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例中我们应反思些什么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同往常一样,我们又该学习新课了。不同的是,有许多教师来听课。
  学习的课文是《坐井观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以前,每学完这课,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我都要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以《青蛙跳出了井口》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效果非常好。按照惯例,学完新课后我又一次让同学们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将会怎样呢?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一下被激发起来,有的和同桌互相讨论,有的前后位凑在一起争论,还有的仰起小脸在思考。
  待平静下来,我开始点名。
  李梦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
  王婉佳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
  孙艳雷说:“青蛙坐上了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对小鸟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大啊!’”听课教师被她的话逗笑了,我也没想到他会把正大综艺的广告词“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改用得这么恰当。
  张雨是新转来我班的学生,我看到她把手举得高高的,便点了她的名。
  张雨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我也笑了。
  我打断了她的话,问大家:“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我示意张雨坐下,随口说道:“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之后,我又让大家把自己想的和说的写出来。
  在批阅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时,我看到了张雨续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它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
  我的心被震撼了。河水里常漂有死鱼,菜市上也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让青蛙跳回井里又有什么不好?可我却没有给她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倘若让她把话说完,不仅同学们不会再笑她,而且也将给我的课堂教学增添一抹亮色。我不是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吗?可我竟然说她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
  收起沉思,我在张雨作业下的空格里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
  课例《坐井观天》对许多教师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是课例带给我们的深刻反思也许还远远不够。至少,面对学生出人意料的回答,面对造成学生心灵伤害的错误行为,面对固守原有观点的思维定势,面对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而实际上,我们又做到了吗?
  反思之一:教师应该让学生把话说完
  课例中,张雨同学那出人意料的回答“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对于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而言,是不足为奇的,而对于教师打断她的话问大家“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就有失教师的水准了,特别是教师那一句“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就更不能原谅了。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把话说完,那么精彩的一幕将会出现,将会赢得师生们的阵阵掌声,为一堂本应该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曾经有一篇短评中说到一个类似的案例:某电视台为了考察现在学生的道德观念,特举办了一个节目。主持人问小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发现突然有人掉进水里时,你怎么办?”出人意料的回答是:“我要跑!”然而,主持人并没有立即做出评判,而是让学生把话说完,追问为什么?精彩的回答出现了:“我要跑去请大人。”倘若主持人也像课例中的教师一样不让学生把话说完,那么对学生的道德评判将会是截然相反的结论。
  反思我们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应该让学生把话说完。我们不乏这样的行为:当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常规的做法不一致时,当学生的答案与所谓的标准答案不一致时,甚至当学生对已有的结论或教师的看法提出质疑时,教师就会对这些出人意料的举动采取不明智的做法: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不让学生把话说完。教师习惯了“我说你听”的方式,可是作为教师除了会说以外,还应该善于倾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用心去感受学生、理解学生。作为教师,只有让学生把话说完,才能知道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这样做,精彩往往就在这“为什么”的回答之中,即便是没有什么精彩,即便是错误的认识,也能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
  反思之二:教师应该有认错的胸怀
  课例中,当教师看到了张雨续写的故事时,心被震撼了。其实,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都被震撼了,正如教师所说:“我不是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吗?可我竟然说她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师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这对学生受伤的心灵将是最好的安抚。如果教师再能够在全班同学面前坦诚地承认错误,“对不起,同学们!是老师错怪张雨同学了,老师才是一只青蛙。”那么,赢得掌声的就不仅是张雨同学,还有受人尊敬的教师。同样,这堂课会因教师认错的胸怀而更加成功、更加精彩。
  反思我们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当教师做错时就应该有认错的胸怀。我们不乏这样的行为:当教师出现错误时,教师为了自己所谓的尊严或权威,没有向学生承认错误的勇气,而是遮遮掩掩,故弄玄虚,甚至强词夺理,将错就错。这样的教师也太小看我们的学生了,而且你越是这样学生就越是看不起你。其实,人哪有不犯错误或不犯糊涂的时候,教师也不例外。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并及时纠正错误,不仅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之所在,也是教师鼓励学生、走近学生和发展学生之所在,更是教师提升人格、品位和魅力之所在。尤其是那些被误解、被伤害的学生,教师认错的胸怀可以让学生看到希望,积极上进。
  反思之三:教师应该打破思维定势
  课例中,以《青蛙跳出了井口》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讨论“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显然教师的思维和许多同学一样是“井外好”,这已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张雨同学独到的见解给我们上了一课:“……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多么富有创意的想象啊!
