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85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85例抗肿瘤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报告,采用Excel表格,分类统计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0岁以上老年患者居多,以静脉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占绝大部分,使用14种抗肿瘤药物中,阿糖胞苷和甲氨蝶呤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见,而且合并用药较单一用药发病率较高,重度药品不良反应8例,占9.4%;ADR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分别占35.3%、16.5%、15.3%。结论:临床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情况,同時用定期监测与报告,更好的临床给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随着抗肿瘤药物的快速发展,对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临床中常因服用抗肿瘤药物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ADR),损害患者的正常器官及组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重患者的痛苦,为此如何安全有效地给予患者抗肿瘤药物则成为临床重要的研究课题[1]。本文将探究2012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抗肿瘤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的报告,给予回顾性分析,其宗旨为更好的临床给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抗肿瘤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报告,采用Excel表格,分类统计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情况。ADR评价及程度分级采用《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判断标准》。
2结果
2.1患者基本情况
男45例,女40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62.3±2.5岁。ADR患者<18岁5例,占5.9%;18~40岁17例,占20%;41~60岁22例,占25.9%;>60岁41例,占48.2%。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居多。
2.2用药情况
2.2.1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76例次,肌内注射3例次,皮下注射2例次,口服3例次,腹腔给药1例次,其中以静脉给药占绝大部分。
2.2.2用药方法
85例ADR患者使用14种抗肿瘤药物,单一用药24例,占28.2%,合并用药61例,占71.8%。(详见表1)
2.2.3 ADR程度分级及严重者临床表现
85例ADR患者中,严重8例,占9.4%;一般76例,占90.6%。严重的ADR药品分类详见表2。
2.2.4 ADR累及组织、系统及临床表现
ADR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分别占35.3%、16.5%、15.3%。(详见表3)
3讨论
3.1 ADR与患者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关系
据结果表示,ADR与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但年龄分布中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居多,提示老人在生理上可能更容易使药物蓄积于体内,且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也提高了老年患者发生ADR的发生率[2]。
3.2 ADR与给药途径之间的关系
据结果表示,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容易诱发ADR,分析可能是由于药物经过血液给药,药物作用快,较其他给药途径对患者的刺激增强。同时药物自身特性及药物配加药剂,也会成为诱发ADR的主要原因[3]。此外,对药物的配伍及给药速度等因素也会成为诱发ADR的因素[4]。
3.3 ADR与用药方法
85例ADR报告中涉及抗肿瘤药物共14种,其中阿糖胞苷和甲氨蝶呤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见,分别占38.8%和23.5%。分析原因,可能我院常采用两种药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因而ADR报告中涉及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报告较高[5~6]。两种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常表现为头疼、恶心、头疼,临床症状较为明显且易被发现,因此上报几率也较高[7~8]。
3.4 ADR程度分级与归转
85例ADR患者中,严重8例,占9.4%,涉及8种药物,临床多表现为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贫血、呼吸急促、胸闷、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伤、呼吸困难、中性粒细胞减少、高寒、寒战、水肿、皮疹、胸闷等症状,为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应及时停止对患者给药,并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9~10]。对症治疗后,症状归转效果好,未出现致死致残病例,表明通过有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11~12]。
3.5 ADR累计组织及系统
85例ADR报告中,共累计8类组织及系统,其中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分别占35.3%、16.5%、15.3%。不良反应多发生在静脉注射和药物刺激性反应,其中头疼、恶心、头疼、呕吐是最常见的早期毒性临床反应;骨髓抑制是常见近期不良反应之一,常表现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由于本院开展肿瘤治疗较时间较短,为此目前尚无远期不良反应报告[13~14]。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是目前影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发展,抗肿瘤药物对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抗肿瘤药物会损害患者正常组织及系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在给药时,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情况,同时用定期监测与报告,更好的临床给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5]。
参考文献
[1]钱崇付,任东平,汪荣华.96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09,04(13):192.
[2]颜士岩,范建高.抗肿瘤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及其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1,09(16):268.
[3]韩涛.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首都医药,2008,06(14):269.
[4]俸小平,官东秀.我院抗肿瘤药物ADR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分析[J].中国药业,2008,04(06):327.
[5]孙静,韩文志,柳燕.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5(01):258.
[6]范毅敏,陈纯,甄宇峰,等.左卡尼汀治疗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附30例报告[J].新医学,2007,04(10):193.
[7]刘加涛,金亮,汪燕燕,等.我院抗肿瘤及辅助治疗药物不良反应164例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03(13):246.
[8]张艳华,刘红. 我院281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1,12(38):245.
[9]李泽辉,王晓丹,李宝笙.95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8,11(05):163.
[10]孙俊.铂类抗肿瘤药物及其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8,12(23):250.
[11]杨梅,汤致强.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1):196.
[12]李泽辉,王晓丹,李宝笙. 95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8,05(02):367.
