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作是充满创造性地一种心智活动过程,因此写文章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好办法。将创新思维引入到作文教学中去,就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心智活动 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 主题立意 作文选材 组织结构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在教改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尝试。作文教学这一块,又向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都明白,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引导,组织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思考。而思考,是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的。创新思维,正是我们需要建立的一个概念。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够进行创新教学活动地开展。我们知道,写作是充满创造性地一种心智活动过程,因此写文章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好办法。将创新思维引入到作文教学中去,就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比较有效。
1 让学生学会在主题立意上创新
学生在动手写作之前,是先打腹稿确立主题的,这时候,如何确立主题,如何立意,就要有创新意识。让学生明白,不能老是想别人所想,套用以前的模式,要学会放开思想,大胆思考,进行主题创新方面的尝试。比如在写话题作文时,可以反其意而行之,思考的方式是:我看到这个话题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第一感受是什么?这些感觉来自哪些经验或知识?我有这种想法,别人会不会与我同感?不行的话,我得换个角度,从另一个方面进行思考,看看有没有完全不同的想法。让学生学会自己给自己设置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思路会豁然开朗,创出了一条新思路。在写命题作文时,可以尝试同一个题目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判断,提炼出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主题思想。这一思维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讲些小故事,寓言或新闻事件,让学生大胆质疑,生发议论,提炼主题。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凡事都从不同角度去判断,创新思维习惯也自然形成。
2 在作文选材上的创新
材料是用来支撑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材料的选择,体现了作者对本次作文从思想观念上的认识程度及主题的确立角度。材料首先要真实,真实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们在写作文时,胡编乱造的材料他们往往是心虚的,写不下去的。只有选择真实的材料,并且由于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所以才亲身所感,写起来得心应手,言之有物,有序。其次,在真实的前提下,就要讲究材料的“新”。同样是身边的,社会的,生活当中的人和事,只有培养出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会从平淡平常中去发掘新材料。有了新材料,就不怕没有新观点,新思想,新思维的产生。比如我在本次作文中,要求学生写关于家乡秋天的作文,我的要求是材料必须真实,写出具有家乡特征的景物、人事,在此基础上再看那些同学的新发现,新思维。大部分学生就很真实地再现了家乡秋景秋物,并突出表现了今秋多雨的事实,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的实际情况,由此生发各种感慨。其中就有同学写到了雨多也好,少也好,这都是大自然的自然流露。雨就像我们人伤心时的哭泣一样,是很自然的事,不必抗拒,想哭的时候,不可以用笑来代替,由此把人生的自然和大自然巧妙地联系起来,表达了非常有趣新颖的主题,体现了学生思维上的大胆创新。
3 文章组织结构的创新
在确定材料的基础上,考虑如何组织安排文章的结构,一般的思维模式无非是按时间,空间或逻辑内容等方面来组织安排。在这一方面,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文章结构,不要拘泥于老套路,可以把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说出来,可以倒叙也可以推叙,还可以时空转换。只要有利于内容的表达,更好地突出主题,更吸引读者,就可以大胆尝试。学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让材料自由展现,给材料更大更充分的展示空间。
4 语言表达方面的创新
语言其实就是一个人平时的说话习惯。在语言的表达上,我们提倡学生写作时放松身心,敞开心扉,如话家常。平时怎么说话,文章就怎么往下写,不必过分推敲锤炼语言,这样语言反而会更加简洁生动。当然,语言的表达技巧不是一学期几次作文就能训练出来的。我引导学生,只要不聋,不哑,会听人说话,自己会说话,自己就会写文章。关键是平时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比如该背诵的经典篇目,诗词,甚至同学们喜欢的一些歌曲的语言风格,都可以大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另外,我们身边的群众,他们的语言比我们更丰富有趣,在作文中,完全可以引用群众的语言,来丰富我们的表达。
