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继会考之后发展起来的普通高中学业能力考试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PISA测试则是国际上流行的教育评价项目,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二者在内容,标准、评测和评分方式以及评价反馈四个方面以期对我国的考试评价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PISA测试 高中学业能力考试 考试评价
[中图分类号]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07-01
PISA测试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8年开始发起,并于2000年正式启动测试的一项国际性的教育评价项目,其旨在评测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15岁在校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其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和品质。而作为继会考制度之后的高中学业水平能力测试则是在新课改的趋势下发展起来的标准能力测试,是会考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教育部更是将学业水平考试定位为“全面衡量普通高中生的学业水平,其结果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课程管理、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这里明确指出测试成绩会成为高考成绩的参考意见,并且部分高校已经在其招生意见中明确规定了符合其报名资格的水平测试成绩。所以学业水平考试成为高于会考,又不等同于高考的一种标准测试,得到了包括学生、学校以及家长的高度关注,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国际教育评价的背景下对我国学业水平考试进行对比研究,为其更加完善提出建议。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PISA测试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进行分析对比:
1.评价内容
PISA的评价内容广泛,既包括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包括了不超越课本知识内容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各种素养的养成。而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要求是“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在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两者在评价内容上基本是一致的,都强调了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之外的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但这里强调的是PISA评价中对素养的评价,在此以数学素养评价为例:PISA对数学素养的评价不单单是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评价,它与我国的“学以致用”并不是等同的观念,它既关注数学知识的实用功能,同时也关注着数学的人文价值、数学的美学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数学的科学价值体会的越来越深刻,人们希望通过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姻来获得更大的社会进步,而数学也确实做到了,但是我们却不应该因此而忽略数学的人文价值。
2.評价标准
各省市举行的学业水平测试无一例外的都用了等第制来区分学生的学业水平,这些分类区分的依据无外乎是学生的成绩,传统的60分及格在这里仍然大行其道。60分以下的不及格的学生就一定是差生吗?他们的智力就一定低下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基于标准的教育体系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评估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达到的学业状态或水平,这个状态或水平的评估只能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参考,显然百分制的分类依据是不科学的,但是我们最新的课程标准并没有给我们规定出明确的学业标准,这也就造成各省市学业水平测试无据可依的状况。
PISA测试根据任务的难度水平分为不同的等级标准,在这里仍然以数学素养测试为例。PISA测试从学生对数学知识运用的灵活程度设计了六个水平的测试,这六个水平代表了题目的难度水平。PISA通过学生在不同题目的不同表现将学生归入不同的等级水平,而不单单从学生的成绩来判断学生及格与否,这对我国建立基础教育评价标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评测和评分方式
PISA测试和高中水平测试都采用笔试来进行测试,PISA测试有选择题、简答题、封闭式问答题和开放性试题。对于开放性试题,学生所做出的所有可被接受的答案都会得分,并且要求学生写出他们得出此答案的解释过程,并以此作为得分的依据,这类题目评分专家会得到专业的评分培训以确保评分结果的客观公正。这与高中水平测试的标准答案是有显著差别的,评分时会按照标准答案给学生定分数,而不会去关注学生得出结果的思维过程。
同时PISA测试还会让学生做一份关于其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的调查问卷,以此来分析其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家庭情况等非智力因素对其评测成绩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学者也越来越多的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却还没有将其引入教育评价项目中,PISA的调查问卷形式的做法和积累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4.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最薄弱的环节。往往是考试结束后教育部门会通知学校学生所获得的等级,没有任何关于学校管理和课程教学效果或者学生学习有关的其他讯息。
PISA测试结束后会给出一份关于各国学生的成绩分布,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来评价各国学生素养的差异的不同分布,从国家的教育投入、学校的学习氛围、硬件配置再到学生本身的性别,学习态度等等对学生思维的影响及相关度分析都会在报告中列出,因此评价结果对本国教育改革有很大意义上的促进作用。
所以关于测试结果的反馈作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反馈的对象应趋于多元化。学业水平测试的反馈至少应该包括学生、学校和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家长也应是反馈的对象,甚至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还应该有一份公开的教育评价反馈给社会。
(2)反馈的内容应具体化。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后不应只反馈给学校学生单一的分数指标,而应让每一等级的学生了解他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能力,以及每一等级代表的内容是什么,同时通过测试的反馈活动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课程教学改革。
(3)反馈形式多样化。学业水平测试的反馈结果可以是图表,也可以是文字描述的样式,或者多种表述方式相结合,或者是根据反馈对象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蒋德仁,国际学生评价(PISA)概说[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70-74.
(2]热点关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如何挂钩[N],中国教育报,2008-10-30.
