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经第一人:法显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西游记》使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世代流传。于是,人们便认为“唐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去西天取经的人。名著中的“唐僧”原型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公元627年,玄奘法师西行天竺(今印度),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经回国,为弘扬东方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并不是西天取经的第一人,获此殊荣者是东晋的法显大师。
  法显俗姓龚,东晋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垣)人。法显兄弟四人,三个哥哥幼年夭亡,父母为保住这个儿子,便把3岁的法显送到寺中做小沙弥。法显20岁时受大戒,此后,他一心礼佛,勤学不止,成为当时有名的高僧,时人赞为“志行明敏,仪轨整肃”。法显在钻研佛经过程中发现,传入中国的佛学经典有很多或残缺不全,或是释义不清,于是便萌生了远赴佛教发源地——天竺求取经书的念头,“欲令戒律流通汉地”。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法显不顾65岁高龄,与同道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人从长安(今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北上,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今新疆和田),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经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内,再返巴基斯坦境内,后东入恒河流域,到达天竺境界,又横穿尼泊尔南部,到达东天竺。法显等人在摩竭提国(即摩揭陀)首都巴达弗邑(今巴特那)停留3年,学梵语,抄经律,收集了《摩诃僧袛律》《萨婆多哥钞》《杂阿毗昙心律》《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袛阿毗昙》等多部佛教经典。后来,法显又独自游历南天竺,在恒河三角洲的多摩梨帝国(今印度泰姆鲁克)写经画(佛)像两年。之后,搭船纵渡孟加拉湾,抵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在那里,他求得了《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杂藏》等四部经典。
  东晋义熙八年(412年)农历八月,法显搭乘商船,从海路东归故国。一路上,艰险濒濒,法显几乎是九死一生,于翌年五月携经书回到“东土”——青州广郡牢山(今山东省即墨县)。踏上故土,法显感慨万千——当年与他同去天竺求法的11人或半途折回,或客死他乡,或久留异邦不还,只有他一人回到祖国。西游期间,法显历时15年,游历国家30多个,带回大量梵本佛经。
  归国后,法显不顾年事已高和旅途劳顿,立即着手翻译佛经。七年间,他共译出佛学经典6部63卷,计一万多言,其中《摩诃僧袛律》一书成为五大佛家戒律之一,对后世的中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译经的同时,法显还将自己西行取经的见闻写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国记》(又名《法显行传》《历游天竺纪传》《佛游天竺记》)。全书9500多字,对所经中亚、印度、南洋等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记述。该书不仅是一部传记文学的杰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历时文献,是研究当时西域和印度历史、中外交通史的重要史料,在中国和南亚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法显取经、译经之功不仅得到佛教界的尊重,也赢得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近代学者梁启超说:“法显横雪山而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斯里兰卡史学家尼古拉斯·沙勒说:“人们知道访问过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的第一个名字是法显。”印度学者恩·克·辛哈等人也赞扬说:“中国的旅行家法显,给我们留下有关印度的宝贵记载。”
  公元422年,法显这位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和佛教史上居有重要地位的大旅行家、翻译家,圆寂于荆州辛寺,“春秋八十有六,众咸恸惜”。
  编辑/时光
其他文献
“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这首广为传唱的《母亲》,是天下母亲的共同写照,歌曲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截取一个个小片断,唱出了天下儿女的心声。母亲是一首歌,质朴深厚而又绵长。  ◎慈母心  母亲,这是不容任何人玷污的词汇,它纯洁、真挚,不掺一丝杂质。恐怕没有哪一种爱,能越过母亲对子
期刊
