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高职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基础,中高职有效衔接是促进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如何使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阐述了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近年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在中高职衔接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海南省 中高职衔接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要建立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提出:“中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实施衔接,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意见》出台的两个月前,教育部在天津举行的“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暨动员和工作部署会上,鲁昕副部长明确指出:“中高职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基础”,“中高职有效衔接是促进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并要以十个衔接为切入点”,“坚持科研先行,将中高职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转化为立项课题,开展全局性的系统化、针对性研究”。《意见》出台后不久,海南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年会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研讨会在海南定安南丽湖举行,我院代表与省内11所高职院校、14所中职院校的主要负责人及教务、招生部门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参会院校就我省中高职如何协调发展进行了集体探讨。
2011—2012年是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探索的“试水区”,我院在深入学习国家教育部、海南省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基础上,认真查阅了许多有关中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文献资料,并先后考察了海南省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的实施情况,结合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实际,对海南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对接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省教育厅高教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获批“会计电算化”等七个与中职对口衔接的两年制专业,同年,我院申报“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探索和实践(编号:Hjjg2013-59)”课题,被纳入2012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重点研究课题范畴,借此契机,以期鼓励我院对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先行先试。
作为我省中高职衔接教育“试验区”,我院从2012年起,在学生单招录取、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校校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现将我院针对中高职两年制衔接教育已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逐一阐述。
二、围绕中高职衔接教育已开展的工作
(一)中高職衔接教育学制模式选择
不同的学制模式不仅表现在人才培养年限的不同,还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有差异,因此,两年制中高职衔接专业采取何种衔接学制模式,决定了衔接教育的实施方略。2012年是初次探索中高职衔接教育,我院选择“3 2”学制模式,面向中职毕业生进行招考宣传,在宣传过程中,我院通过对中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中职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等手段,发现绝大多数想继续深造的中职生,期望在中职第三年就进入高职院校就读,又因我省单招考试安排在上半年,因此,我院初期试点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学制模式为“3 2”和“2 2 1”。第一种“3 2”学制模式,比较简明,表示完成中职学业后进行2年制高职学习。第二种“2 2 1”学制模式的涵义是:第一个“2”为中职生前2年在中职学校学习,第二个“2”为进入高职学习2年,“1”指将中职为期1年、高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合2为1”进行顶岗实习。“2 2 1”模式依然符合中职3年高职2年,保持为期5年的教学年限,符合国家教育法规。
(二)中高职衔接教育招生概况
2012年,我院在全省范围进行中高职衔接招生宣传工作,并在多所中职学校的协助下,约有34名中职毕业生、72名高中毕业生,共计106名学生进入我院2年制对接专业预备班学习,2013年参加单招考试,共录取71名学生,其中,高中毕业生58名,中职毕业生13名。鉴于在招生调研过程中,发现我省中职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愿望不强烈,绝大多数有继续深造意愿的中职生期望能在中职毕业实习期间提前进入高职院校预读。因此,2013年,我院尝试对已完成中职两年学业的中职学生敞开预读之门,并在海南省商业学校、海南省银行学校等多所与我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的省中职学校的共同协调下,2013年秋季有272名中职三年级学生进预备班学习,准备参加2014年单招考试,这种招生模式的尝试突破了“中规中矩”的传统,但必须以与合作中职学校做好充分协调及方方面面衔接准备工作为前提。
(三)对中高职衔接就读学生的管理
1.学籍管理