总之,作文的创新需要创新思维。我们语文教师有义务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让他们产生创新的意识和冲动,并形成一种思维习惯,这样不但有利于作文教学,更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心智活动 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 主题立意 作文选材 组织结构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在教改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尝试。作文教学这一块,又向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都明白,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引导,组织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思考。而思考,是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的。创新思维,正是我们需要建立的一个概念。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够进行创新教学活动地开展。我们知道,写作是充满创造性地一种心智活动过程,因此写文章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好办法。将创新思维引入到作文教学中去,就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比较有效。
1 让学生学会在主题立意上创新
学生在动手写作之前,是先打腹稿确立主题的,这时候,如何确立主题,如何立意,就要有创新意识。让学生明白,不能老是想别人所想,套用以前的模式,要学会放开思想,大胆思考,进行主题创新方面的尝试。比如在写话题作文时,可以反其意而行之,思考的方式是:我看到这个话题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第一感受是什么?这些感觉来自哪些经验或知识?我有这种想法,别人会不会与我同感?不行的话,我得换个角度,从另一个方面进行思考,看看有没有完全不同的想法。让学生学会自己给自己设置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思路会豁然开朗,创出了一条新思路。在写命题作文时,可以尝试同一个题目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判断,提炼出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主题思想。这一思维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讲些小故事,寓言或新闻事件,让学生大胆质疑,生发议论,提炼主题。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凡事都从不同角度去判断,创新思维习惯也自然形成。
2 在作文选材上的创新
材料是用来支撑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材料的选择,体现了作者对本次作文从思想观念上的认识程度及主题的确立角度。材料首先要真实,真实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们在写作文时,胡编乱造的材料他们往往是心虚的,写不下去的。只有选择真实的材料,并且由于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所以才亲身所感,写起来得心应手,言之有物,有序。其次,在真实的前提下,就要讲究材料的“新”。同样是身边的,社会的,生活当中的人和事,只有培养出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会从平淡平常中去发掘新材料。有了新材料,就不怕没有新观点,新思想,新思维的产生。比如我在本次作文中,要求学生写关于家乡秋天的作文,我的要求是材料必须真实,写出具有家乡特征的景物、人事,在此基础上再看那些同学的新发现,新思维。大部分学生就很真实地再现了家乡秋景秋物,并突出表现了今秋多雨的事实,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的实际情况,由此生发各种感慨。其中就有同学写到了雨多也好,少也好,这都是大自然的自然流露。雨就像我们人伤心时的哭泣一样,是很自然的事,不必抗拒,想哭的时候,不可以用笑来代替,由此把人生的自然和大自然巧妙地联系起来,表达了非常有趣新颖的主题,体现了学生思维上的大胆创新。
3 文章组织结构的创新
在确定材料的基础上,考虑如何组织安排文章的结构,一般的思维模式无非是按时间,空间或逻辑内容等方面来组织安排。在这一方面,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文章结构,不要拘泥于老套路,可以把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说出来,可以倒叙也可以推叙,还可以时空转换。只要有利于内容的表达,更好地突出主题,更吸引读者,就可以大胆尝试。学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让材料自由展现,给材料更大更充分的展示空间。
4 语言表达方面的创新
语言其实就是一个人平时的说话习惯。在语言的表达上,我们提倡学生写作时放松身心,敞开心扉,如话家常。平时怎么说话,文章就怎么往下写,不必过分推敲锤炼语言,这样语言反而会更加简洁生动。当然,语言的表达技巧不是一学期几次作文就能训练出来的。我引导学生,只要不聋,不哑,会听人说话,自己会说话,自己就会写文章。关键是平时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比如该背诵的经典篇目,诗词,甚至同学们喜欢的一些歌曲的语言风格,都可以大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另外,我们身边的群众,他们的语言比我们更丰富有趣,在作文中,完全可以引用群众的语言,来丰富我们的表达。
总之,作文的创新需要创新思维。我们语文教师有义务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让他们产生创新的意识和冲动,并形成一种思维习惯,这样不但有利于作文教学,更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