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鲜明特色和重要主题,也是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标准。行政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之一。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唯物史观,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分析行政体制改革,有利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有利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唯物史观;中国社会转型;行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1 — 0017 — 02
一、准确理解与掌握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重要发现,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成果,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还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组成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两大基本支柱,一是“哲学发展史上唯物主义发展线索的必然产物——历史发展的客观原理”①,它主要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次建筑等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还包括由它们关系规律基础上的阶级、国家与革命的关系,进而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等。二是基于“哲学发展史上人道主义发展线索的必然产物”②——群众史观原理,即通常所讲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其主要内容是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的作用,阶级、政党、领袖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等。
重申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内容与地位,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准确理解与掌握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史观强调经济起决定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因素作用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统一的,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第二,人创造历史基于一定的现实条件和物质基础,不可能凭空创造,即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一定的物质做基础和遵循客观规律。第三,人创造历史的各种前提与条件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第四,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二、认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行政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社会转型是对现有制度的创新。中国社会转型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鲜明特色和重要主题。中国在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文化上封建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末期,由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加之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甚至一度倒退。改革开放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上积极向国外学习,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到今天,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要从前市场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变,从崇尚权威的人治往崇尚民主的法治社会转变,从传统文化往现代文化转变,最终形成“‘法治国家、市场经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与互补的”③稳定局面。
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方面和主要途径之一。从1982年到2013年,几乎每隔五年,都有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出台。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进入了深水期。行政体制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前提,“大部制”改革、进一步下放政府审批事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成为这次行政体制改革的亮点。
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社会进行转型,社会的成功转型要求行政体制改革。
三、唯物史观贯穿于行政体制改革领域的方方面面
行政体制改革,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变革。唯物史观认为,上层建筑属于社会意识,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的和观念的上层建筑,政治体制又属于政治的上层建筑,而行政体制改革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行政体制改革属于社会意识领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经济体制虽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但经济体制的改革却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所以,行政体制的改革又必须依赖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前提牵引,是深水期改革的伟大战略决策。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导致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进步。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的提高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相应地,经济基础也发生了变化,进而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与发展。所以,产生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剥削阶级及相关的国家机构和制度。而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谈不上或没有剥削的。但有剥削不一定代表着社会的倒退。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两者之间的协同统一。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又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历史上的任何阶段相比,我们离共产主义最近,但不容否认的是在物质方面仍然匮乏,在精神层面远远没有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所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讲,仍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来满足我们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变革上层建筑那些不适应合经济基础的内容。行政体制改革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要求。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尽管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向前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总是进步的,然而并不是呈直线式的前进和上升。导致曲折或倒退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结果。在1890年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恩格斯写到:“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以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并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恩格斯的这段话十分清晰地说明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三种情况。我们要及时变革、更新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能推动经济基础发展的上层建筑。行政体制改革正是这个原理的具体体现。 此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中,做出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和进一步下放和减少政府审批事项等决策,体现了唯物史观群众史观原理。市场本身具有资源配置作用,政府减少审批事项,将权利交给市场与群众,有利于激发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性和积极性。市场与群众能做好的事情政府不应该过多地去干预。通过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性和积极性,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四、运用唯物史观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成功实现中国社会转型
中共八大将当时中国的矛盾定位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做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伟大决策。然而,由于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各方面客观与主观的原因,没能将中共八大作出的正确决策贯彻执行下去,反而将工作重心放在阶级斗争方面,忽视了生产的发展,使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此时的情况,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可以归结为:尽管与社会主义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经济基础也已初步形成,但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的水平,却盲目定性上层建筑方面的一系列观念的和政治的东西已经达到社会主义的标准。错误地判断了社会群体中还有资产阶级的存在,从而错误地一味地进行阶级斗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夸大历史人物、领袖的作用。所以,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重创,人民百姓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正确总结了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教训,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在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上,作出了我国当前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认识,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经济方面的价值追求。同时,注重变革不符合实际的经济、政治体制,及时制定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政策等。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了唯物史观,中国改革开放才取得三十多年来伟大成就。
事实证明,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如果认真遵循、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唯物史观,中国的发展就会大踏步前进。反之,就会停滞不前。同样,在中国社会转型期过程中,若要充分做好行政体制改革工作,就必须认真遵循、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有机结合,注重创造历史时在现有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重视合力的作用,特别鼓励和发掘人民群众的作用。如此,方能有效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成功实现中国社会转型。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尹世洪.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1,(05):01-06.
〔3〕王浦劬.论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J〕.中国行政管理,2014,(02):06-14.
〔4〕邱爱辉,成晓曼,姜浩.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及主要贡献〔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25-28.
〔5〕王澜明.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化行政体制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3,(01):11-14.
