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如期举办。此次航展共吸引了40个国家的近700家企业参展,展览体量空前。这次航空航天业的盛会,荟萃了包括104架飞机在内的各种高科技展品。
航展中,不但出现了代表中国空军雄厚实力的“20家族三兄弟”歼-20、运-20、直-20,也有一登场就受到万千瞩目的攻击-11、无侦-7和电子战改型歼-16D这些空中新贵亮相。
此次航展中无人机的密集展出,和电子战飞机的惊艳出场,代表着现代战争的无人化、电子化趋势。
无人机:战场破局者
2020年9—11月,亚美尼亚及阿塞拜疆两国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以下简称“纳卡”)地区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中,阿军的无人机运用成了最大看点。
以往的纳卡冲突中,虽然阿塞拜疆在国力和兵力上占据优势,但亚美尼亚凭借其较高的战术水平及勇敢善战的士兵,屡屡取得战场胜利。
但此次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大量引进了以色列及土耳其制造的“哈洛普”、TB-2等无人机。只要天气适宜作战,阿军的无人机就在战区上空巡飞,时刻对亚军密切监控,为指挥部提供信息保障。
无人机一旦锁定亚军的坦克、防空导弹及步兵工事等目标,便会直接发射导弹(察打一体无人机)或俯冲引爆(巡飞弹)。由于缺乏反无人机的战术手段,曾英勇善战的亚军士兵成了活靶子。他们在听到无人机俯冲发出的嗡鸣时,无不奔逃溃散。
在冲突中,阿军无人机击毁了亚军倚为长城的6套俄制S-300防空导弹系统,及230辆以上的坦克及装甲车辆(阿方数据)。亚方则割地赔款,饮恨纳卡地区。
亚阿兩国均不算军事强国,但无人机的引入,使得原本差距不大的军事对抗变为近乎一边倒的杀戮,它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更昂贵的“坦克杀手”武装直升机在战场体系中的位置。
在现代战争中,无人机的应用远不止于此。以美军为例,在针对攻击窗口极短的时间敏感性目标(飞行器或地面移动目标)时,美军会采用F2T2EA杀伤链作为作战流程,即Find(探知)、Fix(锁定)、Track(追踪)、Target(指示)、Engage(打击)、Assess(评估)6个环节。
在F2T2EA流程中,RQ-4“全球鹰”侦察无人机、MQ-9“死神”和MQ-1C“灰鹰”察打一体无人机等,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此次作战为“斩首行动”等经过事先评估的对攻击火力要求不高的任务,美军甚至可以剥离卫星、预警机、载人战斗机等装备的介入,全流程仅使用无人机,可在5~15分钟内完成,并迅速根据评估决定是否进行补充打击—F2T2EA是现今最先进的无人作战体系。
针对无人机发展的迅猛势头,各军事强国开发了可对其进行软硬杀伤的各种先进装备。硬杀伤就是以具有高精度火控系统的高炮、轻量化导弹或激光武器(以激光照射方式破坏无人机的光电设备)等设备,直接攻击无人机。
在电子战领域,电子空战最为凶险激烈,局势瞬息万变。
此次航展中,就有LW-30高机动激光防御系统这种既可适应野战环境、也可部署于要地防御的反无人机或其他制导武器的武器系统亮相。被激光“致盲”之后,无人机的光电导航系统失灵,就会失去攻击能力。
软杀伤则是以干扰设备影响目标无人机的通信链路及导航设备,使无人机“晕眩”,无法正常锁定及攻击目标,如美国ICARUS地基系统及俄罗斯“瓦尔代”系统等。
此种干扰方式属于电子战范畴。在电子战领域,电子空战最为凶险激烈,局势瞬息万变。此次航展上的歼-16D就是电子战战机中的佼佼者。
以色列空袭吃瘪
2021年9月4日,4架以色列空军F-15“鹰”战斗机在夜幕中起飞,向叙利亚方向隐蔽飞行。进入黎巴嫩领空后,以军飞行员几乎同时启动发射装置,共向预定目标发射24枚空对地巡航导弹。
