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娇是个高三女孩,人如其名,一副白净柔弱、娇小可爱的样子。父母结婚六年才有这个女儿,自然是百般娇宠,养成了任性娇气的毛病。随着四年后弟弟的出生,玉娇的“任性娇气”变本加厉,愈发“出格”。她隔一段时间就会闹“怪病”,不是这里不好受,就是那里不舒服,医生却查不出任何问题。升入高中后,玉娇闹病的频率更加频繁,特别是最近一个月,玉娇又说脑子出毛病了,看不进书,听不进课,还认定自己是某报上刊登的被丢弃在中国的外国女孩,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玉娇父母赶紧带她去看医生,可跑了几家医院,医生都说孩子一切正常,脑子也没有问题。在医生的提醒下,父女俩来到了心理健康中心。
玉娇娇声娇气地说,因为常闹病,父母从来不敢怠慢自己,在学校,老师和同学因为担心她闹病,都特别关注她,说话温柔小心。可这种关注,有时候也让她不好受。她希望可以彻底告别这种怪病的梦魇。
要治病,先寻根。为了明确玉娇究竟为何经常闹怪病,我们进行了意象对话。人想象中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就是所谓的意象,可以反映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的心理状态。
在玉娇的意象中有两点特别的地方。其一,在玉娇想象的房子里首先看到的是爸爸、妈妈和自己在一起,这时候,玉娇感到非常惬意;其二,玉娇的想象中出现了弟弟,弟弟在和她闹,这时候,玉娇情不自禁地哭了,哭得很伤心。
这两个意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玉娇的意象中首先看到父母,印证了他们的亲子关系非常亲密,是对父母依赖心理的反映。那么,为什么弟弟出现时玉娇哭了?我请玉娇谈谈对弟弟的印象,她几乎脱口而出:看见他我就别扭,因为他总让妈妈着急。
在和玉娇父亲的谈话中,我找出了端倪。玉娇父亲说,老来得子,自然是更加疼爱,可是,他和妻子从来不敢怠慢玉娇这孩子,她特别会撒娇使性,特别是经常闹病,我们只好照过去那样疼爱她,娇宠她。玉娇也坦言,弟弟出生后,她慢慢发现,爸爸妈妈也那样疼爱弟弟,这让她心理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进行至此,我可以断定,玉娇没有任何心理疾病;如果说有病,就是一个心病,玉娇的心灵没长大。玉娇也坦然承认:我不想长大。
由于玉娇在父母结婚六年后才出生,习惯了父母的过分关爱。然而,弟弟却来争夺这份独享的关爱。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差不多都会把弟弟妹妹看成来和自己争夺父母之爱的人,因而几乎本能地排斥弟弟妹妹。但是,这只是潜意识里的活动,自己很难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总会给对弟弟妹妹的排斥找一个理由。玉娇的理由就是“弟弟让妈妈着急”。
一般来说,随着成熟,弟兄姊妹之间有了亲情,最初的本能的排斥心理也就消散了。可是,玉娇习惯了父母过度的娇宠疼爱,对弟弟的排斥心理难以自然化解,于是一直与弟弟争夺着父母的关爱。怎样才能继续得到父母的关爱呢?玉娇发现闹病是个不错的办法。谁都会给病人一份特别的关爱,事实上,玉娇也因此获得了父母特别的关爱。于是,玉娇就会时常闹一些怪病。
面临高考了,自然是需要父母更加关爱的时候,于是更加频繁地闹怪病。玉娇把自己当成那个外国女孩,这一怪病中的潜意识活动正好折射了自我心态:我闹病了,我神志不清了,我甚至都说自己不是父母亲生了,看你们敢不关爱我?面对孩子这样的怪病,父母怎敢不以加倍的关爱来证明自己是孩子的亲生父母?这种过度的关爱,让玉娇得到了心理的满足。于是,她继续着自己的怪病。这就是玉娇怪病的心理根源。
原来如此!玉娇领悟了,表示不能再拿怪病说事儿了,该让自己长大了。玉娇父亲也表示,不能再盲目娇宠孩子了,该放手让孩子学会长大了。
玉娇娇声娇气地说,因为常闹病,父母从来不敢怠慢自己,在学校,老师和同学因为担心她闹病,都特别关注她,说话温柔小心。可这种关注,有时候也让她不好受。她希望可以彻底告别这种怪病的梦魇。
要治病,先寻根。为了明确玉娇究竟为何经常闹怪病,我们进行了意象对话。人想象中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就是所谓的意象,可以反映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的心理状态。
在玉娇的意象中有两点特别的地方。其一,在玉娇想象的房子里首先看到的是爸爸、妈妈和自己在一起,这时候,玉娇感到非常惬意;其二,玉娇的想象中出现了弟弟,弟弟在和她闹,这时候,玉娇情不自禁地哭了,哭得很伤心。
这两个意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玉娇的意象中首先看到父母,印证了他们的亲子关系非常亲密,是对父母依赖心理的反映。那么,为什么弟弟出现时玉娇哭了?我请玉娇谈谈对弟弟的印象,她几乎脱口而出:看见他我就别扭,因为他总让妈妈着急。
在和玉娇父亲的谈话中,我找出了端倪。玉娇父亲说,老来得子,自然是更加疼爱,可是,他和妻子从来不敢怠慢玉娇这孩子,她特别会撒娇使性,特别是经常闹病,我们只好照过去那样疼爱她,娇宠她。玉娇也坦言,弟弟出生后,她慢慢发现,爸爸妈妈也那样疼爱弟弟,这让她心理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进行至此,我可以断定,玉娇没有任何心理疾病;如果说有病,就是一个心病,玉娇的心灵没长大。玉娇也坦然承认:我不想长大。
由于玉娇在父母结婚六年后才出生,习惯了父母的过分关爱。然而,弟弟却来争夺这份独享的关爱。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差不多都会把弟弟妹妹看成来和自己争夺父母之爱的人,因而几乎本能地排斥弟弟妹妹。但是,这只是潜意识里的活动,自己很难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总会给对弟弟妹妹的排斥找一个理由。玉娇的理由就是“弟弟让妈妈着急”。
一般来说,随着成熟,弟兄姊妹之间有了亲情,最初的本能的排斥心理也就消散了。可是,玉娇习惯了父母过度的娇宠疼爱,对弟弟的排斥心理难以自然化解,于是一直与弟弟争夺着父母的关爱。怎样才能继续得到父母的关爱呢?玉娇发现闹病是个不错的办法。谁都会给病人一份特别的关爱,事实上,玉娇也因此获得了父母特别的关爱。于是,玉娇就会时常闹一些怪病。
面临高考了,自然是需要父母更加关爱的时候,于是更加频繁地闹怪病。玉娇把自己当成那个外国女孩,这一怪病中的潜意识活动正好折射了自我心态:我闹病了,我神志不清了,我甚至都说自己不是父母亲生了,看你们敢不关爱我?面对孩子这样的怪病,父母怎敢不以加倍的关爱来证明自己是孩子的亲生父母?这种过度的关爱,让玉娇得到了心理的满足。于是,她继续着自己的怪病。这就是玉娇怪病的心理根源。
原来如此!玉娇领悟了,表示不能再拿怪病说事儿了,该让自己长大了。玉娇父亲也表示,不能再盲目娇宠孩子了,该放手让孩子学会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