[3][5]雷新勇,我国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问题及反思[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2010(1):4-9.
[4]于丽,PISA数学素养测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PISA测试 高中学业能力考试 考试评价
[中图分类号]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07-01
PISA测试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8年开始发起,并于2000年正式启动测试的一项国际性的教育评价项目,其旨在评测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15岁在校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其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和品质。而作为继会考制度之后的高中学业水平能力测试则是在新课改的趋势下发展起来的标准能力测试,是会考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教育部更是将学业水平考试定位为“全面衡量普通高中生的学业水平,其结果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课程管理、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这里明确指出测试成绩会成为高考成绩的参考意见,并且部分高校已经在其招生意见中明确规定了符合其报名资格的水平测试成绩。所以学业水平考试成为高于会考,又不等同于高考的一种标准测试,得到了包括学生、学校以及家长的高度关注,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国际教育评价的背景下对我国学业水平考试进行对比研究,为其更加完善提出建议。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PISA测试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进行分析对比:
1.评价内容
PISA的评价内容广泛,既包括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包括了不超越课本知识内容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各种素养的养成。而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要求是“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在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两者在评价内容上基本是一致的,都强调了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之外的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但这里强调的是PISA评价中对素养的评价,在此以数学素养评价为例:PISA对数学素养的评价不单单是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评价,它与我国的“学以致用”并不是等同的观念,它既关注数学知识的实用功能,同时也关注着数学的人文价值、数学的美学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数学的科学价值体会的越来越深刻,人们希望通过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姻来获得更大的社会进步,而数学也确实做到了,但是我们却不应该因此而忽略数学的人文价值。
2.評价标准
各省市举行的学业水平测试无一例外的都用了等第制来区分学生的学业水平,这些分类区分的依据无外乎是学生的成绩,传统的60分及格在这里仍然大行其道。60分以下的不及格的学生就一定是差生吗?他们的智力就一定低下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基于标准的教育体系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评估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达到的学业状态或水平,这个状态或水平的评估只能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参考,显然百分制的分类依据是不科学的,但是我们最新的课程标准并没有给我们规定出明确的学业标准,这也就造成各省市学业水平测试无据可依的状况。
PISA测试根据任务的难度水平分为不同的等级标准,在这里仍然以数学素养测试为例。PISA测试从学生对数学知识运用的灵活程度设计了六个水平的测试,这六个水平代表了题目的难度水平。PISA通过学生在不同题目的不同表现将学生归入不同的等级水平,而不单单从学生的成绩来判断学生及格与否,这对我国建立基础教育评价标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评测和评分方式
PISA测试和高中水平测试都采用笔试来进行测试,PISA测试有选择题、简答题、封闭式问答题和开放性试题。对于开放性试题,学生所做出的所有可被接受的答案都会得分,并且要求学生写出他们得出此答案的解释过程,并以此作为得分的依据,这类题目评分专家会得到专业的评分培训以确保评分结果的客观公正。这与高中水平测试的标准答案是有显著差别的,评分时会按照标准答案给学生定分数,而不会去关注学生得出结果的思维过程。
同时PISA测试还会让学生做一份关于其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的调查问卷,以此来分析其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家庭情况等非智力因素对其评测成绩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学者也越来越多的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却还没有将其引入教育评价项目中,PISA的调查问卷形式的做法和积累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4.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最薄弱的环节。往往是考试结束后教育部门会通知学校学生所获得的等级,没有任何关于学校管理和课程教学效果或者学生学习有关的其他讯息。
PISA测试结束后会给出一份关于各国学生的成绩分布,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来评价各国学生素养的差异的不同分布,从国家的教育投入、学校的学习氛围、硬件配置再到学生本身的性别,学习态度等等对学生思维的影响及相关度分析都会在报告中列出,因此评价结果对本国教育改革有很大意义上的促进作用。
所以关于测试结果的反馈作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反馈的对象应趋于多元化。学业水平测试的反馈至少应该包括学生、学校和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家长也应是反馈的对象,甚至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还应该有一份公开的教育评价反馈给社会。
(2)反馈的内容应具体化。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后不应只反馈给学校学生单一的分数指标,而应让每一等级的学生了解他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能力,以及每一等级代表的内容是什么,同时通过测试的反馈活动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课程教学改革。
(3)反馈形式多样化。学业水平测试的反馈结果可以是图表,也可以是文字描述的样式,或者多种表述方式相结合,或者是根据反馈对象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蒋德仁,国际学生评价(PISA)概说[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70-74.
(2]热点关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如何挂钩[N],中国教育报,2008-10-30.
[3][5]雷新勇,我国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问题及反思[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2010(1):4-9.
[4]于丽,PISA数学素养测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