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学校的管理离不开校长的管理,如何能将一个学校办成一个好学校就要把先进的理念及校长的不断努力相结合,才能创造品牌学校。
【关键词】学校管理 校长理念
再好的经验,再先进的理念,离开了办学的实践,离开了学校发展的特定时间和空间状态的存在属性,其实就是口号和标签。因此我试图通过研究自己的管理行为来发现自己的办学理念。
躬身入局——一切从革新开始
1. 坚信变革是学校发展的强大的内力
不管是教育还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学校都处在变革的历史节点上,唯有创新才能注入新的活水,才能重新调整影响学校发展的各个要素;唯有变革,才能打破原有的内部平衡,在暂时的失去平衡的无序争论中才能让所有的人认清方向并产生向前的积极性。
2. 顺势而动,造势而为是变革的成功的战略
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霹雳手段推行校长的办学新思想和新手段,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来化解保守势力以及观望者集团的抵制,用坚定的革新信念排除跟随者的顾虑,并借助于舆论的声威和民间的口碑作为盾牌,从外部进一步施压,从而获得革新的源源不竭的力量。
3. 指明方向,稳定人心,增加信心
如何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有效整合,并提出正确的方向,考验着校长的决策智慧。我在永康石柱初中任校长期间,我们提出了“把石柱初中办成具有城市品位的学校”的理念,其中理由是:永康教育发展城市化是教育发展的大势;石柱初中地处永康城市郊区,其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百姓生活方式都不断的城市化;本区域的学生都向往着城市学校的品牌价值;这一办学方向简洁明了,深入人心,无疑为航船指明了航向和目标。
(一)行政管理变革的实践,使学校滋生了一种通过变革促进成功的变革文化。在学校的教师和领导的心里,长期存在一种畏惧变革的心理,总觉得新的事物和理念,只是不切实际的一种空想,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所以当新的变革开始的时候,他们抵触、徬徨、犹豫。行政管理变革实践一年来,效果显著,优势明显,这大大增强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自信心,这使他们意识到,只要敢想敢做,凡事总是会成功的。
(二)管理的变革促进学校管理效率明显递进。中层干部的积极性明显有较好的变化。行政扁平化管理的实施,使学校的中层领导干部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有自己非常明晰的责任。这就使得他们在工作管理中,不会因为自己的工作分工及责任不明而感到困惑。他们能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在干什么。通过一年的实践与摸索,中层领导干部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及工作模式,处理日常事务变得得心应手。行政管理变革让中层领导干部有充分的自主权与发展空间,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学校管理变革给他们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这将成为他们在以后工作中不竭的动力源泉。
(三)由于管理层的积极工作,逐渐形成管理层在学校的核心地位。管理层各司其职、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无疑成为了教师的榜样。教师也主动的寻求积极的变化。
做出贡献——让师生得到好处
1. 校长是1,教师是0。校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个变量,从相互打量到领导和被领导,从最初的相互低估到后来的心领神会,从约定的上下级到可以以朋友的意义存在的亲人关系,从一次次微妙的冲突与博弈到结成钢筋铁骨的利益堡垒,校长与教师之间上演了一出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的相遇相交。把校长当做1,把教师当做0,校长和教师之间的组合,也就是1与0之间的组合。显然校长力量的最大值在于在:把教师作为0的价值最大化。
2. 被学生需要。我被谁需要?谁需要我的观点?我被需要的机会越多,不是意味着我的技术能耐越大,而是意味着我能为别人做出贡献的可能越大。一位校长,只有不断地为学生做出贡献,才会不断的被学生需要,被学生需要的机会越多,校长存在的价值就越大。校长的一举一言就会不断产生越来越大的成果。
3. 行动处成果。被教师需要,被学生需要,如果仅仅从校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理解,我们并不难,难的是行动层面。行动出成果,行动出贡献。伙食的改善,餐后的水果,圣诞节校长扮圣誕老人亲自为师生派送礼物,端午节组织全体师生亲手包粽子并每人给爸妈包一个,轰轰烈烈的校园运动吉尼斯,奖品不断的“六一”儿童节,节假日的心灵短信等等活动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凝聚力,使学校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快速得到提升。
4. 为学校文化做出贡献。第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一所学校亦是如此。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都说可以影响世界,岂非天方夜谭?一所学校想成为名校,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品格、内在的精神,都说可以影响其他学校,岂非天方夜谭?第二,这种精神,一定有深刻的内涵,肤浅的东西,可以喧嚣一时,难以影响一世。第三,这种精神,一定有着出彩的形式。出彩不一定就是美,就是精致、高雅、灿烂、辉煌、但肯定不是说套话、打官腔、陈词滥调、人云亦云,它一定是让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爱不释手。以上三点告诉我们,学校的校长如何为学校文化做出贡献。
结语
以上也许就是我作为校长的即时的思想。我想,我的办学理念会随着我办学实践的丰富而不断清晰与系统化,我一定会把我的办学的实践经验提升,使之成为我自己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理论真理。
