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生活化的中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数学概念的相似性和概括性、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往往让许多学生对数学有着一种排斥的心理,学不好,也不愿意学习数学.其实学生最熟悉的就是自己周围的生活,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来开发数学课程资源,不但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熟悉和简单,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存在和作用.就中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资源较为丰富,学校、家庭、社会……只要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学生的数学学习就能够事半功倍.
二、生活化的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形式
1.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求知欲
教师可通过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建构新知.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反复强化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从而使得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学数学课程资源也得到进一步开发.例如在讲解概率论的时候,可以先由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入手,也就是大家小时候都比较喜欢玩的剪刀、石头、布的游戏.首先问学生:“你们知道怎么出,才能取得多次的胜利吗?”然后顺势讲解概率论的知识.
2.利用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其探究欲望
学生最熟悉的就是自己周围的生活,但是往往又没有仔细地去观察生活,当他们所认为的跟生活实际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会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例如在讲解椭圆及其方程的时候,我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出了问题:在半径为5.5米的圆柱形围墙内,距底面圆心O东、西方向4米的地方各有一个牢固的桩子A、B.在这两根桩子上拴着一根没有弹性的绳子,绳长10米,一滑动的项圈装在绳上,项圈套在一头极为凶猛的老虎的脖子上.这样,老虎能沿着绳子灵活行动.有人不幸掉入了围墙内,他站在哪个位置能确保安全?在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虽然多数学生认为无法脱险,但是更多的学生想知道真正的结果.此时我引导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高.这样,学生在认知矛盾下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刚发生的生活事例进行教学
生活中很多事例都可以应用到教学中,尤其是刚发生的,学生印象比较深刻、比较感兴趣的生活事例更能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校篮球比赛刚结束的时候,利用篮球赛复习和巩固了二次函数、导数的知识.在篮球比赛中,大多数学生由于不知道投篮的动作要领,总不能准确命中篮网.笔者尝试将投篮问题与数学中的二次函数知识相结合,引导其写出篮球运动路径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最终提高了他们投篮的命中率,投篮姿势也更加好看.受这一案例的启发,学生不但学会了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而且对抽象的数学问题的兴趣更加浓厚.
三、基于生活的中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1.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
学生最熟悉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而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开发中来,才能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从而开发数学课程资源.同时,也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理解数学之美.
2.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数学教师是数学课程开发和利用的骨干力量,课程开发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基于生活的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也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首先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数学理论,对数学结构有清晰的认识,有较高的科研水平.第二,教师同样要注意观察生活.只有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总结生活规律,才能将其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来.第三,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喜好,并以此作为开发数学课程生活资源的出发点.
3.走出校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学生生活包括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因此基于学生生活的课程资源开发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校园中.新课程中明确提出了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要求,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需要学生走出课堂.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经常组织学生到这些基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校外生活有关的课程资源,实现了教育空间的拓展,学生才能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学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发数学课程资源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在中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的过程中,我们要双管齐下,同时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教学质量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卢杰.数学结合生活,开发课程资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
[2]何国光.例谈初中数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0).
[3]胡小平,刘海涛.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
[4]王爱玲.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责任编辑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