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心理范畴中,适应力是情商的一部分。所谓适应力,是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己的德、智等诸因素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从一个小孩哭喊着上幼儿园的那天开始,你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就在处处体现。何况是出国,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越快调试好自己,新生活也就越顺畅。
每个海归人都会经历初踏上异国的兴奋、文化碰撞和习惯,到归国的再适应过程。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教育背景、年龄和语言能力的不同,这三个时期可长可短。初次离开自己熟悉的一切,踏上异国他乡往往感到十分的兴奋。最初的心理反应如同一个游客,对什么都感到好奇。这时并没有真正地接触当地社会,因而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度也较高。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友好的向导,那么蜜月期很快就会过去(有人做过统计,认为通常是两周)。
游客最多停留十几天,可是每一个出去留学的人,一待至少也是一年甚至几年,不是跟同伴在一起,或者几包方便面就能应付得了的。一个人,仿佛失落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衣食住行都要从头学起。地铁已经不是我们脑子里的标识,甚至习惯地靠右行驶都得时刻提醒自己,是否错了方向。文化的碰撞就更多了,生活无小事,出去之后也不再是中国人群中的一个个体,对别人来说,自己反而成了少数的外国人。
等慢慢地理解并习惯了所在国的行为准则,言行举止也有意识无意识地向当地文化靠拢,那就进入适应期了。不再感觉到无所适从,对当地的生活方式不再少见多怪,也觉得自然了,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圈子。而当习惯了国外的生活,归来之后,自己这个小小的个体上承载了两种文化,即将面对的就是中西文化的碰撞。
消化文化差异
初到异国,对所在国文化、人情世故、风俗习惯的无知,无法摆脱自己“文化的有色眼镜”。受到语言沟通能力、没有亲戚朋友、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人会变得非常敏感,一些发达国家的本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作是去他们国家揩油或抢本国人工作的。这种种族主义的偏见和歧视根本不需说出来,只要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语调就能感受。而此时,初到国外的人心里会有极大的落差,如果不能改变,就只能去适应。
说到语言,某个地区的语言表达跟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约定俗成的用法都有莫大关系。所以中国人在外国与当地人交流时要消除语言交际误会,除了熟悉常用的词汇和基本的语法规则,须多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同时要了解同样的语言在不同语言情境的不同含义。西方人一般爱养宠物,他们会称呼养狗或者猫的人为“dog person”或者“cat person”,这是很直接的表达,但中国人刚到国外,往往会对这种说法产生误解,觉得是在辱骂别人。这一切皆因平时跟外国人接触,对话可能会出现心情紧张,甚至头脑一片空白而害怕交流所带来的不适应,这就需要多给自己创造“真实环境”的练习机会。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行为方式上。西方人非常注重礼节,交谈中都有道谢和道歉的用语挂在口头,但另一方面,又乐于以非常直接的方式表情达意,并不婉转含蓄,这就与中国习惯的“犹抱琵琶”式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还有,西方人比较独立,自我,注重隐私等。其实,应该暂时放下自己的标准,把差异转化为一种沟通的动力,利用好奇来加强沟通,去适应,那么就可以交到很多朋友。
适应新生活
当一个人到达一个全新的地方,接触一种全新的文化,突然发现一切都与过去熟悉的事物迥然不同,以往的生活经验不管用了,不知道该怎样表现才恰当,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觉得很不舒服,很不自在,所以在海外面临的另外一个困境就是生活方式的适应,你要改变的是自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常态。
首先是饮食习惯的不同,很多人在国内的时候根本不会做饭。但是出国后,他们发现国外的饮食消费水平一般都很高,而且长了一个中国人的胃,长期吃面包黄油还真吃不消。迫于形势的危机,只能从刚出国连煮鸡蛋都问是先放蛋还是先放水,逐渐学成能做出一桌丰盛的家常菜。
很多人到国外,都是租住在普通人家,这样就一定要去适应房东的生活方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做饭就一定要考虑到房东的饮食风俗,习惯在国内煲电话粥,而到国外依然这样就属于扰乱了别人的作息时间,还使得其他的家庭成员无法正常使用电话。不过若与房东家有矛盾或不开心时,最好的建议是把原因找出来,并试着去沟通,千万不要忍着不说。
