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盛唐时期对抗外族入侵的战争非常频繁,所以国风雄壮,武将素质高,经有习武、练武的情形,在军事力量强化与个人身体素质提升上,有着较好的带动作用。而这个时期诗歌的创作也发展到了一个极点,对于武术题材内容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已经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状态,许多优秀作品从文人墨客的笔下呈现出来,给我们这些现代人带来研究盛唐武术的大量资料。本文就以研究盛唐时期的武术诗歌为途径,突出那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与思想状态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多的良性创作经验。
关键词:盛唐时期 武术题材诗歌 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盛唐时期对抗外族入侵的战争非常频繁,所以国风雄壮,武将素质高,习武、练武的情形是经常有的,在军事力量强化与个人身体素质提升上,都有着较好的带动作用。且当时实行武举制,大量的武术人才涌现出来,带动了武术文化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文人墨客骨子里也对武术有着较好的感觉,在描绘军事演习与武术训练上面,有较多的作品出现。王建、李白、杜甫等,这些爱国诗人对武术也颇有兴趣,在描述武术的时候,也是不遗余力,恰到好处地将武术的魅力表现出来,这里,我们需要看到娱乐性与竞争性的元素在武术中的体现,更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清楚,发现盛唐时期武术练习的宗旨与其呈现的精神魅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武术的内涵。
一 军营武术题材的诗歌
唐代自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经济实力便得到了有效提升,在军事、文化、政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武术的发展奔着更加实用的方向前进,尤其是在军营中,将军与士兵的训练,都在技术上有了较好的认识,文学作品中,又将男儿雄壮威武的军旅状态表现出来,边疆、军营、将士三者连在一起,依靠的是决心与坚毅的斗志,练习武术,增强体质,才能使他们取得胜利。
王建的《赠李愬仆射》中写道:“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这里描绘的是偷袭敌人军营的场景,兵法上说“兵贵神速”,这首诗便将这四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这首诗刻画了守卫玉门关的艰辛,同时,李白对连年征战带来的社会惨状进行了细致描写,“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虽然将士们苦苦守候着边关,但结果是输是赢,都不能预料,战死沙场是很平常的事,在军营生活不简单,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更困难。所以艰苦的训练与武术技巧的捕捉是增强士兵竞争力的最好的手段。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更是将壮士杀敌场面与军心凝重的状况抒发了出来。这里描绘了将士们在边塞中守关的决心与毅力,在寒冷的气候中,将士依然信心满满地杀敌。誓死要“斩楼兰”的心情突出了将士们的坚毅性格,这是武术训练中应该有的精神动力,也是报销国家、为国争光的一种写照,反映了武术训练带给将士们的坚强性格,树立的民族信心更是他们不断进步的精神主脉络。
卢照领的诗中写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写的是西汉武帝时期的李广射箭的场景,黑暗的树林草丛中有“躁动之声”,于是李广将军拔箭便射,之后大家便去寻找将军射出的箭,竟发现箭射在了一块大石头中,但是箭却拔不出来。此诗刻画了李广箭术的神力与技术的高超,也为军中生活与武术练习的重要性做出了说明。
李白的《白马篇》中写道:“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描写了战场上将士们征战匈奴的残酷激烈的场面,从细致的战马雄壮之声与将士们勇敢作战、奋勇杀敌的场景刻画中,让我们认识到了真正的武术是要在战场中发挥其本质的事项。“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通过表现将士们的团结奋进,在战场中将匈奴兵赶出家园,保护了人民与财产的安全,值得大加歌颂。
盛唐时期的文治武功都达到了顶峰,在武术方面有了强化的效果,我们必须从军营将士的身上找到这种元素,从正面的战争惨烈来反应武术的重要性,王翰有这样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以要增强将士们的体制,树立将士们的信心,鼓励他们在作战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消除他们对战争的恐惧感,将敌人赶出自己的家园,这也是诗歌需要表达的意图。
二 盛唐时期的武术精神魅力
在历史总结与民间武术现象的描绘中,诗人们也有重要的作品呈現,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对其进行了全新的刻画与总结,将自己的深切感受融合到诗句当中,从而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武术的精神魅力与文化内涵,从深处剖析了盛唐时代的武术宗旨。