【关键词】学校管理 校长理念
再好的经验,再先进的理念,离开了办学的实践,离开了学校发展的特定时间和空间状态的存在属性,其实就是口号和标签。因此我试图通过研究自己的管理行为来发现自己的办学理念。
躬身入局——一切从革新开始
1. 坚信变革是学校发展的强大的内力
不管是教育还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学校都处在变革的历史节点上,唯有创新才能注入新的活水,才能重新调整影响学校发展的各个要素;唯有变革,才能打破原有的内部平衡,在暂时的失去平衡的无序争论中才能让所有的人认清方向并产生向前的积极性。
2. 顺势而动,造势而为是变革的成功的战略
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霹雳手段推行校长的办学新思想和新手段,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来化解保守势力以及观望者集团的抵制,用坚定的革新信念排除跟随者的顾虑,并借助于舆论的声威和民间的口碑作为盾牌,从外部进一步施压,从而获得革新的源源不竭的力量。
3. 指明方向,稳定人心,增加信心
如何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有效整合,并提出正确的方向,考验着校长的决策智慧。我在永康石柱初中任校长期间,我们提出了“把石柱初中办成具有城市品位的学校”的理念,其中理由是:永康教育发展城市化是教育发展的大势;石柱初中地处永康城市郊区,其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百姓生活方式都不断的城市化;本区域的学生都向往着城市学校的品牌价值;这一办学方向简洁明了,深入人心,无疑为航船指明了航向和目标。
(一)行政管理变革的实践,使学校滋生了一种通过变革促进成功的变革文化。在学校的教师和领导的心里,长期存在一种畏惧变革的心理,总觉得新的事物和理念,只是不切实际的一种空想,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所以当新的变革开始的时候,他们抵触、徬徨、犹豫。行政管理变革实践一年来,效果显著,优势明显,这大大增强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自信心,这使他们意识到,只要敢想敢做,凡事总是会成功的。
(二)管理的变革促进学校管理效率明显递进。中层干部的积极性明显有较好的变化。行政扁平化管理的实施,使学校的中层领导干部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有自己非常明晰的责任。这就使得他们在工作管理中,不会因为自己的工作分工及责任不明而感到困惑。他们能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在干什么。通过一年的实践与摸索,中层领导干部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及工作模式,处理日常事务变得得心应手。行政管理变革让中层领导干部有充分的自主权与发展空间,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学校管理变革给他们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这将成为他们在以后工作中不竭的动力源泉。
(三)由于管理层的积极工作,逐渐形成管理层在学校的核心地位。管理层各司其职、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无疑成为了教师的榜样。教师也主动的寻求积极的变化。
做出贡献——让师生得到好处
1. 校长是1,教师是0。校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个变量,从相互打量到领导和被领导,从最初的相互低估到后来的心领神会,从约定的上下级到可以以朋友的意义存在的亲人关系,从一次次微妙的冲突与博弈到结成钢筋铁骨的利益堡垒,校长与教师之间上演了一出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的相遇相交。把校长当做1,把教师当做0,校长和教师之间的组合,也就是1与0之间的组合。显然校长力量的最大值在于在:把教师作为0的价值最大化。
2. 被学生需要。我被谁需要?谁需要我的观点?我被需要的机会越多,不是意味着我的技术能耐越大,而是意味着我能为别人做出贡献的可能越大。一位校长,只有不断地为学生做出贡献,才会不断的被学生需要,被学生需要的机会越多,校长存在的价值就越大。校长的一举一言就会不断产生越来越大的成果。
3. 行动处成果。被教师需要,被学生需要,如果仅仅从校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理解,我们并不难,难的是行动层面。行动出成果,行动出贡献。伙食的改善,餐后的水果,圣诞节校长扮圣誕老人亲自为师生派送礼物,端午节组织全体师生亲手包粽子并每人给爸妈包一个,轰轰烈烈的校园运动吉尼斯,奖品不断的“六一”儿童节,节假日的心灵短信等等活动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凝聚力,使学校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快速得到提升。
4. 为学校文化做出贡献。第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一所学校亦是如此。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都说可以影响世界,岂非天方夜谭?一所学校想成为名校,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品格、内在的精神,都说可以影响其他学校,岂非天方夜谭?第二,这种精神,一定有深刻的内涵,肤浅的东西,可以喧嚣一时,难以影响一世。第三,这种精神,一定有着出彩的形式。出彩不一定就是美,就是精致、高雅、灿烂、辉煌、但肯定不是说套话、打官腔、陈词滥调、人云亦云,它一定是让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爱不释手。以上三点告诉我们,学校的校长如何为学校文化做出贡献。
结语
以上也许就是我作为校长的即时的思想。我想,我的办学理念会随着我办学实践的丰富而不断清晰与系统化,我一定会把我的办学的实践经验提升,使之成为我自己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理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