对中职毕业单招录取并实施“3 2”学制的衔接学生,其学籍随同当年普通高招学生一并进行高职学籍注册及管理。对在中职第三年就读预备班实施“2 2 1”学制模式的学生,第三年依然属中职学籍,依据我院与学生所在中职学校签订协议,负责对学生实行管理,由合作中职学校负责办理学籍注册工作。毕业时,中职学校办理其毕业的相关手续,并协助我院组织学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
2.日常管理
“3 2”模式单招录取学生进校就读后,一律按学院当前有关制度实施班级管理制,对招生人数规模达20人(含)以上,独立成班管理,配备一名班主任、一名专业指导教师、一名职业指导教师、一名心理指导教师,招生人数低于20人的与3年制普招学生合班统一管理,不管是独立班级或插班管理的班级,教学中均实施各专业2年制人才培养方案。“2 2 1”模式就读预备班学生的管理方式、人员配备、教学实施与“3 2”模式一致,所不同的是,第一年预备班就读结束后参加第二年上半年单招考试,未被录取的学生将直接就业,录取的学生将继续最后1年的高职专业学习。“3 2”和“2 2 1”两种学制模式,第五年学生参加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由我院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推进学生就业。 3.学费、拨款及助学等政策的对接
对于实施“3 2”学制模式的学生,享受与高招录取学生一样的学费标准及助学政策待遇。对于实施“2 2 1”学制模式的学生,进入预备班就读的第一年学生继续享受我省中职免学费及政府生均公用经费拨款等政策待遇。因第三年依然属于中职学籍,故学院从第四、第五年对单招录取学生收取两年学费,同时为便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第三在我院就读期间享受高职一年级的奖助学金等相关待遇,第四、第五年享受与普通高招生同等奖助学金待遇。
4.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我院自七個中高职衔接专业获批后,与海南省商业学校、海南省银行学校、海口市第一职业中学等多家中职学校就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原有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等两年制专业的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进行修订,尤其是对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重新进行梳理和整合,以使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比如,会计电算化专业,近两年我院信息管理系领导、专业教师与合作中职学校经过多次商讨和修订,依据合作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合作双方对我院两年制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同名课程、课程标准、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过反复协商,完成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调整和修订,并且依据合作协议条款,对课程体系实施年修订制,以实现课程的有效衔接。
5.与中职学校试行创新合作模式
为了与中职学校做好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衔接,我院不定期派出教授和专家为合作中职学校进行专题讲座,科普知识报告;定期邀请合作中职学校领导、教师到我院进行交流,接收合作中职学校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及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对部分实践教学条件较弱的合作中职学校,由我院承担中职学校竞赛学生的培训和指导等。在申报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时,对邀请中职学校教师参与项目研究的课题优先获批。
三、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从我省已开展中高职衔接单招院校的实施情况看,各院校没有从自身专业优势角度发挥人才培养优势,省级特色专业的辐射效应不明显,大家各自为政开展招生工作,招生专业没有统筹兼顾。
2.开展中高职衔接工作,需要各中高职院校共同努力探索,但更需要教育省厅上级部门的共同协调和指导。然而,目前我省还未成立中高职衔接任何中间协调机构,无法对衔接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进行协调。
3.中职学生在中职第三年秋季(中职第三年第一学期)提前进入高职预备班,第二年再参加单招录取工作,产生两个突出问题:①个别学生学习一年后单招未被录取,致使浪费了一年顶岗实习机会,不利其就业;②给中高职院校学籍、成绩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4.从目前与我院合作的几所中职学校的教学计划来看,绝大多数是终极教育模式,教学计划中没有安排与高职衔接的弹性课程,因此,对有继续深造意愿学生的培养非常不利。
5.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高职院校的合作是以牺牲高职院校部分经济利益为前提的(高职院校只收取两年学费,但要负责更多的工作)。
(二)对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实施的建议
随着我省中高职衔接教育逐步迈入“深水区”,部分难点问题的解决需要顶层设计、统筹兼顾。下文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拟提五点建议。
1.我省开展中高职衔接招生的院校,在教育厅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从专业优势的角度进行统筹兼顾,在下达衔接单招指标时,尽可能地依据该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进行统筹,同时兼顾其他院校服务当地人才培养需求的因素,以发挥各院校的办学优势。
2.在海南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由高教处指导牵头、海南省若干所中高职院校参与的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协调机构,对我省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存在疑难问题进行协调,旨在不断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机制,更好地推进我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3.建议由省教育厅高教处牵头、中高职院校共同制定提前入读预备班学生的选拔方案,被选拔上的学生直接备案高职学籍,第三年学习结束时不再参加单独招生考试,以解决目前的学籍管理难题和单招未被录取学生的耽误就业问题。