李白的《侠客行》中写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罢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这里描写了信陵君的门客侯赢和朱亥及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将战国时期信陵君的豪情壮志与果敢的能力表现出来,使他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侠客行》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表现了他豪情的一面,同时又对武术中的果敢与建议呈现出来,大力刻画历史的事迹,同时也对唐代时期的“强悍”国力与民众尚武的精神进行了侧面呈现,艺术价值较高,对武术精神的分析得比较透彻。
杜甫的《送蔡都尉诗》中写道:“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官是先锋得,材缘挑战须。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马头金狎帢,驼背锦模糊……”描写了蔡都尉对武术训练与技术捕捉上精益求精的现状,从他那高超的武术技巧上,我们看到了武术运动的魅力,对于弓箭、枪法他都有很深的造诣,身轻如燕,马上功夫了得,“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描写了蔡都尉的身手敏捷,功夫一流,这种技巧性的训练与表演在当时是十分常见的,盛唐时代已经将这种武术练习与基础性的身体锻炼视为一种提升身体素质、磨练个人意志的重要“法门”。唐代武术还处于一种发展的阶段,但是在这个时代人们对武术理论与技巧训练做出的贡献,正好给我国后来的武术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一个新的层面出发,让完善的武术理论体系能够获得建立,帮助我们在今后的武术发展建设中,培养基础事项中最重要的一个文化元素的吸取,当然,当时的武术还没有设立系统的门派,宋代的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的分门别类的设置,恰巧是唐朝武术延伸打下的基础,盛唐时期这样的训练强度是对一个习武者前基本素质的提升要求,尚武的时代更要有这样的精神动力存在。在个人的能力提升上,必须讲求综合素质的强化,不能有惰性的一面出现,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武术功底一天比一天强。 杜牧的《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中将项羽率领的江东部队失败的遗憾之情写了出来,并且在进行刻画战事的时候用了“胜败兵家事不期”来说明胜败是常事,不可以看得太重,更加说明了项羽在兵败之后就自刎于乌江边的惋惜之情。也从侧面展示了项羽为人的执着与敢作敢当的豪迈之情。杜牧将项羽的伟大形象无所保留地刻画出来,正好反映了唐代那个时代的战乱环境与期盼英雄的到来,也是对武术发展现状的一种深刻的演变分析,从现实的意义来看,这首诗将武术的标准与英雄气概的豪迈之情激发了出来,帮助当时的人们树立了一种信心,对于习武者全面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参考事项。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载:“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爧如弈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在这首诗的描绘中,将公孙大娘和弟子在剑器训练上技巧与身姿做了淋漓尽致的刻画,表现出来的人物武术色彩比较浓重。作者用了比兴的写作手法,对公孙大娘与弟子在剑术上训练效果进行对比呈现,“爧如弈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描述了她们在训练过程中器宇轩昂、英姿飒爽的状态,与后羿、群帝骖龙相提并论,表达了她们训练精神的魅力所在,也呈现了一道美妙的武术大餐。同时,这里用“雷霆收震怒”、“江海凝清光”来说明她们收招换式的精妙之处,技巧性与竞争性并存,形成了一种较为敏锐的武术训练技能,公孙大娘的武术精妙之处就表现在此,获得了杜甫的关注,作者将其场面与所观所想描绘出来,表现在诗句当中,为的就是对当时的武术效果进行全面呈现,在有感而发的一刹那,获得了后人的无数追捧。
三 盛唐武术诗歌的影响
盛唐时期的武士题材的诗歌大量涌现出来,表现出来的就是那个时代尚武精神的浓重,我们看以后的宋朝,比较文弱,盛唐时候的雄壮在以后一去不复返。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愿意用自己的能力换回祖国的团结安宁,不想有连年的战争,习武练身体,时刻准备着奔赴战场,为保卫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所以他们在武术训练与技巧捕捉方面更加需要精益求精的思想存在。