载体,孩子们的心理有效地得到排解。(图3)
江晨老师小班健康活动《我们一起去捉熊》中的软棒则是用随手可得的浴巾变的,她将浴巾卷起来再系上一根麻绳,就变成长长的软棒一样的娃娃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带着软棒娃娃走草地、过小桥、过泥谭,展开了一段捉熊、逃避熊、和熊做好朋友的有趣故事,不知不觉中他们走、跑、平衡能力得到了锻炼。 (图4)
老师们制作的软棒都各具特色,都能很好地为自己的教育目标服务,制作过程中,她们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用心创设情境,引发孩子的锻炼兴趣
情境教育强调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寓学习内容于情境之中,以引起儿童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使其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幼儿的情感才会被激发,思维才会被唤醒,创造性才能显现。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情境中进行是最佳的。本次活动中,四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活动需要创设了不同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身心自由地创造、运动,思维活跃,锻炼到位。
丁芹老师为了培养孩子们的侧爬能力,创设了螃蟹爬的情境,孩子们在自主爬、听信号爬、载物爬、合作载物爬的过程中锻炼四肢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孩子们始终将自己自居为螃蟹,爬得很开心。
章美玲老师《小羊过陷阱》的活动目标是练习跨跳,她创设了小羊过陷阱的情境。“喜羊羊”为了战胜“灰太狼”,他们自觉练习跳陷阱的本领,在越变越大的陷阱面前没有一人胆怯,因为他们已经深处情境之中,他们俨然就是小羊了,他们需要练好本领去战胜灰太狼。
郝霞老师《熊二的心事》活动中创设了两个情境:一是故事情境,以自己改编的《熊二的心事》导入活动,带着孩子们走入熊二的生活,体验它不能说出心事的难受,从而激发如何才能让自己开心、让朋友开心的思考。二是活动中间的“心情话吧”,这是一个宽松的、自由的、隐秘的,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身处其中诉说心事的情境,在这里他们都能悄悄地对自己的宝贝(软棒自制的宠物)说出心中的不快,发泄不良情绪。
江晨老师《我们一起去捉熊》的情境:爸爸妈妈呵护小宝宝,通过自己去捉熊、带着宝宝去捉熊等情境,让孩子们身心置于其中,不知不觉地练习了各种走的技能,且难度层层递进。
巧妙扣点提问,激发孩子的创造思维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深刻说明了设疑与思考问题的紧密联系,只有“设疑”,儿童才能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其好奇心,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本次活动中,老师们为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都紧扣问题的关键点,创设“设疑式”情境,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处处设疑,时刻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处在积极活跃状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问题一个个得到解决。
丁芹老师《螃蟹挑战赛》活动中,她每一环节都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们遭遇问题,创新思维,尝试解决问题,比如:“怎样才能不碰到棉棒?”“怎样让棉棒不掉下来?”“怎样保持平衡?”等,这些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他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且在尝试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最后得出了颇具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章美玲老师《小羊过陷阱》活动中,通过“灰太狼又在设计陷阱想办法捉我们,怎么办”“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陷阱,我们怎么过?”“怎样用3根软棒帮助我们练习呢?”等等问题,让孩子们积极动脑,想出通过陷阱的最佳办法,同时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在问题的不断变化和陷阱的难度不断加大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江晨老师《我们一起去捉熊》,游戏开始的问题“你想带宝宝怎么玩?”,自然地引发了幼儿对于自己在家中曾经玩过的亲子游戏的回忆,已有经验激发了他们置身于“爸爸妈妈”的角色中:“我要带宝宝跳舞!”“我想带宝宝跑一炮!”“我会背宝宝去公园!”浴巾做成的“宝宝”虽然简单,却能够很方便地让幼儿创造性的想象得以实现,又起到运动前热身的作用。在“过泥潭”的时候,“怎么才能安全地走过泥潭?”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也是动作练习的重点。教师没有直接指出“怎样走”,而是让幼儿从自己的尝试中探索出经验,并进行分享和学习,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发现办法的乐趣,体会到创造性思考带来的成功感。这些都彰显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幼儿更加乐于参与创造性活动。
郝霞老师《熊二的心事》,活动之前有和孩子们一起用软棒制作自己心爱的物品的创造性活动;活动中在“为熊二想办法”的环节中有扩散思维的培养;最后环节拓展“还有哪些发泄情绪的方法”时也是一种拓展思维,可以说是一种辐射性思维,即以一个问题为中心,思维路线向四面八方扩散,形成辐射状,找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扩大优化选择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