[13]瞿美霞,徐金中.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与防治[J].医药导报,2010,29(03):236.
[14]朱莹.常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8,10(03):208.
[15]罗安福.常用抗肿瘤药物致肝损害的研究概况[J].医学综述,2010,16(24):226.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随着抗肿瘤药物的快速发展,对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临床中常因服用抗肿瘤药物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ADR),损害患者的正常器官及组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重患者的痛苦,为此如何安全有效地给予患者抗肿瘤药物则成为临床重要的研究课题[1]。本文将探究2012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抗肿瘤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的报告,给予回顾性分析,其宗旨为更好的临床给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抗肿瘤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报告,采用Excel表格,分类统计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情况。ADR评价及程度分级采用《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判断标准》。
2结果
2.1患者基本情况
男45例,女40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62.3±2.5岁。ADR患者<18岁5例,占5.9%;18~40岁17例,占20%;41~60岁22例,占25.9%;>60岁41例,占48.2%。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居多。
2.2用药情况
2.2.1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76例次,肌内注射3例次,皮下注射2例次,口服3例次,腹腔给药1例次,其中以静脉给药占绝大部分。
2.2.2用药方法
85例ADR患者使用14种抗肿瘤药物,单一用药24例,占28.2%,合并用药61例,占71.8%。(详见表1)
2.2.3 ADR程度分级及严重者临床表现
85例ADR患者中,严重8例,占9.4%;一般76例,占90.6%。严重的ADR药品分类详见表2。
2.2.4 ADR累及组织、系统及临床表现
ADR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分别占35.3%、16.5%、15.3%。(详见表3)
3讨论
3.1 ADR与患者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关系
据结果表示,ADR与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但年龄分布中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居多,提示老人在生理上可能更容易使药物蓄积于体内,且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也提高了老年患者发生ADR的发生率[2]。
3.2 ADR与给药途径之间的关系
据结果表示,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容易诱发ADR,分析可能是由于药物经过血液给药,药物作用快,较其他给药途径对患者的刺激增强。同时药物自身特性及药物配加药剂,也会成为诱发ADR的主要原因[3]。此外,对药物的配伍及给药速度等因素也会成为诱发ADR的因素[4]。
3.3 ADR与用药方法
85例ADR报告中涉及抗肿瘤药物共14种,其中阿糖胞苷和甲氨蝶呤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见,分别占38.8%和23.5%。分析原因,可能我院常采用两种药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因而ADR报告中涉及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报告较高[5~6]。两种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常表现为头疼、恶心、头疼,临床症状较为明显且易被发现,因此上报几率也较高[7~8]。
3.4 ADR程度分级与归转
85例ADR患者中,严重8例,占9.4%,涉及8种药物,临床多表现为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贫血、呼吸急促、胸闷、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伤、呼吸困难、中性粒细胞减少、高寒、寒战、水肿、皮疹、胸闷等症状,为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应及时停止对患者给药,并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9~10]。对症治疗后,症状归转效果好,未出现致死致残病例,表明通过有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11~12]。
3.5 ADR累计组织及系统
85例ADR报告中,共累计8类组织及系统,其中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分别占35.3%、16.5%、15.3%。不良反应多发生在静脉注射和药物刺激性反应,其中头疼、恶心、头疼、呕吐是最常见的早期毒性临床反应;骨髓抑制是常见近期不良反应之一,常表现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由于本院开展肿瘤治疗较时间较短,为此目前尚无远期不良反应报告[13~14]。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是目前影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发展,抗肿瘤药物对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抗肿瘤药物会损害患者正常组织及系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在给药时,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情况,同时用定期监测与报告,更好的临床给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5]。
参考文献
[1]钱崇付,任东平,汪荣华.96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09,04(13):192.
[2]颜士岩,范建高.抗肿瘤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及其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1,09(16):268.
[3]韩涛.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首都医药,2008,06(14):269.
[4]俸小平,官东秀.我院抗肿瘤药物ADR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分析[J].中国药业,2008,04(06):327.
[5]孙静,韩文志,柳燕.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5(01):258.
[6]范毅敏,陈纯,甄宇峰,等.左卡尼汀治疗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附30例报告[J].新医学,2007,04(10):193.
[7]刘加涛,金亮,汪燕燕,等.我院抗肿瘤及辅助治疗药物不良反应164例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03(13):246.
[8]张艳华,刘红. 我院281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1,12(38):245.
[9]李泽辉,王晓丹,李宝笙.95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8,11(05):163.
[10]孙俊.铂类抗肿瘤药物及其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8,12(23):250.
[11]杨梅,汤致强.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1):196.
[12]李泽辉,王晓丹,李宝笙. 95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8,05(02):367.
[13]瞿美霞,徐金中.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与防治[J].医药导报,2010,29(03):236.
[14]朱莹.常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8,10(03):208.
[15]罗安福.常用抗肿瘤药物致肝损害的研究概况[J].医学综述,2010,16(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