导弹呼啸着划过夜空,飞向大马士革郊区的两个伊朗民兵驻地。在导弹接近目标准备俯冲时,它们的飞行轨迹突然发生了微妙的震荡。下一瞬间,俄制Buk-32E“山毛榉”导弹和Panssir-S1“铠甲”高射机关炮组成的火网将以军导弹包围,21枚导弹被拦截,未被拦截的3枚也未能精确命中目标。
近几年,以色列对叙利亚依然不时进行空袭。但在叙政府军控制区,以军导弹命中率有明显下降。对此以色列媒体表示,以色列对叙境内伊朗目标的空袭成功率下降的原因是,俄罗斯接管了叙军的防空系统,并以电子战设备影响了以色列导弹。
它可开启多目标干扰,瞬时为对方雷达系统制造700个以上的假目标。
这是继2019年6月,以色列宣称俄罗斯在叙利亚境内部署多套电子干扰设备大幅影响以色列境内的GPS信号、向以色列发动电子干扰战后的再次指控。对此指控,俄方发言人称为无稽之谈。
在军事领域,电子战以干扰、压制敌军的电子及通信系统甚至夺取或扰乱敌方设备控制权为手段,以提高己方作战能力、削弱敌方作战能力为目的,可分为电子侦察/反侦察与电子对抗/反对抗。
现代空战中,电子战战机因此而研制。此次航展上亮相的歼-16D电子战战机,对标的就是号称世界最强电子攻击机的EA-18G“咆哮者”。
EA-18G是以技术成熟的舰载战斗机FA-18“超级大黄蜂”为平台研制、具有战斗和电子战双重功能的飞机。虽然它的机动性、常规武器设备和隐身性均不算顶级,但电子战能力极为突出,大大超越了美军前代电子战飞机EA-6“徘徊者”。
“咆哮者”装備AN/ALQ-99雷达干扰吊舱、AN/ALQ-227通讯干扰系统和ALQ-218V(2)“透视”战术接收机等尖端设备,集电子战攻防支援于一体。
如果担纲主攻,“咆哮者”可以在160公里以外全频段电磁干扰敌方的雷达系统,此距离超过现役防空火力的最大防御范围。即使敌方使用具跳频能力的抗干扰雷达系统,“咆哮者”也可分析对方跳频规律,自动追踪对方的频率。
在对方雷达失去功能后,“咆哮者”可用携带的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摧毁对方的雷达系统。即使处于守势,“咆哮者”在干扰对方雷达及通讯系统的同时,也可监听敌军的通信系统,对敌战术情报做第一时间分析。
“咆哮者”在支援方面表现得也非常出色。它可开启多目标干扰,瞬时为对方雷达系统制造700个以上的假目标,掩护战斗机或巡航导弹迅速突防。“咆哮者”的通信系统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也可作为美军战时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军事演习中,“咆哮者”曾经远程电子压制并锁定当时世界最强的隐身战斗机F-22“猛禽”,并促使F-35“闪电2”隐身战斗机在开发中大幅升级电子战能力。
在无人机强势崛起的时代,“咆哮者”或它的后继机种对无人机的干扰和限制,也会成为重中之重。
人工智能将把控未来战场
在未来战争中,作战空间将多维全域扩展,目前依赖人机交互、响应时间较慢的无人机作战体系,势必会被淘汰。未来无人机系统将依照人工智能程序的判断作战,以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
凭借雷达及干扰装置的更加小型轻量化,无人机将会兼具侦察、预警、作战及电子干扰的多方面能力:高空有大型侦察无人机对战场全方位监视;中低空域有察打一体无人机及巡飞弹游弋四方;超低空则有微型无人机可利用蜂群技术隐蔽渗透至敌方阵地,对步兵等小型目标发动密集攻击。
这种全域立体的无人作战方式是未来战争的方向,变革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此次航展中,各方签署了包括翼龙-2无人机在内的159架飞机购销协议,总金额达159亿美元。虽然察打一体无人机的价格不菲,但与先进载人战斗机相比,仍便宜得多。
说到底,购买无人机的,多是在国防费用上精打细算、并有强烈威慑需求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