〔6〕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J〕.江苏社会科学,2002,(06):30-36.〔责任编辑:谭文富〕
[关键词]唯物史观;中国社会转型;行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1 — 0017 — 02
一、准确理解与掌握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重要发现,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成果,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还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组成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两大基本支柱,一是“哲学发展史上唯物主义发展线索的必然产物——历史发展的客观原理”①,它主要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次建筑等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还包括由它们关系规律基础上的阶级、国家与革命的关系,进而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等。二是基于“哲学发展史上人道主义发展线索的必然产物”②——群众史观原理,即通常所讲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其主要内容是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的作用,阶级、政党、领袖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等。
重申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内容与地位,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准确理解与掌握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史观强调经济起决定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因素作用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统一的,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第二,人创造历史基于一定的现实条件和物质基础,不可能凭空创造,即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一定的物质做基础和遵循客观规律。第三,人创造历史的各种前提与条件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第四,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二、认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行政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社会转型是对现有制度的创新。中国社会转型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鲜明特色和重要主题。中国在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文化上封建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末期,由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加之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甚至一度倒退。改革开放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上积极向国外学习,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到今天,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要从前市场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变,从崇尚权威的人治往崇尚民主的法治社会转变,从传统文化往现代文化转变,最终形成“‘法治国家、市场经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与互补的”③稳定局面。
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方面和主要途径之一。从1982年到2013年,几乎每隔五年,都有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出台。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进入了深水期。行政体制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前提,“大部制”改革、进一步下放政府审批事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成为这次行政体制改革的亮点。
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社会进行转型,社会的成功转型要求行政体制改革。
三、唯物史观贯穿于行政体制改革领域的方方面面
行政体制改革,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变革。唯物史观认为,上层建筑属于社会意识,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的和观念的上层建筑,政治体制又属于政治的上层建筑,而行政体制改革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行政体制改革属于社会意识领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经济体制虽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但经济体制的改革却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所以,行政体制的改革又必须依赖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前提牵引,是深水期改革的伟大战略决策。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导致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进步。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的提高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相应地,经济基础也发生了变化,进而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与发展。所以,产生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剥削阶级及相关的国家机构和制度。而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谈不上或没有剥削的。但有剥削不一定代表着社会的倒退。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两者之间的协同统一。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又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历史上的任何阶段相比,我们离共产主义最近,但不容否认的是在物质方面仍然匮乏,在精神层面远远没有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所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讲,仍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来满足我们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变革上层建筑那些不适应合经济基础的内容。行政体制改革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要求。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尽管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向前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总是进步的,然而并不是呈直线式的前进和上升。导致曲折或倒退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结果。在1890年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恩格斯写到:“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以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并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恩格斯的这段话十分清晰地说明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三种情况。我们要及时变革、更新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能推动经济基础发展的上层建筑。行政体制改革正是这个原理的具体体现。 此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中,做出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和进一步下放和减少政府审批事项等决策,体现了唯物史观群众史观原理。市场本身具有资源配置作用,政府减少审批事项,将权利交给市场与群众,有利于激发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性和积极性。市场与群众能做好的事情政府不应该过多地去干预。通过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性和积极性,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四、运用唯物史观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成功实现中国社会转型
中共八大将当时中国的矛盾定位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做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伟大决策。然而,由于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各方面客观与主观的原因,没能将中共八大作出的正确决策贯彻执行下去,反而将工作重心放在阶级斗争方面,忽视了生产的发展,使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此时的情况,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可以归结为:尽管与社会主义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经济基础也已初步形成,但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的水平,却盲目定性上层建筑方面的一系列观念的和政治的东西已经达到社会主义的标准。错误地判断了社会群体中还有资产阶级的存在,从而错误地一味地进行阶级斗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夸大历史人物、领袖的作用。所以,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重创,人民百姓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正确总结了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教训,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在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上,作出了我国当前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认识,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经济方面的价值追求。同时,注重变革不符合实际的经济、政治体制,及时制定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政策等。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了唯物史观,中国改革开放才取得三十多年来伟大成就。
事实证明,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如果认真遵循、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唯物史观,中国的发展就会大踏步前进。反之,就会停滞不前。同样,在中国社会转型期过程中,若要充分做好行政体制改革工作,就必须认真遵循、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有机结合,注重创造历史时在现有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重视合力的作用,特别鼓励和发掘人民群众的作用。如此,方能有效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成功实现中国社会转型。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尹世洪.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1,(05):01-06.
〔3〕王浦劬.论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J〕.中国行政管理,2014,(02):06-14.
〔4〕邱爱辉,成晓曼,姜浩.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及主要贡献〔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25-28.
〔5〕王澜明.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化行政体制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3,(01):11-14.
〔6〕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J〕.江苏社会科学,2002,(06):30-36.〔责任编辑:谭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