4.中职学校在省教育厅高教处、职成处的共同指导下及合作高职院校的参与下,制定与高职衔接专业的弹性课程体系及弹性课程标准,确保所有与高职衔接的专业都设有与高职对接的基础课程。
5.省政府财政部门,对先行先试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院校适当下拨试行期的生均经费,以鼓励先行先试单位大胆尝试,为我省中高职有效衔接教育事业踏出一条符合省情的道路。
四、结语
跨入21世纪,我省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立交桥,中高职有效衔接是处于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工程的核心地位。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曾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海南省当前急迫而重要的任务,海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缺乏,是海南省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适应海南省三大产业加快发展对技能型人才迫切需要的有效途径,又是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通道,更是确保海南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海南的迫切需要”。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初、中级技能人员的需求趋于饱和,而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则日益加大,这些人才一部分是高校毕业生,更大一部分则是升入高职接受衔接教育的中职学生。因此,海南的职业教育必将在探索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承担海南教育事业发展大突破的历史使命。然而,我省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地方院校的校情不同,因此,如何开展中高职有效衔接,需要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牵头和指导下,各院校及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共同探索和解决衔接中的难题,更希望依据我省省情(经济特区)的特殊性,率先在政府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以破解当前我省中高职衔接教育探索过程存在的疑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汤光伟.中高职衔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2):31-36.
[2]陈跃军.中高职衔接的对口招生政策研究与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Z4):54-56.
[3]皮江红.我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0,(04):72-73.
[4]梁燕.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现实基础[J].现代教育管理,2009,(04):53-56.
[5]刘渊,金红霞.入世后河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8,(05):84-85.
资助项目:2013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教学改革类重点项目,项目号:Hjjg2013-59)。
关键词: 海南省 中高职衔接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要建立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提出:“中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实施衔接,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意见》出台的两个月前,教育部在天津举行的“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暨动员和工作部署会上,鲁昕副部长明确指出:“中高职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基础”,“中高职有效衔接是促进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并要以十个衔接为切入点”,“坚持科研先行,将中高职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转化为立项课题,开展全局性的系统化、针对性研究”。《意见》出台后不久,海南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年会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研讨会在海南定安南丽湖举行,我院代表与省内11所高职院校、14所中职院校的主要负责人及教务、招生部门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参会院校就我省中高职如何协调发展进行了集体探讨。
2011—2012年是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探索的“试水区”,我院在深入学习国家教育部、海南省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基础上,认真查阅了许多有关中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文献资料,并先后考察了海南省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的实施情况,结合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实际,对海南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对接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省教育厅高教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获批“会计电算化”等七个与中职对口衔接的两年制专业,同年,我院申报“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探索和实践(编号:Hjjg2013-59)”课题,被纳入2012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重点研究课题范畴,借此契机,以期鼓励我院对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先行先试。
