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言打开文本的情感之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时,让学生通过默读、齐读、个别读等常用的朗读方式,对于有些文章难以与作者产生共鸣,而借助方言则可以打开文本的情感之门,实现情感的共通共融,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关键词:方言;情感;《老人与海鸥》
  常言道:“一二年级的课堂书声琅琅,中高年级的课堂死气沉沉。”小学低年级时,孩子们摇头晃脑,声情并茂甚至夸张地大声朗读的情景,在后来很难再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表现欲下降,对读不再那么热衷,也很难读出儿时那种味儿。在语文教学时,老师让学生通过默读、齐读、个别读等朗读方式,感悟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的确能起到一定成效。但有些文章,采用这些惯用朗读模式,泛泛而读,难以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教学时,我另辟蹊径,借助方言,打开文本的情感之门,实现情感的共通共融,从而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一次,我在翻看手机上的小视频时,里面用我们这儿的方言讲述生活中的瑣事,觉得有趣亲切。我忽生新念,我何尝不能借助方言,打开学生的情感之门呢?今年上半年,当我再次执教《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时,我借助方言,架起一座情感桥,实现情感链接,让学生走进文本,充分朗读,走进老人心里,实现情感突破,效果非常不错。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老人与海鸥之间感人的故事。课文结构清晰,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生前为海鸥做的事,表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半部分通过老人死后,海鸥们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展示海鸥对老人那份动人的情。老人对海鸥的爱是课文学习的重点,是出现后面壮观场景的原因,它是整篇课文的情感基调。理解了老人对海鸥的爱,对海鸥在老人死后的感人举动,就不难理解了。老人对海鸥的爱这部分内容,理解不难,难的是如何通过朗读来表现老人对海鸥的爱,实现情感上的共鸣。教学时,我抓住老人呼唤海鸥和介绍海鸥重情义这两处为情感切入点,利用方言,实现情感突破。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这段话中,老人自然而亲切地呼唤,就像在呼唤自己的儿女,饱含对海鸥的爱。课文写老人对海鸥的呼唤,只是概括地描述:“抑扬顿挫地唱着”“亲昵地变了调的地方话”,学生很难感受。而这一个个朴实的名字,却浸润着老人的爱意,这一声声如歌似曲地呼唤,更是老人爱海鸥最直接的表露。生活中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让学生更快地走进老人心里。我引导学生抓住“抑扬顿挫地唱着”“变了调的地方话”,通过方言,重现生活场景,搭建情感桥梁,进而模仿老人来呼唤海鸥,切身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
  课堂实录:“你们平时怎样呼朋引伴地出去玩的?叶静雯,喊上你几位好朋友出去玩吧!用方言,平时怎么说就怎么说。”叶静雯站起来,略带羞涩地喊道:“亭子(黄伊婷)、梦子(黄思梦)、小玉子(张晓玉),外出玩去!”“这是你对好朋友的昵称吧!就像‘独脚’‘灰头’‘红嘴’也是老人根据海鸥的特点取的,对海鸥的昵称!”“课文中说老人用变了调的地方话呼唤海鸥,那你也用变了调的地方话呼唤你的好朋友去玩。”叶静雯喊了起来:“亭子、梦子、小玉子、倩倩,走喽!”下面一阵欢笑。“我听出来了,你喊的时候,你变了调的地方话,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有时声音长,有时声音短,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什么?”“抑扬顿挫。”“对,就是抑扬顿挫。你们也用抑扬顿挫的地方话,呼唤海鸥来吃食吧!”学生放开喊了起来。“海鸥就是老人的儿女,用亲昵的变了调的地方话来呼唤。”学生又呼喊起来,就像“老人”在呼喊海鸥,那么情真意切!方言让学生亲近了文本,亲近了老人,情感自然流出。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啧啧……”这段话是老人介绍海鸥,字里行间流淌着老人对海鸥的喜爱与赞美。尤其“啧啧”这个拟声词,是老人发自肺腑之言,由衷之爱,是点睛之笔。只有爱之深,才能言之切。好多学生却忽视了这个词,只是按照读音,一板一眼地读成“啧(zé)啧(zé)”,不仅破坏了语言的美感,更读不出对海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能否读好这个词,关乎学生理解老人对海鸥的情意程度。“啧啧”这个拟声词,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词中包含的情感,我运用方言讲述了一个生活场景:“黄伊婷,前几天,你奶奶看到徐老师的小孙子长得又白又胖,你奶奶一边用手摸着小宝的脸,一边满是欢喜地说:这小宝这么胖乎乎的,多可爱啊!啧啧(ze ze)……这皮肤,啧啧(ze ze)……多白哟!”学生一边听着,一边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在老人眼中,海鸥就像是他的什么(儿女)?黄伊婷,你奶奶见到可爱的小孩,都这样由衷地赞美。何况老人眼中的海鸥,就是他的儿女,他更是喜欢得不得了。现在你再来读一读,注意‘啧啧’。”黄伊婷又站起来读了一遍,同学们也读了一遍,“啧啧”由心而发,欢喜之情溢于言表。方言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与老人的距离,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读才能入心。
  《老人与海鸥》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前几次教学,没有找到情感突破口,学生感受不深,没有激起内心的波澜。这次教学,用方言搭建情感桥梁,学生真正地走进老人心里,与老人情感融会贯通,达到高度一致。为课文的学习,降低了坡度,活跃了课堂气氛。用方言打开文本的情感之门,竟然收到如此效果。
  作者简介:
  黄庆芬,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双峰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中班幼儿在建构游戏过程中只喜欢独自建构,却忽视了建筑物之间的空间联系从而影响同伴间的合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主题建构活动结合孩子已有经验,且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而“图架”作为孩子建构游戏中隐形支架它不仅丰富幼儿对建构知识,提高幼儿建构技能及建构兴趣,而且对建构物之间的合作关系有了更深的