但是,唐代的武术发展显然只是处于初期的状态,没有像小说中描绘的那样精彩,但是在力量与技巧方面已经得到了大力发展,武术文化与诗歌创作相结合,从文学的角度来表现武术的精神魅力,使其中思想概念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李白、杜甫、王建等人的体育诗词堪称一绝,王建在《宫词》中刻画了宫廷的休闲娱乐生活,又有《赠李愬仆射》这样的武术题材的诗歌呈现,为唐代的体育诗歌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等爱国诗人,他们在创作诗词时,同样受到盛唐时期武术诗歌的影响,被其中的豪情壮志所鼓舞,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且对军旅生活与体育锻炼更是有着全新的认识。基于对武术的认识,我们看到的盛唐武术题材的诗歌表现的人的意志是非常坚强的,综合素质较强,后来的陆游、辛弃疾也受到其中凛然正气的鼓舞,对于骑马、弓箭、武术的锻炼与实际运用有较好的帮助,也对他们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的豪迈的情感表达有较好的启示,促进了宋代人士爱国精神的体现与提升。
武术题材的诗歌在后来的朝代也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其表达形式已经脱离了整个时代的背景,盛唐时期的尚武精神,后代是学不来的,宋朝的“杯酒释兵权”,以及多次被外族侵略,岌岌可危的帝国大厦已经经不起折腾,所以武术题材的诗歌创作已经是悲壮的了,甚至呈现在一个大时代中,只是一种幻想的假相而已,正如陸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旦失去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再想多统治主权,希望已经很渺茫了。所以,由豪情壮志,必须与时代相适应,在怎样的年代里,呈现的武术题材的诗歌形式与力度是不同的。盛唐时代创作出来的武术题材的诗歌是当时真实的写照,影响了后代诗词的创作形式,使武术变得更加有激情,文学魅力与武术精神相结合,诞生出来的将是无限的豪迈之情。
结语
武术题材的诗歌创作要求诗人对现实武术的魅力有较好的认识,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表现出武术那种技巧性、比赛性较强的竞争精神。文章做出的诗歌艺术评论也站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为其中反映出来的国家综合实力水平与相关的武术文明的强化,做好了准备。创新研究,综合体验,不能停留于诗歌的表面现象中,还要透过诗歌看内在,实现对武术的了解与综合推断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宝忠:《盛唐之音与盛唐武术》,《搏击(武术科学)》,2004年第6期。
[2] 曾于久:《对武术宣传的浅见——〈当代体育〉创刊联想》,《当代体育》,1984年第2期。
[3] 王锦贵:《试论中国传统文化若干特点(下)》,《阴山学刊》,2002年第4期。
[4] 刘志兰:《浅析唐代与当今武术的异同》,《搏击(武术科学)》,2007年第6期。
[5] 王俊奇:《论武术对唐代军事武艺发展的影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作者简介:肖奇,男,1977—,黑龙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工作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盛唐时期 武术题材诗歌 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盛唐时期对抗外族入侵的战争非常频繁,所以国风雄壮,武将素质高,习武、练武的情形是经常有的,在军事力量强化与个人身体素质提升上,都有着较好的带动作用。且当时实行武举制,大量的武术人才涌现出来,带动了武术文化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文人墨客骨子里也对武术有着较好的感觉,在描绘军事演习与武术训练上面,有较多的作品出现。王建、李白、杜甫等,这些爱国诗人对武术也颇有兴趣,在描述武术的时候,也是不遗余力,恰到好处地将武术的魅力表现出来,这里,我们需要看到娱乐性与竞争性的元素在武术中的体现,更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清楚,发现盛唐时期武术练习的宗旨与其呈现的精神魅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武术的内涵。
一 军营武术题材的诗歌
唐代自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经济实力便得到了有效提升,在军事、文化、政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武术的发展奔着更加实用的方向前进,尤其是在军营中,将军与士兵的训练,都在技术上有了较好的认识,文学作品中,又将男儿雄壮威武的军旅状态表现出来,边疆、军营、将士三者连在一起,依靠的是决心与坚毅的斗志,练习武术,增强体质,才能使他们取得胜利。
王建的《赠李愬仆射》中写道:“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这里描绘的是偷袭敌人军营的场景,兵法上说“兵贵神速”,这首诗便将这四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这首诗刻画了守卫玉门关的艰辛,同时,李白对连年征战带来的社会惨状进行了细致描写,“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虽然将士们苦苦守候着边关,但结果是输是赢,都不能预料,战死沙场是很平常的事,在军营生活不简单,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更困难。所以艰苦的训练与武术技巧的捕捉是增强士兵竞争力的最好的手段。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更是将壮士杀敌场面与军心凝重的状况抒发了出来。这里描绘了将士们在边塞中守关的决心与毅力,在寒冷的气候中,将士依然信心满满地杀敌。誓死要“斩楼兰”的心情突出了将士们的坚毅性格,这是武术训练中应该有的精神动力,也是报销国家、为国争光的一种写照,反映了武术训练带给将士们的坚强性格,树立的民族信心更是他们不断进步的精神主脉络。
