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也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整个社会文明建设。我们只有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促进教育民主化发展,主动与学生沟通,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关键词:教育民主 情绪 沟通
在本校教师教研时,谈到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感受时,大家都认为上课时的情绪直接影响着上课的质量,在我短短的教书生涯里,我也承认情绪或多或少都对上课质量有影响。情绪从一个浅在的层面影响着教师的思维,从而限制着教师教学的正常发挥,在这一点上,教龄越短的教师越明显,之后随着教龄和经验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小。在一个班级里,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对教师有礼貌,教师上课情绪就会偏好,即使准备的不太充分,师生在非常投入的情景中,还是会发挥得很好;反之,如果学生不学习,对教师无礼貌,或者说学生经常与教师发生冲突,教师的教学思维有时会被学生打断,无法投入,从而影响着教学效果。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品行不是遗传的产物,与教师的引导培养有着很大的关系。怎样才能在师生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呢?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和谐的气氛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经过笔者的反复思考,总结几条经验。
一、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
从传统教学模式来看,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存在等级的,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接受知识,在学生的主动参与方面未作要求,学生就像口袋,等待教师把知识装进去,教师把知识传给学生,也就像往口袋里装东西,装入的数量和质量,全凭教师拉袋口的能力和拥有物品的数量。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只有博学多才的教师才能传给学生足够的知识,在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大多数教师却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学习,而对教师的要求则重在方法的培养和组织能力上,提出了教师不是帮学生去捡金子,而是要教会学生捡金子的方法,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互相协作,共同去找到金子。因此,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教学生找金子的方法,却不能直接告诉他们金子在哪儿,是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只有把自己看成是服务于学生的,才会尽力为学生服务;也只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学生的发展才不会受教师知识有限性的控制,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也只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才会对付出无怨言,真正热爱教育事业。
二、在生活中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才能博得学生的尊敬,也只有教师热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时,学生才会从心底里尊敬教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也才会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此,我曾对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对三名教师的态度作访谈,从中发现,学生对品行良好、作风端正、态度和蔼的教师,不会有距离感,而这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做到,哪怕有时过于严格。而那些品行不良,性格暴躁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产生的是惧怕而不是亲和,即使不产生冲突也是一种有距离感的“亲和”。从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行为品质容易受他人影响,但在判断正误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辨别力,作风端正、品行良好、态度和蔼的教师,学生就会凭判断力把这部分人当作榜样,主动亲和榜样。事实证明,只有学生主动亲和教师,才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最佳效果,因此,在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过程中,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关键,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高低的评判标准。
三、在工作中要发扬教育民主
促进教育的民主化是现代教育变革的一项任务,教育民主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包含机会的扩大和均等,也包括教育组织、活动和关系本身的民主化。在教育民主理念的支配下,民主成为支配学生观念的重要原则。中小学学生的心理还未成熟,对现实的设想还处于直观想象之中,在处理事情方面追求民主、公平、公正,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处理事情时,就要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学生间发生的事情往往错综复杂,很多不是靠教师的肉眼就能看清事实的,教师在处理每一件事情前,都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因素,弄清事情的真象,找准处理事情的突破口,不仅如此,还要对处理结果有预见,独断专行只会形成学生的对抗心理。假如班上有两个同学打架,教师不分清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或者听一面之辞而断定是对方不对,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产生排斥、对抗心理。因为不管是哪一方,都只会朝自己有理的方面说,但如果教师先听取双方的讲法,再听取观众的评判,被批评指责的学生也会心服口服,逐渐认为教师是公正、公平的,从而形成向师性。
四、在与学生冲突时要善于控制情绪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难免在教学中产生意见分歧,当学生不按教师的意愿去做事时,教师就要善于控制情绪,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小学学生在做事时,大多考虑不到事情的后果,但事发后,他们通常又是束手无策的,这时,教师只有控制情绪,才会发挥说理教育的功效,面对学生,体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最终都是要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激動的情绪容易引起体罚手段的运用,也同时会让学生反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
五、在生活中主动和学生沟通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新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内容应该与社会交往的内容相联系。不管是多么调皮的学生,都总有一种方法能让他接受。如果在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教师主动和学生沟通,带领学生学习、带领学生上好活动课,从学生的吃、穿、住、行等方面去关心学生,让学生从心底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有沟通的成效的,因为每个人都对恩还是会感激的。
总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保证有良好教学质量的条件之一,教师在进行科研的同时,要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一项指标进行研究,让师生在良好和谐的关系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也有利于师德师风和整个社会文明建设。我们只有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促进教育民主化发展,主动与学生沟通,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教育理论》钟祖荣,刘维良主编,出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3-1
