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沿海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群体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逐步建立“两为主”等相关政策,学者们亦提出了各种推进融合教育的政策、机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径。但事实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从乡村社会流入城市社会后,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出发制定的各项政策,只有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城市的基础,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适应城市的教育,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认同城市文化,培养自强、自尊、自信的性格,才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关键。
  一、融合城市教育的现状及归因分析
  1.身份融合
  在法律上,身份仅仅代表一种客观人身性,而在传统的中国社会,身份制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成员的生存资源主要依据身份及身份之间的关系而配置,这种身份情结一直持续地发挥着影响。身份包括人际关系的定位、阶层意识、功名情结等,因而父母的身份、自身的学习成绩、所享受的经济条件(如住房、设施)等都影响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意识地进行身份融合。
  2.心理融合
  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之间绝非简单、线性、单向的关系,而是多元、多向、动态性的复杂关系。因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复杂关系之下产生复杂心理情绪时,可能会产生情感失落、自我封闭和自卑、内向等心理与情绪。
  3.结论分析
  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身份认同感低下,心理融合度差,文化融合虽未出现排斥,但最难以融入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策内容本身存在缺陷。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根本原因在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和义务教育财政地方支付体制之间的矛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和资源配置得不到满足或得不到同等的对待,导致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融入。
  (2)体制性障碍带来的资源不足。大多数文献认为,户籍制度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入学和教育财政体制是阻碍政策执行的症结,户籍制度和教育经费拨款制度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口流动与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造成政策执行使输入地的政府、社会与学校均面临困境。
  (3)社会支持网络的先天性缺陷。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获得情感支持和归属感。在农村,人与人之间是以血缘、姻缘、地缘、业缘为基础,以各种伦理关系为纽带建构起来的社会网络。进入城市后,进城务工人员内卷化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这种内卷化也是沿袭农村社会网络的方式来组建。因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城后也会逐渐内卷化。但他们比父母多了一种融合的途径,即与城市的青少年儿童一样平等地接受城市里的教育。
  二、基于教育的角度解决融合教育现象的建议
  1.落实政策制度
  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来看,亟须构建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的教育政策,包括中央政府、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三者之间的权责关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经费供给。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救助体制。可根据实际在校生人数向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和学校核拨生均公用教育经费与“助学金经费”,以主动的姿态迎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融入;输出地的省份要主动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动信息的核查与对接工作,加强沟通和协作。
  2.完善管理机制
  根据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这一动态过程,从学校课程教育体系的角度研究,需要优化排班、排课、考核、升级与招考等一系列举措来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
  首先,融合教育的起点即是明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能够无障碍地与城市少年儿童一起接受同等的教育。政府要出台考核和评估标准,监督各地的实施情况,切实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强化社区、家庭等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社会化。各方面的专业人士、社区工作者及热心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志愿者从事该领域的工作,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建立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总之,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各种教育活动以促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心理和文化等方面与输入地相适应、相融合的教育,打破城乡限制,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一个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包容的社会氛围,即要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首先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努力融入并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要求公平地分享和参与教育资源和成果的权利。学校通过宣传活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加强与进城务工人员家长的沟通,增强其自我发展意识,进一步优化学龄子女就学的家庭环境,使其尽可能地为子女的学习、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人文环境。围绕随父母进城务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感、学习、生活等发展情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专项调研,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因经济、文化、观念和地域等差异所产生的心理障碍,使之逐步适应和融入当地社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其他文献
思考的问题:如何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案例片段描述:曾经听过两节课,期间两位老师都谈到一个话题“肥胖”。  片段一,老师甲在讲到Ju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 Ⅱ Lesson 70 中的stop sb. from doing sth.时,让学生来造句,有一位学生站起来,与老师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Student: My mother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辅助教材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指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1 作文选材贴近学生生活  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喜欢作文、主动作文,使学生有
期刊
【摘 要】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这门科学和艺术的实施者,也是联系各学科教师的纽带,而且起着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作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级是学校的基础,每个班级里都有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总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风、班风乃至校风。因此,建立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就要重视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  【关键词】 学困生 案例 教育 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高考物理复习是高考复习的难点,复习时必须注意贯纵连横,建构全面的知识网络,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建立大物理教学观念,并以此为平台,培养学生兴趣,点拨思维,夯实基础,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考物理复习 贯纵连横 培养能力 提高复习效率    与高中数学、化学相比,高中物理有其迥异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数学化学各章节知识独立性相对
期刊
【摘要】长期来大家认识到:“教育从儿童抓起”。却忽视了成人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者除了学校的教师外,家庭成员、家长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教育者有没有能力教育好被教育者是教育的关键。所以教育不仅要从儿童抓起,更要从教育者抓起。  【关键词】家长教育 学校教育 成人教育    孩子是世界的未来。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现在创造未来。创造者就是现在的家长、教师以及所有与孩子接触的成年人。现在的问题就是
期刊
有一篇幼儿教育的文章,题目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作者告诉我们,作为成年人思维和孩子完全不同,以至于完全无法理解孩子,有一次他蹲下身子和孩子谈话时,无意中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原来他们看到的事物与成人完全不同。  在数学学习方面,处在学习、摸索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当然与对数学知识了若指掌的老师不一样,尤其在高中阶段,数学又迈上一个更抽象和复杂的台阶,数学焦虑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绊脚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个
期刊
世界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当今,我们正处于高科技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新的知识迅猛发展,新的信息与日俱增。要使我们的知识赶上时代的要求,要使我们的认知结构能适应新的变化,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优化认知结构。为此,时代赋予我们教师一项神圣的职责,就是要注重培养每个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汲取知识,对老化了的知识及时更新换代的能力。本文想从高中物理教学方面,谈几点关于学生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当我打开一年级的数学课本时,给我的印象好像一本童话书一样漂亮,每一课的内容,都有一个场景故事表现出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与学生身边的生活联系较为密
期刊
新课改已有几个年头,在这期间,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认为,一节好课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和谐统一。    1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二者缺一不可。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只重视一点而忽视另一点,或者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割裂开来的现象。有的过度强调工具性,重视字词句段的分析,忽视了人文性和整体性,把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搞得分崩离析、支离
期刊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普遍社会问题,也是目前各行各业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时期,导致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压力不断增加。  在从教二十多年中,感到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难做,看到不少教师的工作负荷不断加重、与学生的矛盾越来越多、牢骚满腹的样子,影响了教师的正常心理健康,由此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逐渐增多,教师无疑面临着如何调整心理平衡的客观事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