  反思我们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方面,教师应打破思维定势。我们不乏这样的行为:成天把素质教育、课改理念喊在嘴上,什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什么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实际上我们究竟做得怎样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那些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习惯和方法,长期以来捆住我们的手脚,束缚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不能求新求异,不能解放思想,反倒自我感觉良好。我们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而已。这样的教师何谈培养学生?因此,素质教育也好,教学改革也罢,首先是而且关键是教师自身要提高素质,改革自我。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势,就应该跳出被思维禁锢的“井外”,开阔视野,开放思维,“不看不想不知道,教育也很奇妙!”
  反思之四:教师应该向学生学习
  课例中,与其说“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倒不如说“孩子的想象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无边无际的大海,高高的山峰,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环球旅行,也有可怕的景象……这一颗颗童心,一句句童言,一个个童趣,一双双童眼,都闪烁着孩子们智慧的光彩。
  反思我们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学生不仅是我们服务和研究的对象,也是我们学习的资源,教师应向学生学习。我们不乏这样的行为:当学生中出现连我们教师都不具有的有价值的见解,或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时,教师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事实上,在学生的生活世界里,尤其是在儿童的精神生活中,蕴藏着成人所不具有的新思维、新观念和新方法。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创造课堂有效生成的空间,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向学生学习,也是在感谢我们的学生,是他们让我们体会到了为师者的快乐,体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向那些富有个性的学生学习,是他们给了我们教育智慧,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让我们也能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积极进取,以至桃李满天下。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师范学校、广元市教师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郭敬燕)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始终存在“少、费、慢、差、累”的现象,就是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少,却耗时长、进度慢、效果差、感觉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字字落实”“句句推敲”的训诂课;有的教师不讲字句,发一张翻译稿,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下来,考试照样能应付。这些都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言”与“文”严重脱节。在新课程标准下,文言文教学如何做到“言”与“文”的协调,如何让学生从佶屈聱牙的言辞中汲取
济南市长清区石麟小学的前身是清朝康熙年间创建的五峰书院,1816年迁进县城南门里大街,1823年改为石麟书院。200多年来,它一直是长清区的文化汇集之地,为其营造着文明之风,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才。1951年它被确定为山东省“五年一贯制”试点学校,1981年被确定为济南市重点小学,1993年被评为全国地方名校。近年来,在相继成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的同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安排一个“找规律”的单元,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本单元教学间隔现象的规律。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及其与学生的关系的观点和看法,它直接关系到教师行为的正确性。教师要想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首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 学生是可爱而有尊严的人  学生尽管在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与教师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在人格上和教师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教师,就认为可以在人格方面凌驾于学生之上。  “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上
《中国教师》:张老师,作为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学教师,您认为中小学生的夏令营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达到哪些目的?  张存国: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知识能力的培养,也需要社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社会能力孰重孰轻,这是无法评价的。只能讲,作为一个社会人,这两者都是必须具备的。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培养重点放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由于学校学习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校内很好地为青少年
编者按:  有句话说得好——“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有了这么大一个课堂,学生还学不好语文那真是天大的遗憾。然而,这并不稀奇。教育家方玄初概括当前语文教学弊端为四个字:少、慢、差、费,这句话在语文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足见语文教学效能亟待提高。  如何才能实现多、快、好、省?语文教学效能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师没能培养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都不认真学,更谈不上在课外积极主
在北京地区,初中和高中的生物课程是间断开设的:初中生物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开设,课程最终考查形式为结业考试;高中生物在高二和高三年级开设,学生最终要参加以选拔为目的的高考。这样,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就存在初三和高一两年的断层期。在实际中,有的初中学校没有正常开设生物课,有的初中学校虽然按照要求开设了,但迫于其他课程中考的压力,对生物课的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动力明显不足。这就造成很多学
深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投入结构,用好管好教育经费,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强化政府责任,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市委市政府2010年9月出台《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建立
教师考评是根据教师职业的工作特点和国家相关要求,对教师的德、勤、能、绩等方面进行的考核与评价。科学的教师考评不仅有助于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还可以为教师队伍管理提供政策依据,从而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更客观地反映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参与科研和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其专业发展,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教师考评和职称待遇等各种利益相挂钩的办法,并重视考评中的科研指标。近年来,我国高
“牛孩牛校”的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牛孩牛校”的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举办的,以公平为基本价值,是一种公益性、公共性、普惠性、保障性的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儿童的国民素质教育、公民教育,而不是选拔性、竞争性、淘汰性,面向少数人的、培养尖子的教育。因而,国家用立法的方式确定了义务教育免试、免费、就近入学的准则,全世界的义务教育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