徐志摩有诗云,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低头,因了眼前的那个人;温柔,缘于心头转转折折的情感。李白《长干行》里的小女子,与夫君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想象那十四岁的新嫁娘,含羞的模样如花半开,捏着手帕一角,任你怎么呼唤,就是不应,就是不抬头,青涩的娇柔极其可爱。南朝乐府《西洲曲》是江南少女对江北情郎的相思,有一句“低头弄莲子
期刊
受某些养生节目的影响,女人似乎成了“血虚”的代名词,随时都应该补一补。于是乎,补血药大行其道,阿胶、四物汤、固元膏供不应求。但是如果不顾自身体质而盲目进补,反而是“自找麻烦”。  ◎阿胶的用法  女人应不应该补血呢?应该,但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大家平时认为阿胶是补血的,其实它止血的功效比补血要强。阿胶是用驴皮熬制而来的。由于它能止血,血流不出去,也就成了“补”。可见,它是“曲线补血”的。所以如果平
期刊
有的朋友会问我:“某某大夫到底行不行,开的药方是不是真有用?”我就跟他说:“假如说你感冒了,你去看西医,大夫会告诉你没什么事,多喝几杯水,吃点维生素,再过几天就好了。这样的医生是比较善良的医生,因为他知道,有些感冒吃几天药就会好,不吃药一个星期也会好。维生素只起增强体质的作用,并不是专门治这个病的。有些病人相信这个医生,他的病就真的好了。西医会如此,在中医中也有类似的‘安慰剂效应’。”由此引发的一
期刊
讨论大学设立国学学位,是“国学热”升级换代的标志。当然,这轮国学热已是现代中国第二次国学热了,两者似乎是有一定区别的。  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从逻辑上说,甚至是先有西学,然后才有国学之说。晚清以前,中国士人生活于自己构想的“天下”中,不知有“西学”,也就不会说“国学”。文明尽在中国,只有中国有学,哪有什么中、西?  待到十九世纪末,因为甲午战败,士大夫产生了文化危机感,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西
期刊
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遭余殃。”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宝藏就是善念、善行、善心和善人。2012年我曾经到韩国釜山参加国际狮子会大会,当时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肤色、各阶层、各年龄的数万人,无论自己的背景、经历、地位、财富如何,都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到釜山:善。作为全球性最大的慈善组织,狮子会的宗旨就是播散爱的种子,让善在人心中生根。  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期刊
春秋末年,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诸子争鸣竞起,在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中开创了中国文学和思想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所产生的各种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打出了不断变幻的旗帜,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上演了彼此交锋亦相互融合的场面。其中,儒、墨、道三家对后人影响尤为深远。  庄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精神的超脱与人格的自由,主张将自然之道推衍到社会与人类。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
期刊
“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其热议话题涵盖了儒学伦理的当代境遇、对中国传统和儒家思想伦理观念的新解、经典诠释学等范围。  ◎走出“博物馆”发掘儒学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西方现代文化的全幅冲击,以至于某些西方汉学家甚至认定,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学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只能收藏于博物馆的“古玩”。北京大学李翔海教授认为,儒学的当代发展应走出博物馆,认真思考三个问题:能否显现出和而不
期刊
汉初,曾产生过一股十分强劲的“过秦”思潮,即批判秦之暴政,这对当时西汉王朝的现实发展及走向影响深远。在这股思潮中,《淮南子》推波助澜,作用独特,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与陆贾、贾谊等人一样,《淮南子》也从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着眼,深刻省思秦政,认为其“不知治乱之本”,严厉批判其内在的根本弊端。但《淮南子》并未单纯局限于政治事件,而是秉持“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的政治理性,立足黄老思想,从“治道”与“
期刊
编者按:身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术副编审,鹿耀世老师在设计领域声名显赫。老师虽以设计而知名,却是为诗、为文、为画、为书,四处涉足,乐此不疲。鹿老师家学渊源,他深知,为书之道,除了苦学之外,贵在用心感悟。上追秦汉碑刻、法帖,下觅明清以及今人墨迹,可谓博览精研。他的作品,多见真、隶、行,并自成一格,可约略见其苦习礼器碑、史晨碑、华山庙碑的影子,但结构益见严整,却也不拘泥于“八分”的“蚕头雁尾”,该放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