关键词:教育民主 情绪 沟通
在本校教师教研时,谈到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感受时,大家都认为上课时的情绪直接影响着上课的质量,在我短短的教书生涯里,我也承认情绪或多或少都对上课质量有影响。情绪从一个浅在的层面影响着教师的思维,从而限制着教师教学的正常发挥,在这一点上,教龄越短的教师越明显,之后随着教龄和经验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小。在一个班级里,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对教师有礼貌,教师上课情绪就会偏好,即使准备的不太充分,师生在非常投入的情景中,还是会发挥得很好;反之,如果学生不学习,对教师无礼貌,或者说学生经常与教师发生冲突,教师的教学思维有时会被学生打断,无法投入,从而影响着教学效果。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品行不是遗传的产物,与教师的引导培养有着很大的关系。怎样才能在师生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呢?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和谐的气氛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经过笔者的反复思考,总结几条经验。
一、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
从传统教学模式来看,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存在等级的,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接受知识,在学生的主动参与方面未作要求,学生就像口袋,等待教师把知识装进去,教师把知识传给学生,也就像往口袋里装东西,装入的数量和质量,全凭教师拉袋口的能力和拥有物品的数量。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只有博学多才的教师才能传给学生足够的知识,在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大多数教师却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学习,而对教师的要求则重在方法的培养和组织能力上,提出了教师不是帮学生去捡金子,而是要教会学生捡金子的方法,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互相协作,共同去找到金子。因此,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教学生找金子的方法,却不能直接告诉他们金子在哪儿,是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只有把自己看成是服务于学生的,才会尽力为学生服务;也只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学生的发展才不会受教师知识有限性的控制,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也只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才会对付出无怨言,真正热爱教育事业。
二、在生活中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才能博得学生的尊敬,也只有教师热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时,学生才会从心底里尊敬教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也才会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此,我曾对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对三名教师的态度作访谈,从中发现,学生对品行良好、作风端正、态度和蔼的教师,不会有距离感,而这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做到,哪怕有时过于严格。而那些品行不良,性格暴躁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产生的是惧怕而不是亲和,即使不产生冲突也是一种有距离感的“亲和”。从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行为品质容易受他人影响,但在判断正误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辨别力,作风端正、品行良好、态度和蔼的教师,学生就会凭判断力把这部分人当作榜样,主动亲和榜样。事实证明,只有学生主动亲和教师,才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最佳效果,因此,在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过程中,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关键,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高低的评判标准。
三、在工作中要发扬教育民主
促进教育的民主化是现代教育变革的一项任务,教育民主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包含机会的扩大和均等,也包括教育组织、活动和关系本身的民主化。在教育民主理念的支配下,民主成为支配学生观念的重要原则。中小学学生的心理还未成熟,对现实的设想还处于直观想象之中,在处理事情方面追求民主、公平、公正,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处理事情时,就要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学生间发生的事情往往错综复杂,很多不是靠教师的肉眼就能看清事实的,教师在处理每一件事情前,都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因素,弄清事情的真象,找准处理事情的突破口,不仅如此,还要对处理结果有预见,独断专行只会形成学生的对抗心理。假如班上有两个同学打架,教师不分清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或者听一面之辞而断定是对方不对,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产生排斥、对抗心理。因为不管是哪一方,都只会朝自己有理的方面说,但如果教师先听取双方的讲法,再听取观众的评判,被批评指责的学生也会心服口服,逐渐认为教师是公正、公平的,从而形成向师性。
四、在与学生冲突时要善于控制情绪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难免在教学中产生意见分歧,当学生不按教师的意愿去做事时,教师就要善于控制情绪,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小学学生在做事时,大多考虑不到事情的后果,但事发后,他们通常又是束手无策的,这时,教师只有控制情绪,才会发挥说理教育的功效,面对学生,体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最终都是要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激動的情绪容易引起体罚手段的运用,也同时会让学生反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
五、在生活中主动和学生沟通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新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内容应该与社会交往的内容相联系。不管是多么调皮的学生,都总有一种方法能让他接受。如果在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教师主动和学生沟通,带领学生学习、带领学生上好活动课,从学生的吃、穿、住、行等方面去关心学生,让学生从心底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有沟通的成效的,因为每个人都对恩还是会感激的。
总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保证有良好教学质量的条件之一,教师在进行科研的同时,要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一项指标进行研究,让师生在良好和谐的关系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也有利于师德师风和整个社会文明建设。我们只有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促进教育民主化发展,主动与学生沟通,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教育理论》钟祖荣,刘维良主编,出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