卢照领的诗中写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写的是西汉武帝时期的李广射箭的场景,黑暗的树林草丛中有“躁动之声”,于是李广将军拔箭便射,之后大家便去寻找将军射出的箭,竟发现箭射在了一块大石头中,但是箭却拔不出来。此诗刻画了李广箭术的神力与技术的高超,也为军中生活与武术练习的重要性做出了说明。
李白的《白马篇》中写道:“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描写了战场上将士们征战匈奴的残酷激烈的场面,从细致的战马雄壮之声与将士们勇敢作战、奋勇杀敌的场景刻画中,让我们认识到了真正的武术是要在战场中发挥其本质的事项。“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通过表现将士们的团结奋进,在战场中将匈奴兵赶出家园,保护了人民与财产的安全,值得大加歌颂。
盛唐时期的文治武功都达到了顶峰,在武术方面有了强化的效果,我们必须从军营将士的身上找到这种元素,从正面的战争惨烈来反应武术的重要性,王翰有这样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以要增强将士们的体制,树立将士们的信心,鼓励他们在作战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消除他们对战争的恐惧感,将敌人赶出自己的家园,这也是诗歌需要表达的意图。
二 盛唐时期的武术精神魅力
在历史总结与民间武术现象的描绘中,诗人们也有重要的作品呈現,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对其进行了全新的刻画与总结,将自己的深切感受融合到诗句当中,从而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武术的精神魅力与文化内涵,从深处剖析了盛唐时代的武术宗旨。
李白的《侠客行》中写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罢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这里描写了信陵君的门客侯赢和朱亥及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将战国时期信陵君的豪情壮志与果敢的能力表现出来,使他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侠客行》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表现了他豪情的一面,同时又对武术中的果敢与建议呈现出来,大力刻画历史的事迹,同时也对唐代时期的“强悍”国力与民众尚武的精神进行了侧面呈现,艺术价值较高,对武术精神的分析得比较透彻。
杜甫的《送蔡都尉诗》中写道:“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官是先锋得,材缘挑战须。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马头金狎帢,驼背锦模糊……”描写了蔡都尉对武术训练与技术捕捉上精益求精的现状,从他那高超的武术技巧上,我们看到了武术运动的魅力,对于弓箭、枪法他都有很深的造诣,身轻如燕,马上功夫了得,“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描写了蔡都尉的身手敏捷,功夫一流,这种技巧性的训练与表演在当时是十分常见的,盛唐时代已经将这种武术练习与基础性的身体锻炼视为一种提升身体素质、磨练个人意志的重要“法门”。唐代武术还处于一种发展的阶段,但是在这个时代人们对武术理论与技巧训练做出的贡献,正好给我国后来的武术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一个新的层面出发,让完善的武术理论体系能够获得建立,帮助我们在今后的武术发展建设中,培养基础事项中最重要的一个文化元素的吸取,当然,当时的武术还没有设立系统的门派,宋代的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的分门别类的设置,恰巧是唐朝武术延伸打下的基础,盛唐时期这样的训练强度是对一个习武者前基本素质的提升要求,尚武的时代更要有这样的精神动力存在。在个人的能力提升上,必须讲求综合素质的强化,不能有惰性的一面出现,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武术功底一天比一天强。 杜牧的《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中将项羽率领的江东部队失败的遗憾之情写了出来,并且在进行刻画战事的时候用了“胜败兵家事不期”来说明胜败是常事,不可以看得太重,更加说明了项羽在兵败之后就自刎于乌江边的惋惜之情。也从侧面展示了项羽为人的执着与敢作敢当的豪迈之情。