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构建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课程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蓝图,对保证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高等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性机构,高等学校的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知识载体及各项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价值取向;通识教育
一、课程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方案,课程设置的依据一般有三个:学科、社会因素和学生。这三个依据代表不同的价值取向。以学科为取向反映了课程设置的文化价值,这种观点重视知识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的逻辑体系,追求知识价值。以社会为取向反映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这种观点重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强调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以学生为取向反映了课程设置以人为本的价值,它强调大学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学生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课程设置的三种取向应该是相互统一、融合的关系,但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偏差,没有很好的兼顾三者的关系。我国大学的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价值,在计划经济时期,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到当代社会,很多的教学计划修订、课程的设置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那么关注人的需要才是教育最重要的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设置课程,才能更好的促进个性化教育。课程承载的是对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它的着眼点是培养人,而人的培养是为了推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大学课程设置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同时要整合文化知识,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为国家进步发展做贡献的人才。
(二)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比例
通知教育与专业教育构成了高等教育。一般地,通识教育被认为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人们往往是学习关于基础性文化知识,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通识教育有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作用,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专业教育课程是关于学习某个专业技术知识,主要是为培养技术人才。通识课程主要是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通常是指通识教育的知识能力的广博程度, 深度则指专业教育的知识能力的专精程度或深度。i
六七十年代我国学习苏联模式,实行专业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专业教育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领域之内,与其他专业缺乏联系,严重限制了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在课程领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选修与必修之间、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矛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的关系,应统筹兼顾,选择最优的基础课程。此外,要大量开设选修课,大学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育人,我国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的人。当代社会都呼吁人的个性发展,所以在保证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各种才能,处理好必修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三)理論与实践的关系
课程设置和课程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技术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有分析问题的洞察力,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没有实践是达不到的。我国的大学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脱节,在学校理论考试成绩很好,但在实践中能力表现很差,这种现象在学生就业时体现的更明显。学以致用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因此要解决理论课程与实践脱节问题,必须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实践课程的比例。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我国工商管理课程的设置中社会属性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教育部对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的规定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人力资源、统计学、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等。高等院校都是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而作为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却没有发言权。课程设置没有充分地、实事求是地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志趣的学生的特点,难以因材施教,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相当部分学生甚至厌学弃学。
(二)课程模块之间和内部的比例不合理
从知识梯度来看,通行的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把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模块;从选择权来看,又主要分为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选修课三大模块。一个良好的课程结构必须在各模块之间分配合适的比例,才能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才能有效驱动学生更有目的和方向地训练管理技能。
工商管理专业已发展为一门研究企业在生产与经营活动中的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应用型学科,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具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上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是在领导力、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技术经济学、运筹学、管理会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财务会计等。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拼盘式”课程模式,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有机整体。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地方性综合院校普遍受到师资水平的限制,而难以开设一些具有专业特色和深度的课程。工商管理的课程设计了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这其中每门课程都对应着一个专业。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各个方面都要等量投入,知识面虽然拓宽了,但与此同时,必然导致专业纵深方向知识钻研不够深入,只能了解皮毛。专业课的薄弱造成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一些具体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缺乏技术技能的支撑,职业瞄准率太低,容易陷于“什么都学过,什么都不会做”的尴尬境地。有的学校完全不顾学科教育的内在规律,基本按照现有师资的专业水准尤其是个人意愿设置选修课程,由于高校之间师资的同质化,造成选修课程高度趋同,类别单一。这样把本来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特点和特征的人才用单一的、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造成了同一规格的“样板化” 人才,限制了不同学校学生的梯度培养和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就业举步维艰。
【关键词】价值取向;通识教育
一、课程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方案,课程设置的依据一般有三个:学科、社会因素和学生。这三个依据代表不同的价值取向。以学科为取向反映了课程设置的文化价值,这种观点重视知识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的逻辑体系,追求知识价值。以社会为取向反映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这种观点重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强调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以学生为取向反映了课程设置以人为本的价值,它强调大学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学生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课程设置的三种取向应该是相互统一、融合的关系,但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偏差,没有很好的兼顾三者的关系。我国大学的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价值,在计划经济时期,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到当代社会,很多的教学计划修订、课程的设置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那么关注人的需要才是教育最重要的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设置课程,才能更好的促进个性化教育。课程承载的是对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它的着眼点是培养人,而人的培养是为了推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大学课程设置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同时要整合文化知识,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为国家进步发展做贡献的人才。
(二)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比例
通知教育与专业教育构成了高等教育。一般地,通识教育被认为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人们往往是学习关于基础性文化知识,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通识教育有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作用,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专业教育课程是关于学习某个专业技术知识,主要是为培养技术人才。通识课程主要是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通常是指通识教育的知识能力的广博程度, 深度则指专业教育的知识能力的专精程度或深度。i
六七十年代我国学习苏联模式,实行专业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专业教育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领域之内,与其他专业缺乏联系,严重限制了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在课程领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选修与必修之间、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矛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的关系,应统筹兼顾,选择最优的基础课程。此外,要大量开设选修课,大学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育人,我国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的人。当代社会都呼吁人的个性发展,所以在保证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各种才能,处理好必修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三)理論与实践的关系
课程设置和课程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技术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有分析问题的洞察力,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没有实践是达不到的。我国的大学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脱节,在学校理论考试成绩很好,但在实践中能力表现很差,这种现象在学生就业时体现的更明显。学以致用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因此要解决理论课程与实践脱节问题,必须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实践课程的比例。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我国工商管理课程的设置中社会属性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教育部对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的规定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人力资源、统计学、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等。高等院校都是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而作为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却没有发言权。课程设置没有充分地、实事求是地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志趣的学生的特点,难以因材施教,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相当部分学生甚至厌学弃学。
(二)课程模块之间和内部的比例不合理
从知识梯度来看,通行的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把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模块;从选择权来看,又主要分为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选修课三大模块。一个良好的课程结构必须在各模块之间分配合适的比例,才能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才能有效驱动学生更有目的和方向地训练管理技能。
工商管理专业已发展为一门研究企业在生产与经营活动中的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应用型学科,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具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上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是在领导力、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技术经济学、运筹学、管理会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财务会计等。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拼盘式”课程模式,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有机整体。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地方性综合院校普遍受到师资水平的限制,而难以开设一些具有专业特色和深度的课程。工商管理的课程设计了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这其中每门课程都对应着一个专业。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各个方面都要等量投入,知识面虽然拓宽了,但与此同时,必然导致专业纵深方向知识钻研不够深入,只能了解皮毛。专业课的薄弱造成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一些具体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缺乏技术技能的支撑,职业瞄准率太低,容易陷于“什么都学过,什么都不会做”的尴尬境地。有的学校完全不顾学科教育的内在规律,基本按照现有师资的专业水准尤其是个人意愿设置选修课程,由于高校之间师资的同质化,造成选修课程高度趋同,类别单一。这样把本来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特点和特征的人才用单一的、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造成了同一规格的“样板化” 人才,限制了不同学校学生的梯度培养和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就业举步维艰。