相反地,有些人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与外国朋友一起上教堂做礼拜,做公益事业,赢得了当地人的好感,使自己在海外的生活很愉快,收获也更多。
归来的再适应
海归在刚回国的时候都会遇到“Reverse Cultural Shock”(逆向文化休克),意思是说需要重新适应中国的文化。大多数人不会相信,但结果却发现潜移默化中已经吸收了国外文化的很多东西,反而对中国文化不习惯了。
想想海归真不容易,刚刚适应了国外生活,回国后又要克服逆向文化休克,重新适应中国,在国外时候想中国,在中国的时候又想国外。而造成回国后对国内的不适应在于,国家对待教育的导向,生活、自身的职业发展、国内商业环境,特别体现在薪金和职位方面。交友观念定位模糊以及信息不对称等。
钱钟书先生把海归夹在中文里的英文词儿比成“夹在牙缝儿里的肉屑”,在西方已经习惯了讲中文的时候带英文词儿,从没想到过需要把英文的口头禅翻成中文。这是一种习惯,但是在国内,会被看做是假洋鬼子的炫耀,所以海归要想和本土派打成一片,要先克服语言关。
海归遇到的语言休克是很容易发现,也是相对来说容易克服的,而海归和本土派中西文化的差异,则是微妙的,它藏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里,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在国外呆久了,习惯了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忘记了谦虚,也忘记了谦让。西方文化直来直去,学会推销自己是在西方谋生的先提条件。东方文化则比较含蓄,常拐弯抹角,嘴里说的不一定是心里想的。觉得自己是十分好也只会说八分,留着二分让对方去猜。
海归回来后会突然发现自己在交友市场上吸引力是零,多年前的好友已经失去联系,而谈及婚姻,目标市场是海归男士,觉得大家背景相同,应该有很多共同语言。没想到海归男士不想找海归女士,自己挣钱已经足够多了,何必再找个女强人呢,还是找一个本土派的贤妻良母比较好。那么扩大目标市场,转向本土派,可惜自身地位颇高,薪资丰厚,足以让本土派男士望而却步。重建自己的生活圈子,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必需。
生活中的文化差异像是浪花,需要海浪的撞击才会迸发,即使发生也不一定是件坏事,有时会给平静的生活平添一些乐趣。而工作中的文化差异,则像是一股旋流,会有一种被它吞没的感觉。感觉肩上的责任比在西方大,更有挑战性,甚至于同样的公司,但是在中国的工作时间是在美国工作时间的两倍。
好像我们这一辈子都在适应,人群,周身的物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好像我们天生具备了变色龙一样的本事,随着外界环境调整我们的语言习惯、谈吐、饮食等等。人也真的不是生时怎样去时怎样,我们时刻都在变化着。何况对于生活和精神内在经历巨大变化的海归们,在这样的变迁中历练过,锻炼了他们超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
每个海归人都会经历初踏上异国的兴奋、文化碰撞和习惯,到归国的再适应过程。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教育背景、年龄和语言能力的不同,这三个时期可长可短。初次离开自己熟悉的一切,踏上异国他乡往往感到十分的兴奋。最初的心理反应如同一个游客,对什么都感到好奇。这时并没有真正地接触当地社会,因而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度也较高。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友好的向导,那么蜜月期很快就会过去(有人做过统计,认为通常是两周)。
游客最多停留十几天,可是每一个出去留学的人,一待至少也是一年甚至几年,不是跟同伴在一起,或者几包方便面就能应付得了的。一个人,仿佛失落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衣食住行都要从头学起。地铁已经不是我们脑子里的标识,甚至习惯地靠右行驶都得时刻提醒自己,是否错了方向。文化的碰撞就更多了,生活无小事,出去之后也不再是中国人群中的一个个体,对别人来说,自己反而成了少数的外国人。
等慢慢地理解并习惯了所在国的行为准则,言行举止也有意识无意识地向当地文化靠拢,那就进入适应期了。不再感觉到无所适从,对当地的生活方式不再少见多怪,也觉得自然了,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圈子。而当习惯了国外的生活,归来之后,自己这个小小的个体上承载了两种文化,即将面对的就是中西文化的碰撞。
消化文化差异
初到异国,对所在国文化、人情世故、风俗习惯的无知,无法摆脱自己“文化的有色眼镜”。受到语言沟通能力、没有亲戚朋友、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人会变得非常敏感,一些发达国家的本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作是去他们国家揩油或抢本国人工作的。这种种族主义的偏见和歧视根本不需说出来,只要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语调就能感受。而此时,初到国外的人心里会有极大的落差,如果不能改变,就只能去适应。