作为我省中高职衔接教育“试验区”,我院从2012年起,在学生单招录取、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校校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现将我院针对中高职两年制衔接教育已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逐一阐述。
二、围绕中高职衔接教育已开展的工作
(一)中高職衔接教育学制模式选择
不同的学制模式不仅表现在人才培养年限的不同,还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有差异,因此,两年制中高职衔接专业采取何种衔接学制模式,决定了衔接教育的实施方略。2012年是初次探索中高职衔接教育,我院选择“3 2”学制模式,面向中职毕业生进行招考宣传,在宣传过程中,我院通过对中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中职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等手段,发现绝大多数想继续深造的中职生,期望在中职第三年就进入高职院校就读,又因我省单招考试安排在上半年,因此,我院初期试点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学制模式为“3 2”和“2 2 1”。第一种“3 2”学制模式,比较简明,表示完成中职学业后进行2年制高职学习。第二种“2 2 1”学制模式的涵义是:第一个“2”为中职生前2年在中职学校学习,第二个“2”为进入高职学习2年,“1”指将中职为期1年、高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合2为1”进行顶岗实习。“2 2 1”模式依然符合中职3年高职2年,保持为期5年的教学年限,符合国家教育法规。
(二)中高职衔接教育招生概况
2012年,我院在全省范围进行中高职衔接招生宣传工作,并在多所中职学校的协助下,约有34名中职毕业生、72名高中毕业生,共计106名学生进入我院2年制对接专业预备班学习,2013年参加单招考试,共录取71名学生,其中,高中毕业生58名,中职毕业生13名。鉴于在招生调研过程中,发现我省中职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愿望不强烈,绝大多数有继续深造意愿的中职生期望能在中职毕业实习期间提前进入高职院校预读。因此,2013年,我院尝试对已完成中职两年学业的中职学生敞开预读之门,并在海南省商业学校、海南省银行学校等多所与我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的省中职学校的共同协调下,2013年秋季有272名中职三年级学生进预备班学习,准备参加2014年单招考试,这种招生模式的尝试突破了“中规中矩”的传统,但必须以与合作中职学校做好充分协调及方方面面衔接准备工作为前提。
(三)对中高职衔接就读学生的管理
1.学籍管理
对中职毕业单招录取并实施“3 2”学制的衔接学生,其学籍随同当年普通高招学生一并进行高职学籍注册及管理。对在中职第三年就读预备班实施“2 2 1”学制模式的学生,第三年依然属中职学籍,依据我院与学生所在中职学校签订协议,负责对学生实行管理,由合作中职学校负责办理学籍注册工作。毕业时,中职学校办理其毕业的相关手续,并协助我院组织学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
2.日常管理
“3 2”模式单招录取学生进校就读后,一律按学院当前有关制度实施班级管理制,对招生人数规模达20人(含)以上,独立成班管理,配备一名班主任、一名专业指导教师、一名职业指导教师、一名心理指导教师,招生人数低于20人的与3年制普招学生合班统一管理,不管是独立班级或插班管理的班级,教学中均实施各专业2年制人才培养方案。“2 2 1”模式就读预备班学生的管理方式、人员配备、教学实施与“3 2”模式一致,所不同的是,第一年预备班就读结束后参加第二年上半年单招考试,未被录取的学生将直接就业,录取的学生将继续最后1年的高职专业学习。“3 2”和“2 2 1”两种学制模式,第五年学生参加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由我院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推进学生就业。 3.学费、拨款及助学等政策的对接
对于实施“3 2”学制模式的学生,享受与高招录取学生一样的学费标准及助学政策待遇。对于实施“2 2 1”学制模式的学生,进入预备班就读的第一年学生继续享受我省中职免学费及政府生均公用经费拨款等政策待遇。因第三年依然属于中职学籍,故学院从第四、第五年对单招录取学生收取两年学费,同时为便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第三在我院就读期间享受高职一年级的奖助学金等相关待遇,第四、第五年享受与普通高招生同等奖助学金待遇。
4.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我院自七個中高职衔接专业获批后,与海南省商业学校、海南省银行学校、海口市第一职业中学等多家中职学校就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原有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等两年制专业的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进行修订,尤其是对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重新进行梳理和整合,以使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比如,会计电算化专业,近两年我院信息管理系领导、专业教师与合作中职学校经过多次商讨和修订,依据合作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合作双方对我院两年制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同名课程、课程标准、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过反复协商,完成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调整和修订,并且依据合作协议条款,对课程体系实施年修订制,以实现课程的有效衔接。
5.与中职学校试行创新合作模式
为了与中职学校做好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衔接,我院不定期派出教授和专家为合作中职学校进行专题讲座,科普知识报告;定期邀请合作中职学校领导、教师到我院进行交流,接收合作中职学校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及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对部分实践教学条件较弱的合作中职学校,由我院承担中职学校竞赛学生的培训和指导等。在申报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时,对邀请中职学校教师参与项目研究的课题优先获批。
