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多种教育技术在师范类学生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技术在师范类学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实践应用受到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双重制约。如何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并将各种资源合理分配,将资源组合的优势最大化,取长补短,达到教学技能培养的目的,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关    键   词]  教育技术;教学技能;师范类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072-02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借助网络,各种多媒体平台都能够运用到师范类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中去,例如常见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微格教学等;也有新生的微课、二维码、各种计算机语言技术等。通过熟练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技术使学生最终掌握扎实的教学技能,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当地的中小学基础教育贡献应有的力量。
   作为师范类院校,怎样使师范类学生成长为信息时代下掌握多种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师,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教育部(2004)发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通知,《标准》对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在《标准》第一部分,第一条中提出从三方认识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标准》还提出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专业化”“终身学习”“教学媒体”等概念。在《标准》中多次出现技术和信息等字眼,由此可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从意识与态度的角度进行新的解释,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对师范类学生来说,对多种教学技能的掌握,有助于提升課堂的效率,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师范类大四毕业学生缺乏系统的教育技术实践操作培训的问题。由于对多种教育技术的理解狭窄,缺乏对教育技术实践操作的培训,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教学上的实践,使课堂缺乏多样性,从而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对师范类大四毕业生和刚入职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教育技术知识和多种教育技术实际应用经验,仅制作多媒体课件,就会消耗他们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
   2.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大都是照搬教材,教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大都是复制、粘贴别人的模板,且版式花哨,多媒体课件的背景图片和色彩过于丰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件内容往往被忽略,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多种教育技术在师范类学生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一)从思想上重视教育技术技能的学习
   教育部(2004)指定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办法第一部分中对重要性的认识包括以下三点。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只有在思想上接受并重视起来,才能在实践中愿意花力气做好一件事。从学校层面,到教师层面,再到学生层面,都要对多种教学技术的应用和培训有足够的重视。从学校角度来说,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和应用机会。通过先进的网络和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将中小学的教学视频教学科目拿到师范生技能培训课堂上来,也可以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最直接的训练,让学生有面对面的真实感,不仅能学到多种教育技术的操作方法,更能将所学到的多种教育技术按照要求进行熟练的操作和运用,能够将课堂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可操作性强的技能,应用到教学中去。这样既实现了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创新能力方面也取得了进步。作为教师,尤其要重视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课堂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如果是内容和美观兼具,技术和功能兼备,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传递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吸收知识,美观的课件对学生的审美和课堂专注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从行动上重视对教育技术技能的应用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呈现多样性,多种教育技术都能用到教学中去,比如微课,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微课和课堂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嵌套在一起使用,也可以分开使用,对多种教育技术的熟练使用能够帮助师范类毕业生提高课堂掌控能力。
   美国著名的视听教育专家戴尔(2002)把学习所得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3个大类10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戴尔的“经验之塔”中将十个层次划分为三大类:有目的的直接经验、设计的经验、参与演戏归类为第一大类,即做的经验;观摩示范,野外旅行,参观展览,电影、电视,录音、广播、静态图像归类为第二大类,即观察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归类为第三大类,即抽象的经验。从教学效果来说,教学具有复杂性,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要经过多次的修改去适应学生的水平才能达到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师范生,对综合的教育技术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的运用,则是将个人经验和实践经验融合在一起的过程。有了思想上的前瞻性,才能认识到掌握多种教育技术技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才能在行动上充分重视教育技术技能的学习,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多学多做,多看多练,增加操作实践的机会,从而在实践中获得经验。    (三)建议师范类的毕业生能够接受系统的多种应用型教育技术的培训和操练,并能熟悉和掌握若干先进的教育技术
   师范类学生应当推广应用性强的多种教育技术培训,能够将现代化的、应用型的教育技术技能培训推广到师范类毕业生中去。同时,开展各种教学技能大赛,重点要大四毕业生参与,同时也要号召和动员其他年级的师范类学生参与进来。有了娴熟的教育技术手段,在备课过程中,更容易挖掘出教材和课堂内容的深度,能够通过一定的教育技术手段显著地突出课堂重点,引起学生的注意,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过教育技术手段的娴熟运用,还能在完成重点内容之外,有效地给学生灌输和普及由课堂内容或者重点内容衍生出来的其他知识点,从而能够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效果。
   教学技能的使用涉及较多的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综合使用,是需要多项技能协作的。
   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教育技术手段,课堂教授过程可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知识覆盖面更加宽阔。
   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教育技术手段,课堂外的时间可以有效利用起来。课堂可以从固定的教室延伸到各个空间和维度。只要有匹配的终端设备,比如手机、掌上电脑等,就可以利用网络和局域网等技术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将微信、二维码、微课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信息技术通过教学方式嵌套在一堂課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多种平台上展示交流知识和信息。
   只有将多种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综合应用到对师范类学生的教学技能培训中去,才能使师范类毕业生迅速适应科技和时代的发展,才能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浪潮,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需要与时俱进,将多种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从而最终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党志敏.信息化教学实际模式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4).
   [2]柳海明.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3]刘春波.论信息化条件下教员教学基本功[J].中国集体经济,2010(18).
   [4]吴云鹏,刘宝良,孙立红,等.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及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18).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从近几年国外发表的文献可以看出,新的电厂控制系统的研究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多变量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PID 控制改进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本文试图简略地概括这几方面
期刊
目前,高职院校逐渐成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主力军,其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师资的培养质量.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工作者进行现状调查,发现其普遍存在教学任务重,专业自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每天的运作与活动都渗透着的竞争、复杂、灵活和多变的特质,企业每时每刻都在做着种种决策,这就迫切要求其各级决策者们必须善于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抓
[摘 要] 针对GNSS导航信号处理教学中遇到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公式繁琐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的理论教学方法以及基于GNSS模拟信号发生仪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从教学设备、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GNSS;模拟信号发生仪;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
期刊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约束非线性最优化方法-增广乘子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空间四杆机构的运动综合.文中例举了实现已知函数RSSR和实现已知轨迹RRSS两种典型机构的最优综合.计
期刊
前不久我到出版社去看稿子,回来时由爱建新区步行至松花江边。这要从工厂拆迁后留在原址上的哈尔滨车辆厂的红色水塔、一辆老式蒸气机车——火车头、还有留在原址上的车辆厂
期刊
为解决小学语文学困生的问题,针对我校四年级的瑶族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并从汉语能力基础、阅读情感代入与课后反思提升三个方面找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