说到语言,某个地区的语言表达跟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约定俗成的用法都有莫大关系。所以中国人在外国与当地人交流时要消除语言交际误会,除了熟悉常用的词汇和基本的语法规则,须多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同时要了解同样的语言在不同语言情境的不同含义。西方人一般爱养宠物,他们会称呼养狗或者猫的人为“dog person”或者“cat person”,这是很直接的表达,但中国人刚到国外,往往会对这种说法产生误解,觉得是在辱骂别人。这一切皆因平时跟外国人接触,对话可能会出现心情紧张,甚至头脑一片空白而害怕交流所带来的不适应,这就需要多给自己创造“真实环境”的练习机会。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行为方式上。西方人非常注重礼节,交谈中都有道谢和道歉的用语挂在口头,但另一方面,又乐于以非常直接的方式表情达意,并不婉转含蓄,这就与中国习惯的“犹抱琵琶”式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还有,西方人比较独立,自我,注重隐私等。其实,应该暂时放下自己的标准,把差异转化为一种沟通的动力,利用好奇来加强沟通,去适应,那么就可以交到很多朋友。
适应新生活
当一个人到达一个全新的地方,接触一种全新的文化,突然发现一切都与过去熟悉的事物迥然不同,以往的生活经验不管用了,不知道该怎样表现才恰当,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觉得很不舒服,很不自在,所以在海外面临的另外一个困境就是生活方式的适应,你要改变的是自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常态。
首先是饮食习惯的不同,很多人在国内的时候根本不会做饭。但是出国后,他们发现国外的饮食消费水平一般都很高,而且长了一个中国人的胃,长期吃面包黄油还真吃不消。迫于形势的危机,只能从刚出国连煮鸡蛋都问是先放蛋还是先放水,逐渐学成能做出一桌丰盛的家常菜。
很多人到国外,都是租住在普通人家,这样就一定要去适应房东的生活方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做饭就一定要考虑到房东的饮食风俗,习惯在国内煲电话粥,而到国外依然这样就属于扰乱了别人的作息时间,还使得其他的家庭成员无法正常使用电话。不过若与房东家有矛盾或不开心时,最好的建议是把原因找出来,并试着去沟通,千万不要忍着不说。
相反地,有些人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与外国朋友一起上教堂做礼拜,做公益事业,赢得了当地人的好感,使自己在海外的生活很愉快,收获也更多。
归来的再适应
海归在刚回国的时候都会遇到“Reverse Cultural Shock”(逆向文化休克),意思是说需要重新适应中国的文化。大多数人不会相信,但结果却发现潜移默化中已经吸收了国外文化的很多东西,反而对中国文化不习惯了。
想想海归真不容易,刚刚适应了国外生活,回国后又要克服逆向文化休克,重新适应中国,在国外时候想中国,在中国的时候又想国外。而造成回国后对国内的不适应在于,国家对待教育的导向,生活、自身的职业发展、国内商业环境,特别体现在薪金和职位方面。交友观念定位模糊以及信息不对称等。
钱钟书先生把海归夹在中文里的英文词儿比成“夹在牙缝儿里的肉屑”,在西方已经习惯了讲中文的时候带英文词儿,从没想到过需要把英文的口头禅翻成中文。这是一种习惯,但是在国内,会被看做是假洋鬼子的炫耀,所以海归要想和本土派打成一片,要先克服语言关。
海归遇到的语言休克是很容易发现,也是相对来说容易克服的,而海归和本土派中西文化的差异,则是微妙的,它藏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里,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在国外呆久了,习惯了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忘记了谦虚,也忘记了谦让。西方文化直来直去,学会推销自己是在西方谋生的先提条件。东方文化则比较含蓄,常拐弯抹角,嘴里说的不一定是心里想的。觉得自己是十分好也只会说八分,留着二分让对方去猜。
海归回来后会突然发现自己在交友市场上吸引力是零,多年前的好友已经失去联系,而谈及婚姻,目标市场是海归男士,觉得大家背景相同,应该有很多共同语言。没想到海归男士不想找海归女士,自己挣钱已经足够多了,何必再找个女强人呢,还是找一个本土派的贤妻良母比较好。那么扩大目标市场,转向本土派,可惜自身地位颇高,薪资丰厚,足以让本土派男士望而却步。重建自己的生活圈子,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必需。
生活中的文化差异像是浪花,需要海浪的撞击才会迸发,即使发生也不一定是件坏事,有时会给平静的生活平添一些乐趣。而工作中的文化差异,则像是一股旋流,会有一种被它吞没的感觉。感觉肩上的责任比在西方大,更有挑战性,甚至于同样的公司,但是在中国的工作时间是在美国工作时间的两倍。
好像我们这一辈子都在适应,人群,周身的物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好像我们天生具备了变色龙一样的本事,随着外界环境调整我们的语言习惯、谈吐、饮食等等。人也真的不是生时怎样去时怎样,我们时刻都在变化着。何况对于生活和精神内在经历巨大变化的海归们,在这样的变迁中历练过,锻炼了他们超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