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出发,阐述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960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和特点
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
社会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全部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广义的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它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其培养目标的需要,积极地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使大学生从中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依托,以社会为舞台。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
(1) 双重属性。即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学校教育的属性,又有社会教育的属性,它是联结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纽带。因此,既不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校教育属性,将社会实践活动理解为第一课堂的延伸或作为第二课堂,也不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教育属性,排斥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以实践代替教育,搞所谓的“开门办学”。
(2) 多功能性。是指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标或价值,既可以体现在认知发展、技能形成方面,也可以体现在情感体验、品德与态度的确立等方面。在某一实践活动中,既可以对学生主体进行德育,也可以进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进而达到综合而不是单一的教育目标、任务。
(3) 社会参与性。即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广泛地参与到广阔的大自然改造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
(4) 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一特征要求教育者彻底改变一切从书本出发、从教室出发、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关心书本知识之外、教室和学校以外的事情,使之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国家,在理论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社会实践的开放性包括活动内容的开放性--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去学习和发展、活动时空与形式的开放性、活动评价的过程和活动开展的开放性等。
(5) 协同性。社会实践中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由于社会实践活动还具有课程的开放性、跨学科性、互动性等特点,不仅要求各类学校、各科教师之间、学校教师与家长及社会有关机构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协同完成任务,而且要求学生在充分发挥自主性,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的同时,充分利用与合作伙伴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的机会,培养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高等学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利用好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我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
我校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心工作,密切结合国家新形势,遵循“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指导思想,以“爱国 成才 奉献”为教育主题,以国情认识和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大规模、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和各级团组织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并为广大同学喜闻乐见。
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带领广大同学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学习、锻炼,让我们继续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磨练意志、拓展素质、增长才干,把火热的青春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社会实践中去,谱写更加绚丽、壮美的青春之歌。
参考文献:
[1]王建社,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大机制[J].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
[2]罗建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12期
[3]郑丽君,内蒙古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960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和特点
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
社会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全部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广义的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它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其培养目标的需要,积极地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使大学生从中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依托,以社会为舞台。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
(1) 双重属性。即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学校教育的属性,又有社会教育的属性,它是联结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纽带。因此,既不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校教育属性,将社会实践活动理解为第一课堂的延伸或作为第二课堂,也不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教育属性,排斥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以实践代替教育,搞所谓的“开门办学”。
(2) 多功能性。是指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标或价值,既可以体现在认知发展、技能形成方面,也可以体现在情感体验、品德与态度的确立等方面。在某一实践活动中,既可以对学生主体进行德育,也可以进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进而达到综合而不是单一的教育目标、任务。
(3) 社会参与性。即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广泛地参与到广阔的大自然改造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
(4) 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一特征要求教育者彻底改变一切从书本出发、从教室出发、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关心书本知识之外、教室和学校以外的事情,使之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国家,在理论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社会实践的开放性包括活动内容的开放性--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去学习和发展、活动时空与形式的开放性、活动评价的过程和活动开展的开放性等。
(5) 协同性。社会实践中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由于社会实践活动还具有课程的开放性、跨学科性、互动性等特点,不仅要求各类学校、各科教师之间、学校教师与家长及社会有关机构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协同完成任务,而且要求学生在充分发挥自主性,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的同时,充分利用与合作伙伴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的机会,培养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高等学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利用好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我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
我校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心工作,密切结合国家新形势,遵循“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指导思想,以“爱国 成才 奉献”为教育主题,以国情认识和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大规模、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和各级团组织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并为广大同学喜闻乐见。
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带领广大同学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学习、锻炼,让我们继续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磨练意志、拓展素质、增长才干,把火热的青春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社会实践中去,谱写更加绚丽、壮美的青春之歌。
参考文献:
[1]王建社,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大机制[J].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
[2]罗建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12期
[3]郑丽君,内蒙古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