三、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从我省已开展中高职衔接单招院校的实施情况看,各院校没有从自身专业优势角度发挥人才培养优势,省级特色专业的辐射效应不明显,大家各自为政开展招生工作,招生专业没有统筹兼顾。
2.开展中高职衔接工作,需要各中高职院校共同努力探索,但更需要教育省厅上级部门的共同协调和指导。然而,目前我省还未成立中高职衔接任何中间协调机构,无法对衔接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进行协调。
3.中职学生在中职第三年秋季(中职第三年第一学期)提前进入高职预备班,第二年再参加单招录取工作,产生两个突出问题:①个别学生学习一年后单招未被录取,致使浪费了一年顶岗实习机会,不利其就业;②给中高职院校学籍、成绩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4.从目前与我院合作的几所中职学校的教学计划来看,绝大多数是终极教育模式,教学计划中没有安排与高职衔接的弹性课程,因此,对有继续深造意愿学生的培养非常不利。
5.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高职院校的合作是以牺牲高职院校部分经济利益为前提的(高职院校只收取两年学费,但要负责更多的工作)。
(二)对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实施的建议
随着我省中高职衔接教育逐步迈入“深水区”,部分难点问题的解决需要顶层设计、统筹兼顾。下文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拟提五点建议。
1.我省开展中高职衔接招生的院校,在教育厅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从专业优势的角度进行统筹兼顾,在下达衔接单招指标时,尽可能地依据该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进行统筹,同时兼顾其他院校服务当地人才培养需求的因素,以发挥各院校的办学优势。
2.在海南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由高教处指导牵头、海南省若干所中高职院校参与的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协调机构,对我省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存在疑难问题进行协调,旨在不断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机制,更好地推进我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3.建议由省教育厅高教处牵头、中高职院校共同制定提前入读预备班学生的选拔方案,被选拔上的学生直接备案高职学籍,第三年学习结束时不再参加单独招生考试,以解决目前的学籍管理难题和单招未被录取学生的耽误就业问题。
4.中职学校在省教育厅高教处、职成处的共同指导下及合作高职院校的参与下,制定与高职衔接专业的弹性课程体系及弹性课程标准,确保所有与高职衔接的专业都设有与高职对接的基础课程。
5.省政府财政部门,对先行先试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院校适当下拨试行期的生均经费,以鼓励先行先试单位大胆尝试,为我省中高职有效衔接教育事业踏出一条符合省情的道路。
四、结语
跨入21世纪,我省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立交桥,中高职有效衔接是处于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工程的核心地位。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曾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海南省当前急迫而重要的任务,海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缺乏,是海南省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适应海南省三大产业加快发展对技能型人才迫切需要的有效途径,又是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通道,更是确保海南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海南的迫切需要”。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初、中级技能人员的需求趋于饱和,而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则日益加大,这些人才一部分是高校毕业生,更大一部分则是升入高职接受衔接教育的中职学生。因此,海南的职业教育必将在探索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承担海南教育事业发展大突破的历史使命。然而,我省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地方院校的校情不同,因此,如何开展中高职有效衔接,需要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牵头和指导下,各院校及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共同探索和解决衔接中的难题,更希望依据我省省情(经济特区)的特殊性,率先在政府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以破解当前我省中高职衔接教育探索过程存在的疑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汤光伟.中高职衔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2):31-36.
[2]陈跃军.中高职衔接的对口招生政策研究与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Z4):54-56.
[3]皮江红.我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0,(04):72-73.
[4]梁燕.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现实基础[J].现代教育管理,2009,(04):53-56.
[5]刘渊,金红霞.入世后河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8,(05):84-85.
资助项目:2013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教学改革类重点项目,项目号:Hjjg20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