杜牧将项羽的伟大形象无所保留地刻画出来,正好反映了唐代那个时代的战乱环境与期盼英雄的到来,也是对武术发展现状的一种深刻的演变分析,从现实的意义来看,这首诗将武术的标准与英雄气概的豪迈之情激发了出来,帮助当时的人们树立了一种信心,对于习武者全面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参考事项。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载:“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爧如弈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在这首诗的描绘中,将公孙大娘和弟子在剑器训练上技巧与身姿做了淋漓尽致的刻画,表现出来的人物武术色彩比较浓重。作者用了比兴的写作手法,对公孙大娘与弟子在剑术上训练效果进行对比呈现,“爧如弈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描述了她们在训练过程中器宇轩昂、英姿飒爽的状态,与后羿、群帝骖龙相提并论,表达了她们训练精神的魅力所在,也呈现了一道美妙的武术大餐。同时,这里用“雷霆收震怒”、“江海凝清光”来说明她们收招换式的精妙之处,技巧性与竞争性并存,形成了一种较为敏锐的武术训练技能,公孙大娘的武术精妙之处就表现在此,获得了杜甫的关注,作者将其场面与所观所想描绘出来,表现在诗句当中,为的就是对当时的武术效果进行全面呈现,在有感而发的一刹那,获得了后人的无数追捧。
三 盛唐武术诗歌的影响
盛唐时期的武士题材的诗歌大量涌现出来,表现出来的就是那个时代尚武精神的浓重,我们看以后的宋朝,比较文弱,盛唐时候的雄壮在以后一去不复返。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愿意用自己的能力换回祖国的团结安宁,不想有连年的战争,习武练身体,时刻准备着奔赴战场,为保卫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所以他们在武术训练与技巧捕捉方面更加需要精益求精的思想存在。但是,唐代的武术发展显然只是处于初期的状态,没有像小说中描绘的那样精彩,但是在力量与技巧方面已经得到了大力发展,武术文化与诗歌创作相结合,从文学的角度来表现武术的精神魅力,使其中思想概念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李白、杜甫、王建等人的体育诗词堪称一绝,王建在《宫词》中刻画了宫廷的休闲娱乐生活,又有《赠李愬仆射》这样的武术题材的诗歌呈现,为唐代的体育诗歌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等爱国诗人,他们在创作诗词时,同样受到盛唐时期武术诗歌的影响,被其中的豪情壮志所鼓舞,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且对军旅生活与体育锻炼更是有着全新的认识。基于对武术的认识,我们看到的盛唐武术题材的诗歌表现的人的意志是非常坚强的,综合素质较强,后来的陆游、辛弃疾也受到其中凛然正气的鼓舞,对于骑马、弓箭、武术的锻炼与实际运用有较好的帮助,也对他们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的豪迈的情感表达有较好的启示,促进了宋代人士爱国精神的体现与提升。
武术题材的诗歌在后来的朝代也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其表达形式已经脱离了整个时代的背景,盛唐时期的尚武精神,后代是学不来的,宋朝的“杯酒释兵权”,以及多次被外族侵略,岌岌可危的帝国大厦已经经不起折腾,所以武术题材的诗歌创作已经是悲壮的了,甚至呈现在一个大时代中,只是一种幻想的假相而已,正如陸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旦失去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再想多统治主权,希望已经很渺茫了。所以,由豪情壮志,必须与时代相适应,在怎样的年代里,呈现的武术题材的诗歌形式与力度是不同的。盛唐时代创作出来的武术题材的诗歌是当时真实的写照,影响了后代诗词的创作形式,使武术变得更加有激情,文学魅力与武术精神相结合,诞生出来的将是无限的豪迈之情。
结语
武术题材的诗歌创作要求诗人对现实武术的魅力有较好的认识,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表现出武术那种技巧性、比赛性较强的竞争精神。文章做出的诗歌艺术评论也站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为其中反映出来的国家综合实力水平与相关的武术文明的强化,做好了准备。创新研究,综合体验,不能停留于诗歌的表面现象中,还要透过诗歌看内在,实现对武术的了解与综合推断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宝忠:《盛唐之音与盛唐武术》,《搏击(武术科学)》,2004年第6期。
[2] 曾于久:《对武术宣传的浅见——〈当代体育〉创刊联想》,《当代体育》,1984年第2期。
[3] 王锦贵:《试论中国传统文化若干特点(下)》,《阴山学刊》,2002年第4期。
[4] 刘志兰:《浅析唐代与当今武术的异同》,《搏击(武术科学)》,2007年第6期。
[5] 王俊奇:《论武术对唐代军事武艺发展的影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作者简介:肖奇,男,1977—,黑龙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工作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