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留心,处处匠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之本质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结果是对人行为思想产生的远期有益效用,对个人有益,对社会有益。这个有益的效用在进行教育的当时都不会显现出来。由于,受教育的多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青春心理逆反期,接受教育并不是一件顺利的事情,搞不好会适得其反,更不用说产生远期有益效用了。因此,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给学生身心以正确的影响,而且要注意从心灵深处赢得学生。这正如绣花一样,它需要我们时时留心,处处显示艺术匠心,注意一点一滴,于细微之处巧运情感,创造新颖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达到其应有的远期有益效用。
  在此,从教学实践中的几个实际例子谈几点切身体会。
  一、坚持教育原则,留住师生的愉快氛围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决不能姑息迁就学生的错误、缺点,这是一种坚持原则。然而我们在正确处理这些错误、缺点的同时,能否从内心深处赢得学生呢?这需要我们讲求一点艺术方法。
  二、对症下药,药方要“顺口”
  医者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对生理机体之病,苦口良药自然疗效显著。师者跟医者不同,他要不断疗救一个又一个心灵之病。心灵之病需要“良药顺口”,只有“顺口”,才能使其“口服”,“心服”,因而达到对师者的“佩服”。下面这个“病例”很普通,其“药方”却很特殊:
  开学初,做了三四次作业。有一学生帅男,第一次作业极其了草,作为教师我期盼他的悔改,批注是:“下次能够认真点吗?”第二次作业其书写依然了草!我有点动了怒气,但仍存一丝希望,批注的语气柔中有刚:“希望你下次作业一定认真,你能做到吗?”可是第三次还是令人心寒!我只有当面与之“对质”。办公室里,他茫然不知所措,站在我面前,还有点玩世不恭的样子。我没批评他,写了一纸条,叠好,递给他说:“回教室自己打开看,要保密!”他没料到我会这样,非常吃惊。第四次作业,我找出他的先看,如我所其盼的,他这次格外努力而认真多了,疗效显著。下面就是我交给他的那个“药方”:
  小伙儿长得最帅,就是作业字儿写得坏。
  三番两次不知改,有点破罐还破摔。
  仔细想一想,什么在做怪?
  快点告诉我,啥时你能改?
  这“药方”还颇顺口,因为他吃下去了,并治好了病。这首打油诗恰似一颗“回心丸”,让他重新认识了,并有了行为的改变。如果我批注“重做!”并批评一番,恐怕没有这个效果,因为它的副作用极大,它只能疏远和割裂师生之间的友好感情,破坏师生之间的和谐气氛。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做学生思想工作,也要注意方法得当,讲究艺术,从情感上赢得学生,使其心甘情愿地接受并改正。这里要突出的就是“心甘情愿”,相信每位同仁能够体会到它的教育效用能有多好。教育心理学家都很重视学生情感的“迁移功能”和“驱动功能”。他们指出:“当学生对某位教师十分信赖时,对教师所都的课也会采取积极接受的态度。”可见,师生之间感情的融通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们要不吝啬自己的感情,让他渗透到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即使一次批评,也要让它别具情感,让好药起到好效。
  三、真诚帮扶,让“带罪者”轻松立功
  中学生年幼知少,其自我约束能力尚差,错误常犯,因而“惩罚”往往成为教师的惯用手法。时间久了,“接受惩罚”在犯错误学生心理上已形成了思维定势。如果我们改换一下思路,能否给学生一个惊喜?丢掉“惩罚”,让学生“将功赎罪”。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一个听课走神的学生:面对学生教师平和地说:“某某,走神了吗?不妨站一会儿醒醒头脑,好好听讲,争取回答问题,将功赎罪。”这个幽默的说法使全班都有笑意,而这位听课走神者也不负重望。
  需要提醒的是,教师要主动为“带罪者”提供立功机会,不可刁难,不可借机惩罚。如果让他立功太难,其性质就成了“变相惩罚”。“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创设条件,让积极因素不断扩展,积量变为质变。”其次,我们不能忘记,一旦立功要及时表扬。表扬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在愉快的体验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所以教师要机智地利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给予肯定,以坚定他们上进的信念。……”
  应当承认,教师的惩罚违背了教育规律,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信心,也降低了教师自身的威望。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实践中常让犯错误的学生为集体做一件好事,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实现自我改正与提高。这个办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它跟“将功赎罪”的做法是相通的,跟任何形式的惩罚有着本质的区别。
  四、言正行正——两次特别的掌声
  教师之本质是“学高身正,为人师表。”可见,教师不只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说得正,做得正,对工作一丝不苟,这样才能为人师表,赢得学生,并长久影响他们的身心。
  总之,“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细心发现,耐心熏陶,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韧性,要求我们做永远的有心人,因为育人的机会无时不存,无处不在。一次提问,一次作业,一次听讲,一次考试都为我教育学生提供了良机。工作中,我们只有处处留意,讲究艺术,于细微之处,让情感润泽,这样才能让思想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顺应课程改革新形势,以新颖而和谐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与新课改相映成趣。
其他文献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创新思路,充分考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能使新课程改革得以更好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是主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一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
期刊
一、教师要具备学识广博、专业水平高超的能力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就是要把握教材并且深入研究,熟读教材,在课后,教师需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除此之外,在备课时,教师要准确理解编者意图,不但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同时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读教材,并提出疑问。教师要首先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为解决问题所需要具备的
期刊
2001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各小学相继开设了英语课程。然而,十年来,小学英语教学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进步的同时,其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一直是极具争论的话题。  《意见》中关于小学英语课程目的的要求首先是要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亲身体验和尝试,模仿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有较强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来源于对初中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现在的数学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自导自演,没有生命力的教学,他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数学活动。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又引人入胜,教师应指导学生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尤其是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
期刊
素质教育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方向。要落实素质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而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人才这个问题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并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影响着经济建设和国民素质。多年来,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走入了误区,教师照本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二学段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能准确全面地整体感知,能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主旨。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  许多教师都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部分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思维能力水平低,再加上课外阅读量少,导致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回答问题时往往是支支吾吾,或辞不达意,或偏离了主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式的课堂教学。那么开放式课堂教学有哪些内容,又可以怎样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我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实践。  “个性化、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的一般结构呈现为:引导质疑形成学习准备 →自主阅读个性化求解→交流成果个体感悟体验→进行深入活动实现创新。   它强调让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经过个体或个
期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完全外塑的结果,而是一个在认识实践中主动建构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老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的组织者。根据这一理论,本人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着意创设一定思维形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从中领悟和掌握探究的策略,不断地培养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那么,实验教学中的自悟探究策略有哪些呢?  一、学会观察,从观察中掌握探究方法  心理
期刊
高等学校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和教育青年人才的神圣使命。积极发展高校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青年学生个人成长发展、对于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对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体系不尽健全  近年来,在中央宏观政策的指导下,高校学生党员数量保持适度规模,质量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目
期刊
就业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前提和基本保证,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现代意义上的就业,指的是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人,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行为。就业的公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活水平,在社会公平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公平的含义  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到国家层面,从公平一词被提及的频率可以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