摘 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科技辅助教学手段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各科目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手法在我们看来已经成了辅导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方法不当仍会导致事倍功半,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推动物理教学呢?本文就将从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融合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他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当然
摘 要:时空观念是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事件的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关注时空观念是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前提。在初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本文从重视异时同空,理清时间脉络;把握具体时空,构建知识框架;聚焦同时异空,形成系统知识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构建系统知识。  关键词:初三历史;复习课;时空观念  历
摘要:小学是语文科目学习的基础阶段,只有教师善于智教,学生才能慧学,语文课堂才能焕发活力,想要完成这一目标,则需要教师有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从兴趣的激发、学习系统构建、学习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活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想做一名好老师,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就不能局限于老师“教”和学生“学”,而是应该让学生养生正确的学习态
摘要:养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是教给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的东西。少年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抓住了这一黄金时期,孩子的发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小学生  小学,人一生中最重要和最美好的阶段,纯真自由,阳光热情。学校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应该抓住这个有效的关键时期,积极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多种手段,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开始,帮助学生做好人生积淀,丰富自
摘要:“新竹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这句诗以新竹之高、恶竹须斩的方式,向我们强调了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所以,广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毫不犹豫地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积极主动地革新教学模式,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焕然一新。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革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这一话题进行如下漫谈。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景剧;生活化;合作式  如果说“行云流水”是语文教
摘要:我们知道,科学的本质在于人类的探究活动。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家园携手指导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增长知识。首先,要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素质。其次,要家长积极的配合。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文章围绕如何开展家园携手指导幼儿的科学活动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科学教育;幼儿园;探究;家长;创新;动手;教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
摘要:科技水平的快速更新和进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水平,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先是对电子白板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其次对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展开系统的讨论。通过科学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有效地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能力的锻炼。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运用策略   一、 引言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交互式电子白
摘 要:为什么要问题化学习?因为提问是学习的本源,是人的本能,更是人类不断发现、不断进化的自然选择,所以只有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才能进步。  什么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是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性学习的活动,它是以“学生问题为起点、学科核心问题为基础、教师问题为引导”的三位一体的课堂学习方式。  怎样进行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是让学生围绕学科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不断思考与追问的过程:从敢于
摘要:学政治,记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记忆是万万不能的。记忆准确和全面是做好高考试题的前提和基础。古人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概括了联想记忆法、顺序口诀记忆法、谐音口诀记忆法、图示记忆法、判断记忆法、推理记忆法、分析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公式记忆法、寓言典故协助记忆法等十种政治课记忆教学技巧,以期与同仁分享。  关键词:政治课;记忆技巧;分享  近年高考文综政治试卷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