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推动物理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科技辅助教学手段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各科目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手法在我们看来已经成了辅导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方法不当仍会导致事倍功半,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推动物理教学呢?本文就将从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融合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他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当然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高中物理课程由于存在大量的实验、模型、演示过程,单纯地通过教科书或者图片式的教學很难满足日趋发展的教学需求。但是大范围的推广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在很多时候往往并不能起到正面效果,反而会由于融合的不到位阻碍物理课程的有效开展,那么应当如何正确融合二者以推动教学发展呢?
  一、 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想
  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但是如果没有先进的理念则很难有效驾驭这新时代的产物。在科技开发方面是如此,而在物理教学方面亦是如此,良好的教学理念对于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物理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强硬的添加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依托于先进的课程安排、良好的教学编排,而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仅不利于这种手段的添加,同时更加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发展。而说到教学理念的更新,不得不说的就是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思想作为指导一名老师开展教学的核心思想内涵直接决定了课程的先进程度以及课程的可开发、可拓展深度,可以说一节课程的成功与否体现在教学理念,而扎根于教学思想,因此信息技术若想得到良好的教学应用,首先应当确保教学思想的先进性,先进的教学思想要求老师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不仅对于学生的发展如此,对于课程本身的质量提升亦是如此。例如我们在传统的力学实验讲解过程中过于注重对于受力分析和物体运动的讲解,但是忽略了物体运动对学生的直观演示,可是在遇到一些运动情况较为复杂的题目时学生就很难理解。变加速曲线运动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所以我们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善用先进技术辅助提升情景教学,而通过信息教学的图像化处理进行良好的情景模拟便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
  二、 硬件、软件的全面支撑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一般的教学辅助手段不大相同,通常的教学辅助大多以教学辅助资料为主,这种辅助手段即使在没有任何条件基础的情况下老师依旧可以通过习题的抄写、板书作图等方式来进行教学。但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完全不行,信息技术的实现需要软硬件的高效配合,在缺乏硬件条件和软件基础的支撑的前提下,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便无从谈起,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考虑。
  (一) 硬件的支撑
  其实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对于硬件的要求并不高,相对于复杂的物理实验器械来说,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有时甚至更加容易达到。作为基础的硬件条件来说,需要电脑、大屏幕、网络的相互配合。但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目前甚至可以简化到仅需一台投影仪就可以完美解决。通过手机与投影仪的链接使用进行投屏,并通过手机网络进行素材收集及演示,这种便携化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更加紧密且轻便了。
  (二) 软件的配合
  对于不同的教学要求,我们需要不同的软件进行支撑。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虽然没有明确地讲解物理模型的构建,但是在很多题目的解答过程中我们都需要引领学生自行构建物理模型,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老师进行大篇幅的讲解、海量的板书作图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但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可以依托建模软件的力量瞬间形成立体化的三维模型,极大地提升了课程效率,同时也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当然这一切都基于建模软件的支撑。同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还需要视频演示、动态处理、数据分析等多种软件的支持进而保证物理课堂能够以最高效的方式顺利开展。
  三、 摸索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模式
  目前对于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融合模式的问题,我国教育系统尚未给出官方的指导意见。由于全国各地教学实际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很难就二者融合给出一个具体的指导方案,但是作为老师而言我们应当努力积极探索,结合自身教学所在地的教学实际需求,制定最为合适的融合模式,并且通过这种高效的融合提升当地物理教学水平。但是即便全国各地教学方针各有差别,也并不妨碍广大教育工作者们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例如合理利用网络云平台便是一项十分需要广大老师开创探索的教学新方向,老师可以在云平台上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方案,同时还能够在平台中获取好的意见和建议,打破以学校为中心,课程组为单位的一亩三分田,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拓展教学视野。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当着重注意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教学体系的相互融合,依托先进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各学科教学进入一个高效发展的新环境。作为老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教育学生,更应该成为时代的领跑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动学科教育向着先进化不断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推动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便是这其中的一大步。
  参考文献:
  [1]徐少炜.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之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3(35):52.
  [2]宋昌杰,王彦敏.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应用的模式与建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155.
  作者简介:
  蔡景阳,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在逐渐上升,在需要面临高考的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每次考试中数学都占据了较多的分数。立体几何部分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是比较难的部分,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困难度较高,而且对学生的立体思维空间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才能促进学生提高
摘要:游戏前的准备,包括游戏的前期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提前预设相应的活动内容、分析幼儿的已有经验、环境创设投放材料、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反思分析调整等过程,这些过程是融入、渗透到游戏活动的多个环节中。  关键词:区域游戏;游戏准备;生活游戏  众所周知,区域活动是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并考虑教育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把活动室划分出相关的区域,并投放相应活动材料。区域活动中教师在观
摘 要: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本文从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探讨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认为可通过品味课文感悟写作特点,通过仿写训练学习写作技巧,通过补白练笔激发写作创意,并通过课外拓展深化读写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应用  读写结合,指的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将阅读与写作活动结合起来,达到相互促进、双向提升的教学效果。在小学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发展已经逐渐成熟,并且以开放性、综合性以及及时性等特点,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对课堂的影响,并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新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各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大大提高,空间意识和合作理念也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角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学生正处于物理知识学习的启蒙阶段,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逐步构建物理事物的观察问题和物理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整体性的提升学生物理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将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趣味课堂;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初中生的心智日益成熟,具有明显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对新鲜的事物
摘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教学知识时,教师给学生们讲解再多的知识,但是却沒有告诉学生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那么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依然难以有真正的突破,在数学这门课程中也不例外。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数学思想的本质,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想,引导其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促进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同时其还将起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本文,笔者将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
摘 要:本文以小学语文情境教育为主体,通过介绍情境教育理论基础及价值,对小学语文情境教育中设境·激情·入境·宽情的四个要点进行举例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教育;要点  一、 情境教育理论基础及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素质型人才的目标从课程改革深入至教学模式改革之中,情境教育的实施由此而来,关于情境教育首先需要对其概念进行了解。  (一) 理论基础  情境教学法是基于行为主义
摘 要:将自行车带进课堂是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所带来意义不可小觑;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一个补充,其补充的地位不可忽视;兴趣——学习最好的老师,其作用更为重要。我们若能把这三者有机结合,那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校本课程;骑行;兴趣     一、 课程的开设背景  我校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方面一直进行着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育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现阶段的学校课程教学过程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灌输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探究基础上的知识体验过程。体验性已经成为现代课堂的基本属性。而高中英语又是高中课程教学的重点科目。所以,构建体验性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不仅是高中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也是在高中阶段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体验式;阅读课堂;教学实践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经验的有效方法,也
摘 要: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中班幼儿在建构游戏过程中只喜欢独自建构,却忽视了建筑物之间的空间联系从而影响同伴间的合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主题建构活动结合孩子已有经验,且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而“图架”作为孩子建构游戏中隐形支架它不仅丰富幼儿对建构知识,提高幼儿建构技能及建构兴趣,而且对建构物之间的合作关系有了更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